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36章

大宋的智慧-第36章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县丞豪迈的摆了一下手说:“绸缎庄可不好开,不光是需要大茧,这里面的门道太深,我们掌柜,伙计,缫丝的人手都没有拿什么开。”

听到刘县丞这么说,云峥赶紧接话道:“明年,明年打算开绸缎庄!”

梁琪只觉得眼睛里的泪水在飞快的往外喷,不大工夫小脸上就满是泪水,在脸上汇集成小溪,顺着尖尖的下巴往下淌,看得刘县丞一脸的不忍心。

云峥掏出自己的手帕递过去,刚要劝慰几句,手上传来一阵剧痛,梁琪死死地咬在自己的胳膊上,还把头晃来晃去的,看样子不把那块肉咬下来,梁家大小姐就不肯罢休。

不敢胡乱挣扎,要是不小心把梁琪那一口白牙弄掉一两颗,自己的罪过就大了。只能惨叫着要梁琪松口。

云峥的皮太厚,梁琪的小牙还对付不了,松开嘴之后嚎啕大哭着就离开了桌椅店,钻进自家的马车一溜烟的跑回了家。

“云大,你开桌椅店就开桌椅店,干嘛要告诉我说开什么绸缎庄,一句谎话把人家小姑娘祸祸成什么了,你没看见小娘子哭的那个惨哟,你也忍心!!”

云峥没命的揉搓自己的胳膊,这下好了,胳膊上出现了两排细牙印,都出血了!

“还不是为了你能在今年吧税收齐,老百姓今年算是遭了灾,尤其是豆沙关里面狼藉一片,你只能指望十里八乡的乡农,春税的大头就是丝绢税,盐税,茶税,酒税和你不沾边,不让老百姓多卖百十个铜钱,你上哪收税去,跟谁收税去?”

云峥被咬的疼极了,一只手搓不解决问题,只好把胳膊夹在两条腿中间来回的蹭。

“兄弟,做哥哥的错怪你了,这就拿你一套家具去给你扬名声去。”刘县丞已经发现云峥的脾气在变坏,为了不致于被殃及池鱼,想要早点开溜。

“付账!休要白拿,一套官帽椅四贯钱,不二价!”云峥在地上跳着大吼。

刘县丞哈哈大笑着丢下一个五两的银锭,就带着自己的爪牙扬长而去。瘸子拿着五两银子在云峥面前晃晃笑着说:“云大,咱这也算是开门红了吧?”

“滚!”云峥的怒火更甚。

这个世道什么人都能做,就是不能做好人。自己这样死命的帮助乡农,乡农们不一定会知道这是云峥的功劳,他们只会自动的把感激送给神仙,送给官府,或者送给出了大价钱的梁家,准确的说现在满豆沙县都知道是梁家大小姐主动地出高价把大家手里的大茧给买走了,这是多少年才能出这样的一位活菩萨。

老族长嘴里含着两枚钉子,乐呵呵的看完了刚才的闹剧,佩服的摇摇头,这就是有学问的好处,都说诸葛孔明一步一计,云娃这才多大年纪啊就有这样的本事,这样的乖娃娃可要抓紧了,千万不敢松手。

第七十五章 刁买人心

把豆沙关里的店铺交给瘸子打理,云峥就飘然回了豆沙寨,文人做生意在大宋虽然并不少见,但是能不为外人所知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这叫做宁为人知莫教人见,总之这样的行为和掩耳盗铃有异曲同工之妙。

腊肉带着云二在豆沙关玩了一整天,俩人不知道购买了什么东西,把脑袋凑在一起偷偷的朝褡裢里偷看,没工夫理会观看白云苍狗的云大。

梁家的人见到云峥全部都恶狠狠的,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单单在大茧上面,梁家就多花了近千贯钱财,即使是梁家,要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的钱财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些钱花的冤枉之极,现在整个豆沙县的买卖家都在看梁家的笑话。

送一张纸进梁家没想到也很费周折,不过他们到底还是帮着自己把纸片送进去了,给人家未出阁的小姑娘送纸片自然不能包裹的严严的,那样会伤害人家的闺誉,虽然云峥认为一个能抱着男人的胳膊当罗卜啃的小姑娘也谈不到什么闺誉,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条件下还是注意一些没什么坏处。

商鞅为了让人帮着把杆子扛到南市,花了百金!

郭隗帮着燕昭王买马骨头花了千金!

冯谖帮着孟尝君烧掉了百姓欠下的债券,损失了万金!

