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暗杀王王亚樵 >

第56章

中国暗杀王王亚樵-第56章

小说: 中国暗杀王王亚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亚樵对华克之这大胆设想也一度感兴趣,但是,他认真想了许久,还是将头摇了摇说:“你是说想来个狸猫换太子的办法?预先在一个假牙里装好定时炸弹或者毒药,是吧?可是,这样的办法我们行得通吗?在假牙中暗装毒药倒也绝妙,难的是如何能将这假牙,送到蒋的身边呢?你要知道他身边有那么多警卫,一付假牙要经多少人的手?你我都无法知晓。只知最后还必须经过宋美龄这一关。你想,如果我们的假牙即便能买通关糸送了进去,那么也会被宋美龄一眼识破的。因为她知道美国制的假牙是什么尺寸,可是我们知道吗?”

华克之仍不服输:“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想法收买蒋身边的人?譬如他身边有那么多侍从和副官,还有一些女佣、厨师、司机、甚至是理发师。这些人中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自己人,那就有机会对他采取其它手法,致蒋于死地啊。”

王亚樵说:“这些主意,我又何偿没想过呢?可是,都是无法做得到的。这是因为现在的蒋介石,早不是从前上海的小瘪三了,他把自己当成了皇帝。所以就会有无数道关卡横在他的面前。至于他身边的佣人,我想也是收买不来的。因为任何人都会想到刺死蒋的后果。即便可在内部杀死这卖国贼,那么又如何能逃得出来?所以,咱们还是要想个更妥善的办法才行。而且对蒋行刺的人,一定要是我们自己的人,不是依靠金钱收买到的杀手,那样的人是靠不住的。”

到了4月间,华克之又一次悄悄来到王亚樵的深水湾住宅。这次,华克之提出的行刺方案,同样大大出于王亚樵的意料之外,而且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和赞许。

“九哥,我回去以后,又想了许久。”华克之显然是位善于动脑筋的青年人,他的精明与胆识都体现在他对刺蒋计划的周密思考中。他在海水的涛声中,悄悄将自己几天来想好的主意,说给王亚樵听:“我想,刺蒋的最合适人选,既然在他身边人中不能考虑。那么,只有在那些可以在名正言顺情况下走近蒋介石身边人中寻找目标。而这些可以接近蒋的人员中,最好的人选当然是医生和护士。但是,医生和护士也不会受我们的指挥。还有一种人,就是新闻记者了!”

“记者?”王亚樵暗淡的眼睛忽然一亮。

“是的,九哥,我想过了。记者是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走近蒋的惟一正当职业了。”华克之说:“因为记者要去蒋的身边采访,拍照。这就是其它职业都无法做得到的,而记者这种职业,我们不一定要去花钱收买,我们自己就可充当记者呀!”

“好!”王亚樵坐在那里想了许久,终于将手在桌上一拍,连连叫绝:“亏你想得出,到底是还有知识的文化人。也就是说,你本身就可以充当记者,是吗?”

“正是此意。”华克之点点头:“不但我可以当记者,而且我的几位朋友,如孙凤鸣和张玉华、贺光坡都是文化人,我们当一个杂志社的记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找到这种职业的机会,特别是在南京这个地方,当记者也不容易。”

王亚樵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说:“在南京找一家报馆,让你们几个都成为记者,怕是不大容易。可是,我们如果自己办家报馆,不什么事都解决了吗?”

华克之大喜过望地叫道:“九哥,如果我们能开一家报馆,那可真是太好了。只是,在南京办报馆需要有房子,要有营业执照,还要经过南京中央宣传部的批准才行。可是,我们有这个能力吗?”

“这个能力我有。”王亚樵自信自负地将胸口一拍,说:“要办成这些事,不就是需要一笔直钱吗?钱的问题,我可以找李济深和陈铭枢这些西南反蒋派的将领们去想想办法。既然他们那么憎恨蒋介石,那么希望我们去行刺蒋某人,就让他们出一笔开报馆的钱,估计不会有大问题。至于在南京搞到国民党中宣部的批文和营业执照,我想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胡汉民先生现在就在香港呀。我可去找一找他,我相信胡汉民和蒋介石形同水火的关糸,他决不会袖手旁观的。”

下午,一辆小轿车从深水湾王宅大院里悄悄驶出来,随王亚樵一同进城的,是他跟随多年的贴身保镖赵士发和戚皖白。现在,当王亚樵听许志远报告华克之来港的信息以后,一个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马上见到他。

