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之逍遥王爷 >

第207章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207章

小说: 大唐之逍遥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渊的决定,许多大臣都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

明明看到李渊在李建成说出自己理由之时,脸色并不好看,为何最终…

看到龙椅上的李渊神色,一众官员感觉自己似乎被坑了,但是却没有人敢说什么,谁让坑自己的是皇帝?

而见李渊已经做出决定了,孔思颖也不再发话。太子提议他可以反对,但是他知道皇帝的决定并不是他能改变,他有身份高傲,但是却不敢用在皇帝身上。

因为太子未必在将来成为皇帝,他可以不用那么尊敬,但是皇帝已经是事实摆在眼前了!

PS:昨天才要码字,就被同学给诱惑去LOL,最后只能嘿嘿…

第三三零章 波起(三)

【感谢夜ぃ疯子童鞋的打赏!】

这一场以李渊同意太子李建成的提议完结,孔思颖没有任何悬念的败走了。

而这也许多大臣暗自惊叹,自从李家攻入长安,只是第一次上朝的太子,提出如此神奇的提议,却出乎意料的通过,让这些经营官场的官员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太子李建成很受皇帝看重。

话说为何李建成是第一次上朝呢?

先前李家虽然占据长安,但是李渊明面上还是以杨炯为帝,虽然众人都知道真正有实权的是李渊,但是明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因此,上朝之时除去李渊有特权之外,其他人包括李世民、李元吉等人依然还要跪拜。

这也是为何李建成在大唐建立之后才上朝的原因。

身为一名穿越者,接受现代知识的青年,跪天跪地跪父母,不说杨炯没有实权,就算有实权李建成也不一定会向他跪拜。

当然,众人猜想的却是有点错。李建成不是很受皇帝看重,而是非常受皇帝看重。众人中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可是最清楚情况的。

在很小的时候,李渊许多事情都是询问过李建成之后才去执行的,虽然李世民和李元吉还小,但是却也知道这些事情。

可见李建成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又岂是是浙西官员能明白?

即使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也只不过是稍微了解而已。

经过这一件事,李建成已经被一众官员摆在必须巴结的地位了。特别是前隋遗留下来的官员,心中更是有了许多思量。

李建成自然不知道这些官员的想法,就想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最多冷笑一声,这些人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时,一众官员又有些奇怪了。按照往常的惯例,事情说完也就是让太监宣布退朝之时,当然也不是说官员可以回家了,而是要到各自的部门干活。不过,今日为何还不开始宣布,难道还有事情要说?

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望向李建成,而李建成没有让大家失望,从自己的位置走了出来,对着李渊一稽首,似乎又要说话。

而一些细心的官员则心中倒吸一口凉气,不为别的,就为李建成的这一番举动。

历数各朝各代,不算清朝这个说一件事就要跪一次的朝代,就说其他朝代,有哪个皇子敢如此对皇帝行礼?即使是儿子也不行。不过,李建成却这样做了。

至此,一些官员了然,看来太子殿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而是高的了一种他们难以想象的地步。

“皇儿,还有何话要说?”李渊当然知道李建成有话要说,现在不过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李建成行了一礼,而后严肃的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一些部门应该进行改革,从而便于政务的执行。”

“哦,不知皇儿有何提议?”李渊“好奇”的问到。他已经大致看了李建成的笔记,所以早知道这些情况,如今不过是配合他而已。

而周围的一众官员也不傻,知道今天他们的太子殿下要进行大的改革,因此也都不说话了。

“启禀父皇,儿臣认为首先应该要改革监察使部。”李建成肃然的说到。

“嘶!”

听完李建成的话,一众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看向薛本初,心中都在嘀咕,这太子殿下看来很记仇。薛本初刚刚才惹到他,没想到就被报复了,心中都暗自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惹到太子。

“陛下,不可,改革监察使,又如何监察百官?岂不让那些**官员败坏朝政。”听了李建成的话,孔思颖再一次跳出来反对。

不过,他的一句话却是让众多官员不满。你这句话什么意思?没有监察使,别人败坏朝政,你就不会败坏了?再说,人家监察使老大薛本初都没说话,你急什么?

