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照人 >

第54章

照人-第54章

小说: 照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号场子里一切掌事的大任都撂在村长沈林庄身上,另选用了族里几个有能耐的房长分管,其它的小管事便不拘年龄族亲,从村里一些有点能耐的汉子妇人们中挑选,余下的工人也都挑些名声好的妇女媳妇。

商号名曰:青山岭果脯。经营涉及到的不只果脯,还有盐津果干等一些耐放的产品,这都是照人制作出来的。

从青山岭商号筹谋到村长大选,秦家费了那么多心思却一样好处没劳着,暗地里生出许多事端来,一直没个消停。作为新任的村长沈林春倒也两把刷子,在四房长和沈夫子的提点下,事事给撂平了,他又是个沉得住气的主儿,并不将背后主谋揪出来,只各边敲打着,让秦家收敛些,秦家毕竟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也得顾着些他家的面子,撕破了脸只会更多数不尽的烦难事。

到初八,王老爷父子和陈家五少爷带着厚礼登门来了,乘的是轿子,到林子院门处才转为步行。家里正在用午饭,见来了贵客,章氏和罗氏忙亲自下厨添酒菜。

沈丘山将几人引入座位,王老爷笑着引茬道:“五少爷,这便是老奴说的沈兄弟!”

陈少爷约二十五六的年岁,一身富态贵气的装扮,虽是庄户人家,但沈丘山端的是长辈,两家又因为扁草结了因缘,在称呼上于情于理也该敬重些。他略颔首,对沈丘山作揖施礼道:“沈老爷。陈五见礼了!”

沈丘山依样还礼,笑道:“咱乡下地方没京城里那般舒适讲究,陈少爷来到千里迢迢来到寒舍,若咱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海涵海涵。”

陈少爷脸上微微有了笑意,答道:“沈老爷多虑了,此处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倒比京城更宜人!”

一番客套后,美酒好菜摆上了桌,宾主欢宜。

王老爷接连三杯酒下肚。回味道:“甚是想念沈兄弟家的酒啊!”

王盂枫笑着接过话:“我爹独爱杯中之物!”说得一桌人大笑起来。

停罢,陈少爷微笑道:“听说沈老爷家出了位秀才相公,真是可喜可贺。家父特意嘱咐我送上一份贺礼来拜见拜见。”

沈丘山拍了拍照地的肩膀,笑道:“便是这个小子,劳陈老爷和陈少爷费心了!”

照地双手执杯站起身,对陈少爷笑道:“多谢陈老爷和陈大哥关怀,照地敬陈大哥一杯!”

陈少爷细细打量他。红摸十四五岁的年纪,生得清俊慧黠,举止大方,丝毫没有一般庄户人家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样,好个少年儿郎,他依样还了酒礼。说了些称赞话。

陈少爷将家族里的关系脉络及朝廷局势大略说了一遍,意为今后陈家能在仕途上提携沈家二公子。

陈家是享名大周的大户,枝叶分布极广。宗族里又有不少子弟在朝为官,便是这一脉这一房的陈大少爷就是吏部的侍朗官,协管整个大周王朝官吏的任免升调,职权极大,也不消说其它。陈家商号能延绵百年屹立不倒,更大一部分是赖于宗族里有人在朝廷担居要职。按理。陈家是不会将沈家一个区区秀才相公放在眼里的,但陈家想以扁草在仕途上谋得更大的权力利益站得更稳固,就不得不拉拢沈家,在沈家需要帮助时支以援手。

沈家远离天子脚下,家中关系简单,陈家本以为将扁草交与沈家种植是极为牢靠之事,却不想沈家出了个秀才,假以时日沈照地高榜中第,难保沈家不会为了沈照地的仕途前程而对扁草别有用心,到那时连谈条件的机会都没有了。

末了,又语:“沈二公子一看便知将来是个有出息的,家兄是个惜才之人,在朝堂上也颇有些人脉,如若沈二公子不嫌弃的话,家兄倒是可以使把力,将二公子接到国子监读书,这对沈二公子的前程也多一层保障!”

因为照地考上秀才这宗事,沈家父子仨早听照人分析过与陈家的利害关系,这扁草珍贵难得,陈家担心他们会打扁草的主意也在意料之中,如今施以好处予他们也在意料之中,他们家无权无势,若能傍上陈家这棵大树为照地保驾护航岂不是幸事?官场上有才华而不得机会出仕的人大有之,花大把银子却找不对门路的人大有之,这样一衡量下来,于他们家是百利而无一害。

等照地在官场站稳了脚根,或与陈家同盟共气,或脱离陈家的桎梏,那便看照地自个的选择与能耐了。

沈丘山事先得了闺女的指点,故作思索了一会才笑道:“二小子能得陈家提点,自是感激不尽,照地,快快谢过陈少爷。”

照地推开凳子,以读书人之礼对陈少爷大大一拜,陈少爷忙双手亲扶起他,笑道:“这是沈二公子出息,不然陈家想尽点绵薄之力都不得法子哩!”

