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162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162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位统领领命。
  一团骑兵营率先冲出。那统领把长枪挂起,从背上拔下两支令旗左右一分。其身侧的两名副统领长枪一挥,各自带着二百五十人成两列杀出。余下那统领和另外一位统领亦是紧随其后,成列冲杀。
  很快,那逃亡的步卒纷纷朝着道路两侧奔逃,一个个呜哇喊叫着,都咬紧了牙关,使出了吃nǎi的力气,生怕一个跑慢了就会把命丢掉。一个个都狠自己爹娘生自己的时候少生了两条tuǐ。
  可惜的是他们两条tuǐ那里跑得过马儿四条tuǐ,这千人骑兵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而过,刹那间带走了上千条生命,更有数不清的人受伤那些个亲兄弟、亲子亲父的看到亲人受伤或者阵亡的想要反击,那个该死的敌人已经拿过去了,后面一个该死的竟然把自己给咔嚓了……
  再说李典大将军带上几名副将和不到千人的骑兵伏在马上拼命的奔逃。约莫过了多半个时辰,李典忽然勒住了马儿丝缰,直愣愣的看着前方。
  身后的副将顺着李典的视线一看,顿时也吓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前方大道中央黑压压的一片,竟然都是骑兵。为首的那员大将不是旁人,正是与李典将军交战到残兵而回的那位敌军大将,孙观!
  孙观见到李典勒马而停,在马上一挥手,带着五千骑兵缓步压了上来,离着很远便喊道:“李将军如此匆忙玉往何处?观在此等候多时也!”
  李典这才明白人家为啥放开西门不攻,原来是设好了圈套等着自己往里钻呢{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不足千人的骑兵,一个步卒都没有,知道这是跑丢了!自己刚顾着骑着马逃了,那些步卒连日来的疲倦哪里跟得上自己这快马呀!如今远不足人家的兵力,如何是人家的对手?也罢,我先上去与那孙观交战一番。若是侥幸取胜,我身后这些日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想罢多时,李典把丝缰一抖,纵马而出,高声喊道:“孙观,尔可敢与我一战乎?”
  孙观哈哈一笑,把那新打造的大刀一摆,策马而出,说道:“李将军,日前两战都不过瘾,不知今日是否可以尽兴!请了!”说着摆出了一个请战的姿势。
  李典这柄长枪也是重新打造的,等孙观说完,也不客气,拧枪便刺。
  孙观见枪来,也不慌张,把大刀平平挥出,看在枪杆之上,将这一枪拨到了一旁,不待刀势老去,左手一台,右手使劲,这一刀又朝着李典的哽嗓咽喉而去,又快、又狠。
  李典长枪去势不老,把枪竖起,往外而磕。拦住了这一刀。
  二人你来我往,我来你往,刀来枪挡,枪刺刀砍,打得是难解难分。不知不觉中,两人就打了上百个回合。渐渐地李典感觉到自己的后劲不足,有些支撑不下去了。你想想,这几天李典过的是什么日子呀?能够与修养的状态非常好的孙观相比吗?本来两人不相上下,硬生生把一个正的数日不睡觉,精神状态和体力状态都极度虚弱的人与一个修养的状态正佳的人相比,孰胜孰败一眼便有分晓!
  孙观挥长刀一个泰山压顶,狠狠的砍在了李典的枪上,硬生生的把李典从马上震了下去。李典那些副将想要上了抢救。但是毕竟是连日没有休息好的人,反应速度还是不如状态正佳的川军统领,他们看到李典落马,瞬时冲了上来,数条大枪架在了李典的脖子上。
  孙观见缚了李典,说了一声:“一团骑兵好生看管李典。其他人随我冲锋!”言毕,他一马当先,迎上了那正在冲过来的李典副将,长刀挥舞,单人抗下了两名副将的进攻。
  很快,他的对手就变成了一个,因为后面的统领上来后,竟然构不成一人一个,又一次出现了合击的情况。
  而且在这个时候,李海的一个骑兵营也赶到了。前后夹击,李典那不到千人的骑兵这次真的全军覆灭,除了李典无一人生还。
  孙观带着六千余骑兵押解着李典朝着李海部迎去。
  李海亦是俘虏敌军超过六千人。毕竟骑兵只余四千,敌军就是再少,也不是四千人能够整治过来的。在李海喊出“降者不杀,优待俘虏”的时候,早有近千人从路旁跑了。这个年代,能不当兵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此役,关羽麾下士兵总损失超过三个营,俘虏敌军七千人,活捉了敌军主将李典;李典麾下本有四万余人,先前一战折损骑兵四千余。如今逃的逃,死的死,更有七千被俘虏。
  关羽使人把李典带到固始府衙大堂。
  徐庶、张辽、纪灵、孙观、战鹰、杜安、李海、韩流和岳江等人分别端坐在两旁,关羽坐在大堂正中的桌案之后。
  李典进来后昂首挺胸,一副颇为不忿的样子。那押解他的军士上前断其膝盖,令其下跪。其竟然跪下又起,颇为强硬。
  关羽冷眼看着他,不屑的说道:“汝一败军之将,竟然猖狂如斯!不知曹孟德今日高居宰相之高位,而不思民间之苦乐,亦是这般乎?某本惜汝之才能,奈何汝不自量!也罢,来人将这厮押解下去,好生看管,不得有误!”
