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276章

帝国雄心-第276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这与一名士兵要携带多少弹药上战场属于没有标准答案的一类。有时候一架飞机耗光了弹药还能够回到机场,有时候一枪未发就被打下来了——按照西线战役的经验,防护力薄弱的“容克大婶”极容易被敌方的轻型防空武器击落,若是真的挪到东线战场,也许它们还没来得及对蜂拥而至的苏军步兵大开杀戒就被对方揍下来呢?

须臾,戴着墨镜的飞行军官开口道:“听说过几天还要来一个试验中队,他们装备更大的飞机和更强的武器……我不十分确定,但技术部门如今似乎比较热衷于往飞机上装大炮之类的重型武器!”

“这种试验以前英国人和法国人在上一场战争的时候就尝试过,据说很不成功!”头发金黄的飞行员插了一句,然后迅速闭上了嘴巴。

“时代不同了,技术也不同了——上一场战争之后,他们还在俯冲轰炸机的研发方面遭遇挫折呢?”双手抱怀的飞行员说。

“不管再怎么变,决定制空权的依然是战斗机!”戴着墨镜的飞行员往自己脑袋上扣上佩有鹰徽的军帽,大步流星地朝不远处的战斗机停机坪走去。

两天后,一支从德国本土起飞、中途不作停留的飞行编队抵达“乔治六世机场”。尽管行程属于机密信息,但还是有不少军官和飞行员预先获得了一些消息——或许是蹂躏英国抵抗政府军的日子过于无趣,这些充满好奇的人迅速汇聚而来,在他们的目睹下,四架外形颇为奇特的比亚乔…108远程轰炸机四平八稳地降落在了漫长的跑道上。除了四大功率强劲的发动机与敦厚庞大的机身,它们机首下方全部装内嵌式的鱼泡形炮塔,短而粗的炮管尤其让人眼前一亮!

“天啊,真不敢相信……这门炮真的能够在飞行状态下开火?”

“强大的后坐力会严重损坏机体框架的,除非它特别特别坚固!”

“很难想象,高速飞行状态下怎么实施精确瞄准?难不成就是从空中胡乱开炮?”

飞行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尽管德国空军早已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了一整条P…108的生产线,以这种四发轰炸机为原型研发的亨克尔…221也已经推出了第一架样机,但德国人还是习惯于称这些大家伙“意大利货”或是“墨索里尼的大雪茄”。

在战场上一贯只会拖后腿的意大利人固然令古罗马帝国的先人蒙羞,但不可否认的是,直到这场战争中前期,他们在航海与航空的许多领域都还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这“比亚乔…108”就是意大利航空工业奉献出的优秀作品之一。正因如此,在希特勒遇刺身亡、政体回归魏玛模式之后,德国政府并未借机解除与意大利政府的盟友关系,而是继续在地中海和非洲与之并肩作战,意大利元首亦“投桃报李”,近期亦应德国政府的要求向罗马尼亚增派了一个混编装甲军和两个炮兵师,对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南线的反击行动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P…108编队抵达之后并不急于向德军官兵们证明自己的实力,倒是安装J型机炮塔和四联装机关炮的Ju…52R在完成调试和检修后首次执行作战任务。在Bf…109E的陪伴下,7架“带刀大婶”以扇形编队低空掠过喀里多尼亚运河北岸,4个小时的巡航飞行中,它们先后攻击了十余处确定或疑是英国抵抗政府军的目标,成功击毁汽车一辆,战绩远算不上光彩夺目,重要的是7架飞机此行总计发射机炮弹2。1万发,瞄准、发射、供弹均达到理想程度,坚固的机体亦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仅仅过了一天,以2500米高度实施昼间巡航的德国飞艇在莫纳尔湖附近发现了英军活动踪迹,得到现报,德国空军立即出动9架斯图卡和4架Ju…52R。俯冲轰炸机率先抵达英军活动区域,它们以低空轰炸的方式攻击了英军先前聚集的村落,直接夷平了那里一多半的建筑物。随后抵达的Ju…52R以不到300米的高度向沿着林间小路和溪流撤退的英军扫射,13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弹虽然已经不适合激烈的空战,却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枝叶细杆等障碍物——这期间,英军以步枪和轻机枪进行了有限反击,一些子弹击中了“带刀大婶”但没能穿透它们加装了钢板的驾驶舱、发动机舱和机炮塔。大约4个小时后,从陆路赶来的德军部队在村落周围搜寻到了三十多具英军官兵的遗骸,经过检验,百分之七十都是被大口径机炮子弹所毙。