因为在李济深、陈济棠、陈铭枢和胡汉民等几位反蒋大员的鼎力支持下,以一个以华克之为首的“晨光新闻社”,已在南京注册成立几个月了。不知道他们对刺蒋的计划是否已开始了认真的实施。自从这家新闻社成立以来,陈铭枢、陈济棠和李济深这些曾经提供过赞助资金的反蒋派大员,几乎相隔几日,就把电话打进他深水湾的住宅里,向王亚樵询问华克之等人是否已在开始行动。

王亚樵从陈铭枢等人那焦灼似火的催促电话里,时时会感受到一种刻不容缓的急迫感。好象这些大员都把刺蒋,当成了一件须臾就可完成的事情。虽然王亚樵对陈铭枢、李济深等人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仍然知道华克之等人的行刺,决非如陈铭枢等人想象的那么轻而易举。所以,他现在必须立即见到华克之,他要不时了解和过问在南京的“晨光社”行动的进程。以便及时向西南派的反蒋将领们通告情况。

在王亚樵向九龙城驶去的半路上,多么希望华克之这次来港,能给他带来个好消息?因为自从去年4月在南京成立“晨光通讯社”迄今,当初出钱支持晨光社筹建的西南派元老们,日益在加紧催促行事。王亚樵知道当初听说华克之这晨光社可以完成刺蒋的历史使命,陈铭枢和在广西的李济深,每人都出了几万块大洋,作为成立晨光社的启动资金。王亚樵本人更是倾其所有,出资两万元。而胡汉民听了王亚樵以记者身份可对蒋进行刺杀的方案以后,更是大为惊喜。于是,南京方面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与疏通国民党中宣部等所有事宜,都由胡汉民一手筹办了。而且胡雷厉风行,到去年5月初,即在南京正式挂牌营业。可是,现在华克之的进展究竟如何?王亚樵心情自然十分急迫。

车到九龙半岛,已是下午三时。按照许志远预先按排的接头地点,王亚樵径直驱车来到了半岛大酒店。这里原是日本侵占香港时的陆军司令部,现在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在十楼雅座里,王亚樵刚走进来,就发现许志远在门前等着他,许将门帘一挑,王亚樵走进一看,一眼就发现一位穿雪白西装的华克之,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克之,这次你们去庐山的结果如何?”两人握手寒喧后,马上落座,只有许志远在旁相陪。女侍献上酒馔后退出,王亚樵就开门见山询问华克之等此次前往庐山的情况。因为当年6月,华克之来香港筹划行刺经费的时候,已向王亚樵报告了再次进庐山寻求刺蒋机会的计划。

“九哥,真是一言难尽!”华克之面对王亚樵那焦灼的脸色,心里有种欲言难言的感觉。因为自从去年在王亚樵的鼎力支持下,在南京建立了晨光通讯社以来,华克之早已开始准备一个震惊全国乃至震惊世界的重大行刺行动了。晨光社最早的刺蒋计划,选定在是去年冬天。也就是王亚樵前往广州参与陈济棠发起的讨蒋政变暴动失败,回到香港以后,华克之就加紧了刺蒋的步伐。那时的王亚樵正处在再次希望利用军事力量反蒋失败的低潮中,他恨不得马上在行刺上来个出奇制胜。借以震动中国对蒋介石束手无策的政治舞台。然而,那经华和孙凤鸣设计周全的行刺计划,没想到又因为准备匆忙而流产了。

那时,经华克之和王亚樵在香港计议。决定利用当年冬天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全会时进行刺蒋。所以,当年12月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在南京举行的时候,孙凤鸣果真携带枪支得以进入会场。那一次,他把手枪放进一只预先特制的照相机里,偷偷带了进去。本想选中在蒋介石登台致词的时候,孙凤鸣在台下记者席上突然向台上讲话的蒋介石开枪射击。然而,当孙凤鸣一到大会的会场,他才发现自己想在大会会场进行射击的作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在二十排座席的前面,都坐着国民党的中委和候补中委。记者席则在第二十排以后,孙凤鸣的座席距大会主席台至少有五十多米距离,而他藏在照像机里的那支白郎宁手枪的射程,最多不超过十米。杀伤力也相当有限,不足以让蒋当即就饮弹身亡。所以,去年12月在南京举行的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上,孙凤鸣虽然见到了蒋介石,但他却无法开枪。使次思谋好的行动胎死腹中了。

