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67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67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不确定因素,令廖化不得不快速做出决定……


 第102章 上庸关之战(五)

  第102章上庸关之战(五)
  话说找不到两名俘虏,廖化暗道一声“不妙!”
  他立刻召集麾下众人,说道:“那两个小厮跑了。如果他们前去给那城内郡守之人送信,我等此番岂不失去大功一件?兄弟们,赶快赶往郡守府!”
  话说此城郡守之人乃是张鲁的另一个弟弟张愧张公仁。那上庸关扼守一山一涧,张鲁认为只要张徽死守那里,后面的上庸城甚至汉中城都会安稳如山。因此,张鲁派了两个弟弟到这里镇守,更是派出了五虎之中的两虎前来。这张愧前些时日在山上狩猎,不小心伤了腿脚,才在这个城中休息。他早就得知弟弟张徽数战失利,只是碍于自己的伤势,才没有赶到关隘增援。 
  那两名俘虏逃到了他的住处,这小子正在一名千夫长的陪同下等待刚刚派出去的那名百夫长的消息。
  “报,将军大人。大事不好了。”这两个小子一进郡守府的院子就叫开了。
  张愧连忙把这二人叫到跟前,问明缘由。
  这二人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把他们被俘、城防营如何被杀以及巡逻队的覆没之事尽说无遗,只不过把他们和巡逻队的那段对话隐瞒了去。
  张愧一听大惊。如此来说,这二百余人一个个都是杀神一样的存在呀!他们连续斩杀了四百多的城防军和二百名巡逻兵。如此大的战斗力就不知不觉的被他们消灭了,那自己手下的百余人又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呢?
  张愧当机立断,吩咐手下从后院的马厩中前来马匹,这些马匹可都是他兄长伙同张修起义之后,他在这上庸郡中搜刮的,平时只是用来带着一些近卫打猎用的。此时却拿来作为逃跑工具了。
  自上庸城到上庸关有大概三个时辰的山路,留下他们赶往上庸关求请救兵不说。单说此刻的上庸关也岌岌可危了。
  原来刘备连续数天派人挑战,除了开始薛戟连斩杨家两虎和第六日杨凯统领本营兄弟尽屠张徽手下大将李昂所领的一千上庸兵之外,无人敢出城迎战。
  徐庶认为上庸城内的士兵士气已经降到了最低。他来到中军大帐,请示刘备和张颌。
  “二位将军,庶认为此时可以攻城了。故,庶特来请战。”
  刘备蹭的从座位上坐了起来,双手抓住徐庶的手问道:“军师此言当真?”看来他们这几天真是憋坏了。
  一边的张颌闻听也是大喜。
  徐庶微微一笑,说道:“二位将军莫急。今日便是二位将军为主公取下上庸关和上庸城之时。请二位将军为庶观阵,且看庶如何破敌此关。”
  这家伙还真是够神秘的,老神在在的走了出去。
  刘备和张颌相视一笑,知道再追问也没用,便先到瞭望台之上等待观看徐庶如何排兵布阵。
  不多时,从后面营中涌出三千犹如木桩一样的物体。乍一看倒把刘备和张颌二人搞愣了,这是要干什么呀?
  但见徐庶身后带着十余名鼓手抬着五面大鼓跟在这些木桩之后,在鼓手之后跟着三千多名拿着云梯、推着攻城锤的士兵。
  徐庶带着一众士兵来到上庸关前尚有一箭之地时停了下来,传令鼓手架好大鼓。把大鼓架好之后,每两人分别册立在一面大鼓一侧。
  徐庶从马上下来,接过旁边士兵手中的三尺令旗,站在了鼓手的对面,把令旗一挥。鼓手接到指令,纷纷拿起鼓槌“通通”地敲起了一阵鼓声。
  就见那三千多犹如木桩的家伙接过后面士兵送过来的云梯和攻城锤在鼓声的指挥下开始向上庸关缓慢的移动过去。
  为何说是缓慢的移动呢?因为这些家伙体型有些庞大,而且看似很笨拙,往前走的非常慢。
  等到他们进入了城上弓箭攻击范围后,张徽便吩咐手下守城的弓箭兵开始开弓放箭。一时间城上箭如飞蝗,这些“木桩”倒真是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每个身上都被箭矢插得就像刺猬一样,却依旧半举着手臂,往前一步一步的迈着。
  大概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这些个“木桩”已经行进到了距离关口城墙不过三五丈的距离。突然,徐庶的大旗又是一挥,再次发出指令。就听见鼓声骤然大变,从最开始急促的“通通……”的声音转变成了“通、通通、通”的声音。
  “木桩”们立刻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接下来的事情可就有趣的很,他们竟然转身开始往回撤。
  张徽没有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是他不敢派人追呀?他害怕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这些“木桩”已经撤出了箭矢攻击的范围。就见他们一个个的来到徐庶前面站好,为首的三个举起木桩一样的胳膊抱住头上的木盔,一用力摘了下来,露出了他们深藏在木盔之下的脑袋。
