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飞豹出击 >

第221章

飞豹出击-第221章

小说: 飞豹出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德国法西斯的第五纵队,就是可能成为潜在的,未来反对苏联的敌人。因此苏联采取了一种把这些苏联的少数民族,从他们的原居住地迁移出去,迁移到一个特殊的保护区里边去,便于苏联当局进行控制。他们就是凭着这种想象就把苏联境内的这些有可能在德国人入侵的时候,成为俄罗斯的敌人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采取预防措施,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把他们监禁起来,或者把他们杀掉。还有就是在大清洗时期对少数民族的党员、知识分子、军人和其他无辜者的流放和屠杀,有些甚至被集体处决,这对苏联各少数民族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冲击,极大的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满情绪。

除了少数民族受到的非人待遇外,在经济上少数民族也没有从苏联受益。东欧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没被并入苏联前经济发展不错,尤其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生活水平可以媲美北欧国家,但是并入苏联后由于苏联的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和无耻的掠夺,他们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尽管苏联一再宣称,苏联已成功的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民族问题,但事实上苏联一直也没有能够溶解沉淀在少数民族心中对俄罗斯民族刻骨的仇恨,这些仇恨如同孕育的火山一样,在等待着一个契机总爆发。

而这次中苏之间的战争会不会成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走向民族独立之路的契机呢?中苏之间的战火会不会点燃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走向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的熊熊烈火呢?

以邓峰为首的远东特工委认为这完全是可能的。通过这场战争,积极为解体苏联创造充分必要的条件。因此远东特工委在制定“猎熊行动”计划时,就充分的考虑了如何从这些战俘身上入手,为提前解体苏联,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只有最终解体了苏联才能确保中国所打下来的江山千秋万代真正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江山。

从后世过来的邓峰他们虽然知道,社会主义的万代江山是不可能的。苏联不是出了个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的人了吗。再伟大的人也保证不了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个个成*人。邓峰他们认为,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先把中国这个恶邻尽力的除掉。彻底的搞垮苏联,给那些以后可能不争气的低能的后代,留下一个相当舒适的国际环境,和一份厚实的家底,就是败家也能多败几个时辰。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有战争起就有战俘。

从古代的部落战争,交战双方抓到对方的战俘,不是百般的**,残害,杀戮。就是当奴隶做苦役。

战俘成了战争中最为悲惨的人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战俘的命运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有的遣返,有的就地释放,有的被留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都出现扣留战俘为本国服务,使之战俘长期不能返回故乡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在中国也是有的,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就有很多日本战俘服务于各自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就有很多日本籍从事技术和医务等工作的解放军官兵。

据后世日中经济贸易中心理事兵头义清这个在1943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2师335团的老战士说,从东北抗联、八路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里,曾经有差不多十多万日本人,八路军和解放军都把他们安置在后勤和支前战线上。在日本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战友会,大概10000多人,仅东京地区就有几百人,335团的有好几十人。他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说:我军进入东北后,对一些专门人才极感缺乏,因此招募了一批日本技术人员,在兵工厂和特种兵及航空队和装甲旅里帮助工作,还有一批日本军事专家,对解放军进行战术指导训练,并把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经验传授给许多新组成的解放军部队

他最后说:我曾代表日本国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友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批准他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老战士和老战友的身份回老部队看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增加这段历史;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本籍战士们树碑立传。

能让昔日战场上的敌人,为自己的政治集团和国家的利益服务,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尤其是让他们自觉自愿的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一种极高的意境。

中国对战俘的改造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次对苏作战中,在各战区以师为单位建立起了将近100多所苏军俘虏收容所,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第1、2、3N苏军俘虏收容所”。

截止到双方停火协定生效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所有的苏军俘虏收容所,共收容了苏军47;4万战俘,其中伤员战俘29;4万,被俘后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29482人。不包括被中国海军接管的苏联太平洋舰队海军官兵的俘虏7。6万,其中伤员战俘13000余人。

这次中苏战争共俘虏278名苏联将军,当然这里不包括象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华彼诺夫斯基这样的“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战士”这样的100余名“起义”将军。

根据停战协定,在停火协议生效后六十天内,中苏双方应将其收容下的所有战俘的总数,附带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原隶属部队、级别和拘留编号或军号的名单,通过第三方监督机构交给对方。对于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将分批直接遣返,交给他们被俘时所属的一方。

中国方面向苏联方面提供了1000卷装订成册,印刷精美,每卷400页包括苏联战俘照片姓名、年龄、性别、原隶属部队、级别和拘留编号的名单以及受伤战俘病例的电脑打印资料。

苏军军队共俘虏了中国军队4892名战俘,其中伤员3286名,其中级别最高的为新疆军区农7师一名副师长,预备役上校军官。苏联方面的准备显然不如中国,只提供了手写的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原隶属部队、级别和拘留编号的125页名单。

这让那些刚到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小兄弟们看到苏联真的太寒酸了。

接着双方按照停火协定,对“坚持遣返的病伤战俘须予优先遣返。在可能范围内应由被俘的医务人员与病伤战俘同时遣返,以便在途中提供医疗与照顾”之规定。停火的第一个月内,中国就把不包括苏联太平洋舰队战俘在内的,17万多名伤势较重的苏联战俘,直接遣返。苏联方面也把中国的3286名伤员战俘全部遣返。

