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95章

飘在大唐-第195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悦仔细观察那白衣女子,只看到那人一双眼睛,那眼睛黑白分明,清晰明亮。

杨悦不由迷惑,虽然只看到一双眼睛,但她立刻知道,那人不是杨夫人。

是自己猜错了?这个人不是西天圣母,还是西天圣母不是杨夫人?

茶棚里已是落针可闻,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望着这位白衣女子。

只有龙比格没有扭头去看。她背对着白衣女子,不知为何她手上的茶水,微微荡漾起来,甚至溢了出来,洒了些在桌面上。

杨悦瞥了龙比格一眼,嘴角露出微微笑意。

那白衣女子的目光,没有望向棚内,却向棚外扫了一眼。看到蹲在路边卖瓜果的几个小孩,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目光落在了那个卖葡萄的小女孩儿面上。

白衣女子向身边一个白衣女子低声说了些什么,那白衣侍女点了点头,向小女孩走去。

看来这白衣女子到是个菩萨心肠。杨悦暗道。

那白衣侍女已走到小女孩面前,柔声向小女孩问道:“你为什么哭,可是有人欺负了你?”

小女孩似是呆住,望记答话。她身边的一个小男孩抢先答道:“她的母亲病了,她们家的葡萄全卖出去都不够买药,所以她才哭。”

“是这样么?”白衣侍女亲切地问道。

小女孩点了点头,又哭了起来。

白衣侍女摸了摸小女孩儿的头,说道:“我们可以帮你,你愿意跟我们走么?”

小女孩还未回答,那小男孩儿又抢着答道:“愿意,愿意。”

白衣侍女笑了笑,又向那小女孩问道:“你愿意吗?”

小女孩抽咽着怔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不愿意。”

“阿古丽,你傻啦”小男孩儿在一旁急道,“这样的好事那儿去找,你怎能不愿意。”

“可我娘亲怎么办?”小女孩摇头道。

“你母亲亲也可以一起去。”白衣侍女微笑着又说道。

小女孩怔了怔,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说道:“我娘亲不会去的。我也不去。”

白衣侍女见说,笑着摇了摇头,又回到白衣女子身边侍立。

白衣女子刚好喝完了茶,站起身来,向马车走去。

杨悦不由愕然。那白衣女子即有恻隐之心,却又为何不帮?为何非要将小女孩带走才肯帮她?

茶棚里已有不少人轻声叹息起来。大概同杨悦一样想法。

白衣女子听到身后声响,回头向众人扫了一眼。

只一眼,杨悦立时感到一种异样的凌厉,淡如水,冷如冰,寒光一闪,令人不寒而栗。

她身边的白衣侍女嘲讽的冷哼一声道:“我们虽然有条件的帮她,但你们呢?可有人愿意无条件帮她?”

茶棚里立时又哑雀无声。

白衣女子缓缓转过头,继续向马车走去,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就在她转头的一瞬,她额角的纱巾随风飘了起来。只一瞬,杨悦已看到她额头上贴着一片的金丝花钿,是一朵梅花形的花钿,用金丝勾边……

突然,刚才那个小男孩儿跳起来,向白衣女子追了过去,扑通跪倒在地:“我愿意,我愿意跟菩萨走。求菩萨慈悲带我走吧。”

白衣女子似乎吃了一吓,定了定身形,问道:“你有什么要我帮你?”

“我,我是孤儿,我很穷……”小男孩说道。

白衣女子点了点头,附身将小男孩儿扶了起来,说道:“不要跪我,既然你愿意,从此以后,便是我的兄弟。”

说完,从怀中拿出一枚通宝,放到小男孩儿手中,将手缓缓放在小男孩儿头顶,说道:“兄弟。”

她身边的白衣侍女也走上前,分别将一枚通宝放到小男孩儿手中。然后,将手缓缓放到小男孩儿头顶,叫了一声“兄弟”。

那八个“赤面金刚”也纷纷走上前,各大自取出一枚通宝给那小男孩儿,同样摸着小男孩儿的头顶,叫了一声“兄弟”。

茶棚里居然也有几个人走了过去,取出一枚通宝给那小男孩儿,叫一声“兄弟”……

小男孩儿大喜,裂开小嘴欢呼一声“兄弟”

白衣女子拉起他的手,交给一个红脸金刚,红脸金刚与那小男孩儿共骑一马,与那白衣女子一同远去。

杨悦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半晌,才回过神来。去看西天王,西天王低声说道:“入我教者皆兄弟……”

兄弟?

