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三国的小人物 >

第14章

大三国的小人物-第14章

小说: 大三国的小人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教育家,安安分分搞些教学研究,而不是政治。

  但是那个乱世,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当时袁术的将领戚寄、秦翊驻扎在扬州,听说刘馥很有才华,就请他来喝酒。刘馥本不想去,但又想跟军队上搞好关系,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军队呀,人家有武器。如果发起狠来,还搞什么教育。

  刘馥就来赴宴了。席间,戚、秦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劝刘馥到营中做军师,有朝一日,能引荐到袁术那去,做个首席谋士,定有更好的前途,比搞什么狗屁教育强多了。

  你看,我们也没受过什么教育,照样带兵打仗,镇守一方。

  二人很自得。

  刘馥没言语,认真吃、认真喝、认真听,听二人说得差不多了,才放下筷子问,你们认为袁术是个什么样的人?

  戚寄说,那还用说吗?一代英主啊,甭说别的,就人家这家庭背景,阔大了,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己占据淮南,势力那还了得。听说他最近从孙策那儿得到了传国玉玺,不久,他肯定要称帝啊,那时,我等皆开国功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秦翊了跟着附和,对对对,要跟着袁明公干那得趁早,等他当了皇上了,再去巴结他,迟了,滚一边去,早做什么人来着,一口汤都喝不到。

  刘馥笑了,他摇摇头,二位将军此言差矣。袁术这个人我早就看透了,平庸,没什么志向,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总想做皇上。他这一做皇上,那就成了众矢之的啊。天下诸侯会群起而攻之。那时候,他别说皇上了,就是割据城池做个郡守都不可得。活着就得被追杀,死了埋在地下也得被掘墓鞭尸啊。袁术自身难保,更别说你们这些小虾米了,大水一来,你们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到那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戚、秦二将一听,有点发蒙,哎呀,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馥说,我看你们不如就去投曹操。我纵观天下英雄,曹操为英雄中的极品。听说最近他迎天子于许,招贤纳士,屯田积粮,奋发图强。智谋不可谓不足备,眼光不可谓不深远,将来必定能成其大业。投奔他,才是投奔明主啊。现在你二人去投他还来得及,等到他统一了天下,你们再去巴结他,迟了,早做什么人来着!

  二将一听,先生之言甚善,我等愿立即去投曹公。

  本来二将是劝刘馥的,反被刘馥一劝。你说这是什么事!

  于是二将连夜拔营起寨,到许昌投了曹操。曹操一看这二将很高兴,对他们弃暗投明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给他们都加了官晋了爵,还赐以金银财宝。

  二将感激不尽,并说,并非我二人有此见识。当初我们二人执迷不悟,幸有高人指点,我们才幡然悔悟,来见明公。

  曹操一听,哦,这人是谁呀?

  二将说,刘馥。

  二将就把前后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曹操很高兴,立即命人去扬州请来刘馥。跟刘馥这么一谈,感觉刘馥才华过人,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任命他为司徒府掾。

  果然,一年后,袁术称帝。三年后,袁术被诸侯阻击,呕血而死,淮南归入曹操。

  戚、秦二将闻讯擦了把汗,对刘馥说,多亏先生当初指点,不然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刘馥说,偶尔应验,不足挂齿。

  这一年,东南一带发生战乱,扬州刺史被孙策的人所杀,江淮郡县残破,乱糟糟没人管。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又恶化,急需一位智能之士掌控东南局面。想来想去,曹操想到了刘馥。

  曹操说,江淮一带惨遭战乱,先生对那里比较熟悉,有群众基础,可以去收拾残局,整顿河山。

  刘馥说,愿意效命。

  于是曹操表奏天子,任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领命,单人独骑来到合淝空城,建立州治,颁布法律。

  一面安抚驻兵,让他们安心驻扎,安分守己,不要违法乱纪。一面教化百姓,广施恩泽。大规模屯田,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民盛粮丰的安定局面。

  刘馥觉得光够吃够喝不行,还得实施教育。干教育,他可是内行啊。他在合淝城中设立学校,招了一些读书人来教学,自己担任校长。没事的时候,到学校走走,视察一番,有时高兴了,给同学们讲讲课,或者坐在教室后面听听课。刘校长听课可不白听,他善于发现问题。他要学生们不可盲从,要敢于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来讨论。每次,他总是作出示范。

