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元首的愤怒 >

第259章

元首的愤怒-第259章

小说: 元首的愤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军空军飞行员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浓烟,许多人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此次空袭,英军轰炸机所投炸弹三分之二为燃烧弹。科隆共有2。43平方千米区域被炸(其中市中心1。2平方千米),在非居民建筑中,3300栋完全被毁,2090栋遭严重破坏,7420栋被轻微破坏。在住宅建筑中,13010栋被毁,6360栋遭严重破坏,22270栋轻微破坏。在空袭中,469人被炸死,10027人被炸伤,410132人无家可归。空袭过后,近70万的科隆市民中有110万左右的居民逃离了该城。(未完待续。。)


 第522章 第二次法国战役

  盟军飞机一投弹完毕,立即加速逃离,而他们的战斗机就留下来断后,后继赶来的德军在飞机的数量和质量上是占有不少优势,在绞杀之中也占尽了上风,可下面熊熊燃烧的科隆,却在哭诉着德国防空司令部的失职。
  英军1850架参战的轰炸机中,有163架损失,其中16架被德军高炮击落,124架被德国夜间战斗机击落,2架相撞坠毁,21架因机械等原因在科隆附近或上空坠毁,损失率8%。与以前的20%损失率相比,这次的损失率明显下降,证明了哈里斯的大规模密集轰炸方式是正确的,并由此成为此后英军轰炸机的标准空袭方式。
  万幸的是盟军为了轰炸科隆的铁路枢纽,没有空袭位于鲁尔工业区的各种兵工厂,比如李默家的十几条坦克生产线,梅塞施密特的飞机公司,这些都是德国的命脉所在,至于这次事件的责任,当然是德国国土防空司令部的了,但李默却依然为此深深自责,自己本来就是偷袭的高手,这次反而是阴沟里面翻船。
  ……
  巴顿的左翼盟军这下是彻底完蛋了,包围圈越来越小,他们的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少,正当巴顿打算亲自上前线血战的时候,受到了来自美国白宫的电报,这封电报是罗斯福亲自发来的,其实这是一封调令,巴顿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科科长,立刻赴任。
  巴顿的职位将由其副手接替。罗斯福当然不想让自己手下的猛将就这样沙场折戟,巴顿内心虽然万分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还在血战的兄弟,丢下了自己的部下,踏上飞机。
  因为巴顿的离去,被包围的盟军士气更加低落,投降的盟军也越来越多,这让李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先前包围着巴顿军团的一百多万精锐德军终于可以抽调出一些部队对着法国境内的盟军发动攻势了。
  李默也想在彻底萧清这五十多万盟军后在进攻法国境内的盟军,可是艾森豪威尔对马其诺防线的持续猛攻。让马其诺防线处处告急。要不是莫德尔的高超的防御战术,此时马其诺防线怕是已经被突破了。
  李默决定不在等了,立即抽调出五十万不多对着法国境内的盟军发动了攻势,其实德军此时也是十分疲劳。弹药和燃油也消耗得十分的厉害。如果等李默把这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盟军也打进德国本土了。
