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25章

飘在大唐-第125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至于南国因为他的大力倡佛,乡野无处不是寺院,一个小小的南梁只僧众便有十万之众。到是为杜牧提供了诗句来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远远不止四百八十寺,据说只建康便有五四座。

想一想萧才人与萧美人乃是这样一个和尚皇帝之后,知道的**多,便不足为奇了。

其他嫔妃大多对养颜美容更感兴趣,向药圣孙思邈问了些相关事项。

见没人能问住玄奘法师。李世民大概有些不甘心,笑着点名道:“武才人有没有问题相问?”

武眉儿吓了一跳,忙说道:“臣妾没有问题可问。”

李世民见说,似是十分失望。杨悦明白他的心思,一定是想看看长安公子难倒玄奘法师的场面。正要向武眉儿低声说些问题让她来问,却听李世民问道:“悦儿有没有问题相问?”

杨悦一怔,忙回道:“臣也没有问题。”

杨悦与玄奘法师平日常辩论,却不愿意当着众人之面问难他,而且即使问难不过是胡缠,也非正辩,真若跟玄奘法师辩论佛经不是找蹭么?杨悦看一眼甚是自得的萧才人,不由心中暗笑。

至于药圣,当日送她大罗神丹,交情也是不浅,怎会去问难他。

不过,她这里一出声,帘外诸人却不免要微笑起来。

众人立时听出她是杨悦。玄奘法师与尉迟洪道二人不由面带微笑。药圣孙思邈面上却微微诧异。他身后的童子则低声咕哝道:“这个声音怎么听着耳熟?”

好在李世民没有注意到。见杨悦也没有问题可问,稍一愣神儿笑道:“朕近日到是听了一个理论,与佛家的‘众生平等’似是有些相近,法师能否为大家仔细讲一讲这个‘众生平等’之意?”

燕德妃也笑道:“正是,有个‘人人平等’的理论,不知法师以为如何?”

关于佛家的众生平等而人人不平等的相背理论,却能用六道轮回的解释成理,杨悦以前与尉迟洪道辩论过。

尉迟洪道听了立时知道是杨悦的理论,差点笑出声来,拼了命才忍住。

这个“人人平等”的理论,尉迟洪道曾给玄奘法师说起过。果然,玄奘法师听了,从容道来,与尉迟洪道当日所说一模一样:“《华严经》有言:心、佛、法,是三无差别。叭识无境,心、佛、众生一切即是佛,法无定法,是法平等……”

杨悦禁不住“哧”得笑出声来。

杨悦的笑声实在是有些无理,李世民不禁微微皱眉。

玄奘法师并不以为意,停下来问道:“施主,因何而笑?”

杨悦只好说道:“大师对不住,弟子失礼了。不过是因为弟子对法师所说,听的一知半解,不明所以。想请大师讲得通俗一点。”

玄奘法师微笑道:“怎样才是通俗。”

“佛家讲众生平等,众生当包括人吧?”

玄奘法师点头道:“自然。”

“既然包括人,也就是说人与人也平等吧。”

玄奘法师略一沉吟道:“没错。”

杨悦听了却是一愕,没想到玄奘法师会如此说法,笑道:“大师既然认为人人平等,然而佛家又为何以因果与六道伦回来告诉世人,贵贱不等也合理?”

玄奘法师微微笑道:“我听闻长安公子有‘人道论’,将‘人道’说成是人去动物性而产生人性。观其理论乃是善性。佛家的因果与六道伦回追其根本是在劝人为善,与长安公子的理论似是没有冲突。”

“劝善?”杨悦心中暗暗点头同意,佛教最可取的也就是“积德行善”四个字,“然而六道伦回终是以神秘理论来蒙昧人类,而且劝世人安于接受现世的不平等,岂不是带有欺骗之意?”

玄奘法师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言道:“假如一个人得了绝症,三天后将死去而不自知。如果你告诉他,他会惶惶不可终日,三天中在恐惧中度过;如果你不告诉他,他会乐哈哈地度过这三天。施主认为是应该告诉他还是不告诉?”