  等把李典押解下去,徐庶问道:“将军,现在玄德将军尚未攻下平chūn;而仲康将军、孔明军师二人又被郭奉孝阻于汝阴。倒是主公在寿chūn大败吕布和孙策,不日便兵发颍上。我军如今取了固始,接下来该如何安排?”
  “统军北上,直取汝南便是!”关羽言道。
  “汝南有敌将曹安民镇守。只怕我军直逼汝南,郭奉孝会放弃汝阴,回兵汝南。”徐庶说道,“汝南关系到许昌的安危,郭奉孝不会置之不理的!如此一来,倒是可令孔明军师与主公那边省却不少压力!”
  “郭奉孝真的那样厉害?连日来,孔明军师与仲康竟然寸步未进?”关羽满是怀疑的问道。
  “世间传言郭奉孝幼年涉猎杂学颇为广泛,易经推演常常有未仆先知之能为d孔明军师亦能推演,却不如此人精湛!是故,与其对弈,皆不敢轻易动兵,否则一败涂地便在瞬息之中!”徐庶十分谨慎的说道。
  “既然如此,明日便出兵汝南!”关羽说着来到厅堂之中那个沙盘前面,指着固始周围说道,“只是我军此番出兵而去,固始城内数千俘虏该如何处置?”
  “将军是怕哪俘虏中夹杂着jiān细不成?我军有狼牙所在,又何惧那些jiān细存在乎?”徐庶自辽东征战以来,对主公建设情报部队颇为青眯,更是对狼牙颇为放心。
  “既然军师如此认为,羽当速行决断之事。杜安将军,你前去处理一下那些俘虏!依旧是合乎要求则收留,否则使其在此落户,不得往归!”
  杜安领命下去。七千多俘虏,共有四千多人投诚参军,余下这皆分发了田宅,在固始城内落户生根。
  关羽把四千降兵分别补到了各个营中。正是这次招收俘虏,才有了日后曹cào大劫之时的解厄之事。正所谓前有因后有果,生死环环相报,人情时时相接!
  次日,关羽使固始城尉好生管理固始,遂以孙观为前锋,尽起大军朝着汝南方向进发。


 第246章 争先锋杨凯占先,竟出兵文谦迎敌

  第246章争先锋杨凯占先,竟出兵文谦迎敌
  再说刘备、张飞、贾诩一路,早于关羽、徐庶出征,却迟迟没有赶到平chūn足足比关羽先锋部队晚了两天,一是平chūn距离合féi的道路要比固始远,二是刘备的派兵遣将安排的相对稳妥,派出去的是一个整编团队而不是五个营的骑兵。
  话说刘玄德派兵遣将、指定先锋之时,徐晃、吴懿二人麾下诸将纷纷请战。 
  吴敦、鲁迪、杨凯、元白、丹青、李穆六人各不相让,就连徐晃、吴懿二人亦是玉上前请战。可是张飞在那里瞪着眼睛看着他二人,徐晃、吴懿二人撇撇嘴,低下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自己麾下的几人相互争吵,也不言语。心中巴不得自己的部将能够争到这个先锋,也好给自己争光。
  刘备倒是笑呵呵的看着众人,忽然一伸手,制止几人,问道:“看来诸位将军皆想统兵出征,担起先锋之任!汝几人皆乃合适人选,只是先锋仅一人而已!还是请诸位稍安勿躁,让军师看看哪位更为合适!”说着看向贾诩。
  贾文和心中对刘备踢过来的这个球老大不愿意了!可是有什么办法?人家现在是主帅{脑筋一动,嘿嘿一笑,计上心来,说道:“诸位将军都知道此番先锋之任非同小可!然,诸位将军文治武功皆乃上将之选,从能力来说皆能胜任也J某在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这位将军尚需要懂得变通,反应敏捷便可统领一团兵力,担当开路先锋之任!”
