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86章

借天改明-第386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手下担心地唤了声:“主子,主子爷?”
    济尔哈朗拿眼瞧了下他,虽然没看清他的脸色,却能知道他心里想啥。但他的心情正好着,也不计较,还给他们解释道:“你们知道这晚上作战,明军有一个极大的劣势是什么么?”
    毫无疑问,相对白天来说,劣势肯定是看不大清楚了。有个手下鼓起勇气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就是看不清楚。你们看到没有,明军并没有点火把。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点了火把照明的话,他们在明,我们在暗,就会被我大金当靶子射。还记得当年决定我大金国运的萨尔浒之战么?”
    济尔哈朗的心情很好,带着一丝得色问道。
    他的一个手下马上答道:“当时大雾弥漫,明军不得不点火,从而被我大金躲在暗处歼灭了他们。”
    另外一个手下马上有疑问了,他发表看法道:“可这次的明军不点火,一样能打枪,就不用暴露在火把照明之下了。”
    他们搞不清楚明军的火枪为什么不用点火也能打响。但眼前的事实却是如此,不由得又有点失望,其中一个说道:“那夜色岂不是对明军影响不大?”
    济尔哈朗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你们没发现明军火枪的枪声稀疏么?这就说明,虽有这月色,却还是严重影响了他们装填弹药。”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势受挫
    发现了明军有这个致命弱点之后,济尔哈朗便马上命令鸣金收兵。他要调整策略,重新发起攻势。
    前线的建虏一听后方传来鸣金之声,便很快就退了下来。
    济尔哈朗把几个牛录叫过去一问,果然是地上被挖了无数不规则的小坑,折了马腿,才搞得人仰马翻,攻势受挫。
    现在既然知道明军确实用了这招,那么济尔哈朗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他根据这些牛录的印象,再次派出了探马,前去战场摸索小坑的起始点在哪里。
    济尔哈朗就是打算让士卒先骑马冲到小坑起始点附近,然后下马步战。这样一来,明军的陷马坑就会失去作用。而大金军同时又能借助马势缩短冲锋距离。
    当建虏探马向前探索之时,却发现明军也从那堵墙后面出来,往前进攻。
    建虏探马虽然人少,却也都是精锐,他们纷纷抽出弓箭进行还击。
    因为夜色的原因,双方都是离得比较近才能发现对方。而且明军用的是火器,每打一枪,都会闪出火光。
    因此给了建虏探马以比较准确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建虏探马也只能估计着向明军射箭,没法准确命中明军的致命部位。
    明军则是武器霸道,只要打中一个建虏探马,其必然丧失战斗力;而建虏探马射中一个明军,因为夜色的原因,往往不会是要害之处,还能继续战斗。
    没多少时间,前线的情况就传到济尔哈朗这里。他一听之下大喜,明军的脑子有病么,竟然离开那堵墙,还主动攻了过来。
    于是,他大手一挥,马上就派出了五百弓箭手,前去和明军对射。
    济尔哈朗相信,明军只有一千多人,光是对耗,都能把这支明军耗死。
    可等弓箭手上去的时候,明军却已退回去了,弓箭手上去扑了个空。
    为首的一个甲喇额真派了人回来向济尔哈朗禀告说,明军阵地前大金勇士的尸体,甚至连马匹的尸体都不见了。并请示是否继续攻击。
    济尔哈朗脸色微沉,便明白了刚才明军为什么拼着增加伤亡,离开那堵墙进攻的原因了。
    他们一是为了清理那些尸体,不让尸体成为后续大金攻击的掩护。
    二么就是明军那堵墙,能这么快修起来,济尔哈朗敢肯定,墙里面绝对有大金勇士的遗体。
    想到这里,济尔哈朗气得直咬牙。他也已摸清了陷马坑的起始点,便按照计划开始进攻。