众妃嫔大多对杨悦与玄奘法师谈的内容听不明白,只有李世民、燕德妃、徐充容以及尉迟洪道等人因为了解杨悦的“人道论”和‘人人平等’思想,才听得清楚。

不过,玄奘法师讲的这个故事却很浅白,众妃到是听明白了。不由低声议论。

杨悦低头思索,一时无语。不少嫔妃出言说道:“莫如不告诉他,那人虽然一时被蒙蔽,但终是快乐而生。如若告诉他,实在有些不忍。”

杨悦想了一下,却笑道:“莫如告诉他。”

众人听了,却大是惊奇。只有少数如尉迟洪道这种常听杨悦奇谈怪论的人才会不以为怪。

“如果我是那个人,我宁愿知情。也许我知道只剩下三天时间,会用这三天时间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儿,到死的时候少一些遗憾,总比碌碌而过要好。”杨悦徐徐言道,这种不是即非的假定式引导型提问,杨悦并不陌生,自然不会上当。

燕德妃听了首先叫一声好。

李世民哈哈笑道:“法师果真是遇到了对手。”

玄奘法师微笑:“施主聪明豁达,世人岂能相比。如果是施主如若遇到这个问题当然是知道的好,贫僧以为普通世人还是不知道为好。”

这个小故事当然是个隐喻,在比喻佛教用六道伦回劝世人行善,安于现世的不平等,蒙昧大家,是好还不好。玄奘法师以为好,杨悦却以为不好。

杨悦突然想到,孔夫子一生“不言怪力乱神”,对神鬼“敬而远之”,其实孔夫子并不“迷信”,反而是除了儒家,道家、佛家两家都认可神鬼。这样说来,千年之后如华老栓这种愚民与孔儒实在是没有任何关系。

不只没有关系,孔夫子还是第一个打破山水宗教式崇拜的第一人,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美学命题,将山水视为自然,乐在其中。而不是像上古人民拜山拜水的崇敬。

……

“呀,我知道了,他是‘轻薄公子’。”药圣身边的童子突然笑道,“难怪这声音如此熟悉。”

杨悦正在深思,听了这话心下暗暗叫苦。一时呈口舌之快,却忘记这个家伙会说破自己身份。

“这位童子道是少有的伶俐。”李世民笑道,并不急于去问童子知道什么,反而夸赞起他,“叫什么名字?”

药圣的童子不慌不忙的上前行礼,清脆地说道:“回圣上,臣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

卢照邻?唐初四杰之一?杨悦听了却是惊得差点跳了起来。她一向只知道药圣孙思邈这个小童叫做“升之”,没想到他会是卢照邻。

不由暗叫一声:“老大,你不好好去写诗,做什么药童。瞎折腾什么?还在这儿胡说八道……”

杨悦只知道,卢照邻是个诗人,却不知道卢照邻因为自幼体弱,拜了药圣为师。更不知道药圣孙思邈之所以成为药圣,也是因为自小体弱多病,立志学医,最终成了一代宗师。

第一百二十七章 惊变

稚童卢照邻,说话声音清脆悦儿,令人闻之而喜。杨悦听了却没什么喜意,暗暗心中叫苦。

李世民笑着问道:“你为什么说这位姊姊是‘轻薄公子’?”

众妃听了也是早已一齐望向杨悦。杨悦幸亏戴着面纱,否则一定会被众人看成大红脸。看到众人脸上或有疑问,或有不解,或有暗笑……杨悦心中唯有苦笑。

卢照邻看了一眼药圣孙思邈,稚声笑着回道:“我师父说其实‘轻薄公子’是在救人。”

“救人?”

“王娘子不小心落水,原本死了,轻薄公子一阵‘非礼’又将她救活了,我师父说那是在施急救术。”卢照邻言语如珠,片刻之间为杨悦解去了尴尬。

李世民哈哈大笑。众妃也不由低声笑了起来。

杨悦却是暗“吁”一声,松了一口气,幸亏这个该死的卢照邻一向只叫自己“轻薄公子”,大概他不知道自己是“长安公子”。

“不信,你问大和尚,当日他也在场。”卢照邻见众人笑,以为大家不相信他,用手一指尉迟洪道,说道,“还有一个‘小白脸’也在,连上‘轻薄公子’他们一共三个人。”

杨悦听了真想跑出去掐死这个“八卦”小男人,刚刚放下的心,一下又提了起来。这次连杨贵妃也不由回过头去看了她一眼,眼中有些忧虑。武眉儿更是紧张地抓住杨悦的手,直打哆嗦,手心涔涔地冒出汗来。

“哦?”李世民转头看向尉迟洪道,笑着言道,“这么说窥基也识得这位‘轻薄公子’。”

尉迟洪道微微一笑,上前行礼,言道:“当日贫僧的确在场。一共我们三个人,贫僧、长安公子,还有杨公子。原来公子是女子,真是想不到。”