王家父子早知这宗事,只一直含笑并不插话。

席间又谈到沈家美味鸡招牌的事情,听说沈大公子近日里办喜事,陈家与王家三人又是好一番恭贺。

用完饭后,一行男人们到坳子里瞧扁草去了,章氏罗氏和丫头婆子们在伙房里忙碌,照人与表姐带着兑兑和喜弟坐在次间里做针线。珠珠年前说了一门亲,婚期在今年的八月里。

珠珠含笑道:“没想到未来的表嫂竟是玉眉,”旋而又倾身问道:“姑父姑母可有给你说亲事?”

照人瞧她一脸八卦的样子,不觉好笑,如实说道:“有几家来咱家提过,爹娘说随我的意,我都给推了。”

“都是哪家?”珠珠放下针线,扯住照人的袖子。

“咱青山岭村有百来户人家,就说了你也不知道!”

“说说嘛!”

“不说!”

“坏丫头,哼!”

兑兑和喜弟坐在旁边剥瓜子,桌上两小堆白白的瓜子肉,地上一大堆红色瓜子皮,四条小腿一晃一晃的。听两人凑在一边说悄悄话,兑兑顿时不乐意了,跳下凳子来:“姐姐,我要听!”

“小娃子爱管闲事,吃你的瓜子去!”珠珠又将他抱到高脚背靠椅子上去。

“兑兑表哥不听话,喜弟听话!”喜弟撅着嘴,两眼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瓜子上,奶声奶气的说道。

兑兑乖乖坐好,回道:“小丫头,谁不听话了?”

表姐妹俩听后差点失笑出声,才多大的娃子就唤人家小丫头,真是人小鬼大!

陈家五少爷和王家父子三人只逗留了一个下午,用完晚饭后就回去了。陈少爷给沈家留话说,回去让家兄准备一番,等照地到府学后,陈家亲派了人来府学接照地回到京城国监子上学。

家中该添置准备的东西都已备好了,各家亲戚也陆陆续续来了,贺礼堆满了一间房,沈家小院里是一团喜气热闹。挂红灯笼,贴喜联窗花,亲戚间说不完的家长里短,转眼间便过了三日,明日就是照天的大喜之日了。

到了夜里子时,家里点燃炮仗驱邪镇妖,又了烧元宝香烛,请了族里辈分高的老人来架新床,再由玉眉跟来送妆的姑姑布置床铺,喜帐、被褥枕头箱笼等物品,又在被缛下放了红枣、花生等物。

新房里的桌上一对大红烛,门户、正墙上和家什上都贴上了并联的双喜字,寓意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各事摆弄妥帖后,照天与兑兑一起睡在新房里,压新床。

兑兑对于压床颇有经验,前年他哥哥成亲时也是和他一起压的床,小娃子瞅着一屋子的红,东摸摸西摸乐得很,又时不时剥花生瓜子吃,吃完口干便要喝水,水喝多了便嚷着撒尿上茅侧,将照天折磨了一个晚上。他本也心情激奋难平,竟忍不住跟小娃子说起知心话来,事后自个想想都觉得脸红。

正月十二是个黄道吉日,宜嫁娶。偏巧又出了太阳,可不是更应景么?家中人人穿着喜气,不是大红就是大紫,比过年还热闹喜庆。锣鼓唢呐班子和喜娘周氏一大早就赶来了家里,商议迎亲行程,迎亲队伍是从家中挑的二十个仆从。

大米、肉类、鸡蛋、豆腐、青菜类等挪到祠堂里去了,又支使了崔婆子和一个护院长到祠堂去支应。今儿定会很多人上山来,留了吴婆子在家里招呼客人,一个护院长看护林子安全。沈大姑和沈二姑亲到祠堂里接收贺礼,章氏和娘家姐姐嫂子在家招待准备。

且说玉眉家,从早两日前便开始哭嫁,“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等,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也要哭哭,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

今儿天未亮时又凄凄惨惨的哭了一个上午,内容无非是感谢爹娘长辈的养育教导之恩,哥嫂姐弟的手足关怀之情,闺房伙伴的姐妹之情,玉眉的嗓子有些受不住,嘶哑难听。

☆、第九十四章 嫁娶二(一更)

PS:

今日有两更喔,玉境鞠躬感谢亲们的订阅!