这些前辈贤人难道都是傻子?他们真的损失了那么多的钱财吗?

豆沙关经历暴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又逢官府催逼春税,此时赋予他们一份恩情,抵得上平日里的百份,千份,梁家的基业在豆沙县,此时不刁买人心稳固基业更待何时?区区千贯钱财就能让你梁家从此再无后顾之忧,整个豆沙县都在感激你梁家,到底是谁赚了?

妇人!不足以谋!

梁琪勉强睁开肿的如同桃子一般的眼睛看完这张纸片,恨恨的将纸团成一团扔到地上,一个青衣男子将纸团捡起来,打开之后瞅了一遍就小心的将纸片放在毡子上,用汤婆子小心的将纸片熨平,夹进一本书里,做完这些事,回头对梁管家说:“备厚礼,老夫亲自登门感谢云峥。”

“爹爹,您不要去,云大骄傲的紧,您去了他说不定也会羞辱您。”梁琪听了青衣男子的话一急之下就从床上蹦了下来。

青衣男子爱怜的摸摸闺女的头发笑着说:“有本事的人都会有些脾气的,爹爹见得多了,更何况人家逼着你干了最英明的一件事,受些气也是该的。

你哥哥他们一心功名不愿意继承家业,爹爹只好让你抛头露面,原以为这一次民变梁家会一无所获,没想到,付出千贯之后,我梁家反而成为大赢家。

自从听说豆沙县出现了民变,爹爹就日夜兼程往豆沙县赶,走到历阳听说民变已经平息,心中才稍稍安定,进入豆沙县境内,就听说咱们梁家没理由的提高了蚕丝的收购价格,生生的提价一成五,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爹爹我可是在客栈里喝了一夜的酒,拍着桌子为我的闺女喝彩!大丈夫都没有我闺女的这份胆魄和心胸。

世人只知道梁家闺女心忧蚕户,担心他们无力缴税,所以才提高了收购价格,现在,你的名声在豆沙县,爹爹是远远地不及。

进了门才知道原来我闺女是上了人家的当,正在家里哭的昏天黑地,这让爹爹又是失望,又是难过,老天爷到底没给梁家一个大心胸的女儿。

好在这位高人对你并无恶意,甚至算得上欣赏,所以才拿你作伐,这样的当多上几次没关系,傻孩子,在我们商贾眼中,最贵重的货物就是情义,贩卖情义才是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有了情义,梁家就算是被一把大火烧光,也无大碍,因为有情义,梁家就算是卖土坷垃,也必定是世上最好的土坷垃,恢复家业不过是时间问题。

知不知道,梁家之所以能成为蜀中的大绸缎商,和你爷爷遍施情义是分不开的。”

梁琪怔怔的听着父亲的话,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商贾的一贯认知,总以为商人就是将本求利的人,一分钱一分货就算是好商人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爹爹您要去见云峥,就由女儿替您带路。”

梁老爷呵呵一笑,就出了房门,自家的闺女是个什么性子他清楚无比,此时定要收拾打扮一番才会出门。

“对她好还不自知,拿牙齿咬我!哼哼,让她多哭两天是对的!”云峥坐在牛车的车辕上对嘴上黑乎乎的云二说。

云二发现云大在看他,赶紧把脸转过去,不让云大看自己的黑嘴圈。

“吃桑葚,就吃桑葚嘛,河边上的桑树上多得是,躲什么?”云大不满的问腊肉,因为她也有一个黑嘴圈。

“大少爷,这是鼓架坡的桑葚,又大又甜,咱们寨子里的桑葚太酸,还小。”

听了腊肉的解说,云大咧嘴笑了起来,好啊,有进步,腊肉至少开始学着挑嘴了,以前的腊肉可不这样,只要是吃的她就绝对不会放过,不挑捡。

满山的青翠,白云在山巅环绕,道路两旁的青草已经长高了,三月份的蜀中算得上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呼吸一口都有花香沁人心脾。

赖八带着一股近似悲壮的心情站在大路上,明明知道经过上次的民变之后,已经毁掉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沟通桥梁,自己出现在大路上很危险,那些红着眼睛的百姓会把自己抓起来,然后送到县衙,领完赏钱之后,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吊死在豆沙关上。

但是他不得不出来,现在的山民和外面的世界已经彻底的隔绝开了,重新恢复了洪荒生活,这不成的,这里的大山很慷慨,有很多的馈赠,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大山完全没有的,比如说食盐,好多少年人的头发就已经发白,身体衰弱,这就是长时间不吃盐的下场。

所以他准备重新走一遍自己去年所走的道路,那个神奇的少年就在远处的牛车上。

第七十六章 吐蕃人?