    一千多建虏携带盾牌,骑马冲近明军阵地。然后冲到差不多远的时候,就迅速翻身下马,用盾牌护着身子,开始步行冲锋。
    一时之间,在这条稍微狭窄的官道以及两侧都铺满了建虏的影子。盾牌兵在前面冲锋,后面的建虏弓箭手则吊射掩护。
    钟进卫通过望远镜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建虏的攻击规模和攻击手段,他连忙传令道:“让后备队齐上,所有人都给我狠狠地打。”
    原来钟进卫早已通过望远镜看到先前的建虏攻势,更多的是试探性攻击。因此他把新军士卒分成了两队,没有一下暴露出全部实力。
    济尔哈朗估计得也没错,夜色还是影响了新军士卒装填弹药的速度。但是这个影响程度,并没有济尔哈朗想象得那么大。
    因为新军采用的是事先包好的定装纸弹,比起以前那种装填方式快了不少。新军中不管是老卒还是新卒,又都有足够的训练来熟练这个装填方式。说句夸张的话,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装填弹药。
    而济尔哈朗之前听到新军射击枪声的稀疏,只是因为那并不是一千多新军的射击声,有五百来人的新军士卒那时还在阵后抓紧时间吃东西、休息。
    不过现在建虏的攻势猛烈,钟进卫就没有保留预备队了。
    一时之间,枪声大作,远比之前响了很多。
    建虏的盾牌在离得远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用,能挡住强弩之末的铅弹。另外弓箭手的还击,也不时给新军造成了伤亡。
    不过因为新军是躲在护墙的后面,加上夜色的掩护,建虏弓箭手并没有准头,更多的是散射。而新军的头盔都是钢盔,只要不是重箭,一般都不会有事。
    只有少数几个运气不好的新军士卒被凑巧飞来的箭支射中面门,才增加了新军的战死数字。
    建虏冲近了之后,伤亡就开始大面积的出现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铅弹的威力,已不是盾牌能抵挡得了了。
    虽然战线较宽,一千多明军只能排成两排轮流射击。但建虏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一是因为地上的坑多少对他们有影响,一个不小心也能扭到脚的。
    二是前面几排的建虏中弹倒地,又给后面的建虏增加了障碍物。
    因此建虏这不快的速度就弥补了新军射击频率上的减弱,燧发枪的每一次射击,就让一名建虏丧失了战斗力,不是魂归地府,就是躺在地上惨叫。
    前线的战况很快又报到了济尔哈朗这里,他原本想轻松解决明军的希望又破灭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之前的枪声稀疏,现在突然又变得密集起来。难道是明军的后续部队又到了?
    具体什么样个情况,因为夜色的原因,没法查看仔细,这让济尔哈朗又有点觉得还是白天战斗比较拿手。
    他仔细听了一会,发现明军枪声的密集程度差不多就没有再增加了,就知道明军的援军应该也没有多少。
    不过大金靠盾牌还是冲不到明军的阵地上,济尔哈朗暗自叹息了一下,便下令鸣金收兵。
    然后他命令手下马上到鞍山驿去运克制火枪的军械,既然不能直接拿下明军,那就正经地打一场好了。
    他的一个手下向他谏言道:“主子,要不等天亮再打吧?”
    天亮再打,对于拥有人数优势的大金来说,会有不少便宜可占。因为能看到明军的具体情况,再加上人手足够,就可以针对性的对付明军。
    谁知济尔哈朗却不同意,他摇头说道:“明军既然用这么一点兵力,就跑这么远来阻击我大金的援军,显然其后方必然是有什么不妥,害怕我大金援军攻过去,否则他们为何放弃海州城防而要在这里冒着风险阻击?”
    他的手下一听,都点头称“是”,还是主子英明。
    因为济尔哈朗的策略改变,战场暂时陷入了沉静。

第六百六十八章 明军等死吧
    “侯爷,我军战死七人,伤重不能再战的有二十五人,轻伤还能再战斗的有五十六人。”李老四奉命去统计了一圈战况后,回来向钟进卫禀告道。
    钟进卫听了心中一紧,这种正面阻击战毕竟不是以前的埋伏偷袭,伤亡这么快就出现了。他问道:“重伤的军士情况如何?”