“克之。这次去庐山,情况究竟怎么样?”王亚樵见华克之满面愁色,面对满桌珍馐却无法下咽,就已经看出了华克之此次亲往庐山行刺又一次失败了。王亚樵多年的行刺生涯,对他的失败岂有不理解的道理。于是他叹了一口气,说:“没关糸,失败也没关糸。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不成,我们还会想另外的办法嘛,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华克之见王亚樵理解他,心情方才好一些,他说:“九哥,并不是我们上庐山的人不敢起事,也不是怕掉脑袋,其实这些年来我和凤鸣几个弟兄,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这第二次上庐山,还是没有成功。我发现,庐山是再也上不得了。九哥,那里的情况,要比当年我们第一次上山还要艰难百倍。蒋介石的美庐,已经是个任何人也无法接近的禁区了!那些从南京来的警卫人员,至少也有几个营的兵力!”

王亚樵的心忽然沉下去。从深水湾来九龙一路上,他曾对华克之和孙凤鸣等人再次上庐山行刺,抱有过极大的希望。现在听华克之一开口,他的心顿时冷了。所以,举在嘴边的酒杯也停在半空中,只说:“没关糸,克之,你说下去嘛!”

华克之叹息说:“九哥,我们这次上了庐山以后,我和凤鸣两人都带着枪,住进了距牯岭不远的胡金芳旅店。到了那里以为距美庐不远,行刺和遇上蒋介石的机会一定都会很多的。可是没想到,我俩去了才发现,接近蒋介石简直比登天还难了!”

王亚樵点点头:“他妈的,光头如今可成真皇帝了!”

华克之继续报告他们去庐山的情况:“就在我们上了庐山的第二天,就听说在庐山的含鄱口,被蒋介石侍从室的人当场击毙了两个从九江来的轿夫!”

“这是为什么?轿夫也能行刺他吗?”王亚樵颇感惊讶。

华克之道:“轿夫当然不会有伤害蒋的意思。原因是蒋和他身边的人太多疑了,就因为那天上午,蒋介石和夫人在去白鹿洞书院的半路上,经过了含鄱口。那里也是个险区,有一条小路十分狭窄,两个抬滑竿的轿夫一时不慎,险些把老蒋从滑竿上甩了下去。吓得蒋介石和宋美龄都大惊失色。回到美庐以后,老蒋越想越感到后怕,他的侍从人员就向蒋报告说:”这两个轿夫是多年抬轿的人,他们决不会在经过那条小路时有什么失足,必然是图谋不轨。会不会是有意想在那里暗杀委座呢?‘宋美龄和老蒋听了,也都深以为然。都说两个轿夫有意和最高领袖同归于尽。于是,蒋介石就断然下达了枪毙的命令,他说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想杀他的人。“

“啊?有这样的事?”王亚樵和许志远听了华克之的报告,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两个为蒋介石抬滑竿的无辜百姓,居然也会无端遭此厄运。

华克之又叹道:“自从蒋杀了两个轿夫以后,庐山上忽然又笼罩上白色恐怖了。到处都在查户口。每个旅店都派来了特务。至于想接近蒋介石和宋美龄,那就更是比登天还难了。因为他们已在庐山两次遇上风险了,所以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肯放过。听说后来蒋介石一旦出门,在他经过的地方,二里之外不能有任何行人。一旦有行人,无论是否怀有杀机,一律逮捕重办。就这样,我和孙凤鸣两人在庐山上苦苦等了八天,每天我们都带着暗藏的手枪上山,希望在半路上遇上老蒋。到时候再以晨光社记者的身份,上前去采访他。到那时就可找到刺杀他的机会了。可是,老蒋根本不再轻易出来了,我们最后一看,山上的风声太紧,就只好回到南京了,再想其它的办法行事。现在,我们连经费也没有了,所以,我这次到香港来,一是向九哥报告情况,二是再求九哥想想办法,不然,我们的晨光通讯社连维持下去的经费也没了!”

“哦,是这样。”王亚樵虽然心里失望,但他对华克之和孙凤鸣等人积极开展的刺蒋活动十分理解,他说:“克之,没什么。你想,刺蒋能那么轻而易举吗?刺他决不比历史上的荆柯刺秦王。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