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东海龙啸 >

第354章

东海龙啸-第354章

小说: 东海龙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你的外交部门做好准备吧,德国人很快就要对苏联开战了,别到时候被德国人的突然进攻搞得措手不及临时准备应对措施。”

“这……”吴耀疑惑的看着罗杰,他实在想不出来到底为什么罗杰会如此肯定德国人会在近期对苏联发动进攻,难道是因为扔在桌子上的那份报纸么?

罗杰自然不会告诉吴耀自己敢如此确定德国人会很快进攻苏联是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现在小胡子在英国方面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肯定会一如历史上的将目标转而投向欧洲仅剩的一个对手苏联。

无论是小胡子还是大胡子都不会将自己的和平寄托在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恐怕现在小胡子早已经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发动攻击了。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正史里的记载是“德国背信弃义、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从国对苏联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奋起抵抗,展开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而事实上,苏联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历史上之所以是德国人攻苏联人守。唯一的原因便在于苏联人进攻计划的发动rì期比德国人晚,结果自己没有去找德国人的麻烦,德国人却先上门踢场子了。

很多人都认为小胡子历史上主动挑起和苏联的战争是个巨大的错误。犯了双线作战的大忌,但是事实上小胡子再蠢再神经质也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他手底下的高级将领们同样也不是一群猪。他们都明白,如果自己不攻过去,苏联人就会打过来,与其让苏联人打过来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把战场放在敌人的国土上。

在小胡子迅速拿下法国并开始进攻英国后,斯大林和他的参谋们不相信德国会在没有打败英国之前就挥师东进。为此,1941年3月,苏联最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即“大雷雨计划”,明确决定“6月12rì开始进攻”德国,但由于准备不够只得推迟到7月。

而正是这一次推迟。让德国人得以在苏联发动进攻的十几天前——6月22rì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如果苏联人没有推迟“大雷雨计划”的话,挨揍的就是德国人了。

罗杰一直都认为,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人如此拙劣的表现绝非他们真实战力的体现,而是因为苏联虽然在边境囤积了重兵。但这些部队却并不是用来防御的,而是用来进攻的,斯大林一直不相信德国人会在未击败英国之前进攻苏联,所以前线的苏军的防御备战自然无从谈起,这也为德国人初期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空中,小胡子的确有利用中苏之间的冲突来为自己的“巴巴罗萨”计划打掩护的意思。

德国报纸对于中苏冲突的亲苏立场让斯大林更加肯定小胡子是要在搞定了英国之后才会向自己发动进攻了。不然的话德国人不会对一个和他们毫不相关的冲突如此大肆报道,而且立场还如此的微妙,这摆明了是想要稳住他们苏联好争取时间击败英国么!

而当斯大林做出这个判断的结果是他愈发不愿意继续在蒙古地区投入jīng力了,在远东方向苏联的政策始终是防御xìng的,苏联已经得到了朝鲜和东rì本,短时间内根本没有继续扩张的yù望,再加上欧洲虎视眈眈的德国以及东方扩张的阻碍华夏,这更坚定了斯大林西攻东守的意愿。

可是,战争可以因你的意愿而来,却不会随你的意愿而去,一旦从图爆发,斯大林便无法控制战局的走向了,具体什么时候停战,又或者停不停战那都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的算的了。

不过幸运的是,不止是斯大林,罗杰同样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不但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同样还因为德国人也还没有做好进攻苏联的准备,如果自己在蒙古这边越打越大只能使苏军往蒙古地区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最终还是自己吃苦头好处让小胡子占去。

罗杰可没有替德国人出头的打算,也没有啃硬骨头的打算,他现在巴不得这场冲突赶紧结束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等到德国人和苏联人打起来之后再说,无论是德国人进攻苏联也好,苏联进攻德国也好,总之只有苏联的作战重点放在欧洲抽不出来之后才是华夏浑水摸鱼的机会。

双方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结果就是,当美国人显得没事试图显示一下存在感前来调停的时候,中苏双方都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但事实上,美国佬这一次压根就没打算真的调停的!说白了,就是来装样的,华夏和苏联都是美国的威胁,打起来很好,都打残了最好!

