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枭雄的民国 >

第254章

枭雄的民国-第254章

小说: 枭雄的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钱铭钧从叶卡捷琳堡带回的银质相片盒,以及他们那次执行任务匪夷所思的描述,原本都将线索和真相指向了塔西娅,可她却突然间不辞而别,连封信都没留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此后,十年间他从未间断寻找过她,但却一无所获。
    吴孝良知道李振清一定知道塔西娅的身世和秘密,但他却严守着秘密一句话也不肯多说。如果不是在法租界巧遇,恐怕这辈子也未必有再见那一天呢!
    多年来,这一直是他心的一根刺。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是时候,至于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也知道,是塔西娅在上海收养的一个小弟弟,只是从未见过。
    “原来如此,你是怎么进入列车的?”
    “是李叔叔……”
    是李泽军,其实他知道这青年是塔西娅弟弟的身份之后就已经猜到这是李泽军的杰作,这李泽军怕是想给自己一个惊喜吧,不过惊喜差点变成了惊吓!
    当年在绥东时,李泽军曾负责过塔西娅的安全保障,所以两人从那时便已经熟识,今日他能帮忙也就在情理之了。
    “你姐姐呢?”
    随着车厢门吧嗒一声轻响,一个丰满姣好的身影飘进了车厢。
    “吴”
    ……
    两天后,专列抵达浦口。南京方面显然对吴孝良的提前到来感到十分震惊,他们甚至连像样的迎接准备都没有,也不知道南京方面是不是原本就没认为吴孝良能安全抵达浦口呢?
    不管怎样,浦口方面在接到吴孝良专列抵达的消息之后,立即在第一时间通知并请示了蒋正,该如何以及用何种规模迎接并送这位国民政府上将渡江。
    复电只有短短两个字,“照旧”!
    浦口方面的负责人只是个旅长,论军衔只是个少将,和吴孝良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如果按照南京方面的指示去做,那可就是实足的冷遇,他可无法保证这位曾大败日本鬼子的吴上将在收到冷遇之后不暴走发飙。他一个小小的少将可承受不起,上面神仙打架他绝对不愿意搀和进去。
    可这吴上将的态度竟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对他笑道:“也怨不得你,本来就是提前到了,你们准备不足也是情理之,至于迎接什么的就免了,请尽快为我们安排渡船吧。”
    那少将听了吴孝良的话,如蒙大赦,可一波刚平,另一波又在起……