杨悦心头一松,尉迟洪道这小子看来已经知道自己的事儿,分明是故意打马虎眼。自己姓杨,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把“杨公子”安到自己头上,而不是“长安公子”。却不知当时的杨公子其实是杨豫之。

“杨公子?”果然李世民听了,以为杨公子是杨悦,而那个小白脸才是“长安公子”,向众妃这边说道,“原来悦儿也常女扮男装。”

杨悦微微一笑:“不过是为了出门方便。”(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反正穿男装又不犯法,长安城的大街上穿男装出行的女人多不胜数。

燕德妃回头向杨悦笑道:“原来你与长安公子相识,难怪对他的理论知之甚详。”

见大家成功的误会,杨悦心中大笑。

李世民似乎是有点失望,吩咐众妃先自散去。

武眉儿终于松了一口气,欢天喜地地随众人向外走去。

将近出门,却听李世民又说道:“悦儿,等一等。”

杨悦一怔,不知李世民又要搞什么花样,却不好违背,只好停了下来,示意武眉儿先行。武眉儿刚落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心神不拧地出了门去。

杨贵妃看了看杨悦,点了点头示意她不必担心。燕德妃却稍微有些诧异,徐充容则微微皱眉看了看杨悦。其他众妃不明所以,早已头也不回地迤逦而出。

等到众嫔妃退出两仪殿,李世民才言道:“既然大家相识,悦儿不妨出来与众人相见。”

杨悦愣了一下,掀开垂帘走了出来,向众人做一揖,笑道:“杨公子向各位行礼了。”

杨悦特意将“杨公子”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些,不只玄奘法师,便是药圣孙思邈虽然不明就里,却也能猜到杨悦的意思。不过是让大家叫他“杨公子”,而非“长安公子”。

但在李世民听来却是杨悦在跟大家开玩笑,特意将自己说成是“杨公子”,而非小女子。不由呵呵一笑。

尉迟洪道嘿嘿笑着,向杨悦说道:“公子原来是女子,一向骗人骗得好苦。”

杨悦笑着回道:“和尚一向可好。”转回头向卢照邻假意瞪了一眼,说道,“喂,你以后不许再叫我‘轻薄公子’。”

卢照邻扮个鬼脸说道:“好,你原来不是公子,以后就叫你‘轻薄姊姊’便是。”

小家伙伶牙俐齿,杨悦苦笑不得,引得众人大笑不已。

众人又闲话一会,玄奘法师与药圣孙思邈等人一齐告退。

殿中只剩下杨悦与李世民,杨悦也起身告退。

李世民示意她等一下再走,却不言不语盯着她看,并不说话。

杨悦被他盯得心里发毛,十分地不自在起来,幸亏她戴着面纱,李世民看不到她的脸色。

“朕说过,今日谁若能问难住玄奘法师或者孙道长,朕重重有赏。”李世民盯了他片刻,突然笑道,“既然你赢了,想要什么奖赏,尽管说来。”

杨悦长出一口气,见李世民原来是要赏赐自己,想了想,言道:“臣想要什么,圣上当真都答应么?”

李世民点了点头:“君无戏言。”

“圣上赐臣一块‘金鱼符’吧。”

“金鱼符?”见杨悦不过是要一块金鱼符,李世民不由好笑,“这算什么赏赐,你想要,朕给你一块便是。不过,你要金鱼符做什么?”

“当然是为了方便来宫里看师父。”杨悦说道,“每次出入宫中,总被人监视着,像做贼一般。有了金鱼符,臣什么时候想来便来,岂不十分方便。”

“这到也是。”李世民哈哈一笑,“不过,你住在宫中好好的,难道要走了?”

杨悦摇了摇头言道:“宫中住着挺舒服,臣一时还不想走。不过,总难免有些事情要出宫去办,一来一去十分不便。”

李世民见说点了点头,吩咐身边女官为杨悦订制一块金鱼符。金鱼符都是根据个人不同的名字身份特制的,因而不能立刻拿到手。杨悦也并不急用,见有金鱼符可以到手,以后出入皇宫自由,心下十分高兴。

一时无话可说,杨悦再次告退。李世民也没有什么理由再挽留她,点了点头让她退下。

杨悦正要走出两仪殿,却见中书令杨师道急匆匆地走来。

杨悦面戴轻纱到是不怕会被他认出来,不用躲避。但见杨师道脸色凄苦,愁云惨淡,暗暗奇怪。不知他在为什么事情发愁。怎么说他也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