苏联战俘的主要成分是苏联的后贝加尔军区,远东红旗军区,苏联克格勃边防局的边防军,苏军在远东地区的空军,防空军,火箭军,军事院校和个军事机关的人员等。其民族构成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这三个苏联的主要民族的占40%,其余的为哈萨克斯坦、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在远东的乱七八糟的亚裔等少数民族。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俘改造】

根据远东特工委的“猎熊行动”的战俘管理改造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和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以及各个生产建设兵团的政治部,派出强有力的人员组织领导力量,负责这些苏联战俘的管理和改造。各个战场的苏军俘虏很快的被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的各个苏军俘虏收容所。由他们进行专业管理。

同时,远东特工委也派出了大量的以原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华彼诺夫斯基同志所领导的苏联**解放战线的成员参与了对战俘的管理。

苏联**解放战线是在邓峰为首的远东特工委授意下成立的秘密组织,这些组织成员都是原苏联远东红旗军区主和派的军官,这个组织的上层军官都是由华彼诺夫斯基推荐的亲信,之后亲信再推荐亲信当然这个组织内部也有一些是远东特工委安排的。但不管是经过推荐的还是安排的,这个组织的成员都要履行一个绝对必要的程序,就是交代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苏联的机密情报和最少一名主战派分子这些被他们举报的主战派成员的下场肯定是好不了的。

他们这样做所得到的好处是可以秘密的履行放弃苏联国籍以对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外籍人员加入中国国籍,然后秘密的为中国服务,中国远东特工委保证,他们的待遇不低于在苏军的待遇,他们的子女可以选择在中国或国外的大学学习,费用由中国方面承担。

中国对苏军战俘管理也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管理方式。除了将校军官外,对尉官以下的战俘不按原来在苏军的军衔和军种以及被俘的地点进行管理,而是把从个各战场上所俘虏的战俘按苏联各个民族进行划分管理单位,进行集中管理。由于完全打乱了苏军原有的编制和军种,在各个苏军哈萨克斯坦人俘虏收容所、苏军爱沙尼亚人俘虏收容所、苏军立陶宛人俘虏收容所的这些苏军战俘营的战俘中,安排进去了大量的苏联**解放战线的成员及这个组织的外围人员。这些人将协助中国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管理各个苏军俘虏收容所里的苏军战俘,做好这些战俘的工作,使他们遣返回到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后,能够成为本民族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这些苏联**解放战线的成员也将随着这些战俘的遣返回到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组织领导本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以苏联各个民族为战俘管理单位进行集中管理战俘,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但中国的这一管理举措,深得苏联广大的少数民族战俘的拥护。中国俘管人员说,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各个民族的战俘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进行这样的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减少俄罗斯民族的战俘对他们这些少数民族的战俘进行种族歧视和各个民族战俘之间的摩擦等等。

这也让这些苏联的少数民族战俘之间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感。而且生活上的确也真是方便了很多。他们深深的感到中国同志的工作做的太细了,想的太周到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政治部俘虏管理处也尽可能的为这些战俘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各苏军俘虏收容所对这些苏联战俘,实行彰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道主义的“三个保障”:一是保障苏军战俘的人格不受侮辱,不打不骂;二是保障战俘具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物资供给略低于我军战士的供应生活水平,对于将校级军官物资供给相当于我军正团级生活水平;三是保障这些战俘的身体健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这样做的目地当然不是为养大爷,而是要向这些苏联战俘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是威武之师,在战场下是仁义之师和中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精神上感化他们,在物质上诱惑他们,使他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认同感,对中国的生活产生向往。

中国对于管理异国的战俘有着丰富的经验,苏军战俘与美军战俘不同。对于苏联战俘的管理相对来说要比管理美、英战俘简单的多,也好管理的多。首先管理一方和被管理一方,都是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体制虽然有差别,但总体上是大同小异差不太多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的背景和价值观。就意识形态一致性的这一点来讲,大家又都是**同志。

在集权的体制下,人的个性是受到极大的抑制的,人权也是满足“组织”纪律情况下的人权,在这个社会体制中,统治当局向每个社会成员灌输最多的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一切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听从党的指挥。所以同在一个社会体制下,管理与被管理者,彼此很容易沟通和理解。而不象美、英那些生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战俘那样“没教养”,事那么多,要求条件那么高。

苏联由于轻工业和农业比较落后,加之军队数量庞大,部队的供应一直不是很好,衣、食、住总体来说,平时能吃饱,但吃不好,苏联士兵的伙食通常包括圆白菜汤和煮荞麦汤,每天的伙食标准为,750克黑面列巴,20克生羊油、或人造黄油、40克荞麦米或大麦米,副食是:土豆:35克、甜菜:20克、乾葱:3克或乾香菜、芹菜、根菜:2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用100克新鲜蔬菜代替。二三天能吃一次罐装马肉或熏鱼50克。

苏军穿的很差,很多士兵冬天就是空心面袄棉裤,里面连衬衣,衬裤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