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笑看风云起 >

第540章

重生之笑看风云起-第540章

小说: 重生之笑看风云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那个小村子,也就跟着败落了。现在除了一些老的走不动的,或者是还对厂子有感情的人之外,基本已经没什么人住在哪里了。

一个原来热热闹闹,有着五六万人的大型兵工厂,现在也就是百十个老弱病残还在厂子附近住着,顺便做着保安的工作,其他的人早就走的一干二净了。

李志扬他们到达老坦克厂的时候,在大门口迎接他们的是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这俩老头一个姓李是李志扬的本家,两外一个姓王。

俩人分别是原来厂子的老厂长,和总工程师,现在都是退休在家。

这个厂子现在没有厂长,在九零年代后期,原来踏实肯干的一帮领导到点退休了之后,部队和地方上,分别给厂里塞进来很多只会捞钱,不会做事的领导干部。

这帮家伙除了会捞钱和祸害工厂之外,在其他方面真的是一无是处,所以很快这个厂子就没落了。

而到了两千年之后,这里就一直处于停产整顿的状态当中,很多工人都下了海,或者是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去了。

而部队和地方上,就算想派人来这里当厂长,都没人愿意来,前面的几任厂长,就纷纷是在接到任命之后,找着各种借口,不来这里就任。

在厂子的形式火爆的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要来这个工厂里上班,当领导的。

可是到了现在,这里居然成了鸟不拉屎,根本就没人愿意来的地方,甚至在春阳和金州还有个说法,那就是如果你想整谁,那就把他派去老坦克厂当领导,足见这个厂子的破落的情形。

李志扬站在这个坦克厂的大门前,看着那长长的院墙围着的工厂,然后是那锈迹斑斑的大铁门,还有那个玻璃都碎了但是用纸板遮挡起来的传达室,还有厂子门口的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站在那白漆都掉的差不多的33X兵工厂的招牌的旁边。顿时就是眼角一阵发酸

月底了,要点月票成不?。

第五百五十九章 组建新公司

“是李志扬,李同志吧?”

其中一个白头发老头,在李志扬下车之后,呆站在厂子的门口之前的时候,迎了上来问道。

“对,我就是,您老是?”

李志扬看着老头有点奇怪的问道,在他来的时候,谢念海曾经告诉过他,原来的厂子的厂长李大顺,还有原来的总工程师王福祥会在哪里配合他的接受工作的。

在李志扬的印象里,这样的大厂字的领导,尤其是厂长和总共,怎么不都得是大腹便便满面红光的角色。

可是哪想到,在这里等着他的居然是两个土都埋到了脖子根的老头子?

“呵呵,我是李大顺,原33X厂的厂长?”

那个老头咧着掉了好几颗牙的大嘴笑着对李志扬说道。

“您这年纪。。。”

李志扬不知道现任的厂领导是那个,因为他对老坦克厂,以前也是听说,路过过,并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这里的人,所以他对厂子的现实情况其实并不是太了解。

“哎其实厂子里,已经很多年都没有领导了,上面派谁来,谁都不乐意来,厂子里的情况你也都看到了,这样的情况谁愿意来啊?”

李大顺叹了口气之后说道,边说还边回头把身后那黑漆漆,野草满布的破落工厂指给李志扬看。

李志扬这一看,再加上李大顺在边上这么一解释,顿时就明白了情况。看样子,肯定是前几任领导把这里给吃光,捞光,败光了,然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人。

而后面的自然不愿意来接手这样的烂摊子了,再加上上面肯定已经很久没往这里拨款了,所以这里目前的情形就是这么一直抛荒的状态当中

当时他想谢念海提出了要拿下这个33X厂的时候,只不过是凭借着自己的印象,而且他当时了解到谢念海他们本来是想自己偷偷的吞下这个工厂的,那么这里肯定就差不了。

所以他根本就没多做什么了解,再加上当时年关将近,他也就没派人过来了解情况,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场面。

“那这位是?”