可是美国人真没想到,他们居然随便这么一说就说动了两国答应议和,简直当美国人目瞪口呆。

结果,在美国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调停下,中苏双方迅速达成了和平协议,内容很简单——一切恢复冲突之前的原状态。

就这么,中苏边境冲突在开始了28天之后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琼军莫名其妙的损失了3万人,苏军没头没脑的损失了5万人。

…………………………

莫名其妙的冲突结束之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由于中苏冲突,严重耽误了苏军在欧洲地区部队的部署,结果使得“大雷雨计划”从制定出来便将进攻事前拖后到了41年8月。

而相对的,德国人的“巴巴罗萨”计划却因为潜艇绞杀战的顺利实施而提前了。在小胡子看来,英国彻底被潜艇战拖垮已经是时间问题了,而且此时的英国也没有反攻欧洲的实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东方的威胁。等到收拾完苏联之后,扭过头去便可吞下奄奄一息的英国,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错失这个机会的话,万一美国人加入战争支持英国,那么得到了支援的英国和一直虎视眈眈的苏联,德国必然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

使德国人陷入两线作战窘境的“巴巴罗萨”计划最初的目的恰恰是避免两线作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1941年5月18rì,震惊世界的“巴巴罗萨”计划启动了,一时之间,苏德边境一片狼烟,之前一直在准备进攻的苏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斯大林在不明白前线情况的状况下胡乱下令反击,结果使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在极短时间内陷入了崩溃,之前还坐着在华沙阅兵美梦的斯大林被打蒙了。

第十二幕 终章

苏联人在战场上的迅速崩溃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局势动荡。

首先是英国人总算是在德国人的压迫下松了口气,超过300万人的德国陆军掉头进攻苏联,至少在苏联人倒下之前英国可以高枕无忧了。

再来便是美国人,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美国内部有着两种声音,一边是以罗斯福为首的主战派,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美国国内根深蒂固的孤立派。

之前美国之所以一直态度暧昧,原因除了孤立派一直反对美国介入美洲之外的事务,施行光荣孤立之外,也在于主战派不希望过早的介入战争让美国的损失过大。

罗斯福等人希望能够像一战那样,等到双方都打得jīng疲力尽了再一锤定音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敲诈到最多的好处。

以最小的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便是美国人的一贯商人作风,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践证明,这种大规模战争中的趁火打劫才是最赚钱的生意,英法两国百年的积累赶不上美国一年的敲诈。

罗斯福本想要故技重施,继续摁着欧洲人敲骨吸髓一番,但是眼下的状况却让他不得不变得焦急起来,因为如果真的让德国人击败了苏联,那么美国不但将面临着无人可敲的境地,同时也会树立起一个统一的欧洲作为未来的强敌。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自然不能允许这种损害美国利益的事情出现。所以,此时的美国急需一个借口让自己说服那些顽固的孤立主义者,从而让美国参与到对德作战中去。

现在罗斯福最大的麻烦在于没有了一个自己送上门的珍珠港让他作为开战借口,而罗斯福也不敢动用国内的资源自己扮演德国人创作一个袭击事件。

所以。为了能够达到参战的目的,罗斯福决定和英国人唱上一出二人转。

小胡子没有疯,他根本不会让自己的潜艇去招惹美国船,这一点无论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心知肚明,想要等到德国人主动攻击美国船只好有借口参战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于是,罗斯福便主动向丘吉尔提出由英国出面击沉一艘美国船,然后嫁祸给德国人,由此便可以有理由说服国会让美国加入战争了。

