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格达活佛 >

第37章

格达活佛-第37章

小说: 格达活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巴泽仁说:“降村兄弟,你怎么来啦!” 
  降村低头不回答。 
  洛呷替降村回答说;“他怎么不能来?只我一个人给你们烧茶做饭,也该有个帮手呀!” 
  格达笑着说:“又是一个偷偷跑出来的吧?” 
  洛呷帮助伙伴申辩说:“仁波切,这次你又猜错了。是他阿妈要我带他出来的。” 
  “为什么?” 
  “他阿妈说,德高望重的仁波切您都要亲自去拉萨为我们老百姓办事,年轻力壮的降村也该去为你们做点什么。他阿妈还说,她只有这个儿子,但跟着仁波切没错。” 
  “不,应当说,等到金珠玛来了,跟着金珠玛才没有错,而我只是一个活佛啊!” 
  向巴泽仁兴奋地说:“好啊!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啰!” 
  大家说说笑笑地坐下来喝茶。 
  向巴泽仁问格达说:“仁波切!今天早上你为什么那么有把握能说服德格总管?” 
  格达说:“眼看解放军就要进军西藏,聪明的人谁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呢?”   
  格达活佛 55(1)   
  夕阳西下。狭长的深谷已被罩上一层浓浓的阴影。格达一行正在一条狭长的山沟里走着,突然从后面赶来一个年轻汉子。 
  年轻汉子降央热情地同向巴泽仁打招呼:“阿哥,你们这是去哪里啊?” 
  向巴泽仁平淡地回答说:“这不是一条去昌都的大道吗?还能往哪里去呢?” 
  降央热情不减。他说:“昌都?这里去昌都至少还要走三四天啊!今晚准备住在哪里?到前面最近的一个村子至少还有一天马程。你们带着帐篷吗?看样是准备在野外过一宿了?” 
  向巴泽仁反问道:“你准备去哪里呢?你的马跑得再快,今天恐怕也很难赶到查理了吧?” 
  “我……?”降央一时感到语塞,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说:“就住在前面不远的夏季牧场上。这样吧!你们要是愿意的话,今晚就住在牧场吧!” 
  向巴泽仁未置可否。他知道,这一段路格达仁波切比他熟悉得多。 
  “就这样,我先头走了,等会我到路口来接你们,好吗?”说着,未等回答,就扬鞭催马朝前奔驰而去。 
  向巴泽仁对格达说:“仁波切,你看刚才这个人……” 
  格达感到有些迷惑地说:“过去这一带倒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但愿他是一个好人。” 
  益西群批说:“既然是这样,我们怎么办?” 
  格达说:“只能往前走啊!万一遇到像狼一样的恶人,对付他们虽然没有猎枪,但我们可以用脑子啊!” 
  格达一行刚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来到一条沟口,降央就出现在那里。他笑容可掬地对向巴泽仁说:“阿哥,你们就住在牧场吧,前面的那个村子你们今天恐怕是赶不到了。” 
  向巴泽仁为难地看着格达。 
  格达说:“至多再有一个小时就到了,谢谢你的好意!” 
  降央却拦挡住了去路,他肯定说:“住下吧!牧场有的是帐篷。” 
  正在这时,从沟里杀出一队人马。其中提着一支驳壳枪的夺洛对格达说:“谁是你们的领头人啊?是你这个上了年纪的喇嘛吧?” 
  向巴泽仁没好气地说:“他是格达仁波切。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旗帜上不是明明写着吗?” 
  夺洛粗野地说:“我们不管这些,来到这里的都是客人,请吧!” 
  这时,荷枪实弹的土匪们已把格达一行包围起来。 
  向巴泽仁和降村“嗖”地拔出腰刀。 
  夺洛冷冷一笑道:“别冲动啊!担心我的弟兄们的快枪会走火!” 
  格达一语双关地说:“你们也不用脑子想一想,既然主人用这种方式来‘请’,我们能不去吗?” 
  他们就这样被押到一条荒凉偏僻的深沟里。土匪在沟涧一旁的草坪上搭了七八顶牛毛帐篷。格达被单独地看守在一个帐篷里。 
  土匪头子夺洛在他自己的帐篷里。气势汹汹地训斥着降央:“你怎么把甘孜一个有名望的活佛都弄来了,这下可好!” 
