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80章

借天改明-第80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晕,不是很听得懂:“钟师傅,瞧你比朕还激动,慢慢来,详细说给朕听听。什么看世界第一人,什么家,什么家,朕被你说糊涂了。”
    “好,我给陛下详细介绍下。”钟进卫整理下思路,然后看着专注自己的崇祯皇帝又说道:“陛下,中国,就是大明,现在已经被西方国家慢慢的赶超了。比如说,大炮,我们造出来的没有西方国家的厉害吧?这可是军国利器!”
    崇祯皇帝点点头,关于火炮,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西方火炮的厉害,大明的红夷大炮还是仿制佛朗机的呢。
    “以前的时候,我们发明了火药,传入了西方。结果他们造出了火炮这么厉害的武器,但我们呢,基本上只是用于放鞭炮,当然火器也有,只是远没有西方火炮的厉害。而国人还在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他都是蛮夷,以为全世界就大明厉害。”
    崇祯皇帝听到钟进卫说这话,心里不由微微有点羞愧,自己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见识到众多西洋物品后,才慢慢改观,特别是钟进卫的地图以及对rì不落帝国的介绍后,才完全意识到西方还有不逊于大明的强国。
    钟进卫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肚子里在想什么,他仍然继续着他的话语:“陛下,臣其实觉得,现在大明的处境很不妙。臣想给你打个比方,希望您不要见怪。”
    崇祯皇帝第一次听钟进卫给自己打预防针,这钟师傅还真是,从哪里学会这套了。以前的时候,连朕是wang国之君都说过了,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么,真是小看朕的容人之量了。
    “钟师傅,有话就直接说,包括以后,有话都直接说,朕知道钟师傅一心为公,你的话语再伤人,也是为了朕,为了大明朝,这点,朕是知道得。”崇祯皇帝诚恳地宽慰道。
    被人信任,特别是被一个帝国皇帝信任,这感觉很好。
    钟进卫感激地向崇祯皇帝作了一稽,然后说道:“陛下,大明的处境,臣打个比方,陛下就明白了。”
    稍微整理了下思路,钟进卫就开口打比方了:“如今的大明朝,经过两百七十多年的岁月,已经老了,不知道陛下是否了解历史,历史上的朝代经过这么多岁月,基本已经亡国了,哪怕强盛的汉唐都是。”
    崇祯皇帝当然了解,也知道大明处境困难,但总想着大明和别的朝代不一样,而且自己像太祖,成祖一样勤政爱民,就是想中兴大明的。
    “陛下,此时的大明,就像身有隐疾的老人。隐疾已经开始慢慢的发作,老人忙着寻医问道,却又往往遇见的都是庸医,隐疾不但没有治愈,反而慢慢地越来越厉害。”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在认真的听着,就继续说道:“这个时候,一个初生白眼狼,因为不服老人的教诲,背叛老人,反了出去,又眼红老人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时不时的跑来抢老人的财富。”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道钟进卫所说的初生白眼狼是指建州女真。
    “但因为其年龄小,力气不大,正面还打不过老人,就趁老人不注意就抢,就偷。因为老人身上隐疾,行动不便,而那小豺狼腿快,偷抢完之后就安然跑回自家窝里享用偷抢来的东西,慢慢地长大着。”
    崇祯皇帝既然知道了这个小白眼狼是建州女真,钟进卫后面的话就很容易理解,是指建虏的屡次劫掠。而大明却因为灾害,吏治却无法奈何建虏。
    “陛下,您说这么下去而没有改变的话,这个老人愈老,隐疾越严重,而小孩慢慢长大,老人手里的财富最终能保住么?臣以为,说不定这个老人连命都保不住。”
    崇祯皇帝心里暗自一叹息,知道这个老人就是没保住命,这点,钟进卫早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已经告诉自己了。
    “不止是这样,有一些住在西方的人,曾经来拜访过这位老人。那个时候,老人的隐疾还不严重。西方人回去后就对自己村里的人宣传东方有个老人,财富好多,多得让人眼红。”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就知道他开始把西洋人也打比方进来了。
    “当地的村长详细地询问了见过老人的人,知道还打不过老人,只好打消了念头。西方人的村子本身是一个连一个,互相谁也不服,都想打倒对方,都在拼命的锻炼身体,发明趁手的武器。”
    钟师傅是指地图上的那些国家在互相攻伐吧,崇祯皇帝心里想道。
    ”终于有一天,西方村里有一些无赖感觉自己厉害了,应该能捞点什么便宜,就千里迢迢地去找老人。找到老人后,试着抢了几次,结果都被老人打败了,他们不甘心,假装良民待在老人的四周,继续觊觎着老人的财富。”
    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是指南方的红毛鬼和佛朗机人,钟进卫的比方听得他心情越来越沉重。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徐光启
        “那个小白眼狼还只是捡地上的石头,树枝,向老人偷抢东西;而西方来的无赖却拿着村里做的刀具而来,这些刀具比老人手中用的刀具更是锋利,只是因为路太远,来的人没了力气,所以打不过老人。”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钟师傅是指西洋人万里前来,人数太少。
    “这里有两个危机,第一,小白眼狼在慢慢长大,力气在增加,老人仗着自己手中器械比小白眼狼jīng良,勉强维持着,但要有一天小白眼狼偷师到了老人的器械,老人还能保住财富么?”