第二百零九章 摩教

茶棚已炸开了营。

“凡入我教者,相互友善,如兄如弟,人心均等,聚微助贫……”西天王低声向杨悦解释道。

“如兄如弟、人心均等?”杨悦一怔,这个弥勒教居然有此见识。竟然提前有了“平等”的概念。只是刚才那几个人中,白衣女子显然与其他人身份不同,又何来真正平等?

而且不入弥勒教的便不是兄弟?

杨悦不由诧异地问道:“难道弥勒教只救助教中兄弟?”

“这是弥勒教的规矩。如若想得到救助,必须加入本教。否则……”西天王摇了摇头,又说道:“教中兄弟若有穷困者。教中众兄弟每人出一文钱,积少成多,出资相助。”

这个刚才杨悦已看到了,大致已明白其中意思。只是这些人只救助小男孩儿,又要将小男孩带走,令她有点瞠目结舌。

“我看刚才一直坐在茶棚里吃茶,给过小男孩钱的那些人,应该也是弥勒教中人。但这些人似乎与平常商旅无异。既然弥勒教众可以是寻常的百姓,为何偏要带走那个孩子?”杨悦纳闷地问道。

“这个我也不明白。西域弥勒教同中原教会行事有些不同。”西天王摇了摇头,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龙比格,“中原弥勒教没有这个规矩,大多数教民是寻常百姓。这件事儿的确有些蹊跷……”

龙比格低着头只顾喝茶,似是没有看到。自那白衣女子来到那白衣女子走,龙比格始终没有抬过头。

“弥勒佛怎么说也是佛教中人,我怎么看这个弥勒教不像佛门弟子,反像是结帮成伙的帮会?”见西天王也是一问三不知,杨悦不由没好气地说道。

西天王皱眉笑了一下,说道:“公主有所不知。弥勒教其实在近代,才有许多变革。”

“变革,什么变革?”杨悦十分好奇地说道。

“公主可还记得圣主往生的寺院叫做什么?”西天王并不直接回答,反而突兀地问道。

杨悦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记的,是光明寺。”

赵王杨杲善导大师在光明寺前的柳树上“往生”,杨悦在寺前守了七日七夜,“光明寺”几个大字一瞬不瞬地被她看了七日七夜,怎会不知。

西天王却轻轻地摇了摇头:“那座寺院原本不叫‘光明寺’,而是叫做‘大云经寺’。”

“大云经……寺?”杨悦大奇。

心头不由一震,弥勒教的圣典叫做《大云经》,圣主在“大云经寺”往生,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大云经寺乃是前隋文帝所建,原是一座摩尼寺。”西天王继续说道。

“摩尼寺?何为摩尼寺?”杨悦更加不明白了。

“摩尼寺是摩尼教的寺院。据说在西方极远的大秦国十分兴盛。”西天王说道。

摩尼教?魔教?

杨悦恍然大悟,别的她或许不知,摩教却是再知道不过。后世的小说中的“魔教”赫赫有名,而魔教其实应叫做“摩教”。金庸在《依天屠龙记》中有写过。

“难怪弥勒教看上去十分邪门,原来是受了魔教影响。”杨悦不自主的慨叹道。说完才觉有些不妥,怎么说西天王也是弥勒教人。

没想到西天王却点头说道:“公主所说不错。近年来,弥勒教众对月亮朝拜,衣着尚白。正是受了摩教的影响。”

“为何会受摩教影响?”杨悦低声惊呼,甚至忘记了喝茶水。

“具体原因,属下也不甚明白。我想可能与《大云经》一事有关。”西天王说道。

“是啊,弥勒教的圣典是《大云经》,魔教的寺院叫‘大云经寺’,当真有些奇怪。”杨悦百思不解地说道。

“不过据属下猜想,这部经书其实与道教也有些关联。”西天王又说道。

“道教?”杨悦更加惊奇,今日所闻,真是令人瞪目结舌,“怎会又与道教相关?”

“公主即知摩教,当知摩教之中‘摩尼’乃是神的先知。”西天王问道。

杨悦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她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是知道小说中的魔教而矣。

“摩尼教有部《老子化胡经》,说的是道教之祖老子,出函谷关向西而去,化为胡人,便是‘摩尼’,因而才有了摩尼教。”西天王道。

“啊?”杨悦终于明白过来。心中不由暗暗摇头大笑,这个摩尼教大概想在中原传播,想尽了办法,居然跟道教攀起了亲戚。这到是跟梁武帝将儒释道三教同源有一拼。

“这么说来,我教的圣典《大云经》,还跟道教有些关系?”杨悦笑道。

“的确如此。”西天王应道,“属下听说我弥勒教的《大云经》,与道教的《秘记》一书,都是天机。”

“天机?”杨悦心头大震,失声叫道,“什么天机?到底什么是天机?”