第531章 再见(二十一)
    “什么,渡轮失火?”
    “是……是的……”浦口负责接待吴孝良的少将说话有点结结巴巴,越是想赶紧将这尊瘟神送走,可偏偏就越是出事,奉调前往安徽的十一师补充兵团听说渡轮是准备摆渡吴孝良去南京的,二话不说就将渡轮给烧掉,更嚷嚷着要一举踏平了吴孝良暂时驻扎的营地。
    他们还真有这个实力,由于为了满足前线需求,老蒋也算是下了大力气,对陈诚的十一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虽然在编制上是一个师,但实际兵力已经超过了全国整编军队之前的一个军。这次北上的补充兵团按人数至少有一个旅,所以根本就没把山东来的那一团人马放在眼里。
    但那少将却不能对此听之任之,如果放任这些央军老爷们恣意妄为,到了最后捅出大篓子来,国民政府还是要拿人顶罪的,他这个浦口的负责人自然首当其冲难辞其咎,所以他才不会傻乎乎的给别人当炮灰打冲锋,是以态度也极为强硬,立场鲜明,在浦口这一亩三分地谁都不准胡来,天王老子都不行。
    尽管如此,那少将仍旧极为忐忑,十一师的补充兵团在浦口一天,他就一天睡不安稳。但还是要就这件事对吴孝良做出一个详尽的解释,他相信吴孝良如果此时要找他的麻烦,恐怕南京政府未必能护着他一个桂系出身的央军少将。
    “禀吴上将,是十一师的补充兵团在闹事,这些嫡系兵老爷们平日里仗着委员长势力耀武扬威,到了地方上惹了事,我们这些外系的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说道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毕竟眼前这个赶走日军的年轻上将曾被传的各种版本都有,什么杀人不眨眼,性格爆裂,于是期期艾艾的又道:
    “希……希望吴上将体谅卑职的难处,卑职也无权处置这些兵痞,只能在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约束。”
    对于渡轮失火他也隐隐有些耳闻,但可没想到这是针对他的,蒋正再恨吴孝良也不敢吃相如此难看的在自己地盘上明目张胆的想干掉他吧!
    可事情还偏偏就发生了,这究竟是他的部下自作主张还是老蒋利令智昏敢冒天下汹汹舆论来干掉他这个抗日功臣呢?一时间几种念头纷纷涌了上来,吴孝良只觉得后背阵阵发凉,到底还是太过托大,一个政客有时候感觉政敌的威胁太过强大,两害相权之下恐怕声明舆论反倒次之了。
    不行,必须立即渡河去南京,在路上多耽搁一刻,就多一分的危险。到了南京,大庭广众之下谅他蒋正也没了下手的机会。
    是以,吴孝良淡然一笑。
    “你的苦衷我完全理解,但我现在需要尽快渡江,你马上再安排渡轮吧!”
    听吴孝良并不打算为难他,那少将松了一口气,但又立即换上一副愁眉苦脸。
    “多谢吴上将抬爱,只是这渡轮却需要几日功夫来调派。”
    “哦?”
    看吴孝良一副不解的样子,少将哭丧着脸解释道:
    “渡口的火车渡轮型号特殊只有三艘,如今全部烧毁只能再从其他地方调派,所以要多耽搁些时日。”
    原来是这样,吴孝良对这长江渡口的情形还真不甚了解,看着那少将煞有其事的样子,应该所言不虚,但他不能再等下去,夜长梦多。
    “那就安排普通渡轮吧,我们上岸以后,自行军去南京。”
    火车渡轮图的就是一个舒坦,火车渡过长江以后,乘客可以继续乘火车赶往目的地而不用换车,从而省去了各种麻烦。但他见这吴上将心急火燎的要离开浦口,正下怀,焉有不同意之理?当即连夜优先调配了数艘渡轮,准备摆渡吴孝良所部人马过江。
    ……
    “辞修的补充兵团在浦口闹起来了。”
    蒋正大感奇怪,陈诚的队伍军纪一向算是严明,怎么还闹起了事,隐隐觉得事情不简单,联系到吴孝良已经抵达浦口的报告,他心里咯噔一下子。
    “难道是和吴维的人起了冲突?”
    何应钦艰难的答道:“是的,好在没有伤亡,只烧了三艘渡轮。”关于这次邀集各派系首领到京开会,蒋正是做过要求的,就是必须严格的保证这些要员的人身安全,连汗毛都不能少一根,因为这毕竟涉及到央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如果这一回搞砸了,以后就再也别想指望他们能相信南京了。
    面对蒋正如电一般传递出愤怒的眼神,何应钦这回是彻底害怕了,说实话他刚刚听说吴孝良被陈诚的部下找了麻烦,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痛快的,毕竟这家伙让他出了太多的难堪,如今有人跳出来也让这目空一切的上将出几回丑,他当然乐于见到了。当然,陈诚的十一师在这个敏感时期擦肩而过,的确是他有意为之,这也算是推波助澜了。
    这点手段,蒋正身为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领袖,不知见过多少风浪,又如何觉察不出来?
    何应钦清晰的感受懂啊委员长的愤怒向一座山压来,让他感到透不过气,他明白蒋正这回动了真怒,所以在简单的解释了一遍之后就不再吭声,随时准备迎接来自上面的雷霆怒火。
    如果蒋正骂他一痛,何应钦也就放心了,这说明委员长已经原谅他了,可一言不发是怎么个情况?就这样尴尬的站了有一刻钟之久,何应钦已经能感受到浑身的衣服都已经被汗水打透,实在忍不住抬眼偷偷瞧向蒋正。
    这一瞧不要紧,正和蒋正阴测测的眼神碰了个正着,他只觉得身子一阵颤栗,连忙低下头去,再一次汗流浃背。
    蒋正这一回是动了真怒,手下人倾轧争宠,他早已见怪不怪,甚至是持纵容态度的,但这种纵容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决不能损害他的核心利益,否则就是天王老子他也绝不讲情面,这一回何应钦算是触了他的逆鳞。
    一个念头在蒋正心里不停的打着旋,看来是时候给他点教训了,一味的骄纵都已经快让他成了脱缰的野马。不过,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等眼前的大事了解,就将他调到冷衙门里好好坐几日冷板凳,也清醒清醒,摆正自己的位置。
    蒋正终于开口:“你是怎么处理的?”
    何应钦见委员长终于说话,立时如蒙大赦,但心随即又是一片冰凉,按照他对蒋正的了解,此刻如果委员长大骂他几句这事就算翻过去,可蒋正不但没骂却直接说起了正事,这说明自己已经被记恨上了。蒋正直接称你,而没有如以往一般叫他的字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在民国以前,为表示尊重对方,人们都会称字,上位者对属下如称字则更是彰显器重,以往蒋正便是如此。
    但何应钦现在顾不上许多了,既然已经开口询问就说明事情没坏到极点。
    “据报,吴孝良已经准备连夜乘普通渡轮过江,如何处置全凭委座安排!”
    “废物,这点小事还用我说吗?立即派火车在江边迎候!”蒋正说道此处显得有些焦躁,站起身踱了两步,又一摆手。
    “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迎接吧!”
    完了他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何应钦下去。
    “赶快去安排吧!”
    何应钦捅的篓子,蒋正必须亲自来给他擦这个屁股,否则这次冲突造成的影响之恶劣,将难以消除。一个吴孝良并不足为惧,可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这些人又该会如何看呢?如果他们因此感到危机而联合起来反对自己,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何应钦出去以后,蒋正拿起笔沉思了半晌,在纸上重重的写下了三个大字,“吴孝良”!他看着这个名字口默念,自己眼下这个劲敌究竟是何时变成的白眼狼呢?是出兵河南,还是南下抗日?说到底还是他蒋正亲自将这个劲敌树立起来的呢!这一刻他心也不知是愤怒还是后悔。只觉得这家伙给他造成的麻烦,甚至要超过了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任何一人。
    不知何时杨永泰已经站在了屋子,蒋正对这位身边的谋士相当尊重,伸手示意他在对面沙发上坐下。
    “畅卿有事?”
    杨永泰已经听说了浦口闹事,但他却不是为此而来。
    “委座永泰有件事一直搁在心里,不说出来,难以安眠。”
    “畅卿有事但讲无妨!”
    “听说委座已经令陈辞修停止进攻,原地威慑待命了?”
    “却有此事!”
    蒋正为了对何谈营造气氛的确已经于三日前下令暂时休战。
    “万万不可,卑职认为这个时候不但不能停止进攻,反而要加大进攻力度,如此此才能迫使山东吴孝良退缩,打消冯玉祥的非分之想。”
    蒋正眼睛一亮,只听杨永泰又继续道:“还得继续增兵,湖北去江西剿匪的人缓一缓。派到河南去,辞修的十一师进攻陇海线,切断山东与河南的联络,配合十六军打个漂亮的反击,扭转河南局势,到时候谈判桌上河南之地自然尽在委座手。”

