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铁腕官途 >

第11章

铁腕官途-第11章

小说: 铁腕官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齐家主持。刘齐家用洋洋洒洒三千字祭文,对孙殿民一生为党和国家的无私奉献,特别是对汾城所做的贡献进行了生动感人的阐述。祭文读罢,悲楚之声此起彼伏,唏嘘感叹之音不绝于耳,人们在感念孙殿民这一生贡献的同时,也被刘齐家的祭文所折服。

不过这份祭文却让县委书记顾平有些不大高兴。追悼会结束后,顾平便跟同行的汪建设说,齐家同志的祭文中多有言过其实之处,起码在汾城的事情,有些明明不能算在孙殿民的头上,齐家却要生拉硬扯,虽说死者为大,但别的同志难免会有意见。汪建设只是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本来孙殿民家里有给大家安排的饭,县委常委却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纷纷上车离去。见常委们走了,其他部、委、局、办的领导也随后离开了,宣传部的人也要走,梁红艳阻止了说,人家可以走,但我们不能走,好歹要吃了饭再走,大家都走了孙部长家人也会觉得没面子。屈培贤却在一旁开玩笑说,咱们不吃饭好歹也能为孙部长的家人节约点开支。显然是在讽刺孙殿民的那三个子女争夺抚恤金的事情。最后大家还是留了下来。

不想灵柩上路,大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梁红艳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是县委书记顾平打来的,梁红艳不敢怠慢,急忙出去接了电话,一会回来便安排赵永奎负责一下,自己则叫上陶如轩匆匆而去。

路上,陶如轩就问梁红艳是不是有什么紧急任务。梁红艳含笑看了陶如轩一眼道:“没什么紧急任务,是顾书记叫去丰源大酒店吃饭。我想让你见见顾书记,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一听这话,陶如轩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和紧张,心想自己不过是宣传部的一个小科员,虽然平时在单位里也经常能碰见顾书记,但终究不够级别,从来没敢正儿八经打过招呼,只是偶尔上厕所的时候遇到,出于礼貌,亲切地叫一声顾书记,人家也不过嗯一声,或者好好好地点点头。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会在打完招呼后,一整天都心绪不宁地回味,考虑自己打招呼的时候是否得体,顾书记脸色不大好看,是不是因为自己说错的什么,可又一想,自己也不过就是一句“顾书记好”,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话,又考虑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让顾书记不高兴的动作,凡此种种,总之这一句招呼总能把自己一整天的情绪都搞的七上八下。再后来也渐渐明白了,自己所有的担忧和兴奋不过是杞人之思而已,其实人家顾书记关注便池恐怕都要比关注自己一个小小的宣传部科员多一些,也就不再胡思乱想了。

现在梁红艳突然带自己去见顾书记,事先连个准备也没有,陶如轩的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虽然刚刚离开河垣县,起码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丰源,陶如轩还是不由自主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可整理完之后,还是觉得自己这身t恤、牛仔裤太不正式,不免有些懊恼,后悔早上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穿上短袖、西裤。这怪也只能怪自己平时随便惯了,三叔曾给自己说过,在机关上班最好穿着正式一些,而自己觉得自己不过是小科员,整天就是跟具体工作打交道,没必要穿的那么正式,现在才知道,临时遇到事情是多么的尴尬。

梁红艳似乎也看出了陶如轩的心思,在陶如轩身上打量了一下道:“你穿这身衣服见顾书记恐怕有点不太合适,这样吧,到了丰源后,咱么去购物中心转一圈,给你重新置办一身。”

“那……时间还跟得上吗?”陶如轩不无担忧道。

梁红艳见陶如轩头上已经涔出一层细细的汗水,便从包里掏出一包纸巾塞到陶如轩的手中,莞尔一笑道:“你别紧张,时间完全够用了。顾书记还要去市委办点事,让我们在丰源大酒店等他。”

停顿了一下,梁红艳接着道:“一会见面后,顾书记可能会问你一些关于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上的事情。你实事求是地说就行了。不过顾书记这个人比较注重年轻人的学习,你最好在这方面多说一点。当然,在回答所有问题的时候都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简明扼要,二是不要随意发挥,顾书记问你什么你说什么。你就把它当成是一次面试来应对吧。”

