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太监 >

第109章

赝品太监-第109章

小说: 赝品太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不用看就是两个不伦不类的角色。那位为道士胡乱打个稽,口里说道:

“老道请了。”

这是什么话?郭半仙一生与道士为伍,见过同行无数,没见过这么接人待物的出家人。但是眼下有个人总是伴,他也计较不了许多,回了一礼,说:

“敢问道兄,你们焉何来到此处?”

道士头儿说:“前天做了一个梦,老天爷让我在此会一个朋友。所以昨天下午我就早早来到此处,在看坟人的小破屋里宿了一夜,老道你说,我这人是个信人吧?”

真是一派胡言乱语!哪里有做个梦就那么当真的?真是痴人说梦。郭半仙心里虽是这么想,嘴里却说:

“道兄既是按图索骥来此会友,实在是个知情知义的虔诚出家人。如今贫道走错了方向,误入山中,有幸与道兄相会,也算是三生有幸。动问道兄一声,身边带得是否有吃食,我实实饿坏了。”

“有有,既是来会友,岂有不带礼品的道理?”道士往后招呼一声,瞬时之间小屋前摆了一桌上等佳宴。

郭半仙饥肠辘辘,见了这般丰盛的佳肴,顿时把持不住,先拣几块肥肉塞进嘴里。

两个壮汉轮流把盏,郭半仙来者不拒,狼吞虎咽,风捲残云一般,眼看一桌子菜肴让他吃去一多半,酒也喝了不少。

对面那位道士笑道:“老道慢用,不必心急,酒肉管够。”

郭半仙尴尬地回之一笑,面露愧色说:“见笑见笑。”

“大仙乃是世外高人,识天机,熟地理,能知前后百年事,怎不知你对面坐的是何人?”对面道士说。

“你是何人?”郭半仙把一根啃光的骨头扔到地下。

“小道虽然道行不深,但我已算出你是何人?”那人仍旧面带笑容,神态可鞠。

“我是何人?”郭半仙又抓起了第二块骨头。

道士说:“你乃堂堂有名的郭半仙郭道成是也,我说得对吗?”

郭半仙立马惊觉起来,急问:“你如何得知?”

道士说:“我能掐会算呀!”

郭半仙不屑,道:“道友真会玩笑,我郭半仙虽是在江湖上有些名声,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敢问道兄高姓,在哪座庙观主事?”

“我是道人不住观,偏偏就在寺里?”道士说。

“寺里,道人住寺里,这倒是新鲜事,你供职的是个什么寺院?”郭半仙如坠云雾之中,终究摸不情眼前是个什么人物?

“大理寺!”道士嘴角挂出一丝冷蔑。

“大理寺是官家办案的地方,如何能有和尚道人,莫非道兄……”郭半仙瞅见了对面道士的眼神。

“我是胡三,听说过吧?”胡三半玩笑半认真的说。

“胡、胡大人,你要杀便杀,为何这样捉弄于贫道?”郭半仙反而沉着了气,他想站起来可是站不起来。

“我为什么要杀你?我的刀下从不死出家之鬼。”胡三说。

“你、你想怎样处置我?”郭半仙心犹不甘的问。

“不用我处置,你自己已经把自己处置了。”胡三笑道。

“莫非你在酒菜里下了毒?”郭半仙问。

胡三哈哈一笑说:“你吃我也吃了,你喝我也喝了,难道让我陪你殉葬不成?”

郭半仙仍是不解,问:“那是为何?”

胡三说:“以前我还以为你是个得道的高人,现在看来你狗屁不是。我大哥潘又安为人正义,效忠皇室,多少次疆场厮杀,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就算他是假太监,干了皇上的几个老婆家,哪又算什么多大的鸟事!皇上本想阄别人,没想到却把自己变成废人,这都是天意,老天爷的安排。我大哥是什么人物,你却用不敢见人的蛊惑之术把他害死?你想,潘又安一旦被你害了,老贼王书贵必定欺君作乱,南面称尊,祸国殃民。你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像你这样出家人的败类,留在世上有何益?即便如此,我没有动你一指头,没有骂你一句,我大哥好心好意地见一面之后,你并没有幡然诲悟的意思,也没交待和王书贵老贼如何勾结作案,诈他十万两银子的事,然后想一走了之。就这,我还想给你留条活路。我就打了一个赌,故意创造一个让你逃跑的机会,如你安分守己,好好呆在狱里,我断然不会杀你。”

“大人再给贫道一次机会吧,我定会认罪改过,从新做人。”郭半仙的身子已经无法移动,说话也开始喘起粗气。

“天做恶,犹可恕,人做恶,不可活。这是你咎由自取,谁也救不了你了。都说是出家人不贪财,可你这个人却是贪得无厌。十万两银子就取人家的性命,饿了这么多天的人竟敢一顿吃下这么多?我的话说完了,你是死是活皆由天定,如果你躲过今天这一劫,就算你命大!”

