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照人 >

第57章

照人-第57章

小说: 照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在眼里的。又说咱家小姐不恪守闺阁礼仪抛头露面,将来必是个不守妇道的人,谁家娶了谁家没脸面。”

照人震惊。自杨光录那事儿后,她就没下过山来,她娘也没在她面前提起过,竟然不晓得这两日里村里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流言能够杀死人。她深知这其中的厉害,前年因为家业渐起的原因。她没少被人诟病过。

说到这里,绿茵气红了脸,又道:“连镇上县里头的人家都听说了,老爷夫人听说后差点没气出病来,咱家正要打到他家门上去,昨儿早上那秦家大少爷就上门来赔罪,被老爷叫下面的人用扫把赶了出去,那疯魔了的人竟然跪在咱家院门口,引得村里人都过来看笑话,这不是当面打老爷夫人小姐的脸……”

到了碧清的院子里,绿茵下意识地住了嘴,只低声道:“小姐心头郁结的很,人瘦了一大圈,烦照人姑娘多劝劝小姐!”

照人点点头,这种事发生在她一个观念开放的现代人身上都觉得郁闷,更何况是在一个把闺声清誉看得比性命还重的大家闺秀身上!她没听说过姑娘家因为清誉不好而嫁不到好人家的事情,庄户人家的姑娘都讲究名声,别说是闺阁千金了,说得更深一层,这是辱没家道门风!

碧清果然瘦了一大圈,脸上郁郁不欢,笑容勉强得让人心酸,这样好的一个女娃,却要遭受这样的非议,那秦家一家子都该死,总做些叫人戳心窝子的缺德事!

碧清拉了照人进内室里,两个丫头在外间里头做针线。

她未语先红了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终是抱着照人哭了起来,悲悲切切的。照人环住她,轻拍着她的背,给不到实质上的帮忙啥安慰都是苍白的,还不如让她痛痛快快的哭个够,将心里的不舒坦释 放出来!

“…照儿,这世上咋会有这样……黑心肝的人哩?求不到就……”

“这世上多的是你不晓得的黑心事!”照人想起碧茵说池老爷到县衙门递状子告状去了,告秦家侮蔑池家门风毁池家闺女清誉之罪,她前世里只在电视里头看过古代有人命官司,家财纷争等官司,竟然不知这里和前世里一样毁谤罪竟然也能成立。想必这样的罪状发生在普通人家家里是只能吃哑巴亏的,但在大户人家家里就不一样了,花点银钱托托关系,县太爷莫道还不卖个脸面么?

只不知道秦家有怎样的后台!

“池老爷不是亲自去县太爷跟前替你申诉冤屈了么?过两日里再瞧瞧,以池老爷的能耐和你二哥的面子,想必能还你个清白的。”

碧清慢慢地止住了哭,用绢子抹抹眼睛,为自个先前的失态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娘生怕我想不开,这几日里和姨娘轮番还开导我,我又不想让她们担心,心里头憋得委屈,此会哭出来了反倒舒坦多了,心里头也清爽许多!”

照人见她好些了,用自个的绢子在她脸上帮她细细地再擦过一遍,笑道:“是这样了,水满则溢,心里头的不舒坦也是一样的。“

“这些日子我也没来村里头,你没来我家以为我以为你不得空儿也不敢来打扰你,今儿是去玉眉家帮他家写信才下山来的,就顺道想来瞧瞧你,却不想听绿茵说起这样的伤心事来,那秦家,早晚会得报应的!”

绿茵许是听到里头的哭声止了,便端了个装着温水的盆盂进来,绞了帕子给碧清擦脸擦手,尔后又用托盘装了两碟精致的小点心和两碗五谷粥拿进来。

照人会意,含笑朝绿茵点点头,绿茵满怀感激地出去了。

“碧清,来,吃点东西,瞧着就味道好好的样子!”说着,她就先前掂起一块梅香糕吃起来,又喝了两口粥,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这粥是精选的五谷熬制的,益脾益胃,对于少进食的人来说是最好不过了,又营养又易消化。

碧清被她的表情逗笑了,也跟着吃了起来,心头的阴影总算移开了些。

乍暖还寒的时节,穿多了热,穿少了冷,出了汗脱衣裳,这些都易引起发病,村里不少人都感了病,照人也不例外,鼻塞咳嗽,头晕眼沉没气力。

章氏娘家捎信来,章家得了个大胖小子,这是头一个孙子,可不乐坏了家里人,连着的沈丘山和章氏也感到开心不已,夫妇俩都想回去瞧瞧,又放不下生病的闺女,真是左右为难。

照人微笑道:“你们去哩,又不是住上十年八载的,家里不是还有吴姑姑和春烟照料着么?”

