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弄潮 >

第893章

弄潮-第893章

小说: 弄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延伸拉长,形成更大更宽更长的衍生开来的产业链,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而我觉得怎样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做好做强就是第一步,这才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它将决定我们宁陵今后几年甚至十年的前景。”

钟跃军眼睛也是一亮,赵国栋这个观点和他想法不谋而合,现在市里边有一种观点很盛行,那就是宁陵的支柱就是这些大项目,只要有这些大项目投入,从一期到二期,再到三期,那么宁陵经济就会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这让钟跃军有些担心,没想到赵国栋也相当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赵书记,你这话说得太对了,我看我们真的有必要在一些会议上和场合上正一正视听,我觉得咱们市里一些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在这方面认识上都不到位,有偏差,眼睛只盯到大项目,只看到眼前利益,对中小企业发展关注不够,尤其是对怎样建立一个支持、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机制体系缺乏认识和热情,这一点必须要纠正。”

钟跃军语气相当严肃认真,听得赵国栋也是一愣,看来钟跃军似乎在这一点上对顾永彬和李代富都有些看法,尤其是顾永彬。

顾永彬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和钟跃军之间的关系明显不及尤莲香与钟跃军那样融洽,尤其是顾永彬在很多问题和钟跃军观点都不太一致。

比如在兴建工业废水废料处理中心这个问题上,钟跃军主张先建设起来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竞争力,而顾永彬则认为建肯定要建,但是一来是不是需要投入这么大资金建设,应该通过更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二来设计规模会不会太大,缺乏更严格的科学论证,另外在工业废水废料处理中心的运转模式上也和钟跃军观点不尽一致。

顾永彬性格外圆内方,表面上十分谦和,但是骨子里却是有些倔强,在赵国栋看来对方对纵横捭阖之术颇有造诣心得,虽然来宁陵时间不是太长,但是人缘关系却处理得相当不错,很快就拉到了李代富这一有力的同盟军,对于政府投资巨大的这个工业废水废料处理中心项目,该如何收回成本这一观点上与钟跃军和竺文魁两人在市里形成了旗帜鲜明的对峙局面。

当然赵国栋并不认为顾永彬的观点就有什么不对,对方提出的工业废料废水处理中心的规模和科学论证问题赵国栋也觉得有其合理的因素在其中,这样大一个政府投资项目,当然需要经过科学论证,但是也需要考虑到目前宁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特殊情况,既要确保安全科学合理的推进这个项目建设,同时也要在时效上要满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企业发展需要,怎样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实际上也是考验市政府的工作能力。

对于市政府里的这些观点差异争论赵国栋都保持着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基本上不参予过问。

在他看来钟跃军是市长,无论你顾永彬有什么不同观点,但在市政府范围内都必须要统一在市长办公会内来解决,如果真正超越了这一界限,真的需要到常委会这一级层次来解决了,也该由钟跃军提出来,那当然又另当别论。

“跃军,对于不同看法我们要加强学习交流,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沟通互动,求同存异嘛。我感觉到总的来说我们市里工作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什么不同意见也都还是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讨论,这种氛围很好,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也证明了我们宁陵在体制框架上已经确立了一个能够供大家共同探讨讨论的平台和环境,这其实就是一个成功。”赵国栋想了一想才缓缓道。

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处理某件事情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这都很正常,关键在于有一个合理的运作体系机制来实现意见观点从酝酿到讨论再到决策最后到执行,而在这一点上,赵国栋自认为宁陵目前应该做得相当好。

钟跃军原本还有一些想法,但是赵国栋这么一说却把他给套住了,但他也得承认赵国栋所说属实,顾永彬和李代富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与他的观点不一致,但是争论探讨都是在市政府这个圈子中,并没有扩散到外边,赵国栋可能听说了一些,但是市委这边都没有过问,也就是说,这一切都还是在他这个市长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自己这样冒然提出来,似乎就有点像自己控制不住市政府局面一般,钟跃军绝不愿意在赵国栋面前留下这样一个印象。

