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夫 >

第53章

万夫-第53章

小说: 万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这个毛玠,当然毛玠的原话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自然是出自刘备那些人的口中。

曹信还记得,历史上曹操称毛玠为“吾之周昌也。”

周昌是谁?西汉重臣,一生为直言敢谏而著称,是个公正无私的人。而恰恰毛玠也被陈寿的三国志,评为“毛玠清公素履。”可见其人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曹信没想到对方竟然正是毛玠,对于这个人,曹信知道此人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对于农耕的管制也颇有心得,后来更是被刘晔等人介绍给曹操,方才得到了重用。

看着此刻对方这一身朴素的衣着,曹信一时有些动容,却是走到对方身前,细细打量起来。

此刻一群县吏幸灾乐祸的看着前者,心中不免暗笑,这个毛玠平日里就执拗的很,今天可算是遇到了一个厉害角色,汉虎威将军曹信,这个名头现在不管是在兖州甚至在很多地方都颇具声明,遇到这样一个人,你不死也得掉一块肉吧。

然而就在此时,正当这些人暗地里不禁坏笑的刹那……

曹信豁然抓起毛玠的双手,当即感慨的说道:“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说出,看的众人一阵的惊讶,却是比起典韦等人的莫名其妙相比,此刻那些个县吏更加愕然起来。

“将军……你这是……”毛玠有些哑然,原以为这回新的太守到任,自己肯定会被处罚,虽然毛玠自认为自己是为百姓办事,心中泰然自若,但临来前,还是做好了迟到受罚的准备。

就像……上次被张邈打了三十个板子一样……

可这一次,毛玠有些呆了,看着曹信一脸笑意的样子,顿时浮现出一丝恍惚。

却是曹信并不是张邈。

“没想到陈留郡,竟然会有如此尽忠职守的官吏,你迟到!说明你不畏本将军权势,尽心为百姓谋利,本将军。不怪你。”曹信这么说着,脸上不禁露出一份轻笑来。

竟是此刻看在毛玠的眼中,分外惊喜。

“多谢……将军宽恕。”毛玠眼中陡然闪过一丝欣慰,突然看了看面前的这个人,知道对方就是闻名兖州的智将,传闻有韩信之风的曹安民,当即脸色肃穆,激动道:“素闻将军高义,玠仅一偏偶县吏,不曾想将军竟如此宽恕……”

先前的淡然转化为了一丝感激,此刻看在曹信眼里,却是不禁暗道。

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呵呵……”这样想罢,曹信定了定心神,方才问道:“先生,表字如何?”

脸上再次闪过一阵肃穆,毛玠当即反应过来,“不敢,在下字孝先。”

“哦”了一声,如做恍然大悟状,曹信当下顿了顿,没有立刻说话。

相反前者顿时瞥见了毛玠身后的那帮县吏们,见那群人一个个身穿锦袍,华贵无比,再看毛玠素履麻衣,很是朴素的模样,当即冷眼扫视了那一群人,当即皱眉起来。

而后者们此刻也是面容尴尬,一个个脑满肠肥的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煞白。

这时,曹信看了看毛玠,笑着说道:“孝先之才实在难得,我刚到任陈留不久,诸事繁杂的紧,今有一典农都尉之职,还不知孝先有无意乎?”

一句话说出的同时,一股无形的暖流顿时从后者的心中涌现出来,第一次,毛玠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当即流露出一丝哽咽来。

“玠……何德何能!”

所有人一阵的惊讶,却是这须臾片刻之间,毛玠从一个地方小吏,直接晋升为了堂堂典农都尉,更是曹信没有因为对方的迟到而责怪,相反竟还予以褒奖。

比起典韦等人的含笑不语相比,那些个脑满肠肥的县吏,此刻早已目瞪口呆,仿佛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幕的样子。

典农都尉,掌管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即为该地区的行政掌管,对于农田的管理,曹信本就不在行,此刻一见到毛玠,自然是分外惊喜,但作为将军的曹信还是极力克制,

不过……封毛玠为典农都尉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个人历史上曾担任过典农中郎将,管理一个区域的农田安置,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孝先快起,不必如此!”曹信大笑一声,当先将对方一把扶起,连声说道。

“如若将军不弃,玠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好!”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曹信顿时喜从中来,当下一阵的大笑。