“呵呵,爱卿莫急,且听皇儿是何意思!”李渊挥手制止激动的孔思颖,后者这才老实的站到一边去。

见孔思颖这家伙老是和自己过不去,李建成心中再次不爽,心想等下要你好看,再说自己是那种记仇的人吗?

殊不知是谁要让某人好看。

“父皇,监察使作为监察百官的部门,却被三省六部管辖,这样监察百官岂不成为一句空谈?因此,孩儿认为,监察使应当脱离三省六部的控制,只听从于皇帝的命令。”

“嘶!”

听了李建成这话,一众官员再次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次却是因为惊诧!

倘若监察使独立受控于皇帝,那真的是做到监察百官,即使是丞相都会受到制约,权力不可谓不大。

按这样来说,薛本初不仅没有遭到报复,身份反而因此提高了许多,一众官员心中再次嘀咕到,难道太子殿下如此大度?

当然不是,只不过薛本初忠于自己的本职,李建成当然不会和他计较,像孔思颖这样存心和他作对的人,以李建成的性格自然不会放过他。

“当然,脱离三省六部的控制,只受控于皇帝,难免会造成监察使的飞扬跋扈,从而迫害无辜,因此孩儿认为还应当制定一些规则进行约束。”

李建成的话才落下,一众官员开始傻眼了,渐渐的觉得有些头晕了。这太子殿下究竟是想干什么?一下给监察使权力,一下又要进行约束?

当然,他们不知道李建成的想法。

先前,监察使只独立受控于皇帝,不受三省六部的控制,这样发展下去难免会产生如明朝时的锦衣卫,然后滋生制约锦衣卫的东厂,而后又继续产生制约东厂的西厂。

东厂、西厂的头头基本上都是太监之类的宦官,因此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根本不去管那些官员,反而每天乐此不彼的在京城内敲诈勒索,从而造成了无数的枉死者。因此,东、西厂的名声在可以说是遗臭万年了。即使是在那个时代的李建成,听到东、西厂也都是摇头表示反感。

所以,这样的监察使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如香港电视剧中的反贪局一般,每每要抓人时亮出自己的身份“我们是香港反贪局,你已经构成贪污受贿罪,你有权保持缄默,但是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每次看到这一副画面,李建成都觉得对方很牛叉。

“儿臣认为首先监察使可以对违法犯罪的官员予以逮捕,然后让三省六部进行彻查,最终确定官员是否犯罪;其次,在将官员逮捕的时候,不得施行刑罚,从而造成屈打成招的事实;最后,监察使不得以肆意干扰各级官员。一经查实,必当严惩不贷!”

听了李建成的第一个规则,一众官员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的自然是那些为天下着想的官员,如此一来,一旦某些有异动,那么自然可以提前逮捕,从而避免许多事件的发生。

忧的自然是那些有异样想法的官员,如此一来他们的日子就会变得艰难了。

而听了李建成后两条规则,那些喜的官员更是直呼大妙。后两条规则可以说是对第一次规则的约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冤假错案的产生。

而那些忧的官员在初时的惊喜之后,脸色又苦了下来。

虽然待遇不差,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有犯错的话,结果还是一样。如此说来,他们也只能老实的做好自己的事,不能有别的想法了。

此时,一众官员看着李建成的目光已是大不同。有惊叹,有惧怕,有欢喜。当然怨恨的自然也会有,只不过不敢表现出来,这些想法最多藏在心中,如果表现出来那就是找死了。

第三三一章 波起(四)

【补昨天断电的,晚上还有一章!】

李建成等人上早朝之时,各方势力在李密以商谈合作事宜的邀请之下,也都集中在一起。{最快文字章节阅读}其中有瓦岗李密,江南萧铣,江都宇文家,河间刘武周,河北李子通,合肥辅公佑…

而作为寇仲和徐子陵两人干爹的杜伏威则没有被邀请,这流氓头子也领着自己的一群流氓在长安城内闲逛。

“各位,昨日见了大唐的武力,不知有何想法?”