  降央不服气地说:“他虽然穿的是黄缎袈裟,我怎么会知道他是甘孜有名的活佛!?” 
  “你的眼睛长来是干什么的?笨驴!” 
  “那……”降央怯怯地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夺洛悻悻地说:“既然弄来了,就不能白弄来一场……” 
  “你是不是先对他们说说看,让他们把钱物留下来就算了。” 
  “他们全都是一些吃硬不吃软的家伙,能轻易地把钱袋子交给你吗?”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对他们来一点硬的,再不行,就把他们……!”夺洛比了个杀掉的手势。 
  “全部?六条性命啊!” 
  “杀一个与六个没有什么区别,我看都一样……” 
  在一个被土匪看守的帐篷里,土匪们这时正在对管家、益西群批、向巴泽仁等进行疯狂的搜查。 
  机智的热勒趁着黄昏将一包银元塞到帐篷边隐藏起来。 
  土匪们一无所获。一个凶相毕露的土匪恶狠狠地说:“你们这些穷鬼,真的什么也没有吗?” 
  向巴泽仁嘲讽道:“我们虽然穷,但不偷不抢,清清白白,不像你们这些人,恐怕以后死了在天葬台上连狗都不会吃!” 
  那个土匪气急败坏地说:“好啊!等着吧!看我们的头儿怎么收拾你们!” 
  在另一个帐篷里,凶狠的夺洛这时换了副嘴脸在纠缠着格达。 
  “我把你们请来,无非是想向你们借点钱来花。” 
  格达嘲弄地说:“我不是富翁,而是活佛。钱是有一点,那是我们去拉萨的路费。怎么能够借给你呢?” 
  “借还是不借,可能你都会想到是什么样的后果。我只不过是先对你打个招呼罢了。你今晚好好想一想吧,明天早晨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的话,我的那些兄弟可都是一些森林里的黑熊,野惯了,到时做出一些冒犯仁波切的事来,我也难以收场。” 
  格达冷笑着说:“让我乖乖地把钱拿出来你就好收场了吗?奉劝你们,必须迅速改恶从善,弃旧图新。不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军西藏,那时,疾恶如仇的解放军对待你们这些十恶不赦的匪徒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深夜。在益西群批等被看守的帐篷内,他同向巴泽仁并排而卧。在他们的帐篷门前,有两个土匪正怀抱步枪坐在那里埋头熟睡,发出如雷鼾声。   
  格达活佛 55(2)   
  帐篷内,向巴泽仁向益西群批会意地眨了眨眼睛,又向管家、洛呷和降村呶呶嘴,然后,同益西群批一起轻轻撩开帐篷脚边,悄悄钻出,来到格达的帐篷后面。 
  这时,格达还在帐篷里打坐,手捻佛珠,没有入睡。 
  帐篷门前照例有两个匪徒看守在那里,不时警觉地往帐篷内瞧瞧。 
  帐篷后面,向巴泽仁和益西群批分别沿着帐篷两面潜行到帐篷口,对两个守在那里的土匪几乎同时用一大团羊毛塞进他们嘴里,并按倒在地。但被向巴泽仁按倒的那个土匪并非等闲之辈,他迅即摆脱向巴泽仁,鱼跃而起,拔出腰刀,同向巴泽仁拼杀起来。 
  益西群批将那个土匪的手脚捆绑好后,即乘虚偷袭同向巴泽仁拼杀的那个土匪,从后面一拳将土匪击倒在地,同向巴泽仁一起用羊毛堵上他的嘴后,迅即捆绑好。 
  向巴泽仁压低嗓子警告土匪说:“如果你还不服气的话,待我们从拉萨回来后再比一比!为了使你一辈子不要忘记这事,我给你留下一点伤疤作纪念。说着,便挥刀准备向土匪的腿上刺去 
  正在这时,格达闻声从帐篷里走出来,挥手制止。向巴泽仁对土匪踹了一脚,同益西群批一起,护送格达快速地离开那里。 
  一轮明月从乌云里钻出来,大地撒满银光。管家、洛呷、降村和两个年轻扎巴备好马等候在驿道上。 
  向巴泽仁同益西群批护卫格达走来,他们无声地跨上马,疾驰而去。     
  格达活佛 第十二部分   
  格达活佛 56(1)   
  被称为西藏的东大门的重镇昌都,位于澜沧江源头两条大河的交汇处,为看守好这一重要门户,多年来噶厦政府均派重兵把守。特别是在这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军西藏之际,噶厦将全藏兵力的三分之一计七个代本全部和三个代本的一部等共八千多人布防金沙江一线,并将指挥这一线藏军的大权交给四大噶伦之一的昌都总管。认为只要守住金沙江扼守昌都,便能卡住入藏咽喉。 
  格达一行到达昌都前的一天下午,一个身穿藏装、头戴狐皮帽的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汉森,刚抄收完一封电报,看了看,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即怀揣电报,走出大门,直奔远处的总管府而去。 
  昌都总管府坐落于两河之间那块三角形地带的平坝上。戒备森严的大门口的两个卫兵都对汉森已经非常熟悉,此时见他走来,立即热情地微笑着向他立正敬礼。但汉森不屑一顾,趾高气扬地朝官邸里走去。 
  汉森走上木板楼梯,经过描龙绘凤的走廊,走进一个装饰豪华的藏式客厅。 
  勤务兵走来为他斟上酥油茶。 
  汉森问道:“昌都总管在家吗?” 
