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第219章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19章

小说: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招募新手练骑兵,还不如将他们练成步卒,如此还更加具有威力。

为了骑兵这事,罗腾飞额头上都愁出了三条皱纹了。

每天十几次询问骑兵的募集状况,发现多了一个合格的人都会高兴一阵子。但以目前的速度来看,要募满三万人数,需要整整五年的时间。

罗腾飞坐在议事大厅上看着那丝毫未长的骑兵合格数量,忍不住大叫道:“天啊!你就不能行行好,给老子变出几万个会骑马的人来?”

虞允文在一旁长吁短叹,也是无计可施。

正当罗腾飞毫无办法之际,转机突然出现。

侍卫来报东方胜求见。

“东方先生?”罗腾飞一惊,大喜道:“快快有请。”

东方胜大步走进了议事厅。

罗腾飞笑道:“东方先生去而复来,可是为我解惑?”

那夜接触以后,东方胜又玩起了失踪游戏,本来罗腾飞还想再次请求让他加入罗家军,可是那夜过后就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了。

守门的侍卫告诉他,翌日一早,东方胜就以离城北上了。

此刻复来,依照惯例,东方胜十有八九是为他的疑惑而来。

果然,东方胜含笑点头,道:“正是为了相公心中的困惑而来。”

罗腾飞欣喜若狂,兴奋道:“先生真有办法帮我募齐三万骑兵的数量?”

东方胜自信满满的笑道:“不说三万,即便是五万也是小菜一碟,关键在于相公敢不敢接纳。”

虞允文心中一动,急望罗腾飞而去,正欲开口,罗腾飞已经抢先一步说了出来。

罗腾飞为骑兵一事,伤透了脑筋,见有机会能够解决问题,哪里顾得上其他,忙道:“什么敢不敢的,只要合格,不是大奸大恶之徒,老子一概都要。”

东方胜道:“日前东方前往了一趟北方义军的总部太行山,在那见到了义军首领梁小哥以及各地义军的首领,大战结束以后,他们正在一起商议要事。东方承蒙他们信任,也一并参与了他们的讨论。他们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决定了以后的动向,同时还提出了大伙儿共同的问题。由于金国暴戾,大势签兵,在北方不愿意受到金人摆布的能人义士比比皆是。故而,加入义军的壮士数不胜数,可是义军毕竟是义军,他们不是正规军,更加没有稳定的大后方。他们所食所用,绝大部分来源于金国,由金国手中掠夺,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地方百姓的支援。这掠夺与支援毕竟有限,不能长时间支持。以往,他们在山中开垦荒地,种植食物还能维持。但随着义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开销什么的也自当增加。许多股义军已经不能维持日常开销了。若相公能够从义军中招募勇士,正是两全齐美之法。这些义军,虽然大多是乌合之众,但绝对比新兵蛋子要强上许多。”

“不错!”罗腾飞站立而起道:“北人大多擅马,精通骑射的人物定然不在少数,招募个一两万,应该不是问题。”他兴奋的来到东方胜的身前,用力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太好了,东方先生真是我的福星。”

正当他高兴时,忽听虞允文为难道:“相公,不可!”

罗腾飞奇道:“这是为何,虞先生难道不认为这是两全齐美的办法?”

虞允文摇头道:“事情并非相公想象中的如此简单,义军属于私人武装,不服管治。更何况,当年信王赵榛一事,让官家视北方义军为贼。相公若公然募集北方义军,必然会遭他人恶意中伤。如今不比以往,以往朝中都是主战派的大臣,可以为相公撑腰,可如今相公若如此做来,必受主和派的恶语中伤。”

罗腾飞一头雾水,不知信王赵榛是怎么回事。

东方胜解释道:“赵榛是徽宗十八子。初授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福国公。宣和末年,改安远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授庆阳、昭化军节度使,迁检校太傅,进封信王,乃是如今官家的弟弟。据说被掳北上时,趁机逃了出来。在义军的支持下,于北方从事抗金事业,聚集了相当大的一股势力,两河人民举戈响应,成为当时抗金领袖。当时,战事紧急,赵榛派马扩也就是相公大哥南下求援,官家不允,以至金兵破五马山寨,赵榛下落不明。”

罗腾飞恍然,冷笑道:“恐怕官家是怕那信王来跟他争夺皇位吧!”