    崇祯皇帝心里暗暗摇头,没有改变的话,这种情况一出现,怕是马上就会风云突变了。
    “第二,这西方来的无赖比老人的器械更是jīng良,要是哪一天,西方村里的人知道了老人现在的情况,会不会把整个村里的壮汉都集合起来,拿着jīng良的器械,一起过来抢东西呢?老人如果不改变,就算暂时打赢了还没长大的小白眼狼,还能对付得了整个村子一起过来抢劫的强盗么?”钟进卫最后用几个反问结束了自己的比方。
    崇祯皇帝是听得越来越心惊,以前是没有多少概念,只是知道大明越走越下坡,最后在自己手里不小心wang国了,自己还不是很甘心。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讲,眼光一放到钟进卫所说的整个世界来看,才发现大明真的好危险。
    “陛下,徐光启就认识到西方国家的长处,明白彼此之间的差距。就开始积极地找各种机会去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包括各类基础学科。寻找一切办法治疗老人的隐疾,甚至想让老人返老还童。是真正在做这些有用事情的第一人,所以后世才称他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听钟进卫这么一解释,崇祯皇帝才明白为什么钟进卫听到徐光启会这么激动了。
    钟进卫却还在那边给崇祯皇帝提醒道:“陛下不要小看这些基础学科,它们相当于房屋的地基,是让老人有个好的休息之地的必备基础。”
    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这个重要。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听进了自己的一番话,就诚恳的对他说道:“陛下,这个时候,大明还有救,只要陛下用对了人,走的路正确,加上大明本身的人力,物力,大明想成为臣说过的rì不落帝国,也根本不是难事。”
    “朕身在局中,有些东西看不清楚,还望钟师傅多多教教朕。”崇祯皇帝本来就站着,此时向钟进卫深深一躬身。
    钟进卫一见,吓了一跳,赶紧还礼道:“陛下,不要客气,这是臣应该做的,而且,臣想,这也是老天让臣穿越过来的原因吧。臣一定会帮陛下的,绝不负上天之意。”
    君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臣给陛下说下现在为止知道的陛下的几个臂膀。”钟进卫向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好,钟师傅请说。”
    “臣根据后世的历史,加上来大明之后的所见所闻,觉得陛下眼下最主要的几个帮手,一是军事方面,有孙承宗和卢象升。孙承宗资格老,xìng稳重,顾大局,能协调大明军中各方势力。卢象升重带兵,敢打敢拼,是能独挡一面之人。当然,还有一些将领也是陛下可以用的,比如说西川秦良玉,还有我家大舅子阎应元。”
    钟进卫说到阎应元的时候,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因为他就是这么想的,从阎应元守江yīn县城八十一rì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钟师傅已经告诉朕了,朕心里有数。”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连自家小舅子都推荐了,微微一笑,颌首道。
    “二是吏治方面,臣推温体仁,他善于和朝中文臣打交道,并且本身不结党,不营私,又清廉自律,让人无话可说。”
    “朕已经让温卿入阁了,对温卿,朕也很满意。”崇祯皇帝也点评道。
    “三就是基础方面,就是臣说的科技方面,当推徐光启。”
    “哦,这块内容朕还是有点模糊,钟师傅再给朕详细说说。”崇祯皇帝谦虚求教道。
    “就是百姓生活,军士打仗都会涉及到的东西。光是一个数学,老百姓算术会用到,而军士放炮的瞄准也用到数学里面的抛物线知识。徐光启在这方面,好像翻译了不少西方的名著,比如《几何原理》;还写了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有名的是《农政全书》。自然科学,陛下知道不,这是后世科技发展的基础。”钟进卫不是非常清楚徐光启的著作,就把自己记得的两本书说了出来。