对于毛玠的一生,曹信还是有些遗憾的,后期被一些小人告密,说毛玠指责曹操的刑罚,遭致曹操的怒火,进而入狱罢免官职,虽然桓阶等人向曹操进言,但是毛玠回到家里后,却得到了曹操送来的棺材,随后死在了家中。

可以说,毛玠的死因与荀彧,可谓是如出一辙,但这也同时让曹信对前者有了不少的遗憾和惋惜,此次意外得知对方竟然是自己的县吏属官,自然喜出望外。

在汉末乱世,得到一个人才,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金矿,你永远不知道这个金矿里到底有多少金子,但你至少知道,这是一种庞大的财富。

******

时隔入秋,陈留郡迎来了第一场秋雨,同时宣告兖州正式归于了平静。

伴随着曹信军团的介入,城内百姓争相欢欣鼓舞,就如同这场淅沥沥的秋雨敲打在屋檐的一角,虽然看似平静,但从雨滴滴落在屋瓦的同时,一丝龟裂的缝隙,缓缓吞噬者雨水的滋润,显露出一丝不和谐的景象来。

此刻,陈留城的城北,一处世家大宅中,缓缓聚集着一群人……

“咚咚咚……”

“啊!是先生来了!!请进情进!大家都等着呢……”

雨水强打在府邸前的大门,前者豁然打开,再次紧闭,仿佛本就没有任何人来过一般,在愈发瓢泼的大雨中,宛如街道的肃杀,显现的格外诡异萧瑟。

******

PS:求收藏!

第九十八章 太守很忙(四)

天气有些潮湿,刚下了一场秋雨,陈留城再次萌发出了一丝雨后的滋润来。

时过二日清晨,曹信独自在屋内吃着酒弄了几碟小菜,不过手中依然捧着一些个名册,显然不想放过任何休息的机会独自温习着陈留的一切情况。

不过对于早已习惯了古代饮食的曹信来说,还是觉得三国的菜食有些过于单调,不禁让人食之乏味,因为没有辣椒,甚至东汉末也只有酱等几种调料,(酱是酱油的前身,早在周朝开始就有了制酱的记载)而这时期的食物也大多太过于平淡,

要是有点辣椒和酱油那就真的完美了。

曹信这样想着,一口将一个豆角嚼烂,兀自叹息。

“主公……”

就在这时,屋外陡然传来一声呼喊,却不是别人,正是贾诩的声音。

“文和?”曹信当即放下了手中的名册,闻声说着。

不一时,贾诩顿时从屋外快步走了进来,精干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当下一看到曹信正在用膳,不禁边笑边道:“原来主公正在用膳,倒是打扰了。”

同时轻轻一笑,曹信拿起先前的名册,说道:“无妨,我也在查看最近陈留城的一些名单?”

“哦?主公在看什么?”当即坐了下来,从桌案上顿时夹了一块青菜放到自己的嘴里,贾诩兀自问道。

“一些农田的户籍而已,陈留此刻有七成农田荒废了许久,我在想该怎么安置才好。”

“那……岂不是还有三成农田?”贾诩略微一怔,随即问道。

曹信点了点头,“这个我已经叫孝先去看了,这些个三成农田倒不重要,还有更多事情需要详细斟酌,且不着急,我想他片刻就会回来的。”

贾诩当即会晤的捋了捋胡须,斟酌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

“主公,此次陈留郡城,各地因为张邈叛乱,兵力所剩无几,此次陈留郡除了主公带来的三百人,城中守将大多都是些个老弱残兵。”

“文和之意,是要我募兵?”曹信一怔,略微沉吟道。

摇了摇头,贾诩轻笑一声,“不,兵勇一定要招募,但在这之前,兵士所带兵甲器械都非一日之功,再者所用粮饷还需齐备,此刻府库钱粮空虚,主公应当早作谋划。”

“文和……这说来说去,还不时绕到粮食的身上吗?”曹信当即没好气的说着,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在一个钱字上。

在大战过后,此刻的陈留郡是兖州当中,损耗最严重的州郡,所有的事情都要从长计议,想想曾经看某类小说,猪脚一动嘴就能将一个荆州治理的天下无敌。

可现在呢?摆在曹信面前的,真的并非是一日之功。

“城中兵器甲胄不足五百人之用……若是大战再起,我想陈留恐非久安之地啊。”贾诩这样说着,眉头不禁一阵的紧锁。

“哒哒哒哒……”