    “多是手臂、肩膀遭建虏重箭所伤,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性命无碍。”李老四马上回答道。
    钟进卫听了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多亏了那堵墙的防护作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想了一会,就命令李老四道:“传令,伤重不能再战的士兵先行撤回海州,把牺牲的同袍也带上。”
    “是,侯爷。”李老四答应一声,马上就去安排此事。
    钟进卫等李老四一走,拿起望远镜看看前方,没发现建虏有什么动静。
    于是,他就开始巡视阵地,查看士卒情况。
    新军的阻击阵地,利用建虏的尸体,已经建起了两排护墙。新军士卒刚好能探出头,把燧发枪架上面进行射击。
    并且护墙并不是连贯的,而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段空隙,方便新军出击或者退回。当然了,前后两排护墙的空隙是互相错开的,这是为了防止建虏骑军的冲锋。
    护墙多是用路面的浆泥裹着建虏的尸体所堆,这是最快的修建护墙的方法。因此当新军士卒趴在那里射击之时,身上多为浆泥所污。加上天气又冷,连续作战,吃都还没顾上,很多士卒都坚持在护墙后面,靠跺脚搓手来取暖。
    当钟进卫过去时,新军士卒知道侯爷到了,纷纷立正敬礼。
    钟进卫巡视了一会,发现新军士卒只用冻成硬疙瘩的干粮充饥,渴了就喝一口随身携带的凉水。
    这可不行,钟进卫马上转身对自己的护卫道:“马上生火烧水,给士兵们喝上热水,能把干粮也泡下就最好。”
    王鹏一听,连忙劝道:“侯爷,生火会暴露我们的。”
    “笨,不会到阵地后方去烧啊!”钟进卫当即说道。
    后世打仗的时候,炊事员都是在后方做好饭后送到前线的。这种情节在后世的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多了,因此钟进卫想也不想,就说了出来。
    而在古代打仗,士兵的命是最不值钱的。打仗的时候,那会管这些细节。啃个干粮就不算个事,甚至有的时候,有干粮啃都算不错了。
    中兴侯的命令很快得以执行,在阵地后方烧起了火堆,然后由轻伤的士卒轮流给前线的将士送热水,和泡过的干粮。
    这么一来,新军的士气,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不降反升。在锦衣卫政委的小声鼓舞下,恨不得建虏马上能冲过来,再给他们一个狠狠地教训。
    时间慢慢地过去,夜色越来越深,天气也越来越冷。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忽然远处的建虏营地有了动静,人喊马嘶地,好像又有援军到了。
    钟进卫连忙寻了一个高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建虏营地。
    只见建虏营地打着许多火把,在其火光照耀之下,营地上摆着多辆车子。
    他心中一紧,虽然以前没见过,但看其样式,钟进卫便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建虏拥有优势兵力,却不连续进攻,原来是在等这克制火枪的车楯。
    钟进卫心中担忧,这车楯怎么破?要是车营在的话,有火炮轰击,就是车楯也挡不住。但现在车营还没到,光靠燧发枪是打不穿车楯的。
    建虏躲在车楯后面,轻轻松松就能接近新军阵地,接下来就是钟进卫最不想看到的肉搏战了。
    不是说新军怕肉搏战打不过建虏的问题,而是一旦进入了肉搏战,新军伤亡必然急剧增加。就是新军再厉害,以一敌三,也会被建虏耗光兵力。
    钟进卫的焦急,被他身边细心的顾百川发现了。
    “侯爷,怎么了?”顾百川连忙问道。
    钟进卫把望远镜递给了顾百川,让他自己看。同时也小声地把自己的担心说了一遍。
    这一下,周围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顾百川马上劝谏钟进卫道:“侯爷,这里守不住了,赶紧撤吧!”
    钟进卫听了摇摇头,他反问顾百川道:“如果这里挡不住建虏,别的地方就更挡不住建虏了。要我们撤了,海州城怎么办?”
    “但。。。;侯爷,现在就是想把建虏挡这里也没法挡了啊!皇上有交代,一定要保证侯爷安全的。”顾百川试着再次劝解钟进卫道。
    钟进卫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了,因为他在这里一放弃,就等于放弃了整个海州。这次发起的海州之战就会以失败告终,最终能回去的士卒怕连一半都不会有。
    而且这一次战事的失败,会助长建虏的士气,让他们认定新军打正面战就是不行。下次遇到新军,就不会再犹豫、惧怕。
    并且这光复辽东的第一战失败的话,对此次战事抱有极大希望的所有人,比如崇祯皇帝,内阁,六部等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新军的扩编,下一次战事的发起,也会冒出很多问题,不会再如之前一样无条件拥护新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