  老师讲得正高兴的时候,他会站起来,提出异议,让大家讨论。

  合淝城中,民风好,学风好,一派和平盛世的景象。

  刘馥说,和平了,不能掉以轻心,忘记战争,城防工作永远在第一位。他修建城墙。在城楼上堆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储存鱼膏数千斛,准备做战时防守用。

  这时候,曹操统一北方,和平解放荆州,想兵下江南,讨伐孙权。他想起刘馥来,这个人多有见解,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请他来参谋策划。

  刘馥接到调令,要离开合淝,老百姓都舍不得他走。刘馥说,等江南战事一结束,我就回来。

  大家说,到那时,你就是想回来,也回不来了,丞相能放你走吗?

  刘馥说,我肯定会竭力要求来的,因为我适合在基层工作,跟大家的感情很深。

  刘馥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曹操把战船用铁环连接在江面上,气势十分浩大。有天晚上,曹丞相在战船上摆下酒宴,与文武痛饮。酒过三巡,曹丞相诗兴大发,横槊赋了一首《短歌行》。

  曹丞相很兴奋,赋完诗,还顺便客套客套,请大家提提意见。

  别人都鼓掌叫好。唯有一人大叫,丞相的诗好是好,只是有几句不太妥当。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你的诗中有不吉之言。

  曹操一看,是刘馥,便问,此话怎讲?

  刘馥说,你的诗中有不吉之言,而这些不吉之言在我们将要跟东吴开战之时说出来,更是不妥。

  曹操说,哪几句不吉了?

  刘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些话都大大的不吉利啊。

  刘馥摆出一副争鸣的架势,想详细地说说理由。

  不料曹操的脸一下子就变了,大叫一声:匹夫下焉敢败我诗兴!

  一抖手,抬起槊,刺刘馥于船头。

  然后,曹操把槊一扔,回营睡大觉了。

  第二天曹操醒来,想起刘馥被刺一事,十分后悔,当下安抚了刘馥的儿子,并下令以三公之礼厚葬刘馥。

  赤壁大战,曹操失利,更是对刺死刘馥的事追悔不已。

  后来,孙权率兵十万围攻合淝城。当时天天下雨,城墙看着就要塌了,守将想起刘馥的话,用苫蓑覆盖城墙,又在晚上燃鱼膏照亮城外,观察敌人的举动来作防备。孙权不久败走。

  曹操到合淝视察,听到当地军民都在说刘馥的好话。知道刘馥兴办学校,提倡争鸣,更加懊悔自己误杀刘馥。

  转念一想,刘馥呀,也是你有错呀。大家争争鸣,活跃活跃气氛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不分场合,尤其是不能在我酒醉的时候啊。

  看来基层干部到上层来,还是把握不住分寸。

  第14章 胡车儿:义盖云天的小人物

  胡车儿是张绣府中的死士。此人力能举鼎,豪饮不醉。

  曾经和张绣在府中饮酒,饮酒数升,张绣大醉而卧。而胡车儿谈笑风生,仍然大吃大喝。喝得多了,就起尿。车儿撕了一块鸡腿,咬在嘴里,晃晃荡荡出来小解。正逢三位刺客潜入府中行刺张绣,被车儿发觉。车儿双掌齐出,“啪啪”,击倒两位刺客。还有一位刺客见势不妙,转身就跑。车儿不急,将嘴里的鸡腿慢慢地嚼,连骨头一起嚼碎了,咽下。这才握住地上一名刺客的脚跟,提起,奔出,对着远处的脚步声一抖手。这家伙,“嗖”,呼啸而出,“砰”,一声钝响。车儿转身回屋,继续饮酒,若无其事。

  天明,张绣睡醒,出来看到门外横陈着一具尸体,不由大惊失色。车儿说,没啥,门外还有两个呢。张绣命军兵去看,回来说没有。车儿说,再往前找。往前找了300米远,果然找到了。

  两个家伙头对头,皆脑浆迸裂。胡车儿这才讲明昨夜之事,张绣挑双指称赞道,真乃勇士也!

