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274章

借天改明-第274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士的文字功底,让卢象升写信一挥而就,分分钟就搞定了。
    然后他把信递给站身边的卢大道:“给那个粮商送去,就说本中丞给张御史的信件。与他有利,务必送到。”
    卢大接过来后点点头,然后就准备往外走,忽然又被卢象升给叫住了。
    “一起吧,我去港口看看粮食,心中也好有个数。”卢象升等不及吏员的回报,决定亲自过去看看。
    卢象升自然是不像其他文官一样,出门坐轿。在亲卫的陪同下,他直接骑马飞奔港口而去。
    港口此时倒也热闹,不少人在围观那粮食交接。
    卢象升到了近前后翻身下马,也才有一部分人看到巡抚过来而已。
    看到卢象升来的那部分围观者,马上让开一条路,使卢象升看到了那个交接场面。
    他刚好看到满满的粮食装满一个官器,还装了一个尖头出来。然后那个吏员就站十多步远处,起跑,冲锋,然后飞起一脚,踹在那个官器上面。
    这一脚之力非小,官器上那满满地粮食纷纷撒落到地上,围观的人里面还有起哄叫好之声。
    卢象升一见,就知道那吏员在搞粮食火耗,那掉到地上的粮食就不算在交接粮食内了。
    他以前听说过这事,没想现在竟然还发生在自己眼前。

第四百四十章 登莱出击
    “住手!”一声暴喝在围观人群中响起。
    那吏员和围观的人循声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中丞到了。
    吏员连忙过来见礼,一边陪着笑脸解释道:“中丞,这是惯例。”
    “惯例?本中丞辖下就不得有此惯例。”卢象升沉着脸,大声喝斥道。
    他见那吏员的面色极其难看,其他围观的百姓也一脸愕然地看着自己。好像卢象升阻止这种敲诈吸食百姓血汗的事,让他们反而感到很奇怪。
    卢象升明白积习一时难改,这吏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
    卢象升就对那吏员解释道:“以前怎么样,本官不管。但朝廷增加官吏俸禄,告老还乡又有廉洁金可拿之后,再用这等手段榨取百姓血汗,本官决不允许。这次就算了,你记住,没有下次!”
    那吏员低着头,连声点头道:“是是是。”
    卢象升抬头扫视了一遍围观的百姓,然后又看向吏员身后那个满脸激动的粮商道:“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可到都察院设在地方的举报处进行举报,自有人会为你做主。”
    那粮商本来早就在来之前就做好了这些损耗的打算,没想现在在登莱巡抚的插手下,竟然省下了这些损耗,真是喜出望外。
    他在江淮时也有听说过卢象升刚才说的这些变动,可江淮那边好像实行的很慢。因此他听听就也没往心里去,没想到在登莱竟然会认真执行。
    这么一来,粮商能省下不少本钱,对应的利润就会大大增加。他激动之下,当即跪倒向卢象升磕头。
    他没想到的是,好处竟然还有。卢象升让卢大把那信给他,让他交给张同敞。
    这粮商是个精明人,眨眼间就明白了这信会带给他的好处,当即是乐开了花。在感激卢象升的同时,也为自己这运粮第一人的决定而自豪。这螃蟹,硬是吃得!
    卢象升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巡查了一遍粮船之后,便不再逗留,把卢大留在现场,自己回府衙了。
    谁知卢象升刚回,屁股还没落座,就有皮岛的急报至。
    卢象升一听,以为是建虏要攻打皮岛,但建虏没有水师,要攻打只有等冬季结冰。一时之间没想明白,只好先接见信使再说。
    “禀中丞,朝鲜有异动。”信使竟然是刘兴治,他一进入大堂,就单膝跪地禀告道。
    说完之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份陈继盛写得急报,交由卢象升的亲卫转呈给中丞。
    卢象升听了,心中不由舒了口气,原来不是建虏攻打皮岛。
    不过马上他又猜测起来,不会是朝鲜出动水师来攻打皮岛吧?或者是建虏和朝鲜联合起来,建虏出战力,朝鲜出船,如此攻打皮岛吧?
    卢象升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紧,一边吩咐刘兴治起来说话,一边先看急报。
    看完之后,卢象升才放下了心,原来是自己多虑了。
    他一边用手掂着手中的急报,一边问刘兴治道:“这里面说得可是真的?”