胡三说完,一脚把桌子踢翻,带着他的俩“道童”,扬长而去。

郭半仙已经完全无法动弹了,他的肚里装进去了太多的酒肉,他忘了他是个几乎快要饿死的人。开始他还能挣扎着坐起来,没多久便横卧在地,猛地一阵巨烈的痛疼,他不由地昏晕不醒。树上的那两只乌鸦,不时失机地落在他的身上,高空中盘旋的老鹰似乎也现了小屋旁边躺着一具死尸。n!~!

第一六二章 王皇后摒弃无用人

王书贵百思不得其解,三万人的大军竟然无法剿灭百十人的山匪,最后还让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回。文世昌的无能他是清楚的,他一向十分器重并准备委以重任的赵小高怎么也成了饭桶?他和潘又安同为太监,而且又都是赝品,为何他就比不过潘又安呢?好在赵小高凭借高的武艺从山上逃回,多少挽回一些面子,他当天便把赵小高送回内宫,因为他知道娘娘还再等着他呢!

还有,山寨有一个女将他也是清楚的,她是死了的曹总兵的丫头,怎么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又冒出俩就不得而知了。真是养虎为患啊,几次围剿山头不利,终究让他们成了气候了。突然他想到前不久小太监曾经潜入蒗荡山中,他也曾派军队攻山,后来被他踹营而去,莫非这中间……

小太监如今羽翼已丰,朝野上下,到处都有他的死党,想撼动他非一般人力可行。唯有借助外力,外力、外力?五年前就是因为边关有事,本想让他去送死,未料却让他因祸得福,捞到大大的实惠。这次必要想个万全之策,何处才是小太监的葬身之地?猛地他想起,前日西部边陲送来八百里加急公文,言说有北匈奴勾结其附庸小国共是一十八家,攻城掠地,攫取嘉关,连破肃州、甘州、凉州等城池,不日即到金城关。不如借此机会,令小太监出马征西,再举荐赵小高做个将军,专门负责后勤,押解粮草,必要的时候,断了小太监的伙食,把他和他的死党统统饿死在广袤的沙漠之中,看他的球有多长,还能有日天的本事?

王皇后见赵小高毫无损地跑了回来,顿时大喜,欲要上前拥抱,口里急道:

“高儿啊,想死我了!快去洗洗,我让人给你整顿酒宴。你能平安回来就好,至于战场胜负,我才不管那么多呢!”

赵小高不敢说明底细,犹疑了半天方才说道:

“娘娘,给我换个事做吧,从今后我不能在娘娘身边侍候娘了。”

“咋了,你又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为啥要换事做?”娘娘不解道。

“我那样东西没了。”赵小高低下头去说。

“什么什么!你是说你让人给阄了?”娘娘惊呼。

“倒是没有全阄干净,还有、还有……”赵小高唯唯喏喏。

“天哪!这么说还留了一点?”娘娘心急火燎的走过去一把扽下他的腰带说,“把你的裤子脱了我看看。”

赵小高的裤带一松裤子迅即掉裸到脚腕上,娘娘撩起袍子一瞅,顿时大吃了一惊:车轱轳还在,那门昂然而立的大炮齐根儿不见了。空余两炮弹,缺了射机关,有还不如没有的好。

皇后娘娘如丧考妣般地放声大哭起来,赵小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站立在一旁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娘娘哭够多时,这才擦了擦眼泪骂道:

“这群猪狗不如的畜牲,怎么把人糟蹋成这种样子,天理何在?士可杀而不可辱,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刀杀了的好!”

赵小高低着头小声咕噜了两句,娘娘没听清,急问道:

“你说什么?”

“那一伙强盗说了。”赵小高嗫嚅道。

“说什么?”娘娘紧追不舍。

“他们说他们这是替天行道。”赵小高仍旧耷拉着脑袋。

“这也叫替天行道?哄鬼去吧!”娘娘不屑的用鼻子哼了一声。

“他们还说这叫清君侧呢!”