“欲得天机,先至灵台”,这句话杨悦已不只一次听过。可是她到了灵台,却没有找到什么“天机”。

《秘记》一书,杨悦听说过,据说书中有许多谶言。其中“女武者昌”,在《秘记》中便有记裁。似乎的确与“天机”有关。

现在看来《大云经》与“天机”也有关联。只可惜,她能看到书中的异样,却并不认识那些甲骨文。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

但尉迟洪道曾告诉过她,“天机”也是一本书。现在看来却又不像是书。它到底是什么?

二人低声议论之时,杨豫之等人已喝完茶。怔怔地看着二人低声交谈。

二人声音原本极低,其它人根本听不到。杨悦最后一句,惊叫声十分响亮,引得周边的人纷纷转过头来。

“属下也不明白。”西天王摇头苦笑道。向四下看了众人诧异地目光,笑了笑说道,“公主,茶喝得也差不多了,不如上路吧。”

杨悦这才回过神,点了点头,从茶棚里走出。

看了一眼那个卖葡萄的小女孩,见她被太阳晒得黝黑,面上一道道泪痕始终未干。不由心头悯然。

正要走上前去。突然,一阵风一样,一匹马突然冲了过来,停在小女孩面前。从马上跳下一个人来,将一包东西快速的塞到小女孩手中,又飞身上马,一阵风一样顺原路奔回。

小女孩怔了怔,急步追了上去,唤道:“阿威,阿威。”

“告诉我哥,我不回家了。”马儿早已走远,只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原来那马上之人是刚才跟白衣女子走了的小男孩儿。她塞给小女孩的那包东西是一个钱袋,想来是刚才弥勒教众救助他的钱……

那个叫做阿威的小男孩儿看来马术极好,一眨眼的功夫,一来一去,便不见了踪影。更也不知道他是如何避开那些白衣女子又返了回来的。

“那男孩儿即有哥,看来并非孤儿。他之所以甘愿入教,原来是为了帮这个小女孩儿……”杨悦暗暗心道,不由对那小男孩大起好感。

不过,他这样做似乎有什么不托。杨悦回头去看西天王,果见西天王脸色早已为之一变。

茶棚里已有几个白衣人走了出来。是刚才那几个称小男孩为兄弟,给过他钱的人。

那些白衣人面有怒色,走向小女孩儿。那小女孩儿早已吓得哇声大哭。

杨悦不由自主挡在小女孩身前,拍了拍小女孩儿的头,说道:“***别哭了,既然有了钱快回家抓药去吧。”

小女孩儿哭着摇头道:“阿威把钱给了我,定然会受到责罚……”

杨悦看了一眼西天王,西天王神色一暗,点了点头:“非我教中兄弟,不得施舍,施一文领一鞭,施两文领两鞭……”

如此以来,那小男孩儿岂不是要被打上四五十鞭?

杨悦看了看小女孩儿手中的钱袋,不由吓了一跳。暗骂一声这叫什么“狗P”规定。

然而,即是人家的规矩,再臭的P,也不能不闻。

杨悦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个白衣教徒,沉吟片刻,向小女孩儿问道:“你想不想把钱还给阿威,好让他不受责罚?”

小女孩哭着点了点头。

“好,我带你一起去追他。”杨悦拉起小女孩,翻身上马,向小男孩消失的方向追去。

众人一怔之时,杨悦早已蹿出二三百米。

西天王等人忙翻身上马,追在后面。不等那些白衣人回过神来,早已走远。

然而,杨悦等人一路追到高昌城,也没有追到小男孩儿与那白衣女子。

只好先将小女孩送回家。那小女孩家却是住在“火焰山”的山沟里。众人重又去了一趟火焰山。等到众人回到客栈时,已是黄昏之时。

安西都护府却又派了人来,已恭候多时。

原来郭孝恪得知杨悦到了高昌城,竟然要在高昌城中最大的酒楼“西庆楼”为杨悦设宴接风洗尘。

杨悦不由犯难,她本不想让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才不肯去交河城见郭孝恪。没想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