数日之后,一批安装37毫米高炮的Ju…87和装配75毫米步兵炮的He…111飞抵“苏格兰试验场”,在德军已全面占领苏格兰高地各城镇和交通要地的情况下,这些飞行炮艇可以不受阻碍地从空中攻击英军的地面目标。尽管以它们的数量和出动频率,对于北线的战局发展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但德军技术人员却足以从中获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数据,进而将这些转化为东线战场上的额外战力!

淬炼,大浪滔天我独航第45章铁壁合围

“四天前,约有400名英国抵抗军试图趁黑夺取这座岗哨,当时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就连十几公里之外也能够听见爆炸声。我们虽然没有料到英国人会一口气集结这么多兵力,但还是顽强地赢得了胜利。敌人最终丢下34具尸体逃走了,估计还有百余人不同程度受伤,经过这次教训,我想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再袭击我们的岗哨了!”

隶属于德国国防军陆军第169步兵师的赫尔穆特。兰格洛茨少校,一脸骄傲地向比自己年轻了十多岁的空军总司令介绍着情况。不远处,一座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有三层楼高的八面体建筑就是他所称的“岗哨”,其实就规模、用途以及武器配备而言,用“岗楼”或者“炮楼”来称呼它似乎更为贴切:整体建筑由专业的海军工程部队负责施工,坚实的外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厚度达到1。5米,普通的步兵炮根本无法撼动;八面体结构能够基本消除枪炮的射击死角,外扩式射击口全部使用钢制可升降挡板;最后,这栋建筑物的顶部安装了一座从二号坦克上拆卸下来的炮塔,其20毫米机关炮能够全向攻击50米以外、3公里以内的人员和轻装甲目标,亦能够对快速袭来的低空目标做出有效反应。

“好,很好!”一身夏季白色军服的罗根背着手,脸上的淡然掩盖了心中的窃笑。眼前这位陆军军官恐怕并不知道,这些奇怪的“岗哨”最初的设计思路竟出自这位新任的空军总司令,而罗根的思路又源自于日军在侵华战争时期的封锁战略——用鬼子的策略对付英国人,也算是以夷制夷、活学活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每个岗哨配置一个步兵排的兵力,考虑到战斗强度,目前是采用4名士官、16名老兵带30名新兵的配置,我们的中长期计划是每两个月将巡逻部队和哨所驻军调换一次,以增强基层班排的适应能力!”少校孜孜不倦地介绍着,而这时候,“岗哨”里面的士兵们早已在外列队迎候了。

这新奇的军事设施建立在一座小山丘上,一行人必须踩着稍显泥泞的土路往上走,路中间嵌着深深的车轮痕迹,也不知是运输物资前来的卡车,还是闻讯赶来支援战斗的轮式装甲车。总体而言,苏格兰高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道路都属于较为原始的沙土路,一到雨天路况总是叫人头疼,至于那些建立在溪流或者沟壑之上的桥梁,更是无法承载德国坦克的重量!

就算年迈,军人的体格也要比普通平民号上许多。正因如此,这些军官不怎么费力便爬上了山丘,没见大口喘粗气的,反倒是他们中年纪最轻的罗根猛烈地咳嗽了一阵。罢了,他像是有所遮掩的说:

“这些‘岗哨’建得很不错,比我当初设想的还要好一些!考虑到英国民众不太可能走近这里,我觉得今后可以适当在外围布设一些地雷!这样不要说400个,就算4000个普通装备的英军前来围攻,坚守在此的士兵们也完全可以撑到支援部队赶来!”

眼下这“岗哨”外围已经挖掘了一条大约四米宽、一人多深的壕沟,内圈还布设了带刺的铁丝网,防御已是十分森严。兰格洛茨少校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笑道:“这个建议我会如实向师部汇报的!长官,我们的士兵都视您为偶像和奋斗目标,能否请您给大家讲几句?”