  勤务兵毕恭毕敬地回答说:“请稍候!” 
  勤务兵进套间里请出年轻的昌都总管。 
  汉森走上前去握手说:“你好!” 
  总管邀请道:“请坐!” 
  汉森还未坐下,便急着将电报递给总管。总管看了以后,皱了皱眉头。 
  汉森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格达此次来昌都,这里不是他的目的地,而是可能要去拉萨。” 
  总管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汉森滔滔不绝的说:“当然。格达所在的白利寺,在甘孜地区虽然算不上大寺庙,但格达在当地,乃至整个康北一带都是一个极具影响的人物。30年代,红军长征路过甘孜时,他同红军总司令朱德关系密切,现在,他又是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身份来的。在共产党的解放军已将兵临金沙江一线的时候,他窜来昌都,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这一点,作为噶厦政府派到昌都的总管,你不能无动于衷吧?” 
  总管摊摊手,不满地说:“我有什么办法呢?” 
  汉森说:“至少应当阻止他,绝不能让他去拉萨。” 
  总管感到为难,摇了摇头。 
  7月下旬的一天,格达一行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到达昌都,决定住进老朋友霍娃仓家。刚走到霍娃仓庄园门口不久,霍娃仓便接到仆人的禀报喜形于色地迎了出来。 
  “啊啧!古学啦!是达玛拉山的风把你给吹来的吧?一路辛苦了!”说着,他同格达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行了贴面礼。 
  格达打量着霍娃仓说:“老朋友,别来无恙?” 
  霍娃仓连连点头说:“好!好!古学啦,你呢?” 
  格达强打精神说:“很好!我能从千里之遥的甘孜来到这里,就是最好的证明……噢!这次我可是带来了大队人马,都能住下吗?” 
  霍娃仓高兴地说:“别说你这七八个人,我这里曾经住过一个排的藏军啊!”说罢,他附着格达的耳朵说:“你带这么多人干什么?差不多都是些年轻人,当局对这些年轻人恼火得很哪!” 
  格达也放低嗓子笑着说:“他们除了我的随从人员外,还有我的朋友的儿子、孙子,打算同我们一道去拉萨朝佛,怎么,不行吗?” 
  霍娃仓也不由地笑了,他说:“那好,那好,请进吧!” 
  格达被迎进大院去后,益西群批和向巴泽仁领着大家卸行李。 
  这时,一个剽悍的小伙子骑马匆匆赶来。 
  降村一眼认出那小伙子是谁,迎着他说:“穷达,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你不怕藏军抓你吗?” 
  管家领着大家卸完行装、安排好住宿之后,他才被邀至进客厅坐下。这时,霍娃仓正在对格达说:“……老朋友,请你实话告诉我,共产党究竟怎么样?” 
  格达说:“那还用说吗?十多年前我就同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打过交道。那些事情前些年我来昌都时已经给你讲过了。说句心里话,我已经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好的军队,那么好的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怎么比喻呢?共产党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 
  “可这里的传闻却把共产党说得一无是处,闹得人心惶惶!” 
  “我是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同时,仍是白利寺的活佛呀!”格达说:“共产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不仅写进了《共同纲领》,而且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不然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