  德军的部队从比利时的边境开始进攻,当面的盟军就是英国远征军,德军很快撕开英国远征军的防线。鲁道夫少将亲自带领第三十二装甲师对着阿拉斯加猛冲,只要阿拉斯加被占领,那么攻击阿登森林的三十万盟军将被截断退路和补给线。
  鲁道夫到达阿拉斯加的时候,盟军根本就没有在阿拉斯加布置守卫部队,这下鲁道夫轻而易举地率领第三十二装甲师占领该地。
  这下英国远征军的总司令罗德?高特坐不住了,阿拉斯加可是关系着英国远征军生死存亡的大事,几十万英国远征军的生命之城怎么能让德军占领,那也是逃生之门,流贼战争打到现在,胜负已经非常迷茫了,盟军和德军到底谁死鹿手已经很难确定,罗德下令展开反击,企图拖延德军的攻势以避免英军被包围。
  此次反击的指挥官是哈洛德?法兰克林少将;他辖下的军队(法兰克军),包含了两个师,第10师和第100(诺森伯兰)师,外加第1军团坦克加强旅的三十二4台坦克以及60台法军支援的坦克。危急的情势已经蔓延到南方,德军的前锋已经撕开了一道普隆至康布雷的缺口,而且还威胁到布洛涅及加来。
  此举将会切断英国远征军的联系,并将他们和法军主力分开。魏刚将军的计划将会运用法兰克军的进攻来封闭这个缺口,同时在上述的两个师进攻阿拉斯镇时,利用英军第10步兵师维持住从史卡普到阿拉斯东边的战线。
  10月21日下午,第100师和第1坦克加强旅开始向阿拉斯南方进攻。这是英国远征军在战役期间唯一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这次袭击原本应该是由两个步兵师组成。第一坦克旅有一种才刚刚被美国研制出来,用到战场上面来检验性能的m26潘兴重型坦克,这是为了专门对付德军的豹式之战坦克而紧急研发的。m26重型坦克重42吨,装备90毫米火炮,比德国的豹式火力还强大一点。(比历史上提前2年出现)
  两个步兵师分别从阿拉斯加左右两翼进攻,右翼这团在一开始取得迅速的进展,但他们很快就遇到有着空中支援的德国步兵和武装亲卫队,并且损失惨重。
  左翼也在前取得了最初的成功。负责防守的部队─武装亲卫队摩托化军团“骷髅队”(不久即扩充成骷髅总队)被实力超出预期的英军所败。
  因为鲁道夫为了快速赶路,并没有携带大型的反坦克炮,支援一些携带方便的32毫米和50毫米反坦克炮,而鲁道夫指挥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基本上是其他德军换装下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根本不是美国m26坦克的对手。
  在情急之下,鲁道夫调来了师中的88毫米高射炮和120毫米野战炮,投入防线当中作为反坦克炮使用,最后关头时还在阵地周围设置了不少炸药以阻止m26潘兴坦克。
  英国远征军在遭受极大的损失后被迫停止推进。之后鲁道夫在德国空军的支援下,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反击,将英军逐退。法兰克军至此已经被完全击退。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盟军渐渐从开始的混乱中清醒了过来,开始变得有组织。虽然先手已经失去,但也不代表盟军就是待宰的羔羊,盟军毕竟处于内线作战,拥有自己的优势,一些隐藏实力还没拿出来,英国人酝酿着反击。
  这次反击事关重大,在西欧各国普遍恐李默的时候,必须要打败李默指挥的一支精锐德军,捅破李默指挥的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否则这场仗打不下去。(未完待续。。)