虞允文略显尴尬之色,随即肃然道:“东方先生的想法是好,但并不符合我国形势。”

罗腾飞沉吟道:“北方义军之事,不能不管,也不能如此罢休。我们需要骑兵,抗金也需要时北方义军的力量。绝对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募兵一事就如此决定,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

虞允文也未继续坚持,他并非是那种一根筋拗到死的书生。他也知道骑兵的重要,只是招募北方义军,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他作为谋士有必要将这风险告诉罗腾飞。

具体如此决定,他始终尊重罗腾飞的决策。

因为在他的心中,罗腾飞正是他的主公。

东方胜笑道:“虞先生无须担忧,这点我以考虑到了”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八章 登门赔罪

第八章 登门赔罪

罗腾飞威震南北。在北方义军中有着极高的声望,义军一听罗腾飞打算在他们中间募兵,登时炸开了锅,报名者云集。

各路义军首领本就对罗腾飞异常仰慕,又因手中人员亢足而烦忧,见罗腾飞能够解决他们心中难题,一个个也异常的支持,没有任何异议。选择其中精通骑射之士,南下从军。

罗腾飞根据东方胜的计策,让虞允文修书上表赵构,大拍马屁,将赵构赞成一个堪比秦皇汉武的明君,然后再表明意思,说中原饱受刘豫暴政,田地荒芜,百里无人。

而北方宋人百姓因不堪刘豫暴政,又仰慕赵构贤明,纷纷南逃,希望可以收留这些百姓,用来发展南京南路。

事实也是如此,不过南下的百姓看中的不是赵构的贤明。而是罗家军一直以来在百姓心中积累的信任,致使南下百姓极多。

这谎言半真半假,最难看破。

加上先前的一套奉承,让喜欢听美言的赵构飘飘然的,非但同意了罗腾飞的请求,同时还下令南京南路免税一年,以便罗腾飞的治理。

短短月余间,南下逃难的百姓高达五万余,其中自然有由北方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通骑射之士,兵员不足的问题圆满解决。

这些人有很深的骑术造诣,只要稍加训练就能上得战场,成为精锐之士也是指日可待。

罗腾飞让朱奕、王胜训练他们,时而他自己也亲自领队操练,并且指点进步神速的小队武艺,传授他们杀敌技巧。罗腾飞武艺万夫莫敌,将士听闻有机会能得到他的指点,一个个都异常卖力的进行着训练。

罗腾飞此刻已经是宣抚使了,如今的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开设兵工厂,制造各类武器。

赵构也不再如以往一般,送上各种打造好的精良器械,而是发送铁甲叶片、牛角、生黄牛皮、牛筋、箭笴、翎毛、镔铁等各种器材,让罗腾飞自行制造军器,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兵工厂。

兵工厂罗腾飞在多年前已经开始筹备了,这一执行进度极快,没有半月,巢湖中心的姥山岛上十余所兵工厂自立而起,韩辰阳也带着五十余名徒弟将在青龙谷的锻造屋搬运至了巢湖。专职为罗家军制造兵器。

这巢湖是罗家军水军的训练营地,平时水军正在巢湖上操练,闲人免进。正好可以守护兵工厂的安危,能够防止精良的锻造技术不被他人学去。

罗腾飞也将大本营搬移至陈州前线,为了正是迎接将来的决战。

沈灵儿也被接到了陈州。

罗腾飞激动的将沈灵儿抱在怀里,柔声道:“灵儿,可曾受到了惊吓!”

当罗腾飞知道郦琼叛宋后第一件事,立刻命人打探沈灵儿的安危。但为了顾全大局,为了麾下的五万将士,虽然早已心急如焚,但并没有任何表示,直到得到沈灵儿无恙的消息才放心下来。

沈灵儿嘻嘻笑道:“不碍事的,灵儿没有任何异常,汪爷爷对灵儿可好了,灵儿没有受到任何的委屈。”

“那就好,那就好!”罗腾飞也知大概经过,郦琼发动兵变后,淮南西路哗然。淮南西路是罗家军的大本营,各大城镇的大部分知州皆有罗腾飞提拔。庐州知州吴洪也是如此,他闻讯淮西军立刻担心郦琼会对罗腾飞的家人不利,事先通知了沈灵儿。

