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元首的愤怒 >

第72章

元首的愤怒-第72章

小说: 元首的愤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下令李默回柏林参加慕尼黑的谈判,李默本来就在德国统帅部做个参谋,这个命令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接到命令的李默把训练的任务交给了史蒂芬,自己就连忙赶往柏林。史蒂芬是谁,就是哪国差点被绑在椅子上看别人xxoo,然后在让人用鸡毛刷他jj的那个史蒂芬,结果因为斗殴让史蒂芬逃脱了惩罚,现在他成了李默的左膀右臂,这小子的军事素养不错,被李默医治服了后,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默一回柏林,一封秘密电文就发向了英国。
  英国巴黎军情六处:辛克莱上将很快就收到了这份刺杀昂得特·克虏伯的电文,但是辛克莱上将的身体已经被诊断出有癌症,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副手孟席斯代理,这件事情也不例外。
  军情6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任职14年之后,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其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孟席斯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他果然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德国海军在历史上处处失利,与此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伯伦已经为这件事情与孟席斯商量过几次了,经过分析,李默的现代化战术思想和对前瞻性武器的设想是十分超强的,如果李默只是一名普通的德**官,的确不值得英国的军情六处出面刺杀,但李默是克虏伯公司的唯一继承人,克虏伯公司的军火生产是整个世界之最,那么这样的人物对英国的将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除掉昂得特对英国的将来就有莫大好处,所以张伯伦决定执行这个刺杀计划。至于张伯伦是如何与德国方面联系的,孟席斯这个军国间谍头子就完全不知道了,他认为这也许是张伯伦首相利用其它情报系统搞来的消息吧。
  孟席斯连忙拿着这份电报去和行动计划找张伯伦签发,这个行动计划是孟席斯进行准备的,就是慕尼黑谈判之后完成对李默的绝杀,毫无防备的李默绝对逃不掉孟席斯布置的天罗地网的。
  等孟席斯到达首相府后,张伯伦首相正好要去白金汉宫请示,这么重大的行动计划,张伯伦当然需要向国王夫妇汇报下情况,现在德英并没有开战,去刺杀对方的一名军官,特别是这名军官有克虏伯家族这样的背景,那就必须慎重了。
  ……
  “哇哇……哇哇……”
  伊丽莎白这半个月来怀孕反应强烈,御医一检查就知道伊丽莎白是怀孕了,伊丽莎白本来以为自己会被自己的母亲狠狠地批评,可王后对伊丽莎白是那加倍关怀,就连知道这件事的乔治六世也被王后说服,没有责骂伊丽莎白。
  至于让伊丽莎白堕胎的事情,还是不用想了。在英国教会是严禁堕胎的,教会认为孩子是上帝赐给的,任何人都无权去剥夺婴儿的生命,比如《天主教法典》第1398条:设法堕胎而既遂者;应受自科绝罚。绝罚是天主教内最高的处罚,被绝罚者相当于被逐出教会,死后直接下地狱。
  精明如斯的王后难道就让李默白白地把自己的公主给干了吗?结果还要帮李默养两个私生子,那王室的脸面何存,这样的亏本买卖王后绝对不会干的,等孩子生下来,王后就有让克虏伯家族欲仙欲死的方法了,到底是什么办法,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王后内心的打算。
  这天王后又如往常一样到伊丽莎白的寝宫来看望女儿的身体状况,看到女儿又在呕吐,王后连忙上来负责伊丽莎白说道:
  “傻孩子,如果你老想呕吐,就吃点酸辣的东西吧!这样就会好受点。”
  “嗯,谢谢母后,我想出去走走。”
  王后扶着伊丽莎白就准备向门外走去,这时候一名侍卫匆匆地跑来,对着王后报告道:
  “尊敬的王后,国王请你立即去一趟书房,首相也在。”
  王后一听,连忙让伊丽莎白的侍女蔷薇扶着伊丽莎白公主到处去走走,而王后跟着侍卫急匆匆地去书房了,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国王才会让王后来商议,既然国王差人来叫王后,那就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了。
  等王后急匆匆地赶到书房后,张伯伦真站在乔治六世的书桌对面,神情阴阳不定地看着国王,张伯伦就不明白了,这份刺杀昂得特·克虏伯的计划书为什么会让国王大发雷霆,张伯伦不明所以。
  王后来到书房以后,乔治六世连忙把这份计划书交给交给王后看,王后连忙仔细地看起来,很快王后就整个计划看完,王后愤怒了,这是张伯伦是要破坏他的计划啊!如果李默死了,王后的计划也就泡汤了,这绝对是不能被允许的,但王后必须要用充足的理由说服张伯伦,否则王后的命令是无效的。
  “不,绝对不能执行这个计划,我坚决反对。”
  ……
  【兄弟们,收藏吧!落叶需要你的支持,群208912025期待你的加入。】