李志扬现在也是见怪不怪了,心里有了准备也就不那么吃惊了,于是又赶忙问在李大顺身边的另外一个老头是谁。

现在虽然春节过了,可是立春时节还没到呢天气正冷着呢两个老头,看来是在这里等了有一会而了,都冻得头脸发红,李志扬打算赶紧结束了在这里的对话,带人进屋子里去。

“这位是咱们原来的总工程师,王福祥。”

李大顺介绍到。

“你好,你好。”

李志扬伸出了手,和王福祥握手示意,王福祥这老头好像并不太擅长交际,所以只是干巴巴的在脸上挂着笑,没怎么说话。

李志扬一看李大顺还在边上站着呢,这外面挺冷的,于是就赶忙说道。

“走吧别在这里站着了,走,咱们进去说话。”

说完就走在前面,带着两个老头往厂子里走去。

黑豹下了车,在他后面跟着,成小寒留在车里,没下来,几个人也没走多远。

到了那扇锈迹斑斓的大铁门之前,李大顺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铁门上的大链子所,推开铁门带着李志扬他们走了进去。

李志扬并没急着进厂里面看,而是进了大铁门边上的那个破旧的传达室

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一股酸腐之气就迎面扑来,差点没把李志扬熏得晕过去。而这时候那李大顺走上前来,一脸尴尬的笑容,还一边解释道。

“小李同志,是这样的,现在厂子不行了,自打两千年后就一直是处于停产整顿的状态。厂子里根本就没人,也没有领导愿意来管,而厂子里原来的工人们日子也过得不好,有一些年轻人,就开始手脚不干净,从厂子里偷东西。咱们这个厂,虽然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可是原来剩下的破铜烂铁也不少。可是那可是国家的财产,我在这个厂子干了一辈子,我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我就主动搬过来,在这里看着呢!”

李大顺的话很朴实,没什么假大空的话在里头,可是就是这样朴实的话,却让李志扬听得觉得眼睛发酸。

还是有朴实人,还设有好干部的啊

“怎么不请个打更的人在这里看着,您看您这年纪这么大了?”

李志扬又问了一句说道,这李大顺横看竖看都有七十多了,怎么还在这里挺着呢?

“哎厂里早都发不出工资来了,哪里还有钱请人?”

这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那个王福祥出声接了话,李志扬一听这话,顿时就是直骂自己傻蛋,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其实老李的儿女们也早就要接他去城里住,可是老李他放心不下这个厂子,所以就一直僵着没有去,我看他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所以我就过来陪陪这个老伙计,这次正好接到上面的电话,说您要过来接受厂子,因为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人来代表咱们老坦克厂,所以上面才派我俩来参与这个接受的任务的。”

王福祥见李志扬没说话,就继续接着说道。

李志扬是越听越心酸,这些为了原来的老工厂奉献了一辈子的人啊现在在全天朝,恐怕也就只剩下这样的人,在心里还有信仰了吧

李志扬四处打量了一下,这个传达室的面积不小,看得出还带着原来厂子辉煌时代的印记。

靠近大铁门这边是一个客厅式样的传达室,有二十几个平方,在西北南三个方向都有窗户,还有在北面朝向厂子内部的方向,还有个进出的破旧木门。

里面只有一张不知有多少年的破四方木头桌子,边上还有几把凑活着能坐的破烂木椅。靠东墙上是一个火炉,还有接装的土暖气。

东墙上有扇门,里面应该就是李大顺住的地方,还有厨房了,李志扬往里走过去看了一眼,果然没错。

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起居室,搭的是北方常见的土炕,土炕上面堆放着还算是干净的两床被褥。

靠在南墙的方向就是两位老人的厨房了,李志扬大致往哪餐台上看了一眼,之间上面就有两颗有点发霉的白菜,还有几碗咸菜,墙角堆放着一袋子的土豆。

李志扬这时候更是眼角发酸,有点想要流泪的感觉,不过他硬是憋了一下,把眼泪有挤了回去。

国家有这样的人,有这样还有信仰的人,愿意为她付出的人,是这个国家的福气啊

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

这时候正好是中午刚过不一会儿得时间,李志扬一看,估摸着两位老人肯定是为了等自己,所以还没吃饭呢因为他看到了,那边的煤气灶上,还热着剩饭呢

于是李志扬回身对黑豹交代道:“黑豹,你和成小寒说一声,要他去最近的饭店弄点硬菜回来,顺便带点好烟,好酒回来,咱们中午陪着两位老爷子吃一顿!”