  “禀报军师,义勇军九十八营统领方阔,带领所属士兵前来报到。”
  “禀报军师,义勇军九十七营统领董方,带领所属士兵前来报到。”
  “禀报军是,义勇军九十六营统领万海,带领所属士兵前来报到。”
  “很好,来人,把他们身上的箭矢取下来。”徐庶说道。
  这时,从后面上了数百人,动手取下来三千“木桩”身上的箭矢。稍做统计,每人身上平均七十多支。不到一柱香的时间,收获了二十多万之箭,这笔买卖倒是很上算。
  不过此时,徐庶倒是在考虑另外一件事。他在准备开始下一轮的攻击。把这三个营的将士安排到一边休息,他安排传令兵到营内再次调兵。
  不多时,一个营的士兵从大营中“吱吱呀呀”的推出了二十五辆高大的投石车。这个东西是刘骞在等待圣命时开始制作的,一共做了五十辆。这次刘备清剿汉中,刘骞给了他们二十五辆。
  二十五辆投石车一字排开,上面摆好了巨大石块。就听到一声鼓响,二十五块巨石腾空而起,朝着关隘飞去。
  张徽还真没见过这个东西,正在那里看着呢v然发现这个东西扔出了巨大石块朝着自己飞来。把这小子下的够呛!更别说那些本来就没有战意的士兵,一个个的抱头鼠窜,真是狼狈不堪。
  徐庶一面组织投石车投石,一边命令身后的三个营士兵和那三个“木桩”营向上庸关发动进攻。
  城上没有士气的士兵哪里还顾得上去瞅着城下是否有敌兵进攻呀?一个个在上面躲得比张徽都快。徐庶就是抓住了上庸关士兵的这状态,开始了派兵进攻。三个“木桩”营解下了身上的木凯,摘下了头上的木盔,推动着攻城车,朝着关门冲去。另外三个营则接过云梯,朝着那城墙冲去……
  没有木铠的束缚,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三个营的士兵行动上立刻恢复了原本的快捷。一箭多地的距离,在这些人行进的速度下显得并不远。在一刻钟的时间内,他们已经把攻城车和云梯弄到位了。
  六位统领和十八位副统领的带领下,六个营的义勇军向敌发起了进攻。
  刚刚发觉巨石停止了轰砸,张徽把头抬起来,却发现敌人已经登上了城墙。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真的好愚蠢呀!敌人借助投石车掩护士兵攻城呀这是!可是现在或会已经晚了。为今之计,只有把这些敌人打压下去。
  他立刻招呼身边的亲卫,组织士兵过来阻击敌人。
  士兵们刚刚躲过了巨石的轰砸,还没有从刚才的慌乱中清醒过来。哪有几个人理会张徽的喊话呢?
  偏偏这时候,那三个带头冲上关隘的统领一边砍杀一边喊着:“上庸关的士兵们,投降吧!刺史大人已经原谅你们了。不要再跟着张鲁、张修这样的乱臣逆贼叛乱了!”
  士兵之中更有人假意的喊道:“不要杀我!我投降!”“投降吧!我把兵器扔了,跪在这里,就没人伤害我了!”……
  这一声声就如同迷药一般在这些已经没有了士气的上庸官兵之中飘散。他们刚刚被巨石砸的晕头转向,再加上早就没有了作战之心。一旦听到,投降活命的消息。试想一下,有哪个人会放弃生的机会呢?
  张徽的叫喊已经完全被掩盖在了一群投降声中。
  就见那些上庸关的士兵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倒在地,口中高声喊着:“不要杀我,我投降……”
  张徽一看,局势不妙!便带着一直跟着身边的张曼成和数百名亲卫,悄然留下关来,准备逃跑。
  哪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这小子可是倒霉倒到家了。才刚刚来到关下,他和张曼成连马都没有骑上。那城门就被方阔、董方和万海三人给撞破了。
  吓得张徽当时真是三魂七魄,只剩下一魂一魄。还好有张曼成在身边提醒,他才上马,落荒而逃。
  上庸关丢了。张徽带着麾下不足三百人的近卫,便朝着上庸城而去。可是他哪知道,此时他的哥哥张愧正带着比他还少的亲卫找他求援来了。
  兄弟二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狼狈。会合之后,二人别无选择,带着麾下残兵朝着城固方向逃去。
  此战,刘备、张颌麾下士兵阵亡不足千人,俘虏敌军一万余人。五日后,刘骞大军经过上庸朝着房陵、绥定、成都方向进发,已经没有了任何阻力。而刘张大军起兵前往城固、汉中方向,讨伐张鲁这一方叛乱。经此一战,张鲁将分散在房陵、上庸等地士兵开始向城固、汉中方向聚拢。
  此番上庸关之战,咖啡不想做为卷首开篇的。后来看到投票上要求写战役的多了一些。因此就把这上庸之战拿到了卷首。刘备这一支暂时就到这里,下面就要开始关于对张修一脉的讨伐了。这一卷咖啡的本意是以战开局,以政收尾,中间穿插一些情感故事。
  只是对于情感故事,咖啡理解不是很好,还希望诸位亲友在咖啡的书评区留下你们的意见。