走过搭建在壕沟上的踏板,罗根确实已经感受到了正面而来的热辣目光:30岁以前当上将军就已经是奢望了,当上元帅那可真是梦想中的梦想,如此成就怎能不让人羡慕?

顿了顿嗓子,罗根大声说:“德国陆军的精英们,感谢你们为国家、为民族所付出的一切,你们永远是德意志的骄傲!”

军容齐整的陆军官兵骄傲地昂起头、挺起胸,看起来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聆听空军总司令更为深入和精彩的训话,却不想罗根这句话说罢就已经敬了第二次军礼——这意味着他的讲话已经结束了。

年少得志的空军元帅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径直走到士兵们中间,按照队列顺序与这里的每一个人逐一握手,并询问他们的年龄、出身地、是否习惯这里的气候等等。整个一圈下来,他和全部52名士兵都进行了简单寒暄,然后回到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一名体格健硕、姿态沉稳的陆军少尉面前,关切地问道:“你们在之前的战斗中有8名士兵受伤或阵亡?”

“是的,长官!一共有2人阵亡、6人受伤,伤员已经全部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少尉挺着胸膛却不敢直视。

“有机会替我向他们转达问候!”罗根敬了第三次军礼,这才转身带着将领们往停在山丘下面的汽车走去。

“立正……致礼!”少尉雄浑的声音飘荡在这无比清新洁净的空气中。

上车之后,兰格洛茨少校好奇地问:“长官,您怎么知道那场战斗中有8个人受伤?”

“我看了你们的战报!”罗根轻描淡写地笑了笑,“你以为战役指挥官每天只关注作战地图?”

“噢不,长官,我只是……只是没想到您会记得!毕竟每天都会有新的战斗发生,我们这里的规模也不算是特别大!”兰格洛茨少校连忙解释道。

“对于现在的英国抵抗政府军,400人的队伍已经算是大部队了——这很有讽刺意味,不是么?”

少校用力点点头,“确实!可让我想不通的是,长官,为什么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愿意放弃抵抗?他们已经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了啊!”

“第一,他们依然效忠流亡加拿大的国王和政府;第二,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侵略者的统治,第三……他们对生命看得还不够重!”罗根一口气列出三条,并且引例道:“我们占领法国北部地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就连法国政府都接受的现实,许多法国人却依然不愿接受,他们明知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却还是不断在暗地里搞破坏,阻挠我们的军工生产,毁坏我们的军用设施……我们可以占领欧洲,却永远无法统治欧洲!”

“那这场战争的意义……”兰格洛茨少校很是迷惑地看着罗根,但空军司令却没有给他任何答案。

当22个师、总兵力超过31万的德军北线集群以90余艘舰船、400余架飞机飞艇以及相当数量的坦克装甲车肆意蹂躏虚弱不堪的英国抵抗政府武装时,在东线,倍感势孤力单的苏联政府不顾前线伤亡强硬地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试图在德军彻底解决不列颠问题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941年7月下旬,苏军在从波罗的海南岸到黑海之滨的漫长战线上投入了多达560万人的兵力,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个时期,而他们部署在前线范围内的航空力量和装甲部队也较两个月前分别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五,从各大军工产区运来的弹药也为苏军部队的持续进攻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样明显的一点变化来自于苏军的中高层指挥官,经过了6月份的低迷,他们似乎已经从前期的失利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苏军在波兰战场上的进攻不再是单纯的粗线条打法,各兵种之间的配合愈发精细,进攻、防守时的手段和战法也更为多变——7月25日,苏军终于以四个突击集团军外加两个独立炮兵军的强大兵力重新夺回了波兰首府华沙,尽管这座曾经繁华美丽的城市已经彻底沦为了废墟,苏联政府还是借此大肆宣扬了一番,仿佛得到它就获取了波兰战场的重心。

华沙的得失,对于德军官兵们来说几无政治意义,在中央集团军群统帅冯。克卢格的运筹帷幄下,他们迅速构筑起了以华沙为顶点的弧形防线,使得苏军强大的攻击集群在夺取华沙后再也无法向西推进。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双方便在这场惨烈的攻防战中损失了近20万兵力和上千辆坦克,其中,处于防守态势的德国军队战损比仍然占优!

围绕东普鲁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