陈氏挺着个大肚子,只沈丘桂夫妇在家忙不过为,玉屏夫妇把半岁大的奶娃子交给公婆带着,赶回娘家来帮着张罗打点。

玉眉的闺房里围了一一群女娃子和年轻媳妇,都是来送嫁的,其间碧清也在。全福夫人请的是四房长的媳妇贞氏,正在帮玉眉梳妆,嘴里不断地说着祝福的吉祥话。玉眉的妆粉脂膏照例是碧清这个闺中好友亲自做好送来的,这样的情分不知羡煞了多少姑娘。

玉眉心里头紧张,一直拉着碧清的手不放,碧清便安慰着她,又有圆圆在旁说笑,其余的姑娘们的应和,闺房里倒也喜气热闹。

余莞也过来了,瞧着一身喜气的玉眉心头分外酸楚,她本不该过来,明知他们是两相欢喜,自个瞧了只会徒惹伤心难过而已,却拗不过内心的偏执。

许是当新娘子的原因,她觉得今天的玉眉比往日里明艳漂亮许多,含羞带怯,娇矜柔情,那张脸上了新娘妆后愈觉福气逼人,她的喜气与自个的悲楚一对比,余莞差点就落下泪来。

她也在月老面前虔诚地祷求过,求今生得一如意郎君,一生一世一双人,子孙延绵富贵长天,为什么月老没有把这人心所向的福祉安在她身上呢?也许因为她婚前的日子过得太顺遂如意,所以便加了这道坎让她跌跤?她想不通,她想不透,她不知道一腔悲苦向谁诉说。可是谁又会来同情她呢?没有人,这个世道的女人,自顾不暇!

陈家老爷除正室的夫人,有三房姨娘五个通房,夫家的大嫂子与三个女人共侍一夫。二嫂子是个病弱不经事的,妾室更是踩到了她头上去,可想而知她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丈夫招妾室抬姨娘!

悲从中来,她扶着床架子支撑着身子,怕一屋子姑娘媳妇看到,忙悄悄的抹了眼泪告辞走了。一屋子人都绕着玉眉转,自不会注意到她的悲伤事,只议论着玉眉喜服的绣工、妆容、发式、簪钗等好不好看,够不够衬头。

到傍晚时。初春的暖阳将落未落,满天红霞蒸蔚,金光挥洒。一支两乘四抬大红喜轿的迎亲队伍到了玉眉家院门口,执事轿夫鼓吹手都着及膝的彩衣,头戴斜插鸟翎的大帽,唢呐锣鼓一路吹打奏唱,好不欢快。照天坐在一乘喜轿里。陪同来的有照天的舅舅、姑父。村里大半的人都挤了过来瞧热闹,将玉眉家院门前刚冒出个尖儿的野草都踩得贴在地面上了。

玉眉家的院门上贴着喜联双喜字,却是紧闭着的。外头媒娘周氏一声高呼:“新郎官到!”

里头也不甘势弱地传来几声男音:“且猜出我的迷题来才放你们进来!”

外头呼应道:“什么迷题?快快说来,莫要耽误了吉时!”

里头便有男娃子说了迷题,听声音大概是小舅子林晓的声音,外头这厢答出来了。接着又是几道不同声音出的题目,外头这边都一一答了,隔着一重门。院里院门都是高呼的大笑声,过了一道道关卡,迎亲队伍方才被沈丘桂爹娘族亲叔伯请进了屋里。

这边玉眉屋里也开始送进饭来,前后拢共送了十次,每次种类都不同。意喻十全十美。

到迎亲队伍回程时,玉眉换上大红绸绵衣绵裤。哭哭啼啼地,话里话外都是哭诉着离别之情,又是爹娘兄嫂姐弟的关怀之情,全福夫人将她搀扶着到了门口,沈丘桂忙躬身将哭唱不止地玉眉背上背,后头有全福夫人含笑高唱:“新娘子出来咯!”

等玉眉入轿落坐,玉屏提着新鞋让玉她换上,意为离别娘家水土,又有玉眉的姑父和同房亲近的伯父陪同相送。

迎亲队伍上了山到达沈家时,炮仗、鼓乐齐鸣,全福夫人为玉眉搭上红盖头,然后将她搀扶下轿。玉眉手中牵着一根大红绸,另一端牵的是照天,走过铺着红布的通道,到了堂屋里,一路有人向她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意为驱邪避煞。

堂屋上首坐着穿着喜气讲究的沈丘山夫山,夫妇俩满脸笑意。

媒娘周氏高声唱道:“一拜天地!”

玉眉耳朵里全是旁人嗡嗡地谈笑声,根本听不大清楚媒娘在说什么,在会福夫人的示意下她方才佝了身子拜礼。

“二拜高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