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89章

借天改明-第389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皇太极心中对大金的未来,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信心。
    正当他患得患失地在想着的时候,他身边的多铎忽然有点奇怪地说道:“明军怎么还不还击?”
    阿济格一听,接口道:“应该是无法抵御投石车,所以退后面去了。你看着,等大金军队冲上去之后,明军的火器很快就会响起来的。”
    但是,事实证明,阿济格猜错了。
    建虏的投石车停止攻击,步军冲进了明军阵地,却没有发现一个明军。
    当前线的军情报到皇太极这里时,他脸色马上变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眼看就要吃进嘴里的鸭子竟然又飞了!恼羞成怒之下,他大声地吼道:“给我追!”
    济尔哈朗见了在一边安慰皇太极道:“大汗放心,就这么一点时间,明军不可能跑远的。”
    隆隆的铁蹄声重新响起,建虏开始追击。

第六百七十三章 退回海州城
    对于明军的突然逃走,最恨的不是那些刚冲上明军阵地的建虏士卒,而是那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损失了好多同伴才从山上翻过来的建虏士卒。
    看着道路上的同伴骑马狂追而去,这些士卒纷纷挥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嚎叫。为他们的同伴壮声势,以期待同伴们能多杀几个明军,也算是为他们出口气。
    可就在他们的嚎叫声中,只见不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冒出一阵硝烟,附近的骑兵纷纷人仰马翻,乱成一团,然后才听到几声巨响传来。
    这些建虏赶紧扫视了下四方,没见到有明军,更没见到火炮,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在建虏将领的驱赶下,因为爆炸声而停下的骑军,避开官道上一地的尸体和受伤而鬼哭狼嚎的同伴,重新驱马开始追赶明军。
    但是,建虏的骑军,主要是蒙古八旗的轻骑兵刚提起了速度,又见到官道上毫无征兆地发生了爆炸,一下又炸翻了一堆人。
    蒙古兵都被吓到了,以为追击明军为老天不容,都下马向爆炸的方向膜拜,祈祷长生天谅解。
    不过建虏中的老兵,并不相信这个,他们中的有些人以前见过明军使用地雷。
    因此,虽然现在的爆炸威力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但他们多少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有建虏的头目到爆炸点查看了一番,发现现场就符合他们的猜测。
    于是,他们就向蒙古兵解释是怎么回事,这地雷是明军搞出来的,并不是长生天发怒。
    蒙古兵在将信将疑之下,又被催促快点追击。
    但蒙古兵的胆战心惊,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又发生了爆炸。这一下,蒙古人不干了,要建虏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没法追。
    建虏只好告诉他们,发现地上有翻动过,埋东西的痕迹,就绕过去,因为很有可能明军埋了地雷。
    无奈女真是蒙古兵的主子,他们只好牢记主子的吩咐,重新开始追击。
    但是,这个追击速度就不能和之前的时候相比了,比人跑步快不了多少。就这还不时的绕弯子什么的,仿佛到处都是明军的地雷。
    追击的速度如此迟缓,很快就被皇太极知道了。
    他直接将前锋的蒙古八旗分为五组,那个组落后砍那个组的头目。
    这命令一下,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蒙古兵也被催着往前冲。
    虽是无奈,但所有的蒙古兵心中都有一股怨气,为什么女真骑兵就不先追,却用了如此歹毒的策略来对付他们。
    这其实也是冤枉了皇太极,在之前的战事中,因为是攻击阵地,要近战,所以皇太极派出的多为女真族的人。现在是追击,蒙古人更擅长,当然是要用他们了。
    地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炸一个,到后面,不但是官道上,就连官道两边的四组蒙古追兵也都遇到了地雷。
    这完全就是用人来排雷的节奏,但不如此,又没有其他办法。蒙古兵无奈之下只能祈祷被炸的倒霉鬼不是自己了。