虽然赵国栋现在对于自己比较信任,但是他作为市委书记永远掌握着主动权,很难说日后会不会有其他想法,要想赢得尊重,首先就得要让展示自己的能力。

钟跃军很明智的转移了话题,把话题转到了年底全市干部奖金发放的问题上来了。

前两年黄凌主政时期,GDP增速虽然不慢,但是在财政收入上变化却不是很大,这也导致了宁陵财政始终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干部职工除了工作收入外,在奖金福利的发放上并没有比前几年有多大变化,2002年宁陵市级财政增速加快,但是由于前期在公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较大,财政依然是赤字财政。

但是去年就不一样了,宁陵市级财政打了一个相当漂亮的翻身仗,财政收入翻番有多,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都出现了历史上最疯狂的暴涨势头,连从来都是叫苦叫穷的市财政局长今年都一反常态的表现得格外扬眉吐气,也使得市里干部职工都对年末这一次市里福利奖金数量的发放上充满了期待。

赵国栋和钟跃军商量了之后确定了一个基调,财政收入的猛增与全市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分不开,但是也要考虑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提出了分为机关和基层一线两个档次,适当拉开距离,确保基层一线干部收入高于机关干部。

第十四卷 异军突起 第八十九节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党政机关来说,年末永远都是最忙碌的时候,各种座谈会、总结会、表彰会都要召开,一年的工作,再怎么也要给个说法,各个部门的考核工作也要全面展开,这是对一年工作画句号的归总,对于各单位各部门来说,也就意味着今年一年上级对你工作成绩的判定。

但是今年却与往年又有些不一样,今年的忙碌中都透露出阵阵喜气,就从政府部门悬挂的灯笼和插上的彩旗时间就可以看出来,几乎是提前一二十天就开始打扮装饰,市里主要街道也是粉饰一新,路灯、绿化、广告牌、霓虹灯都是该换的换,该装的装,一句话,喜意临门。

毫无疑问,宁陵在2003年度全省多个重要指标的考核上一举夺冠,不仅仅是让市里边领导们一个扬眉吐气甚至趾高气扬,一般干部和市民同样也多了几分喜气和得意,《宁陵日报》也是用鲜艳的刊头套红将宁陵在全省各种数据考核上的名次罗列出来,也是引来不少干部的腹诽。

但不管咋的,对于生活在现实中市民们来说,至少市容市貌的巨大变化,公用基础设施的日益健全,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商业、服务业的繁盛,这些无一不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产生着深刻影响。

虽然一江之隔,老城区依然是市民们的主要居住区,但是毫无疑问江东新区的开发和河南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使得原来狭窄拥挤的老城区人口逐渐向江东新区和河南新区的迁移了,这个趋势不容逆转。

虽然乌江主干线大桥尚未竣工,但是江东新区辉煌大道两侧的土地已经成为开发商们竞相追逐的热土,谁都知道一旦主干线大桥竣工,这条直达妙峰山和妙湖的主干道无疑就变成了沟通新区和老城区的核心中轴线。

老城区这边已经是寸土寸金,而且按照宁陵市的规划,老城区作为民俗风貌保护区,基本不允许进行商业开发,而要想尽可能最方便最直接的与老城区民俗风貌保护区连为一片,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托正在建设中的辉煌大道这条主干道来发展,而正在建设中的建国饭店和王朝大酒店更是昭示着这条主干道将成为日后宁陵当之无愧的地理中心中轴线。

除了辉煌大道之外,在辉煌大道和国道512几公里之间,市建设局也规划出了好几条次级干道直抵乌江江畔,而在512国道与辉煌大道也通过了几条次级干道联系起来,这就就形成了一个棋盘式的规划局面。

随着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文化体育设施的不断建成完善,原本一直被市里采取有选择的转让方式的江东新区土地迅速升温,地块根据不同地段和位置从几万到十几万一亩迅速攀升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亩。

