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日耳曼全面战争 >

第434章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434章

小说: 日耳曼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高卢人,还是罗马人,都竭尽所能的拼杀,用力的推挤着对面的敌人,抓住一切机会劈砍或者刺杀。

与此同时,比尔及人的阵列已经在高卢人的战线后面停下,保持着戒备状态。而日耳曼野战军团则在比尔及人后面,保持着阵列,坐在地上休息。而万尼乌斯麾下的禁卫军团,则在更后面休息。

甚至,在禁卫军团的后面,被万尼乌斯雪藏起来的邓科德里骑兵野战军团的战士们连人带马都在休息。

而罗马人一边,也采取了完全相同的做法——尽管第一线已经投入了战斗,靠近了的第二线也进入了戒备状态,但第三线的军团和凯撒手中最后的预备队却坐在地上休息,保持体力。

和冲突激烈的中央阵线不同,在步兵们的两翼,原本应该是最先交手的骑兵部队此时却并没有开战,而是谨慎的跟着己方的步兵线,同时和对方的骑兵保持着一定距离。

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双方都有自己的考虑。

万尼乌斯这边曾经提前嘱咐过他们,任务就是保护两翼不被攻击,其它的事情都不必多管,哪怕敌人溃败了也不必追击。

事实上,单以战力论,虽然高卢和比尔及的骑兵数量胜过罗马人,但如果没有不列颠步兵的帮助还真不一定打得过罗马骑兵。所以,当骑兵们发现罗马人没有主动进攻的时候,自然乐得清闲。

至于罗马人那边,则是得到了凯撒“保存实力”的命令。

尽管也希望能够一举击溃敌人,但面对两倍数量的敌军,凯撒知道所谓的速战速决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奢望而已——象以往一样,通过坚韧不拔的战斗将敌人拖垮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既然要通过持久战拖垮敌人,那么本来就不耐长期作战的骑兵自然要先维持一个低强度的状态,以免到了后期体力丧尽只能成为敌人屠杀的对象。

再加上前线的指挥官看到了敌人骑兵后面跟着的大批步兵,就打消了主动进攻的念头——作为久经战阵的老兵,他们也许能够一战击败对面的骑兵,但却会为自己招来灾难——在这个年代里,骑兵不如步兵坚定是个基本共识,在明知对方拥有大量步兵跟在骑兵后面的时候还主动去撞上去,那就未免太愚蠢了。

于是,中央阵线激烈交手的同时,两翼的骑兵部队却保持着奇怪,而且难得一见的克制,除了互相丢丢标枪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正面、直接的对抗。

之后,又过了一会,高卢人顶不住了……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63第二线的交锋

平心而论,高卢人的表现并不能算差。

首先,在罗马人发动冲锋的时候,他们抑制住了迎面对冲的**,安静的呆在原地,等待着万尼乌斯的命令。

接着,当万尼乌斯下令进攻的时候,那些已经有些松懈的高卢人能够立即毫不迟疑的发动冲锋,很好的执行了万尼乌斯的计划。

当整条阵线和罗马人最先冲出来的那些百人队相撞的时候,虽然没能立即消灭掉所有的百人队,高卢人还是迅速的包围了这些百人队——接下来,面对罗马人背靠背的防御阵势,一些勇敢的高卢人踏着罗马人的盾牌冲进罗马人中间,从内层发出了进攻——尽管最后冲进阵势的战士们没有一个能够活着出来,他们却成功的破坏了罗马人的阵列,让那些被包围的罗马人很快被屠戮殆尽。

而在正面的阵线上,高卢战士们也表现出了值得称道的勇气,悍不畏死的和罗马人对攻,砍死、杀伤了至少两千名敌人。

总的说来,在这段绝不算长的时间里,上万高卢战士悍不畏死的进攻,已经解决了超过三千名罗马军团士兵——这就是半个军团的规模——和高卢人以往的战绩比起来,这个成绩绝对是值得骄傲的。

即便如此,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没能达到万尼乌斯期待的水平。

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当罗马人停下来整顿队伍的时候。上万名高卢战士排成密集阵发动冲锋。罗马人中只会有一部分人发动反击,而剩下的人则会停留在原地。