“那你在家就自个注意些,药草娘都备足了的,叫吴姑姑准时熬了喝下去,可别怕苦偷偷倒掉!娘去歇一夜就回来,啊!”转头又细细叮嘱吴婆子吃的药该咋熬,泡身子的药草该咋熬,等等!

“老爷和夫人就放心去吧,老婆子都晓得,姑娘是个有主意的,就家里有啥事儿她也晓得咋处理,不必挂心哩!”连吴婆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爷和夫人放心,喜弟也会照顾姐姐的,要是姐姐把药偷偷倒掉,夫人一回来我就告诉你!”喜弟牵着吴婆子的手,一串话连迸出来,好不见人想笑。

沈丘山笑着摸摸小娃子的羊角辫,便和章氏下山去了,后头跟着提着贺礼的赶车仆人阿六。

这几日里照人都叫吴婆子去村里留心池家与秦家的情况,那日从池家回来后她就让吴婆子去村里细细打听池家与秦家闹龃龉的整个事件,原是秦家大少爷在前年七夕去二十弯拜月老时对碧清种下了情根,今年听说池家陆续有人上门提亲,便动了心思,央了他爹娘上池家来,第一次池家客气地回绝,第二次上门时秦家夫妇心头有气,又遭池家怠慢便生出那么些事来,如今是闹得满村皆知。

她原想多去陪陪碧清,但近日来身子不舒坦,一个大姑娘家也不好日日在外头抛头露面,她更担心的是,要是遇上杨光录那个恶棍,惹一身去不掉的腥就不划算了。因为杨光录的两个仆人常在她家老房子那边转悠,怀的是个啥心思就不难叫人揣测得到了。

杨光录的哥哥在县衙里当差,能在县太爷面前说得上两句话,光这一点,她家就无法与杨家抗衡。自古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要论钱,她家是有点小钱,但若论势,她家可是无权无势,凭二哥这个秀才相公的身分还不足以让县太爷给她家面子,

☆、第九十八章 山雨欲来

照人半躺在靠椅上扶额思索着近日发生的事情,外头乌云压顶春露滚滚,似有山雨欲来的架势。隐听见姑姑在外头嚷着收衣裳的声音,春烟的应和声,还有另一个不大耳熟的声音。

会是谁呢?照人从椅子上虚弱地起身,移了几步探身望向外头,原是刘金花,她正背着大门跟吴婆子说话,身上大青的花卦子,头发梳得光溜在脑后盘了个鬓,上插着一根细银簪子,两边颈侧坠着一对做工粗糙的银耳坠子,典型的爱美村妇形象。

只听她说:“。。。他们夫妇俩都去了么?想来借你们家的烘烤房用用,家里还有没其他人在?”

吴婆子搂着衣裳,笑说:“姑娘身子不爽快,正在屋里头歇着呢。”

刘金花转过了头来,那对耳坠子便跟着晃动起来。见到照人杵在门口,便大步走过来,边走边笑:“闺女,吴姐说你身子不爽利,可好些了?这种时节就爱生病,咱家二娃子也病了两三天了也不见好,瞧着他难受得紧。。。”

见她还有再继续说下去的架势,照人忙笑着打断她:“伯母,刚听你说来借咱家的烘烤房是不?待会我叫吴姑姑拿钥匙给你。”

刘金花脸上的笑容更加欢快,咧嘴露出一口算不得白的牙:“你舅舅家可是得了个大胖小子?阿弥陀佛,真是件事事儿,这头一胎就得个金孙,多少人想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哩!”

照人只含笑点头,见她自顾在火盆旁坐下了,便干笑着陪着她,因她身子不舒坦,所以进三月里了,屋子里还烧着火盆驱寒。

刘金花叨咕了几句。便转开话题,一副八卦的样子:“闺女,可听说了池家和秦家两家的事儿?”

照人笑着摇摇头,她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便问:“只早两天听说过一些,咋啦,可是又有事情发生了?”

“可不是,”齐金花伸手扶了扶一边的银耳坠子,说道:“你一个姑娘家,伯母本也不该在你跟前说起这些。但念着你素日里与池家那位小姐交好,伯母便舍了老脸告诉你。”

“前儿不是说池老爷到县城里告秦家去了么?本来晓得这事儿的人不多,伯母也只是从池家的一个婆子那里才悄悄打听得到的。那秦家不知从哪听到了池老爷去递状子的风声。也跟着去县城里了,有趣的是,”刘金花停顿下来,一副大卖关子的样子,身子倾上前来说道:“那秦大少爷求着他爹不要去。说这事本是他们家不对在先,理当上池家赔情道歉,他一直揪着他爹的衣裳跟到了大面央,边走边求,咦呀,那场面。啧啧!”