陶如轩点头应了一声,心里却久久无法平静,一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准备。直到汽车上了去丰源的一级路,陶如轩的思绪才算进入状态,将顾平书记可能问到问题,在脑子里逐条梳理了一遍,又站在顾平书记的角度反复考虑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问题该如何回答,用什么方式回答更加得体。

梁红艳知道陶如轩在考虑问题,一路上话也很少,只是偶尔想起什么了,便提点一句。

进入丰源后,陶如轩已经把顾平书记可能问到的问题考虑定盘了,又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再考虑了一遍,黄师傅便将车停在了购物中心门口。然而,转了没几家,陶如轩就有些想打退堂鼓的意思了。这里的东西实在太贵了,平常在外面一件衬衫一件百十块钱,这里的却要三四百,甚至七八百、上千的都有,一条西裤一般的也要三四百,上点档次的更是都在千元左右。

这么贵的衣服,陶如轩从来没有买过,凭自己的那点工资也根本买不起,便想给梁红艳说换个地方。

不过,梁红艳却兴致正浓,手里一件白色压纹的裙子站在镜子前面往身上比划,那服务员也在一旁不断地奉承,说梁红艳这个年龄穿这件裙子刚好合适。梁红艳便打趣问服务员自己多大了。那服务员不知道是真没看出来,还是有意奉承,便说梁红艳顶多三十出头。一个已经四十岁的女人,听到这样的话,哪儿有不乐的道理,一脸的快乐也不说自己的真实的年龄,将裙子递给服务员便道:“给我包起来吧。”那服务员的脸上便堆着微笑,给梁红艳鞠了半个躬道:“谢谢阿姨!”梁红艳的脸刷一下就变了,一边转身离开一边道:“还是算了吧,我不要了。”服务员眼看着到手的生意就这样泡汤了,愣在那里半天不知所措。

。。。

。。。

第十六章 梁红艳的目的

第十六章梁红艳的目的

陶如轩在一旁看的就差点憋出内伤,趁机道:“梁部长,咱们还是换个地方买吧。这儿的衣服实在有点贵的离谱。刚来的时候,我见购物中心对面好像也有卖衣服的,咱们不妨去哪儿看看吧。”

不想梁红艳并没有接陶如轩的茬,而是直接问道:“小陶,你给我说实话,我看上去真的就那么老吗?”

陶如轩便笑了一下道:“其实你才刚刚四十,本身就不能算老,而且看上去还要比实际年龄起码小五岁左右。也许你没注意到,刚才那位服务员也就十**岁的样子,所以人家叫你阿姨其实也不能算过分。我有时候走在大街上,还有初中生叫我叔叔呢。”

如此一解释,梁红艳的脸上就渐渐露出了笑容,这才说起陶如轩刚才的提议道:“这里的衣服虽然比外面贵点,但是质量有保障。你听我,还是在这儿买吧。”大概也能看出来陶如轩恐怕是钱没带够,便接着道:“钱的事儿你不就用操心了。你大学毕业一定参加过各种各样的面试,应该知道这面试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是你第一次见顾书记,一定要给顾书记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你而言,这可是人生的一个大好机遇,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梁红艳的话无疑是非常有道理的,同时,陶如轩也渐渐意识到,梁红艳之所以让自己见顾平肯定是有其用意和目的的。稍加思虑,便不难看出来,梁红艳的目的八成是要自己给顾平当秘书。

顾平现在的秘书叫马齐昆,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在县委楼也经常碰面。马齐昆不仅长的一表人才,而且写的一手好字,材料写的也很不错,在县委楼里也是能挂上号的一位,只不过这个人有些自视太高,又是顾平书记的秘书,所以平时就喜欢摆摆架子,见人也不大说话。而且这个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经常在背后议论顾平的是是非非。顾平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其实心里肯定非常清楚。所以顾平不喜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梁红艳把自己提到顾平身边当秘书,对她而言当然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因为自己是她梁红艳推荐的,今后自然跟她走的近,顾平有个什么动向,她也会马上从自己这里知悉。可以说这是一种毫无疑问的双赢。而且她很有可能马上就要顶替孙殿民进常委了,更准确地把我顾平的意图和动向,就更容易在常委会掌握主动权。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就不难解释梁红艳这段时间一直提携自己的原因了。恐怕那天自己写的材料得到顾平的大加赞赏后,梁红艳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由此可见,自己过去的种种猜测,不过是妄断而已,梁红艳真正的看中的其实还是自己写的材料。当然,如果非要再附加一条的话,那就应该还包括自己还算凑合的长相了。