    以前崇祯皇帝对这个科技什么的认识不深,但现在已经有留心,因为上一次已听钟进卫说过一次科技的事情,知道对于钟进卫这个来自后世的人,都反复强调的事情,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崇祯皇帝对徐光启的书还是有了解的,听了钟进卫这么一说,有点疑惑道:“朕听说过《几何原理》,但钟师傅说的《农政全书》好像没听过。你没有记错吧?”
    “不可能记错,这两本是他最有名的两本,所以臣记得。”钟进卫肯定的说道,“那本《农政全书》里面还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我还很奇怪陛下为什么不用呢?”
    “哦,按你所说,这本《农政全书》还真引起朕的兴趣了。朕找他要一本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崇祯皇帝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陛下,可能我口才不行,表达不出徐光启的重要xìng。但他所学到的东西,所推广的理念,真得是大明未来必走的路。”钟进卫有点恨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行,要是前世做销售的话,估计早就鼓动崇祯皇帝给徐光启加官进爵了。
    “钟师傅,你放心,朕是知道你的一颗公心的。但朕总要找个理由才能提拔他的,你也应该知道那班文臣的,不是么?”崇祯皇帝安慰他道。
    “陛下,那让他也参与到水泥的制造中来好了。这样他就有功劳,到时候,水泥真要成功了,臣也不要什么侯爵,把徐光启放到最合适他的位置就好了。”钟进卫出了个主意,他对侯爵不侯爵的还真不怎么在意。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一怔,钟进卫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能到一个他认为合适的位置,可以牺牲掉他封侯的机会,这品行,真是从未有见过!
    崇祯皇帝一下被钟进卫感动了,如此尽心尽力地为大明举荐贤才,一心为公的做法,真是旷古未有!
    崇祯皇帝带着感情对钟进卫道:“好,朕下旨给他,命他前往陶瓷厂,受你节制,一起参与水泥制作。”
    钟进卫一听,啥,让徐光启来当自己小弟,这玩笑开大了吧。
    钟进卫连忙推辞,崇祯皇帝庄重而严肃地对他说道:“钟师傅,你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孙师傅,卢知府,还是徐侍郎,都是由你举荐才能真正为国效力。你,钟师傅,才是朕最最重要的臣子,也是大明最最需要的人!”
    钟进卫无语,我就一宅男**丝,平凡老百姓一个,咋就成了大明最重要的人了呢。
    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知道几百年历史的发展,又一心为国谋心的人,岂不就是最独一无二,最重要的人么!
    钟进卫心里觉得徐光启这个名人,年纪又比自己大,当自己小弟还是不大妥当。想再说说的时候,王承恩带着温体仁来了。钟进卫只好把徐光启的事情放到了一边,先问下温体仁有关舆论引导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温育仁
        温体仁见崇祯皇帝把自己传来,原来是中兴伯要问舆论引导的事。他笑着对钟进卫道:“我已让教坊司奉銮去cāo办此事,只因我政事繁忙,尚未过问此事,倒也不知进展如何了。”
    “教坊司?奉銮?”钟进卫听不懂,好像教坊司是官办jì院吧,奉銮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教坊司就是礼部所属专职乐舞之事的所在,和中兴伯所说的戏曲歌舞引导舆论之事相近。奉銮则是教坊司的主官,正九品。”温体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