地价的飙升也使得这一块昔日宁陵市无人问津的垃圾场乱坟岗变成了开发热土,尤其是来自安都、长沙的外地大房地产商进入,更是使得在这片土地上的竞争愈发激烈。

而随着江东新区的开发建设蓬勃兴起,宁陵本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而宁陵市政府也是有意培养本土建筑企业,对参予江东新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企业都作了一些隐性限制,要求必须是宁陵本地企业,如果是来自外地的企业则要求在宁陵本地成立单独公司或者分公司。

按照市委市府的设想,最繁华最优越的地理位置首先满足重点设施需要,比如体育场、青少年艺术中心、文化宫、图书馆、艺术宫和影城,然后再是采取选择性的协议转让给重点项目,比如建国饭店和王朝大酒店以及长陵大厦,再次才是进行公开招拍挂,转为市场方式拍卖,最后才轮到考虑一些行政机关办公用地需要,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江东新区的合理规划,又可以满足提升宁陵城市形象要求,也能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来或取财政收入。

江东新区开发已经成为这一届党委政府最为得意的光鲜政绩,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份政绩博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很多时候往往是政府认为最为值得夸耀的亮点工程往往却被老百姓视为面子工程,根本不予认可,甚至大加抨击,这样尴尬的情形实在多不胜数。

而宁陵市委市府将昔日江东新区这一片无人驻足的垃圾场变成了绿荫如盖花团锦簇的花园式城区,大量公用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完善,使得这块土地的宜居程度迅速超越了老城区,不但成为老城区市民们改善居住条件的首选之地,也成为伴随着宁陵经济开发大潮滚滚而来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最佳选择所在。

“文魁,你们市政府这般关于廉租房的规划情况怎么样了?”站在桥头的赵国栋俯瞰了一下有些浑浊的乌江水,突然问道。

竺文魁愣了一愣,刚才赵书记还饶有兴致的听着自己对江东新区的介绍,对于进一步控制土地出让确保今后几年市里能够有稳定的土地资源可供调配,对于近期江东新区出现的开发热赵书记显得有些心事重重,这会儿突然问及这个问题,让他意识到只怕赵书记有些想法。

“赵书记,关于廉租房的问题我们政府这边争议有些大。您也知道在由于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太过巨大,城投集团目前负债相当大,而主要的资产其实就是土地,虽说江东新区一期在拆迁和土地补偿上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在平整土地上投入不少,加之二期建设就会面临拆迁和土地补偿方面的压力,城投集团压力也很大,另外市里财政也对城投集团资金控制很严,市里不少老城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开支也需要列支到城投集团中,所以……”

“所以你们市政府这边有这样拖着赖着无所作为?”赵国栋语气有些不善。

竺文魁心中一凛,他几乎从未听到过赵国栋用这样的语气和他说话,平素赵国栋有时候语气虽然严厉一些,但是也是只针对个体事例,极少一句话把整个市政府都拉了进去。

“赵书记,……”竺文魁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文魁,我告诉你,今天上午我没啥事儿,就一个人起了一辆自行车到老城区那边转了一转,菜市场、江边上、公共汽车站,我都去溜达了一圈,感触很深,接触到不少平常我们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赵国栋悠悠的道。

听得赵国栋这一说,竺文魁头皮有些发麻,他最怕主要领导有微服私访的清官情结,这看似通过这种方式明察秋毫,但是实际上片面性主观性很大。

现在老百姓对政府抵触情绪很大,不管你政府干啥事儿,做什么活儿,总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老百姓不理解,那就得说你是在变着法子折腾,要不就是骂政府没有总体规划,朝令夕改,或者就说你是有意想要从工程中吃回扣,竺文魁不否认有这样那样的现象存在,他能保证自己,但是却不敢保证自己手下每个人都如此,但是有些工程的确是城市规划调整需要,也许是你必须要开展的工作,但是做下来之后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