李密对着众人一稽首,带头站起说话。

其余各方首领对视一眼,他们也不是傻瓜,只是听了李密的开头,就已经知道他想要说什么了。

“自然是强悍,密公有何话直说就是,何须如此拐弯抹角?”萧铣一身儒生打扮,手上还骚包的拿着把竹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

他早就看李密这个家伙不顺眼,特别是听到他虚假的话语极其不屑,因此直接打断了还要说话的李密。

李密眼中寒光一闪,不过他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对于自己的情绪控制的很好,因此对于萧铣的话,只是淡淡一笑就带过了。

“好,萧兄如此说,那李密也就直说了。”李密看着周围的众人,眼神露出凝重之色道:“大唐武力如此强悍,你们认为他们会甘于守护自己的几片土地?说出来不要说你们不相信,恐怕就是李家之人都不相信。”

“话虽如此,那敢问密公有何建议?”

李子通坐于位置之上,神色甚是沉稳。说来,李子通还是一个人物。行径与众多势力却是大不相同。

李子通,东海氶县人,世代打鱼为生。他在家乡乐善好施,帮助别人。

每次打鱼回来,只要遇见穷苦的乡亲,必将打的鱼送给他们;见到谁家缺粮,只要家里还有,一定会送去。李子通为人恩怨分明,仗义执言,只要见到当地恶霸地痞欺负穷人,他一定会上前打抱不平。因此,李子通在家乡威信很高,家乡贫穷子弟,多都是他的朋友。当地地痞、恶霸对他又恨又怕。

后听闻长白山左才相之事,因此前往投奔。

李子通为人富有侠义之心,虽为劫匪却建议三不劫,贫、贤、弱,然则左才相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李子通每每力保,因为他的仁慈之心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前来投靠的人也很多,左才相见此甚为嫉妒。

李子通认为留下来会遭不测,因此拜别左才相,而跟随他的人达到万人之众,自此李子通带着万人在河北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势力也越来越强悍。

李密自然对于李子通也很是了解,对着他抱拳行了一礼,朗声说到:“以我等各自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大唐这个庞然大物对抗。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我等联盟,共同进退。不然,他日大唐出兵,我等俱如战国时六国,一一被秦国吞并。”

“这…”

听了李密的话,许多人都有些意动。他们本为一方势力首脑,自然不愿变成二等、三等的角色,因此对于联盟之说,他们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也有人见识了李唐的武力,觉得即使是联盟,同样无法对抗这个庞然大物,因此听了李密的话之后,匆匆离去,与其冒险被杀,还不如投诚,这样自己还算是有一些权力,足够几辈子生活了。

这些人离去,李密也没说什么。

宇文家一直都与李家有间隙,因此对于李密的话,自然是举双手赞同。江南萧铣虽然与李密不对付,不过对于联盟之事也没有意见。

辅公佑已经投靠李建成,除了杜伏威、寇仲、徐子陵与李家等人知道外,其他人尚未知晓。辅公佑自然也同意联盟,他加入自然是充当间谍的角色。

“子通兄,你认为如何?”李密看着除了先前发话,之后一直不说话的李子通和声问到。

李子通额头皱成一个川字,似乎还在思考中,最后舒了一口气道:“密公见谅,此事子通还需回去与谋士商量一番。”

李子通初时反抗隋朝,也不过是隋朝**,被迫害之下才会参加起义军,现在的他对于权力或许还不是很热衷。因此,他想知道李唐的政策如何,倘若惠及天下,那么他就拒绝加入联盟,向李唐投诚;若与隋朝无异,那他就加入联盟,反抗李唐。

“既然如此,子通兄早日做出决定。”听到李子通要回去与谋士商量一番,李密眼睛一凝,随后轻松的说到。

随着李子通的离去,屋内众多势力首脑则商讨联盟事宜,以及对应大唐的策略…

……

长安,皇宫内

“启禀父皇,儿臣有本奏。”

看着又有话要说的李建成,一众官员已经麻木了。从李建成第一个提议推迟早朝时间,已经不知说了多少条的提议,基本上都没有悬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