    幸亏明军的地雷不多,否则光这地雷就能把追兵折磨死。
    不过牛头岗离海州也就四十里路左右,骑军放开马速快跑,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可是当建虏看到明军的背影时,海州城就在不远的地方了。
    钟进卫看即将入城的时候,就要被建虏追上了。他看看两边的距离,眉头一皱,要是不管建虏而进城的话,后阵就会受到建虏的直接攻击,恐怕损失会不小。于是,他便吩咐新军迎敌。
    新军迅速结阵,燧发枪兵掩护炮兵做好迎战准备。也多亏了平时有训练过结阵速度,因此当建虏冲过来时,已经准备就绪。
    火炮怒吼,燧发枪策应,建虏的前锋一下倒了不少。建虏中的蒙古兵并没有女真兵的作战意志,一碰到这种情况,连忙往两边分散。就如同急流遇到中流砥柱,分成了两边流过。
    前锋中的女真将领看到明军分成两组,一组防御,另外一组撤退,然后再就地防御,第一组接着撤退的轮流撤退方式在往海州城撤退。
    正面进攻严阵以待的明军,并不符合现实。也不亏是作战经验丰富,他马上指挥骑军从两翼向明军冲击,以截断撤退中的明军。
    可是,当建虏骑军企图执行这个命令的时候,海州城头的火炮响了起来,刚好能保护住撤退中明军的两翼。
    建虏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明军撤入了海州城,他们的一路追击,仿佛就成了护送明军回海州。
    奴酋们很快也赶到了海州城,看着城头飘扬着明国红色龙旗,知道海州城已落入明军之手,那支奇怪的火器部队也进城了。
    一夜苦战,损失惨重,却好像没有一点收获。皇太极也来不及吐血,下令把海州城包围起来,然后又派出探马四处查看海州城四周的情况。
    新军士卒刚撤进海州城内,知道到了安全地点,紧张的神情一松,便再也扛不住身体的疲倦,全都一头歪在路边睡着了。
    士卒可以这么做,但钟进卫却还没福气一头倒地上,啥也不管地睡。
    他对迎上来的三大将领说道:“马上组织人手把兄弟们抬屋里去睡,否则一定会冻病的。”
    说完之后,他马上又对曹文诏道:“人在那里,带我去见他。”
    在原海州城固山额真的官衙,钟进卫见到了崇祯皇帝派来的钦使。
    这钦使带来的消息让钟进卫大为震撼,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穿越,导致了郑芝龙的失败,还出现了类似满清时期鸦片战争的状况。
    但这一年多来的历练,已经锻炼了钟进卫。他闻此重大变化,并没有一丝慌乱。
    钦使下去之后,钟进卫对跟随而来的三大将说道:“这事影响很大,但不会对大明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刺激大明这头东方的巨龙重新雄起。不用问具体的原因,我说了不会错。我很困,我要抓紧时间布置完事情。”
    原本想问的三人只好闭了嘴,静听中兴侯的安排。
    “第一,这个事情不能让你们之外的第四人知道,他们暂时只要守好海州城就可以,战事稳定后再说。”
    “第二,祖、何总兵对守城有经验,海州城的防御,就归你们俩人指挥。”
    “第三,车营中的红夷大炮都卸下,增加海州城的防御。”
    钟进卫说到这里,就吩咐他们去做事,他要休息了。
    正当三将告辞准备出门时,钟进卫的话又响了起来:“这次你们做得很好,能随机应变,能当机立断,让新军能这么早撤回来。”

第六百七十四章 留人质安军心
    三将一听,当即回头抱拳向钟进卫道:“末将应该的。”
    说完之后,才出门而去。
    原来,何可纲先率领一部分关宁军到达海州城接替新军。他了解了海州城中建虏仓库里的物资,然后一合计自己带来的物资,便马上派人向祖大寿通报,在和曹文诏商量之后,便舍弃了一部分物资,从而加快了搬运物资到海州城的进度。
    虽然车营继续过了海州城,往牛头岗进发。但钟进卫了解到后方情况后,便先派人通知车营返回海州城,自己则集合了新军往回撤。
    如果不是野战炮兵部队,就算不用埋地雷都能及时撤回海州城,毕竟不是很远。
    因此,钟进卫很庆幸吸取了上次沈阳破袭战后的教训,把研发出来的跳雷带来了。
    “霹雳”大队的队员根据事先的训练,紧急埋雷后撤。
    这也多亏了建虏并不清楚地雷,又着急追赶明军,因此虽然埋得比较粗糙,但建虏还是没有浪费地雷。
    这一次的阻击战,如果事先不和几个主将说明白其中的关键,如果这几个主将不是久经沙场,如果这几个主将犹豫一点,那么新军这时还会在阻击阵地上。
    建虏的人数实在太多,牛头岗又不是最佳的阻击阵地,白天的到来,新军的疲困,最终会使战事的结局如何,钟进卫还真没把握。
    不管怎么样,现在都已经没事了。钟进卫感觉疲惫至极,对身边的护卫道:“你们也都去休息吧,大家都累了!”