丘吉尔正苦于没有办法把美国人拉下水。现在既然罗斯福主动提出要演一场苦肉计,那么丘胖子自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为了增加震撼xìng,丘吉尔专门选中了一艘名为“旧金山女神”号的客轮,船上有着包括老人小孩在内的超过一千名乘客和船员。一旦被击沉将毫无疑问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而丘吉尔相信,相较于运输军用物资的货轮,这种袭击无辜平民的作为更能挑起美国人的怒火。

丘吉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也明白这种事情一旦曝光不但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个英国都是毁灭xìng的,但是他不能不这么做,没有美国人支援的话,他甚至不能确认英国还能不能等到德国人击败苏联的那一天。

几乎令人窒息的潜艇战让英伦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开始忍饥挨饿接受食物配给。军工生产也近乎陷入停滞的境地,根本无法进行必要的备战。

“旧金山女神”号的沉没最终导致341人死亡。当一张获救小女孩被英国海军船员救起的照片被广为刊登之后,罗斯福终于如愿以偿用和参加一战时颇为相似的手段的得到了宣战的契机。

美国。加入了同盟国。

随着德国人在苏联境内狂飙突进,一路逼近莫斯科,罗杰认为是时候解决蒙古的问题了,于是,一份来自华夏的通牒出现在了斯大林的面前。

正在为德国人凌厉的攻势而焦头烂额的斯大林突然见到罗杰的通牒,自然是暴跳如雷,在通牒之中,罗杰不但要求蒙古,还要求苏军撤出朝鲜和东rì本。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让苏联乃至沙俄多年来在远东地区获得的利益全部收回。

对于野心家斯大林来说,显然这种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从来都是他斯大林从别人手中夺取东西,还没有人胆敢向他要求些什么。

然而,已经将远东地区的rì本战俘都武装起来运到前线去对付德国人的苏联确实没有了和华夏对抗的资本, 于是,斯大林想到了美国人。

德国人刚刚入侵苏联的时候斯大林便主动加人了同盟国,而现在美国人也是同盟国,美苏之间的关系已经是盟友关系了,需要苏联来对抗德国的英美肯定不会允许华夏从背后插苏联一刀。

蒙古的位置太过微妙,如果让和德国关系一向不错的华夏得到,那么他们将非常容易的威胁到西伯利亚铁路这一条美国向苏联支援物资的生命线。

由于德国人强势的水下力量,任何试图从北海地区通过海路向苏联支援物资的行为都是近乎于自杀的行动,唯一安全的路线是走太平洋,将物资运输到海参崴,然后由西伯利亚铁路运输至苏联的各处。

按照斯大林的预计,只要向英美两国说明情况,他们肯定会向华夏施加巨大的压力来确保苏联不会遭到两线夹攻,毕竟只要他们苏联倒下了,英美两国便实际上已经不可能获取战争的胜利了,这场世界大战将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互相谁也奈何不了谁,隔英吉利海峡对峙而告终,对于英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德国人以一国之力便可以一统欧洲,那么等他们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力量之后会不会一统世界呢?

斯大林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让英美调停此事的举措也收到了效果。英美两国一直都很蒙古的局势,担心罗杰会因为这个因素投降小胡子的怀抱成为一对好基友,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正在朝着最坏的状况发展。

为了阻止罗杰倒向轴心国一方。英美两国一方面强硬的表示坚决不允许罗杰出兵蒙古,否则便是向整个同盟国的挑战,将有可能会对华夏进入战争状态,另一方面又许下大量的好处,诸如低息贷款、政治同盟等等。

这一番胡萝卜加大棒下来,罗杰却轻飘飘的给出了自己的提案——把蒙古、朝鲜和东rì本交给他,然后华夏加入同盟国,他将会至少组织50万军队奔赴北非和中东地区阻止德国人的攻势。

当听到50万陆军这个数字之后。英国佬直接傻眼了,现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可不太平啊,意大利招惹了希腊人,把一直和德国蜜里调油的希腊生生推进了同盟国阵营之后(……)。德国人便攻入了希腊,而北非的隆美尔更是不可阻挡,由于将大量部队调回防御本土,英国人在地中海的控制力比罗杰熟知的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