    之所以刘兴治亲自跑过来,就是为了给卢象升当面解释。
    他抱拳回答道:“是的,中丞。末将和陈副总兵分别审讯了好些个逃至皮岛的朝鲜人,都是如此说话。”
    “建虏真是鼠目寸光,这么压榨朝鲜,真是给了大明一个机会。”卢象升脸色马上兴奋起来,还给刘兴治评价道。
    “中丞所言极是。”刘兴治带着笑附和着卢象升。
    卢象升略微思考了一会,问刘兴治道:“依你之见,朝鲜被建虏如此压榨,会忍受到何时?”
    刘兴治一听,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他想了会才谨慎地答道:“中丞,朝鲜上下**无能,那些官员只要不祸及自身,那会管百姓死活。如若建虏不损及他们的利益,怕是还会一直忍下去。”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显然在考虑着事情。
    过了一会,他才又对刘兴治说道:“其实从此事上也能看出,中兴侯在张家口查抄晋商之事,已引发联动反应。建虏粮食短缺,又得不到晋商的补充,只好向朝鲜下手了。如若加大建虏的粮食消耗,相信更是有好戏可以看,我大明也可以从中得利。刘兴治。”
    “末将在。”刘兴治一听,知道卢象升有决断,连忙抱拳应声待命。
    “你即刻回去,和陈副总兵一起商议下,派人入朝鲜境内,查探建虏及朝鲜两方的动向,有情况随时回报。”卢象升命令道。
    “末将遵命。”刘兴治大声领命。
    卢象升接着又补充道:“皮岛做好战前准备,要随时可出击。机会稍纵即逝,明白么?”
    “末将明白。”
    “好,你马上返回皮岛,把本官要求的事情做好。本官当在这几日之内也会前往皮岛一趟,巡查战备情况。”
    卢象升命令完之后,看着刘兴治匆匆而走,心中按捺不住这消息所带来的喜悦,就在大堂内来回踱步。
    忽然,卢象升停下步子让亲卫准备文房四宝。他要给朝廷上奏章,禀明这一切,并把自己的估计和建议附上。如若可能,最好关宁那边能多搞出些动静,让建虏多消耗一些粮食。再加上自己这边也会来一些动静,建虏的日子就会更不好过。
    让卢象升没有想到的是,在信件送出去的次日,阎应元随同钦使一起返回登莱。
    这钦使所传达的圣旨就是让卢象升发动攻势,支援锦州战局。
    卢象升当即接旨,开始着手准备。目前的局势,就是他在昨日的奏章中所期待的那样。
    他传令各岛屿的将领出兵对建虏进行骚扰作战,敌弱则灭之,敌强则不可恋战。
    卢象升当然不会只局限于骚扰,他准备带着标兵营和一千五百关宁铁骑,前往皮岛,寻找朝鲜境内的战机,准备打一个大的。打疼在朝鲜境内的建虏,同时也向朝鲜显示大明仍然很强大。
    阎应元虽然得到钟进卫的答复说朝廷即将大举造船,并且优先配置登莱水师。但目前他手头的船只还是太少,不足以运送这么多兵马去皮岛。
    卢象升没法,只好下令征调民船,调配给阎应元所属使用。
    经过两日的准备,一支大型舰队,浩浩荡荡地往皮岛而去。

第四百四十一章 票号之议
    在卢象升出海的时候,在京师某条街上,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商贾背后响起:“大哥,你去哪里?”
    商贾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在问自己。他当即转头一看,果然是壮汉。
    “那被票号坑了的苦主前去都察院告顺天府了,我过去看看这事如何处理。”商贾笑了一下说道,然后继续往前走。
    壮汉人高马大,几步就追上了商贾,和商贾一起走,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幸亏我是小本生意,又不用外出进货,否则我都可能被坑。依我之见,这种害人的东西,朝廷封了得了。”
    商贾听了面色有点不渝,侧头看了壮汉一眼,教训道:“那你哥哥外出的时候,让哥哥我背着银子出门?”