    然后又对跟随曹文诏而来,并没有离去的四小道:“护卫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如果有什么重大的军情,及时叫醒我。”
    “是,叔父。”四小庄重地敬了个军礼,大声回答道。
    海州城外,将近四万建虏团团围着海州城,不过没有发起攻击。
    皇太极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说海州城原本就是军事重镇,光城头的那两个老对手,他就知道想打下海州城,不是拿人命就能填得下来的。
    此时的他,已经得到派出去探马的回报,说在牛庄驿到海州城之间有不少明军的补给,被遗弃在路边。
    这消息让皇太极心中一动,他想了解海州城内的物资情况如何,但却找不到人问。
    知道具体数目的固山额真图尔格失踪,逃回鞍山驿的士卒则说已放火烧了仓库。因此,皇太极并不清楚最终海州城内明军的物资会有多少。
    但不管如何,皇太极还是决定了对策。很简单,围死海州城内的明军。
    另外一个消息让皇太极更坚定了这个策略,说是明军的船队还在辽河上没有离去,这说明明军还打着逃走的念头。
    为此他下令军队布防以海州城通往牛庄驿的方向为主,将近四万的建虏有一万多堵在了那条路上。
    在牛头岗的车楯、投石车运到海州之后,也都被布置到了那个方向。皇太极还不满足,下令从辽阳搬运更多的军械过来。
    在大金本土作战,就有这个方便,后方的军械物资能很快就运过来。
    不过,皇太极单单自己做着围死海州城的美梦,却没问过城内的明军同意不同意,钟进卫愿意不愿意。
    一直到当天晚上,新军士卒才陆续醒过来。而钟进卫因为有心事,比新军士卒醒得更早。
    他匆匆用过晚饭之后,便上海州城头巡视。轮值的何可纲马上把城外建虏的布置,一一说给钟进卫听。
    钟进卫也没有说多话,巡视完了之后便召集三个将领开会。
    他先看了每个人一眼,然后说道:“因为那件事情,新军明天早上就要启程回京师,海州城就交由你们关宁军了。”
    新军要回去,这是事先就已经知道的事情。但现在情况有点不同,何可纲忍不住提醒道:“侯爷,城外有四万左右的建虏。”
    钟进卫听了笑笑,脸上露出一种藐视地神情道:“我想走,就是再多的建虏都留不住。”
    见中兴侯说得如此自信,何可纲便不再说什么。
    而祖大寿没想到建虏会如此重视,奴酋都亲自来了,他有点担心地问道:“侯爷,您什么时候再来海州?末将重新统计了一番,城内的物资大概也就只能坚持三个多月而已。”
    钟进卫闻言看向祖大寿,见他脸上露有担忧之色,便再次笑道:“怎么,怕我不来?”
    “不是,不是,末将只是想心里有个底而已,毕竟侯爷还要去南方。”祖大寿连忙矢口否认。
    钟进卫点点头,收起笑容道:“你放心,海州好不容易打下来。不管是我,还是朝廷都不会放弃的。至于西夷,在我眼里和建虏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他们敢上岸,就让他们回不了老家。”
    他虽是自信地说话,但祖大寿脸上的担忧之色还是没减,显然有点不相信钟进卫在三个多月时间内能迅速解决了南方的大动乱,然后又携带物资赶来海州城。
    钟进卫见了,知道祖大寿心中想什么。他看看何可纲,好像也不是很相信自己说的话。
    他想了一会,便忽然叫道:“孙可望、李定国、李文秀、艾能奇何在?”
    四小就在钟进卫身后站着,听到他点名,就一起站到前面应道:“在。”
    “你们是否愿意留在海州城,向祖、何两位总兵学习守城之术?”钟进卫正色地问道。
    孙可望倒是想跟在钟进卫身边,正想说话之时,李定国抢先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