  贾诩话音刚落,但见徐晃身后的参谋将军杨凯策马上前,双手抱拳向刘备、贾诩深施一礼,言道:“感谢将军和军师给小将这个机会!”
  言罢,他回头对徐晃一施礼,言道:“将军,末将请一团随行。”
  吴敦、鲁迪二人与他本都是徐晃麾下部将,倒还没有多少怨言,只是搞不懂怎么回事儿?那元白、丹青二人可急了,哪个答应他当先锋了?看他的样子,这先锋的位置他坐定了。便策马而出,拦住杨凯问道:“杨将军,军师可没有说这个先锋让你当呀?”
  李穆在后面直叫二人,吴懿更是气急,高声喝道:“元白、丹青,汝等蠢货!难道没有听到军师讲到先锋官要懂得变通、反应敏捷者嘛?汝等反应如此迟钝,气煞我也!还不快快回来!”
  元白、丹青二人本就是憨直之人,就是在文武院学习之后,亦是没有杨凯、李穆等人反应敏捷,这倒也不足为怪话又说回来,要说李穆抢了这个先锋,那吴敦倒还好说,不过那个鲁迪定然也会如此。
  杨凯嘻嘻一笑,对着元白、丹青二位一抱拳:“二位贤兄,小弟今日侥幸夺了先锋,只不过取巧而已。还望二位担当!”
  那二位被吴懿一顿臭骂,就显得十分尴尬了;再被杨凯如此一说,竟然嘿嘿的傻笑起来。元白回礼道:“某只是想着如何跟军师讲,哪里想到你竟然直接做了!某甘拜下风!”
  丹青亦是如此言道。
  刘备见此,哈哈大笑着说道:“杨将军心思果然敏锐!今番便令汝为先锋官,统领本部兵马一团整编五千人,即刻出发。为某等大军前方开路,逢水搭桥,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杨凯言道。
  “汝当记住,此番乃是进攻平chūn之敌。若是敌军势众,汝当先谋自保!待大军赶到之时,再做计较!”刘备叮嘱道。
  “末将明白!”
  领命之后,杨凯便从徐晃手中领过整编军一个团队一个千人骑兵的骑兵营,四个千人步兵的步兵营,先行离去。
  这一个整编团队骑兵要等着步兵,步兵赶路再快也赶不上骑兵。因此,他们行进的速度还是比不上孙观骑兵的速度,只是在刘备等人之前出发而已。
  再说乐进自赶到平chūn,便开始招募兵丁,广派兵役;又使人打造武器装备,尤其弓弩箭矢。
  其麾下大将牛盖献计,对其说道:“将军,敌军向来以勇猛著称。昔日我等随主公讨伐董卓之时,其军遭遇吕布并州铁骑的包围亦全身而退,可见其勇猛善战之风!末将以为我军当加固城墙,打造守城器械。子扬先生说过这次战争若是蜀中不出兵,主公便是赢家。蜀中大军一出,主公必然兵败也!其所谓着便是其军之威猛非我军所能敌也!”
  其话音刚落又有一副将上前说道:“牛将军所言不尽其然也!我军之不敌更在于敌情之掌握也!子扬先生,曾言道我军探马多有死于蜀军刺杀。是故,遣某自许昌赶来。一路上某暗自伏下数人于平chūn城外各条通往城内的道路附近。若敌赶来,定有狼烟传来。将军可早作准备,以抗敌军!”言毕,狠狠的瞪了牛盖一眼。
  乐进一看,原来是许昌赶来的副将马山。再说那刘晔,字子阳,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县东南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三国演义》中是曹cào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曹cào平定青州,受封为镇东大将军之后,在郭嘉的介绍下加入了曹cào阵营。然而在郭嘉的锋芒之下,他的识人之能、料敌之谋皆被掩盖,故曹cào只识得他那制作攻城器械的精巧之技而已。而且他的意见常常与郭嘉、程昱等人的意见相左,曹cào常常不以为然。其实这一次探马被阻杀的事情,刘晔早已发觉,曾经向曹cào提出过,可惜的是曹cào不以为然。刘晔此人颇有自知之明,甚能自保,见曹cào对自己的谋略不为看重,遂只管以器械为精。马山乃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