    壮汉一听,倒是忘记了自己大哥是做大生意的,他连忙陪着笑脸道:“哪里,哪里,大哥,不是有那个大明九思宝钞么,这个携带也很方便。”
    “大明九思宝钞的最高面额是多少?”商贾见壮汉还以他自己那小本生意为标杆,不由反问道。
    “大概是十两,不过我没见过。”壮汉听了顺口答道。
    “你那一头猪都没十两,当然没见过了。我呢,你让我背多少九思宝钞出门,安全不安全?”商贾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训着壮汉。
    壮汉一听,才想起自己大哥可是替京师贵人做买卖的,那可是大生意,远非自己的小本买卖可比。
    自己和大哥混熟了,倒忘记了这点,一直以为他和二哥一样。想到这里,不由得有点惭愧,大哥这是和他们折节交往啊。
    壮汉当即一拍自己的脑门道:“大哥瞧我这记性,都说长得人高马大脑子就不够使,还真是说小弟我呢!”
    商贾见三弟倒是很快认错,态度不错,就换了笑容说道:“这也不能怪你,是你的格局不够。如果你想要有出息的,不如出去闯闯,见见大世面,别整天待在京师一角杀个猪就过一辈子了。”
    壮汉一听,沉默了,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真得如大哥所说,杀个猪过一辈子么?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一时沉默了下来,只管埋头赶路。
    他们离都察院所在并不是很远,走了没多久,就听到前面人声鼎沸。
    转过街角,眼前的场景豁然在目。
    那些苦主把都察院新近开设的举报处围了个水泄不通,有御史正在和他们沟通,衙役则把那些好事的围观者隔离了开来。
    两人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来得晚了走不进去,就拉着外围的一个好事者问道:“这位兄弟,这事情如何了?”
    这些好事的围观者,都有一颗八卦的心,一听有人问他,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起来。
    “这些苦主告顺天府不作为,这么多天了还找不到那些该死的晋商,一定要都察院为他们做主,给他们一个交代,否则今天开始就要在这里绝食了。”
    商贾一听,今天看来还是不死不休了,他又问道:“那这都察院的举报处如何反应?”
    那好事者转头用嘴努了努,然后才道:“一开始说这里是举报文官贪腐之处,并不管办案进度,办事不力者不归这管。苦主死活不答应,一定要给个说法。现在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都出来了,正在沟通中。”
    商贾听得点点头,向这好事者拱手一礼道:“多谢兄弟告知。”
    “没事,没事。”好事者回了一句,然后又转头看了起来。
    商贾和壮汉也挤在一边,找了个相对较好的位置,开始看这事情的进展到底会如何。
    人群中不时有人高喊御史不为民做主,不如趁早滚蛋这种类似的话。
    那些衙役想看是谁在喊却又发现不了,上头又不让动粗,只好假装没听到,维持着好事者不让他们拥到近前去就算了。
    壮汉的个子高,他没有商贾那么关心苦主和御史的沟通,转头在围观人群中看了起来。
    结果还真被他看到了一个喊话的人,让他吃了一惊。
    壮汉连忙拍了下商贾的肩膀,把嘴附到商贾的耳边低声说道:“大哥,我看到那日在酒楼遇见的那人了,躲在人群中喊话。”
    商贾一听,稍微有点吃惊,顺着壮汉的指点看过去,果然是那日在酒楼的那个。
    他连忙示意壮汉别管这个,就当没看到。
    过了一会后,都察院左都御史开始激昂慷慨地演讲,表示这事都察院管定理,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左都御史还答应苦主,他马上上本把此事向皇上禀告,不管如何,都会在几天内争取个结果出来。
    这事到了这份上,苦主才不甘心地慢慢散去了。
    但这些苦主并没有回家,而是分散开了后,就和周边的人诉说左都御史的答复,把这事传得京师百姓全都知道了。
    这也让京师百姓都很期待朝廷到底会有一个什么交代,不少百姓都代入了决策者的身份,发表一些可能的看法,把京师的舆论又从中兴侯的婚事上转移开,全都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上。
    当日午后,左都御史整理了资料,就把此事上奏了。
    朝廷的效率明显比以往高很多,崇祯皇帝马上召开内阁和六部九卿会议,商讨此事。
    崇祯皇帝指着一叠奏章说道:“票号携款潜逃一事,闹得京师沸沸扬扬,百姓怨言很大。朕这里已经收到这么多奏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