 第523章 血战阿拉斯加(上)

  目标,处于突出部且失去侧翼保护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地点,阿拉斯。约翰牛发誓要给这个惹来无数麻烦的纳粹装甲师一个狠狠的教训,把这个场子找回来,让德国佬知道花儿到底为什么这样红。
  坦白说,英国人这次的反击做的真是出色,事到临头德军还是懵然不知,第一次交锋德军失败。原因是英军动用了m26潘兴重型坦克重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特别是前装甲奇厚,而第三十二装甲师缺少大型反坦克炮。
  此时英军的战术还是老样子,坦克作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也就是说坦克在前面挡住子弹和炮弹,步兵跟随在坦克后面,然后在距离德军阵地前五六百米处停下来,用大炮和机枪支援步兵冲锋,就算鲁道夫有铁拳和rpg火箭筒也打不着这些该死的m26潘兴坦克。
  鲁道夫也组织了数只敢死队,携带铁拳或者rpg火箭筒上去打英军的m26,可惜英军步兵直接就把这些德军敢死队打成了筛子。此时,士兵的英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他们能做的仅仅是看着m26潘兴重型坦克旋转炮塔,一门一门的摧毁德军的小型反坦克炮和坦克,然后冲进德军阵地肆虐德军,死伤惨重,有40辆坦克被击毁。就连鲁道夫的副官莫斯特中尉,也在劫难逃,在距离鲁道夫仅1米地方被英军击毙,德军被迫后退。
  胜利女神已经向英军整理裙摆了。英国人欢欣鼓舞,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胜利女神在向他们大抛媚眼。他们再次肯定了情报部门的成绩“纳粹现有所有型号的反坦克炮,其射出的肮脏的穿甲弹绝对无法洞穿神圣大英帝国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装甲”。
  丘吉尔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光荣的大英帝国,歼灭第三十二装甲师,在德军战线上打开缺口,和纳粹一样实施坚决的反突击,反包围纳粹装甲集群,攻入德国本土解放受纳粹压迫的劳苦大众,把那个阿道夫抓到伦敦来游街,让大家看看与日不落帝国对抗的下场。神圣大英帝国将再度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如果非要给英国人的进攻加上一个备注的话,那应该是这样的: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发动了一次正确的进攻;只是选错了对手。这也不好说什么。谁让此时的鲁道夫还不是很出名。未来的日子里。鲁道夫这个名字将会成为大英帝国的噩梦,这是一场宿命之战。
  自开战以来,鲁道夫还没吃过这样的大的亏。对于一个骄傲的人来说,这简直无法忍受。才组建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就要这样不名誉的收场?他自然也清楚,由于自己的孤军深入造成的影响,此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是骑虎难下。
  到底该怎么做,该如何撕烂那该死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装甲,这种技术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做深入研究,但作为军队主官,自己必须要作出决定,荣誉归自己,责任一样要负担。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将,就不能只会打顺风仗,这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鲁道夫下了一个疯狂的命令,师属所有火炮向前,集中火力打击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
  真是拼了,若是还不能摧毁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那第三十二装甲师可就真完了。很显然鲁道夫的这个决定非常的鲁莽,看起来像一个输了钱的赌徒,不过有时候上帝却垂青敢于冒险的人。
  第二天,英军继续进攻,一开始就投入了自己的王牌,但是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装甲太厚,重量太大,前进速度与步兵徒步前进的速度差不多,这也和英军把坦克仅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而非像德军那样将坦克组成单独的突击集群有关,上帝偏爱步兵,战争最终还是要靠步兵去做最终解决。
  但昨昨今今坦克相似,今今昨昨命不同,昨天还坚不可摧的帝国之骄傲,今天却被人家砍瓜切菜一样给砸了个稀巴烂。英国人不明白,德国人怎么一晚上就开发出了如此强力的反坦克炮,要是有的话,怎么昨天有不见动静?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这个世界的变化已经超出了英国人的理解。
  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德国士兵对上级刻板的服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忠实的执行了鲁道夫的决定,把每一门能够称之为炮的东西都拖到了阵地前沿,誓要将反坦克进行到底,以维护日耳曼军人的荣誉。
  于是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被摧毁了。在这里有必要重申,英国人的情报非常准,第三十二装甲师在进入阿拉斯加的时候,城里隐藏的盟军间谍找就把第三十二装甲师的装备情况一清二楚地告诉了盟军情报部门,这当然是准确无比的了。
  德军第三十二装甲师的确没有任何型号的反坦克炮能对m26潘兴重型坦克造成什么伤害,摧毁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是德军用来打飞机的88和120毫米口径高射炮。用打飞机的高射炮居然能摧毁重型坦克,这听起来十分好笑,但事实就是如此,看来命苦真的不能埋怨政府呀!
  88和120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在三十二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
  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和120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
  88和120毫米的炮弹个头够大,重量也一定不小,弹丸出膛初速度高,大质量乘以高速度,其物理动量和冲量绝对非同小可,难怪破甲力如此之好。当88和120毫米高射炮开火的一瞬间,这场被英国人寄予厚望的阿拉斯反击战,就已经注定了要黯然收场,纳粹德国气数未尽。(未完待续。。)


 第524章 血战阿拉斯(下)

  阿拉斯,m26潘兴重型坦克的处女秀,重型坦克的绝唱,还没来得及充分展示自己强悍的威力就被88毫米高射炮赶下了舞台,命运的变换实在是太快。
  鲁道夫有理由高兴,在第一辆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被摧毁的瞬间,他就知道了,胜利将永远属于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