第532章 再见(二十二)
    吴孝良的渡河计划最终还是耽搁了,由于调派不及时,渡轮并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准备就绪,所以他只好耐着性子在浦口继续等待。不过,却等来了另一位进京参加和解的地方军阀,他就是张学良。
    原本没有计划见面的两人也因为这次意外而意外的见面了,张学良在见吴孝良之前还是犹豫了,他对吴孝良的感官是极为复杂的,不是简简单单政敌间因利益而生的纠葛,他经历了从崇拜到怀疑直至排挤亦或是仇恨,期间或许还参杂着嫉妒和艳羡。
    在旁人看来,张学良身为奉军首领张作霖的大公子邀天之幸,可以说功业之路在父亲的支持下一路畅通无阻,身边女人如云,夜夜笙歌,因此还得了个民国四公子之一的 诨号,但这些在外人眼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拿来和吴孝良一笔则觉得不值一提,甚至是可笑直至的。
    他凭借着老帅张作霖的强力支持,在前期可以说是取得过一些成绩,甚至他已经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以及超过了那个他曾经崇拜到极点的大哥。
    想想也是,奉军二次入关,击败奉系直打到长江流域,连上海都握于手,原江浙数省悉数被奉军掌控,半个国几乎统一于一人手。
    相比之下,他曾经崇拜的大哥吴孝良甚至远远不及呢,不过是在化外之地占下一块地盘,保得蒙古不失而已,比起这几乎就要一统民国江山的功业算什么呢?
    但还快第一轮打击就到来了,郭鬼子反奉从北京一直打到奉天,他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