这个时候,高卢人就应该迅速的将那些敢于发动反击的敌人碾为齑粉,之后势头不减的狠狠砸在罗马人的阵线上。

同时,因为部分罗马百人队发动了反击并被消灭,此时罗马人的阵线应该是有缺口的——顺着这些缺口,高卢人完全可以向纵身突击,穿透和撕裂罗马人的阵型,对罗马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可不幸的是,高卢人并没能对那些率先发动反击的百人队形成碾压性的打击。反而被他们破坏了冲锋的势头,并且花了更多的人手和时间来消灭那些百人队。

结果,等到减缓了前进速度并且同样被破坏了阵型的高卢人撞在罗马人阵线上的时候,不止更多的罗马人发动了反击。打乱了高卢人的队列,而且后来的罗马人已经将他们的阵列恢复了。

结果,理论上应该整整齐齐的交战线变得犬牙交错,到处都有突前的小队被敌人围攻,有的是高卢人,有的则是罗马人。

这个时候,罗马人大盾牌和罗马老兵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的力气并不比别的罗马人更大,而他们的速度也并不比别的罗马人更快,但他们的经验却使他们成为最坚韧,也最致命的杀手。

那些虽然被编入老兵军团。但还没有经历过几次大战,只知道严格的遵守军队教条,用大盾牌保护自己和队友,等到高卢人的剑劈到盾牌上之后才迅速出剑反击的新兵们,在突入敌人阵列,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攻击多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而服役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兵们则放松的举着自己的盾牌,用轻轻的晃动荡开高卢人的劈砍,靠着灵活而稳健的步伐和强有力的盾击破坏敌人的队列和节奏,同时在对手甚至还没完全把剑举起来的时候就迅速进击,抓住对方的破绽狠狠的将短剑深深的送进对方的肋下。抽出一蓬热血。

在老兵们犀利而毒辣的打击之下,那些突入罗马人阵列的高卢人被迅速的杀死,罗马人阵列上的缺口也被迅速的修复。而高卢人的阵列缺则产生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缺口,隐隐有要被撕裂和凿穿的迹象。

虽然已经杀死、杀伤了超过三千名罗马人,可高卢人却也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价——而随着战斗的进行。罗马人死得越来越慢,高卢人却死得越来越快。

这样。高卢人便禁不住动摇起来。

紧接着,第一个高卢人想到了万尼乌斯所说的,当他们支持不住的时候可以回撤的办法。

于是,所有的高卢人在同伴的提醒下都想到了这个办法。

高卢人“按照既定计划”转身逃跑的同时,罗马人的阵列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紧接着,罗马军团战士们放弃了阵列,甩开膀子挥舞着短剑,对逃跑的高卢人展开了追杀。

这个时候,高瞻远瞩的万尼乌斯为高卢人和比尔及人准备的第二面盾牌就展示出他们的价值了——虽然一个个高卢人都觉得背后背着一面盾牌即沉重又不方便,而且让他们看起来很像乌龟,但这时候却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那些罗马老兵们几乎是本能的刺杀,眼下大多数都落到了盾牌上,没能取得战果。

之后,比尔及人排着密集的队列,挺着长枪,上前接应高卢人。而高卢人则争先恐后的从长枪方阵之间的通道逃了进去。

密集的长枪方阵让罗马老兵们也感到棘手。

几名格外骁勇的老兵斜举着盾牌试图顶着长枪方阵从下面突入长枪方阵展开屠杀,却因为一个动作的不慎而被长枪刺中了脚背。紧接着,罗马人就发现,几个举着小盾和长剑的比尔及武士匍匐着从密集的长枪下爬了过来,毫不客气的用剑杀死了枪林下的伤员。

另外一些老兵则试图从长枪方阵之间的通道追着高卢人杀过去。但没等他们跑完一半的距离,就发现一群挥舞着圆盾、大锤、战斧的比尔及武士推倒了高卢人,迎面冲了过来,之后锤斧齐下,七手八脚的将冲得太深的罗马人全部打死在通道中。

这样,比尔及人便成功的将残余的六千多高卢人接应下来,之后重新顶上了罗马人。

高卢人一路仓皇后撤,直到跑过了日耳曼野战军团的阵列才算安定下来。之后,万尼乌斯派人过来将他们整顿起来,将伤员向后运,把没受伤的人编制成百人队,派发给他们新的武器和盾牌,让他们坐下休息——这样,万尼乌斯就又得到了五千名战士——虽然这些战士并不怎么可靠。