黑豹招呼了一声就出去了,来的路上,他们路过过几家路边小店,看样子还成,就让成小寒到哪里买就行了。

“哎呦不用了,不用了,这那成啊?”

李大顺连忙出声客气道。

“嘿嘿,没事,反正我们也没吃呢您二老就跟着我们对付一口。”

李志扬连忙说道,这话让二老感觉轻松了不少。

成小寒去买饭去了,李志扬这边也跟着两位老人开始闲聊了起来,顺便了解一下这个厂子的情况。

这一聊还真是了解了不少,原来别看这个厂子破烂,但是出来的能人却是不少,原来这个厂子里的不少技术工人,在厂子停产之后,就纷纷辞职去了南方闯荡。

有不少手艺精湛的老工人,在南方可是相当的混得开,毕竟他们在这个厂子里可是磨练出了相当的技术能力。

现在很多人都当上了小老板,开起了自己的小工厂。

而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先混的并不是太好,就在春阳或者是金州,有一顿没一顿的混着呢

这些人也不在少数,大多数的人,还都希望着国家对这个工厂能够给予重视,或者是重新拨款给予扶持,或者是干脆就转卖给私人企业,大家想办法买断,或者是看看新老板要不要人。

在之前他们虽然抗拒过转产,但是那时候是因为厂子里的情况还好,但是后来在接连几位厂长的败坏之下,现在厂子都这德行了,工人们也没了原来的精气神,来保卫厂子了。

而且在这次聊天之中,李志扬还了解到,这两位老人,别看现在好像很寒酸,但是其实人家过得并不差钱。

这李大顺和王福祥,原来可都是厂子里的技术骨干,都曾经在苏联深造过,可都是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的老海龟了。

尤其是这个李大顺别看人家是工人出身,可是人家可是当年的三八红旗手,技术标兵呢

在厂子建立之初,就被派去了苏联,在一家兵工厂里开始实习,学习,一直学了三年才回国的,人家的技术经验可不是吹出来的,厂子里不知有多少子弟,都是这位老师傅带出来的,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而那个王福祥,也是差不多的背景,不过就是他的学历要比李大顺高,在苏联待得时间长,还上过当时的苏联的大学呢

两位老人家,可都是精通俄语的老一辈人才

人家其实现在的日子过的相当的舒坦的呢,两位老人的子女,在春阳和金州,都分别经营着好几家汽车或者是机械修理厂,日子正经过的红火呢

完全是属于不差钱一类的,现在在厂子里打更完全是没事,找点事情来做,顺便为国家贡献余热的。

听了两位老人的介绍,李志扬不由得更是对这两位老人家肃然起敬

李志扬这时候不由得心里一动,又顺便像两位老人家,打听起他们那些徒弟的动静来。

原来李志扬琢磨着,这两位老人家如果确实是真材实料,那么他的那些个徒子徒孙里面应该是有不少有本事的,如果那些人现在日子要是过的不如意的话,那自己招来又何妨。

要知道现在自己缺的正好是,这样有技术,有经验的老工人,不过在他只不过是打算让这些人起到培训的作用。

因为一旦他的那些现代化机床进场了之后,所需要的就不在是这样只会手艺活的工人了,而是需要大量会编程,会操作那些现代化的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了。

但是这样的技术工人,可是不太好培养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天朝的教育体制的培养之下,大多数人都是眼高手低之辈。

很多所谓机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接触过几次真正的现代化机床。

所以未来李志扬的工厂的工人主体是面对这些人的,但是在让他们操作和使用机床之前,李志扬觉得必须对他们进行一下手动能力的培养,并且了解一个个,特种轴承是怎么样生产出来的。

所以这李大顺或者是王福祥的徒弟们,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吗?

李志扬这一打听可好,原来两位老人的徒子徒孙有不少,可是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在下岗创业之后取得成功的。

所以他们的徒弟里面还是有很多日子过的相当的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惨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