“狗屁,这碍了他们什么事了?一帮山贼还管皇家的事,骆驼的脖子再长还能吃上隔山草?他们还说什么?”

“他们说太监就要像个太监的样子,他们说他们这是替皇上办了件了大好事呢!”

“好啦好啦,我不想听你多啰嗦了,该干啥干啥去吧!”王皇后不耐烦的挥挥手。

“娘娘,那我回我房间去了?”赵小高可怜兮兮的征询道。

“你的房间,我的中宫里还有你什么房间?我一想起你那样子就恶心,你还是离我远点的好。”王皇后斥道。

“娘娘以后不想看我排的节目了?”赵小高想起他还有一手绝活。

“谁希罕?说你是个男人吧你少了样家什,说你是太监吧你还夹两个蛋,似你这样不伦不类的,我说了你离我还是远些的好,我害怕!以后我看戏就请戏班子,不用麻烦你了。”王皇后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娘娘,你让我去找谁去呀?”赵小高这才深切的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去找潘又安呀!他不是宫中的太监头儿吗?”

“他不杀了我?”赵小高暗暗叫苦不迭。

“那是你们太监之间的事,与我无关,你走吧!”说完,皇后娘娘转身上床去了。

赵小高知道娘娘的脾气,多说无益,只好回到自己房中,夹了几件要紧的东西,出了中宫去找潘又安。

小太监自然不能不收,人到了难处,不管他过去干了什么,这一张翻过去就算翻过去了。赵小高被林、齐二人动了手术的事他在第一时间就听说了,他说不上是高兴还是同情。他和赵小高同样都是赝品,都曾有过同样的遭遇,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他想了想,就安排他去花园里浇花,这个工作清闲,也好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考反省一下他这段时间的做为。

赵小高听说小太监让他去种花,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以为潘又安这是公报私仇,他自己尽管温香艳玉,左拥右揽,却把他打到一个远离女人的地方。他明明知道:虽然他生理上不需要女人了,但是他心理上还需要女人,他和别的太监不同,他还多了一样物事。

(请看第十八篇:拓疆第一六三章匈奴王作乱德哈林第一**章小太监点兵演武场)n!~!

第一六五章 探敌情小太监误入险地

祁连山脉西端的某处,有个地名叫安西堡,是一个一片大山环绕的村镇,住着几百户各族人家,他们过着半牧半农半狩猎的生活。大约是在汉朝武帝的某个时期,他们的祖先便迁徙来到此处,说来差不多也有很长的年代了。庄主姓雷,有个儿子叫雷旭彬,年方二十来岁。这个雷旭彬,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鼎,少有志向,学成惊世武功,博览群书,兵书尤甚,加之家财万贯,又遍交天下好友,挥金如土,乐施好善,因此远近颇是有些名声。

安西堡地处河西走廊之要隘,自古便是丝绸古道必经之地。匈奴王作乱哈德林,第一站便是安西堡,番兵所过之处,烧杀劫掠,哀鸿遍野,最受苦受难者当属汉人无疑。汉人在此地被视为异类,见之必杀,不问是男是女,老老小小,一律砍头说话。

当时雷旭彬去大草滩草原一个裕固族朋友叫孟繁印的家中做客,当他回到堡子时,家中已被夷为一片平地,爹娘兄弟乡邻父老等皆死于非命。

雷旭彬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于地,醒来时已是子夜时分。有几只野狗在他周围蠢蠢欲动,伺机借他的身体果腹。忠实的马儿在他的身旁“咴咴”嘶鸣,催促他赶快起身。雷旭彬摸索着爬起来,翻身上马。连夜又就近找到另一个藏民朋友丹增处,丹增见说,立刻气冲斗牛眼冒凶光,大叫道:

“大哥,反了吧!我手下有几百人的队伍,再到老三孟繁印那儿借一些,我看是差不多了。”

雷旭彬嘿嘿苦笑几声,摇摇头说:“不行啊兄弟,我们这点人手能干什么?”

丹增哈哈笑道:“大哥,亏你还是研究孙子兵法的人哩!兵多办大事,兵少办小事,杀他几个算几个,也比在这儿等死要强哩吗?”

雷旭彬长年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交了不少异族朋友,这些**多憨厚老实,说了钉子就是铁,对人从来不带拐弯的。听了丹增的话,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就拉杆子起义了,和匈奴王作对一次又有何妨?

弟兄几个一合议,大家都听雷旭彬的,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