 第139章 慕尼黑协定

  王后无比愤怒地对着张伯伦吼道,张伯伦没有办法只得低声的问道:
  “尊敬的王后,这是为什么啊!内阁已经通过这个计划,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很难阻止的。”
  这就是君主立宪的好处,君主并没有权利直接否定内阁做出的决定。没有办法的王后,只好把张伯伦单独叫道一个密室,小声地把伊丽莎白的事情告诉了张伯伦,当然这还不够,王后还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张伯伦,这个计划可比现在刺杀掉李默对英国更加有利。
  外面的人肯定是听不到王后和王后的密谋的,就连国王都没有进入密室,大家唯一听到的就是张伯伦大声说“好,好……”的称赞声。
  王后和张伯伦肯定会改变原来的计划,现在执行的这个新计划绝对不能影响到王后的计划,同时这两个计划都必须对英国有莫大的好处,不然张伯伦可不能说服内阁里面的其他大臣。
  ……
  从1933年开始以康拉德·亨莱因为首的亲纳粹的苏台德德国人党不断加强其自主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内部矛盾,但是纳粹德国的扩张和霸权政治很快就开始利用这个运动,由此危及到法国和英国的安全利益。1938年3月德奥合并后苏台德区问题成为欧洲外交政治的焦点。
  1938年3月28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召见康拉德·亨莱因并命令他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民族问题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希特勒原话:“向捷克人要求如此多,以至于他们无法满足我们。”
  4月24日亨莱因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提出了八项要求,其中包括与捷克政府平等、完全自主,以及赔偿德国人从1918年开始蒙受的所有不平等造成的损失。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获得了德**队被调往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的报道,因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5月21日进行部分动员。九天后希特勒作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动员令的反应发布了详细地、消灭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
  英法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竭力压制捷克斯洛伐克,9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被迫英法两国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德国将收回日耳曼族占50%以上的地区。9月23日希特勒拒绝这个计划后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因为克虏伯公司的现代化改造,让希特勒的扩军步伐比历史快了更多,特别是四号坦克的大量列装,让希特勒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
  9月29日法国的达拉第、英国的张伯伦、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等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会晤。
  而被要求归还领土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却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捷克斯洛伐克的老大英法两国根本就没有通知他们,捷克跟着这样的老大,被卖就太正常了,弱国无外交也无主权,这是世界公认的真理,何况英法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主义国家,更不可能为了捷克去得罪咄咄逼人的纳粹德国,绥靖看似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很多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当然英国的丘吉尔就是典型的鹰派,主张对德国强硬,可丘吉尔现在还没有进入英国内阁,他的话毫无作用。
  整个会议成了希特勒个人演讲会,其他四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希特勒滔滔不绝的演说下备受煎熬,李默作为希特勒的参谋人员之一,也只能在会议厅外面旁听,其他国家领导人员参谋人员也是一样的,并没有人可以例外,这是国家级首脑会议,参谋人员还不够进去的资格。再说收回苏台德地区是毫无悬念的事情,李默也不需要去插手。
  9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在慕尼黑协定中同意让整个苏台德地区与德国合并,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德国只用恐吓和外交手段,兵不血刃地收回整个苏台德地区。
  整个慕尼黑会议的安保工作全部由德国的盖世太保负责,海德里希为止调动了三千名盖世太保来执行这次会议的安保任务,以确保会议的万无一失,可以说整个会场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是连一只蚊子也飞不进去。这样周密的防护下李默和各国首脑当然是安然无恙的。
  就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居然提出一个要求,请德国元首尽一下地主之谊,带着大家在慕尼黑这座历史名城到处走走看看。希特勒想要的苏台德地区也已经完全到手,他的目的全部得到满足,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崇拜那是更加狂热,这种情况下的希特勒当然也是心情良好,遂爽快地答应了张伯伦的要求,其他国家的几位领导人也都留下一起游览千年古城慕尼黑,时间就定在第二天。
  海德里希当天下午就接到了这个新的安保任务,这下海德里希是更加高兴了,因为所有国家的参谋人员可以自由活动,他们并不跟随各国首脑一行出行,那么李默也会单独行动,到时候海德里希只需要把李默的行踪用电报告诉联络的人就可以了,这电报当然是另外一套密码了,这套密码是英国联络人员交给海德里希的。
  李默在慕尼黑住的地方全是盖世太保在站岗,盖世太保要知道李默的行踪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当然李默自己也带着两名海军的宪兵警卫人员,这点力量对刺客来说,那等于没有,所以海德里希对这次刺杀李默那是信心满满,仿佛李默已经是具尸体一样,如果英国间谍真要下手,那李默的的确确和一具尸体一样了。
  1938年10月1日,海德里希就带着上千全副武装的警卫力量随着希特勒去慕尼黑一些著名的景点游览,第一站去的地方就是圣母教堂。此时的希特勒还没有发动战争,想要刺杀希特勒的人基本没有,所以希特勒非常喜欢接受民众的欢呼,希特勒非常迷醉这种山呼海啸的感觉,今天几个国家的首脑都来了,希特勒更加要显摆一下自己的德国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
  【求兄弟们收藏,万分感激。】