  曹操进军宛城。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开城投降,并将曹操接进帅府畅饮。席间,张绣见曹操身后站立一人,身高过丈,赤发虬髯,威风凛然,就问,请问丞相,身后站立者莫非是典韦将军吗?曹操说,正是。

  对于典韦,张绣早有耳闻。

  典韦是曹操帐前勇士,也是底层人物出身。此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年轻时,他的一个朋友受到一个豪强的欺负,他便想为朋友报仇。那豪强家里府墙很高,大门紧闭,戒备森严。典韦在他家门口远处转悠,装作等人。终于等到豪强开门出府,典韦从怀里掏出匕首冲过来刺杀了豪强,还进去杀死了豪强的妻子,然后慢悠悠地走出来,步行离去。当时是大白天,又是闹市区,豪强的家丁及官府的差人上百人追过来,却无人敢接近。终于有敢死队冲过来,围住典韦,典韦持双戟在上百人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最后还能脱身而去。后来他投军张邈,为普通士兵,军中的牙门旗既长又大,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把它举起,典韦一手就可举起,还能闲庭信步,如手中无物。后来,归了曹操,在与吕布的征战中屡建奇功,受到曹操的器重,被提升为校尉,不离左右。典韦又喜欢携着大双戟与长刀等在军中行长,军中有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当下,张绣见到典韦,出于敬重,满了一杯酒,起身离座,来到典韦跟前说,张绣久慕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请将军接受张绣敬酒。可典韦按剑而立,不发一言。张绣又说了一遍敬酒词。典韦仍不答。张绣很尴尬,一时不知是进是退。

  一旁胡车儿恼了,拔剑而起,典韦也不示弱,冲到当中。

  二人当场争斗起来。从屋中斗到院中,从院中杀到街上,将在场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曹操才醒悟过来,出来大声喝住典韦,那边张绣也喝住胡车儿。二人将剑还入鞘内,回到屋中,继续饮酒,如无事人一般。

  曹操问,张将军,此位是谁呀?

  张绣说,我的好兄弟,胡车儿。

  噢,曹操点头。难得张绣帐下还有这等英雄,能与典韦一争上下。可惜了,可惜了啊。

  回到驿馆,曹操对典韦说,胡车儿当世英雄,我很爱惜他呀,如果他能与你一左一右,护佑老夫,该有多好呀。

  典韦点头,胡车儿确实是个英雄。

  曹操叹息不已。

  第二天晚上,张绣又请曹操饮酒,只让胡车儿陪侍。曹操也只带了典韦赴宴。曹操和张绣坐在上席畅谈。典韦和胡车儿在下首畅饮,酒一碗一碗地喝。感情越喝越厚,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曹操对张绣说,既然二人如此脾味相投,不如让他们结为异性兄弟吧。

  张绣点头。

  典韦遂与胡车儿来到院中,焚香对天而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拜毕,回屋中继续畅饮。

  曹操在城里待得寂寞,受不了诱惑,占有了一个女人,并将此女人带到城外营中耍玩。

  如果是一般的女子也就罢了。可这个女人是张绣的婶娘,也就是张济将军的遗孀——邹氏。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将这事报知张绣。张绣大怒。在贾诩的策划下,以此为题谋反,就在当夜动手。可是畏惧典韦的勇猛。贾诩想出了一个主意,对胡车儿说,今天晚上,你约典韦饮酒,一定要将他灌醉,然后拿住,乃首功一件。

  胡车儿领命,来到典韦大营说,我想请兄长今晚到城中饮酒,有一些话跟你细说。

  典韦说,我是丞相近卫,不离丞相左右,要时刻保护丞相,更不能离开军营到城里去。

  胡车儿说,既然如此,那我回城了。

  典韦说,来了哪能走呢,就在营中喝两杯吧。

  胡车儿答应了。打发随身的小校回到城中报信。

  典韦先来报告丞相。曹操很高兴,说,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回许都了。你要好好款待胡车儿,设法留住他,最好把他灌醉。绑架他一起回许都。我得了一员猛将,你也得了一个兄弟,经常在一起,多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