在郦琼的安排下。沈灵儿藏在庐州附近的一户王姓的农家避难。

郦琼确实有心以沈灵儿来威胁罗腾飞,但当他赶到时,上将军府已经人去楼空。

罗腾飞在治理淮南西路时,照拂四方百姓。此刻危难时,人人都施以援手。纵使郦琼如何搜索也得不到任何消息,直到不久前,岳飞大破淮西军,生擒郦琼以后,沈灵儿这才离开农家回到了上将军府。

“汪汪!”如同狮子一般威武的小乖,似乎不满罗腾飞忘记它的存在,一边叫着,一边轻咬着他的大腿。

“小乖!”罗腾飞放开沈灵儿,大笑着叫了一句。

小乖后脚一蹬,扑在罗腾飞的身上,那厚长的舌头不住在他的脸颊上乱添。

拉着沈灵儿,叫上小乖,罗腾飞来到了他们新的府邸。

那是原陈州知州的住处,比不上刘光世送他的那座府邸繁华,但也是一套很不错的房子。占地面积很大,装饰的也很漂亮。

这里已是中原,屋舍的打扮以不是南方的水乡风格,充满了富丽堂皇的大气。

罗腾飞笑道:“灵儿、小乖,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小乖叫了两声,表示明白。

沈灵儿腻声道:“只要哥哥在,哪里都是灵儿的家。”

安顿好了沈灵儿,罗腾飞赶往议事厅与虞允文商议治理南京南路的事宜。

这南京南路久受刘豫蹂躏,田地荒芜,残败不堪,要想恢复民生民计。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

虞允文无愧是王佐之才,已经根据南京西路的具体情况,拟定了初步的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是百姓和行脚商贩。

这一个城镇繁华不繁华,看的不是地方的大户的多少,也不是大商家的存在与否,而是要看百姓跟行脚商人。

这百姓一多,自然热闹,商机也就出现,行脚商人更是走南闯北,哪里能够赚大钱,哪里就是他们的家。一个地方若是能够吸引百姓跟行脚商人的入住,既足以证明此地的繁华昌盛。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吸引百姓和行脚商人的入住。

针对这一点,罗腾飞想起当年为淮南西路聚集人气的举措,提议道:“我们当初治理淮南西路时,为了促进繁华。以各种便利,从各地吸引百姓入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今,我们何不故技重施,再用旧法,向各处调集百姓?”

虞允文摇了摇手,沉声道:“相公。这淮南西路日现繁华不假,可当地百姓并没有负荷,发展才进入正轨不久。各处发展都需要人手。四方调集的百姓对于淮南西路的需求已是不足,此刻若放弃淮南西路的发展,先整顿南京南路,势必造成工程懈怠。这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举动。”

罗腾飞“嘿嘿”一笑,对于政务,他的脑筋始终不如打仗转的快,双手一摊道:“当我什么也没有说!先生有什么办法!”

虞允文笑道:“其实相公已经说到点子上了,故技重施不假。但需要一点改变。我们要吸引的对象不再是宋境的百姓,而是伪齐的百姓。刘豫在中原的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只要相公能够优待南归的百姓,举家迁移者,必然不在少数。以往因为我军与伪齐之间相隔淮河,刘豫可以出兵阻挡百姓南投,为了他们好,我们不好如此做来。可现今我军与伪齐交接处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只要相公陈兵边境,以我神武前军的军威保管刘豫不敢出兵拦截,只能眼巴巴看着百姓投向他处。这样既可以发展南京南路,同时也可限制刘豫的发展。”

罗腾飞听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长出一口气道:“虞先生果然无愧是当世奇才,竟能想出这等妙计!”

此时罗腾飞虽已被虞允文言语所打动,但心中仍有一点迟疑,又道:“刘豫绝非蠢蛋,他应该不至于会坐视百姓大量流失吧,一定会采取强硬的手段,留住百姓。”

“那又如何?”虞允文胸有成竹,不屑道:“百姓追求的是希望,只要能够给他们希望。他们就会忠实的为你效力,不论受到如何威胁,他们都会不屈不饶,想方设法的想希望之地前进。倘若相公担心刘豫做的过火,你可以给他修书一封,兵指汴京,严词告诫。以相公如今的威势,谅那刘豫也不敢放肆。”

罗腾飞听他说的有理,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我写信,先生着手处理吸引百姓的全权事宜。”

虞允文点头领命,随即他又针对如何发展经济做了详细的概括,并且指出了关键的几点发展趋势,如大势种植陈州黄花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