“你在豆沙关杀了多少人?”云峥见到赖八的第一时间就问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天地良心,俺一个人都没杀,俺一个妇人都没有祸祸,就是从豆沙关里拿了些麻布和盐巴。”赖八见云峥一见面就问这个问题,悬着的心立刻就放了下来,自己就是没杀人,老天爷都可以为自己作证,祸祸女人,杀人的都是元山里那群人,他们原本就是强盗。

“这就好,这就好,赖八,我总算是没有看错人,这些天我总是担心你也参与了屠杀百姓和强奸妇人,一旦沾上这两样,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我其实不反对杀人这回事,不管是出于报仇,还是雪恨,哪怕是劫财也好,总有一个杀人的理由,这好歹还能让人想通,但是,你看看你们在城里干的事情,好多时候就是在单纯的为杀人而杀人,野兽都不干的事情,被你们干了个遍。”

面对云峥的指责赖八大声辩解道:“不对,俺是人,附近山里住的山民也是人,俺们原来就是想吓唬一下那个混账县令,把俺们的人放掉,只要放了人,俺们立刻就回山,就算是有人被杀俺们也认了,谁让俺们是流民,现在能和外面做一点交易,只要不缺盐和其他的东西,俺们就打算老死在山里不出来。

都是元山黑虎他们干的事情,县令已经答应放人了,可是黑虎他们趁着县令放人的机会攻破了豆沙关,然后才有后面的事情,俺只知道去了趟大牢,把俺们的人带回来,路上顺手捡了一些盐巴和棉布,然后俺们就出关了,没祸祸女人也没有杀人。

就在我们出城的时候,听说元山黑虎被一个老道杀了,所以我们就跑的更快,头都没回。”

云峥安静的坐了下来,一只手托着下巴暗自思量:原以为杀人的时候这些山民人人有份,没想到这让里面还有这样的曲折,的确是,杀人需要一定的胆量,自己上回打算谋杀五沟和尚的时候心情就很不好,虽然后来止住了,回到家里噩梦还是接连不断,下死手杀人确实需要胆量。

只有那些手上已经粘过血的人,才能做出这样冷酷的事情,再没有种族和宗教带来的狂热诱导,一般人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赖八的来意很明显,就是想重新恢复这条建立的非常艰难的商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山里过上与世无争的好日子,没有人收税,也没有什么劳役。

元山上的人必须死啊,这是前提,只有将凶手交出来,豆沙关的人才会原谅附近的这些山民,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越是接近城镇山寨的人就越是和善,越是身在穷山恶水的地方民风就越发的彪悍。地域决定民风啊!

元山确实很远,离豆沙寨足足有三百余里一半在吐蕃人的境内,一半在大宋境内,对面的吐蕃黑水部非常的凶悍,所以元山的盗贼一般不敢去抢吐蕃人的牛羊,只能把注意打在懦弱的宋人身上,多年以来养成的残毒性格,终于在这一次民变中被彻底的暴露出来了。

“赖八,你自己也知道这一次暴乱让豆沙关所有人对你们充满了愤怒,这个时候谁要是敢和你们联系,估计会被所有人唾弃,刘都头也不敢,他如今已经是豆沙县的县丞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他没有请永兴军参与剿灭你们,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

云峥的话说的在情在理,你们有仇恨,豆沙关里的人也有仇恨,不能因为可怜你们,就忘记豆沙关被他们杀的血流成河的惨状。

赖八长叹一口气,冲着云峥拱拱手就打算离去,云峥从牛车上拎起盐巴袋子扔给赖八说:“除非那些盘踞在元山的贼人被杀死,否则,你们永远没有机会和山外面的人发生任何联系的。”

赖八接过盐袋子,摇摇头说:“俺们打不过元山人,他们非常的厉害,人数也多,这都是命,死在山里也就是了!”

见赖八又要走,云峥笑着说:“你们常年生活在这片大山里,难道和山那面的黑水人没有联系吗?”

“为何要与他们联系?他们又穷又脏,除了牛羊什么都没有,有时候还会跟俺们交换一点盐巴,拿肉交换,你给俺的这袋子盐可以换一头牛,他们的牛不能耕地,只能挤奶吃肉,俺们靠着大山不缺少肉食,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