想到这里,陶如轩感慨梁红艳心机的同时,也没再跟她客气。官场上的男女关系有时候根本说不清,也不需要说的太清。大多数情况下,顺其自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刻意为人,反而会让人望而生畏,以为你有什么图谋和想法。

下午来到丰源大酒店的时候,陶如轩浑身就已经焕然一新了,白色的衬衫、笔挺的西裤、油光发亮的皮鞋,整个人都看上去精神了许多。

顾平书记从回到大酒店后,只瞥了坐在沙发里的梁红艳和陶如轩便径直往楼上走去。陶如轩还没有反应过来,梁红艳急忙拉了一把陶如轩,悄然跟了上去,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直到进了房间,顾平才给两个人让了座,又去卫生间洗了把脸,才出来问道:“梁部长,今天孙部长的追悼会上没什么事儿吧?”似乎并没有注意梁红艳身旁的陶如轩。陶如轩便感觉自己似乎有些多余,却也只能尽量保持镇定。

梁红艳笑了一下道:“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大家都觉得齐家同志的追悼词写的有点过了,把很多本该属于您的功劳都记到了孙部长的头上,这无论如何有些说不过去。”

顾平面含微笑摆了摆手,在梁红艳对面的沙发里坐下来道:“我的功劳倒无所谓,殿民同志确实为汾城的工作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很多工作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嘛。齐家同志为殿民同志表功,本没什么错,可也要尊重实事嘛。”

陶如轩本来还听的有些云山雾罩,心想顾平怎么一进来就问追悼会上的事儿,而梁红艳似乎一下子就猜中了顾平的心思一样,现在才算有所明白,这二人估计也是心照不宣,两句闲谈便交流了对刘齐家所写追悼词的看法。顾平目的,更多的恐怕是要统一阵线。

今天追悼会上组织部长刘齐家的追悼词,陶如轩也大致听了一下,对孙殿民确实有不少过誉之处。而这样一来,无形中就等于抹杀顾平作为一把手的功绩。刘齐家起码应该写上“在市委宣传部和县委顾书记的领导下,孙殿民如何如何”,可刘齐家偏偏把这些看似套话,但也又十分必要的词全部给去掉了。

刘齐家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也是一位老同志了,不会大意的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写、这么说,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对县委书记顾平有成见,故意为之。如此一来,顾平对他有意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顾平是县委书记,刘齐家是组织部长,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刘齐家这个组织部长,估计就离倒霉不远了。

梁红艳想要接任孙殿民,就必须依靠顾平,当然要顺着顾平的意思说了。这种连自己一个小科员都能听出来、看出来的问题,梁红艳岂能看不出来。因此,顾平一开口,梁红艳便知道该怎么说了。

“对对对,顾书记说的太对了,现在有些同志就是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这跟我们的革命传统思想严重不符嘛。”梁红艳符合顾平的同时,提出了理论依据。

对这样的回答,顾平显然非常满意,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落在了陶如轩的身上,马上堆起了一脸的微笑问梁红艳道:“红艳,这就是你要给我介绍的小陶吧。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嘛。不错,不错。”

被顾平提起,陶如轩急忙站起来欠了欠身。梁红艳这才给顾平介绍道:“陶如轩,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文章写的很不错。”说着停顿了一下,挂了一脸的不好意思接着道:“其实你让我写的稿子,很多都是出自小陶之手,我不过是应个虚名。”

陶如轩不禁证了一下,心想梁红艳除了上次让自己写了一篇关于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结稿之外,好像再没让自己写过,怎么突然把自己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推呢,旋即再一想便明白了:梁红艳之所以甘愿将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