也就在这时,屋外陡然传来又一个脚步声,却是当先一人,正是毛玠。

“孝先!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探讨陈留的钱粮问题。”

正当曹信与贾诩兀自思索未明之际,毛玠的到来,顿时让曹信一阵笑容。

却是此刻的后者额头上满是汗水,看到曹信当先拱手道:“主公,我已经入库查明一切,也巡视了周围的农田,恐怕这入冬之前,必须要筹集一些粮草才行啊……”

经过昨日的事件,毛玠诚心拜曹信为主,并成为了陈留郡的典农校尉,掌管屯田事宜。

此刻听到这话,曹信脸色一怔,方才又是陷入了一阵沉默当中,当即询问毛玠道:“孝先,这农田安置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不料这么一问,毛玠当即苦笑一声,“主公有所不知,陈留郡虽然人口众多,但要在短时间内安置确实非常麻烦,况且……所需农具也无甚寥寥……要想让那些七成的荒田派上用场,实在很难。”

农具?这一点曹信倒是很少考虑过,确实屯田连农具都没有……难道还要用手挖吗?

眼中陡然闪过一丝凝重来,曹信当下诧异道:“陈留郡就没有一个农具?”

“有倒是有,不过这些数量不少的农具都在一些世族的手里,历来陈留所用农具,都是以前的太守张邈出面借来一些,然后租给陈留的百姓,再按租赚来的钱与世家分成……可是张邈一死,主公与这些个世族毫无关系来往,恐怕要借到农具实非易事……”

略微沉吟了片刻,曹信一时间眉头深深一皱,突然看到一旁的贾诩也是暗自思索着什么,瞥见对方似是有了什么办法,方才询问道:“文和,你可有什么良策?”

贾诩一笑,这时道:“在于屯田,诩知道的不多,但是……安置荒田诩倒是有一法。”

“哦?”曹信双目陡然一亮,追问道:“这些荒田该如何处理?”

轻笑一声,贾诩方道:“陈留为何会出现这些个荒田,自然是陈留郡的田耕向来都是官府把持,那些百姓不想为官府白白卖命,反而得到的只是一些个蝇头小利,如若……主公出一告示,说将荒田平均分派给城中百姓,第一年不用交田租,反而要缴纳九成的粮食,如若耕种满一年,则一年到后这些个田地,自动就归百姓所有,而且以后只要将三成粮食交给官家,则无需再交什么税务,如此这般,那么不仅这荒田得到耕种,百姓也会对主公倍加感恩戴德……”

脸上先前的忧虑顿时一扫而空,曹信不禁思索了片刻,方才恍然大悟,一阵点头。

而这时,贾诩却是接着说道:“至于那些个农田,主公但可出面见一见陈留的世族,主公与蔡邕先生关系不浅,如若不行,可请蔡邕先生出面,以前者的地位,我想那些世族不敢不借,倒是将所借来的农具分派给百姓,就像我之前说的,陈留之所以有这么多荒田,一者是因为百姓不想为官家的田地而白白劳作,更多的很多百姓大多家里没有农具,故此,如若主公将农具一一分派给百姓,并且只要坐等收成的粮草,那么陈留……也就不用再为粮食而担心了。”

听到最后,曹信与毛玠不禁纷纷点了点头。

******

PS:求收藏!

谢谢烛影摇风的200起点币打赏。感谢。

第九十九章 陈留士族(一)

曹信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入冬之前,将陈留郡的粮食准备齐全,加上定期报上去的粮草以外,曹信更多的还要考虑全城百姓的丰衣足食。

对于太守的职务,起初曹信没有想过太多,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没想到每一步都是这般如履薄冰,要考虑的东西多得甚至让人发麻。

正当前者为一堆堆事态而忧愁之际,陈留郡的城北府邸内。

二、三十个衣贵华丽的中年人坐在一间大堂中,按照汉代的礼仪依次分席跪坐,但是比起外面的风平浪静相比,此刻的大堂中却是弥漫着一丝诡异的气息。

“曹信一黄口小儿,自以为立了一些小功,到陈留后目中无人,完全不把我等士族放在眼里,此等竖子,真是猖狂之极。”

一席主位之上,一个面容严谨的中年男子向堂下这么说着,不禁神情一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