万尼乌斯整顿这些高卢残兵的同时,比尔及人也迈着整齐的阵列开始向前推进——虽然他们的枪阵还不能象日耳曼人一样发动短距离的突击,但整齐的推进也显得很有威力。

面对着密集的长枪,罗马人便不得不后撤。

但在那些原本是为了给高卢人撤退留出通道的地段,罗马人则不必撤退。

这样,越来越多的罗马人进入了通道,之后列着阵列和那些使用战斧和大锤的比尔及人展开了搏斗。

在沉重的战斧和大锤的打击下,罗马人的大盾牌就显得不那么有效了。

而万尼乌斯早在训练比尔及部队时就让比尔及人装备的额外在两肋的增加了皮质垫片的布甲,则大大降低了罗马老兵的杀人效率。

结果,一面是比尔及人除了阻隔敌军之外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的长枪方阵,一面是激烈对攻的比尔及武士和罗马军团老兵,整个战线就再次这么僵持下来。

眼下的僵持,对于万尼乌斯可以说是有利的。因此,万尼乌斯并不急于发布新的命令。

令万尼乌斯感到奇怪的是,似乎凯撒也对目前的局势感到满意,并没有做出新的安排。

这种状况在万尼乌斯看来是不科学的——罗马人有三道防线,一支预备队;自己则有四道防线和一支预备队,凯撒应该不至于打算就这么和自己消耗下去。

虽然说在这个距离上凯撒看不到被自己放在最后的邓克德里骑兵野战军团,但自己在最后一线的禁卫军团足有三万人,而凯撒最后的预备队只有一个没有骑兵的军团不到六千人,不管怎么看凯撒也应该采取点措施扭转颓势吧?

就在万尼乌斯这么盘算着的时候,场上的战局再次发生了变化——似乎是得到了什么命令,第一线的大部分罗马人都开始向着长枪阵列中间的通道挤压。

而与此同时,第二线的罗马军团也压了上来,慢慢的逼近了长枪方阵。

看到这一幕,万尼乌斯便紧张了起来。

他已经看出了罗马人的意图,却并没有什么好的破解方法——毕竟,这个时候再调动军队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通道里的罗马人越来越多,通道处变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拥挤,到最后竟然没人能挥舞武器,而原本的交战则变成了力气的比拼。

与此同时,由于正面的罗马士兵的存在,长枪方阵里的战士们也不敢贸然调转枪头从两面夹击那些通道里的罗马人,否则对面的罗马人很可能借机冲进枪阵——而一旦被敌人近身,长枪方阵里的战士们显而易见是无法取胜的。

结果,在凯撒投入了第二线的部队之后,胜利的天平再次朝着罗马人的一方倾斜了。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64真正的作战计划

站在高高的土垒上,看到罗马军团战士和比尔及武士的交战线逐渐向着比尔及长枪方阵的方向移动,万尼乌斯就知道,距离比尔及人的队伍崩溃不远了。

长枪方阵并不是不具备近战能力。

但是要那些习惯了用长枪在安全的距离上刺杀敌人的战士们突然拔刀和有着七八年甚至更长兵役年限的罗马老兵油子玩肉搏,对他们来说太勉强也太浪费了。

为此,万尼乌斯索性直接让传令兵上前去传达自己的命令:当交战线被挤压到靠近长枪方阵一定距离之后,比尔及人就立即撤退。

听到万尼乌斯的命令之后,比尔及人本能的感到他们被万尼乌斯看轻了,也在神灵面前丢了脸面。

这样的屈辱和愤怒使一些比尔及人咆哮着从人头上跳过去,砸进罗马人的人堆里大开杀戒。

但他们毕竟不是万尼乌斯这样力量过人,又有精致鳞片甲防护的的战士——尽管下落的时候成功的杀死了几名罗马人,但不等落地,他们就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短剑刺死。

这种一时义愤所激起的英勇行为对局势没有任何改变。

之后,罗马人反倒加快了推进的速度。

紧接着,比尔及人也开始了撤退。

这一次,接应他们的是日耳曼人的重装精锐斧兵。

高举着战斧,冷冷的看着冲过来的罗马人,那些最强壮的日耳曼武士怒吼着奋力下劈,将罗马人举起的盾牌和他们的手臂一齐砍碎。

一边劈砍,重装精锐斧兵们一边咆哮着大步向前,将比尔及人让到他们身后。

而当罗马人聚集起更多的战士并肩前冲,试图用人数优势围歼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