 第103章 入主成都,设立文武院

  第103章入主成都,设立文武院
  中平元年冬,成都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百姓更是歌舞升平、欢聚一堂。城内刺史府中更是热闹非凡,成都大小官员都陆续进入府衙。
  府衙大堂之上,刘骞身穿二品顶戴,郡侯蟒袍,红袍大褂,坐于当中。许褚、张飞、赵云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依旧册立刘骞两侧,一个个身穿镔铁重铠,外罩素罗袍。
   
  徐庶和田丰此时没有跟着身边应该是跟随关羽、刘备前去讨伐张修去了。
  益州主簿黄权将原有官名录呈递给刘骞,说道:“此番益州幸亏有主公前来,不然那张修聚众而来,我等恐早为其阶下之囚。”
  “公衡,此言岂不是把我益州众将都轻于言下了?”刘骞闻之,轻笑而过,接过官名录,也没有观看,说道:“现有州郡官员一律原职录用,不再换做他们。不过一个月之后,我会派人检查你们的日常的工作,不称职的,希望不要怪我不客气。”
  黄权、王累等人闻言,心下到有些松了一口气。至于这位刺史为人如何?但见其统兵一路赶来,约束麾下士兵对两旁百姓秋毫无犯;州内百姓扶老携幼围路相观,更是多有拦路申冤。皆都一一处理,一路之上斩杀贪官恶霸十余人。如此等等看来,益州确实迎来了一位清廉的父母官。
  是故,老百姓更是一路酬军,瓜果礼品纷纷递给行进中的百姓。然,平南军士兵皆不敢收。终,有官员出面,递交士兵无数钱币,以钱换取瓜果礼品。
  百姓见状,更是对征西大将军刘骞感恩戴德。等到刘骞马队经过,路旁百姓无一不磕头跪拜,恭祝其长寿无疆。
  自上庸经房陵、绥定到成都,一路上乱军更是避其锋芒,躲得远远的。其入川之路倒是非常顺畅,一路无堵。
  刘骞此番召集益州众官员,先是言明原任官员所任不变,令众人安心做事、认真做事;然后,他想举办书院、武院,开启民智;第三件事就是举办招贤馆,吸引能人贤士入府为官。
  众官员闻听要举办书院还听说过,但是举办武院还是第一次听说。
  王累见众人不明白,也没人说话。他便出列问道:“不知这书院所讲都是哪些?”
  “我所要建立的书院不仅要教授儒学,还要教授兵法、阵法、礼仪等诸子百家所学都要讲。现在大家都是儒家所学为主,各种杂学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涉猎。”刘骞看着堂下众人一脸愕然,不仅摇摇头,看来这个时期的人还是对儒学很是看重的,接着说道:“儒学以春秋时孔夫子开始,到战国期孟夫子发扬光大,乃至流传至今,皆为帝王之道。然则,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国家无法可以立乎?”
  堂下众人一个个都满脸茫然,好像忽然间丢了魂儿一样。这也难怪,他们时常以儒学大家自诩,哪里会想到刺史大人刚到就会提出此事,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