“后来呢?”

“后来秦老爷被他闹得来了火甩了他两大耳刮子,骂他没出息丢秦家的脸,还说他被池家那位迷了魂失心疯了。秦大少爷扔是拉着他的衣裳不放。秦老爷见这般多人瞧着觉得没脸面,便叫两个下人把他拖回去了。”

“啥时候的事?”

“就我上山来的时候,现在还有人在大面央上说道没走呢。”

刘金花两手在火盆上烤了烤火,又搓了搓:“唉,这大新春里的发生这样的事还真闹心。咱劝哪家都不是,秦家竖来不讲理惯了的。咱不好劝说,池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是咱咱也吞不下这口气,哪还能得进劝?”

“是不好劝说!”照人顺着她的话附合道,又问:“他们在大面央闹的时候可瞧见我爹娘的车了?”

“那倒没瞧见,想是先走了,咋啦?”

照人露出一笑:“没啥哩!”

“你去瞧瞧池家那位小姐,听她们家的下人说,怕是不想活了。”一脸惋惜的样子。

“可是亲耳听到池家的下人说的?”照人追问。

犹豫了一下:“我与小英娘谈白,听小英娘说起的,小英娘是从听王奶奶那听到的,王奶奶是个口嘴周密的人,假得了。”

王奶奶说的话假不了,如果王奶奶听来的是假话呢?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后来往往变了味儿,照人不大信这些,碧清是个啥性子的人,虽然难受愤怒会有,但还不至于到那等地步,再说了,池老爷不是去县城里申诉了么?

“伯母,这话放在心里头就好,莫要乱闯哩,那池家是啥样的人家,要是传到他家耳朵里了,小心撕嘴巴。”照人好言提醒,以前刘金花就爱到处说是非,被村里头的女人围着打了一场狠的。如今虽然改过了些,不再乱造口舌却总爱四处打听八卦。

显然,刘金花还是有些后怕的,讪笑道:“嗳,我晓得的!”又为照人对她这般 “关切”而心喜起来,觉得沈家闺女就是不一样,肚子里有墨水,说话中听,又劝导人,哪像旁人不是对她落井下石便是将她的话四处说道,不免多透了个消息以未回报:“小英嫌花媒婆给她说的男人年岁太老了不同意,被她爹又是一顿打骂,胳膊上背上到处是红红的木刷子印迹,瞧着实在可怜。”

照人想起玉眉家来,他们两家可真相似,老子强势不讲理,母亲懦弱说不上话,对儿女都是一样的强势,他们说啥女儿就要照着做啥,容不得忤逆半分。不过沈丘桂比小英爹还是好一些的,他骂归骂,毕竟不会动手,想一想,女儿那么大了,还要打要骂的,像个啥样子?

吴婆子取了烘烤房的钥匙过来给刘金花,照人便对吴婆子说道:“姑姑,你与刘伯母一道去村里头吧,带些吃食去池家帮我瞧瞧池小姐,我本想亲自去的,又怕过了病气给她,叫池小姐放宽些心,会过去的!”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

傍晚时,果然下起大雨来,天还没到时辰就黑下来了,伴着雷鸣闪电,狂风将树上要替换的老叶刮落,又将地上的枯枝败叶席卷起来,呼啸着跑了。

雨点打在瓦椤上发出沉闷的声音,似有什么不好的事就要发生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九十九章 娇矜人家

PS:

二更迟些

这仿佛就如话本子上写的一般,极不真实,照人临窗听雨,雨声淅沥不绝,屋内的油灯被风吹得“突突”跳,却不熄灭。

吴婆子从山下回来时是在晚饭后,全身被这一场春雨淋得湿透透的,赶忙将东西放好,到后院里换洗去了。春烟将饭菜热好,等吴婆子梳洗好后,边用饭边与照人说池家的情况。

“本来老奴也见不到池家小姐的,将巧遇到池夫人送客出来,池夫人问清缘由便让人带老奴去见池小姐了。”

“碧清精神头可好?”

“不大济,老奴瞅着池夫人也憔悴了许多。老奴把姑娘的话带到,池小姐让姑娘放心,好好在家里将养身子。”

照人沉思不语。

下了一场大雨后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