 第140章 将计就计(上)

  在当天早上,希特勒就让慕尼黑的市长用广播通知了慕尼黑的市民,伟大的元首将带领外国友人游览那些地方,这个广播不言而喻地表明,希特勒希望慕尼黑的民众去街道两旁喊各种口号,希特勒需要在其他国家首脑面前展现自己被无限崇拜的一幕,为此慕尼黑市长还让各工厂和学校临时放假一天,慕尼黑的市民果然欢欣鼓舞地自发来到街道的两旁,准备为他们元首在伟大的外交胜利在一次呐喊喝彩。
  上午九点,希特勒乘着奔驰敞篷车和其他几位别国首脑从慕尼黑的市政厅出发,整个车队不是很长,前面是开路的几十辆摩托车,中间是十几辆小车,后面就是几大卡车的盖世太保,道路两旁就是人山人海的慕尼黑市民,当然每隔十几米有一名警察或者盖世太保在站岗。
  希特勒还是和往常一样,站在敞篷的奔驰车上,不停对着道路两旁的市民挥手,而慕尼黑的市民也是高呼着各种口号:
  “希特勒万岁。”
  “德意志万岁。”
  “欢迎……欢迎……”
  希特勒每过一条街道,都是山呼海啸的口号声,就连墨索里尼和张伯伦都惊叹希特勒在德国民众心目之中的地位,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崇拜实在是太狂热了,张伯伦隐隐约约都赶到了一丝不安,张伯伦看着这些狂热崇拜希特勒的民众,也在心里担忧,他在担忧希特勒的脚步会不会继续迈进,要知道张伯伦政府已经和德国妥协很多次了,国内反对张伯伦绥靖政策也越来越大,如果希特勒继续不满足,那么张伯伦就很难在绥靖下去,下台就成为张伯伦的首要选择。
  李默等元首的车队出发以后,才带着两名警卫员慢悠悠地走出市政大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