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67章

山河血-第867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大家似因此而大为心动时,一直保持着沉默的穆伯华却把视线投向管明棠,然后用恭敬的口吻说道。
    “先生,我想,无论是无息贷款亦或是技术转让,都是治标不治本。现在,对本地工业影响最大的是内地商品的低价倾销,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那,您的意思是?”
    眉头一跳,管明棠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关税!先生,我们希望北方地区能够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第1251章 南京的恼怒
    七月的南京,正值盛夏,按照以往的惯例,国民政府大都迁往庐山行营避暑,而各国大使亦会随之前往庐山,不过今年却与往昔有所不同,直至七月政府要员亦未前往庐山,制宪会议年内召开,代表的选举无疑牵绊着许多人的注意,而在另一方面,“亚洲一体化会议”亦将于南京召开,诸多国内外事物的影响,使得今年南京的政要们大都只能留守于南京,而非前往庐山行营。
    时值正午,南京的空气显得异常闷燥,中山路两侧悬于路边的一面面国旗纹丝不动的悬着,显然是没有一丝风,有着蒸笼之称的南京,这会确实已经成了一座火炉。
    在国民政府入口处,身着军装的卫兵,早已是汗流满面,甚至就连冲锋枪枪身亦被太阳晒的发烫,但卫兵依然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以至于会让人误认为雕塑。
    “你再说一遍,”
    在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内,蒋介石紧皱双眉。
    “关税!北边要征关税……”
    但他说不下去,只是望着俞济时,一脸铁青,双目着火。
    俞济时不安地说道。
    “主席,他们计划在中央、第三至十六军管区开征关税,也就是在前俄领土……”
    俞济时的话声显得有些紧张,北边要征关税,这确实出乎南京的意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高层之中,早将那地方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而军管局却要开征关税,这同分裂有什么区别?
    “请他们来!”
    蒋介石气呼呼命令俞济时道:
    “请汪院长、陈主任、王外长、董局长、陈总长……,马上来!”
    “……恢复海关,征收关税,是北方地区之权责,亦是为维护……”
    蒋介石越看越气,几度都想把文件扔到地上,但是他却压着心中的怒火没有这么做,他清楚的知道,在北边没有交出原子弹,没有交出军队之前,他绝不能那么干,甚至即便是在交出军队之后,他更不能这么做。
    智囊团们纷纷到达,一个个不作一声,望着盛怒的蒋介石发怔。蒋介石恨不得立即派人前往伊尔库茨克质问他在想些什么,同时又恨不得马上通过公开讲话问他,要他无法下台,这些想法在盛怒与激动之间迅速浮现脑海,但又立刻消失。他缓慢的踱着,胸脯起伏,牙齿紧咬,双目突出,直把众人吓得连大气儿也不敢透,只闻钟摆的答之声。
    “他在想什么?”
    蒋介石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不满与愤怒:
    “你们看,”
    强压着胸中的怒火,蒋介石又接着说道。
    “北方难道就不是中国的国土,难道他想在北方另外建国不成!”
    蒋介石的不满让众人心情不禁惊惶,这时蒋介石又再愤慨地拍桌大喊:
    “这算什么?北方公司在南洋买了那么一大块土地,什么公司领地,现在他又在北方要重设海关,征收关税,他想要干什么!”
    张群随后赶到,却先发言道:
    “主席,这,这也是有先例的,毕竟当年各省也是征收厘金的,这至多只是证明北方现在财力紧张罢了,主席不必过于气愤。”
    董显光马上接嘴道:
    “我也这样看法,现在北方百废待兴,几千万难民需要安置,面临的财政压力那么大,所以他想解决财政问题,就想到了关税上面,这意思也很明显的。”
    “那么,若是他今个征关税,明天闹**呢?”
    蒋介石冷笑道:
    “这一国之内又岂有有另征关税之说!”
    “主席,”
    王世杰深思熟虑道:
    “这件事情,北方这么做,确实有欠考虑。不过事实摆在面前,一方面,就名义上而言,除内外东北七省,北方地区确非我国之领土,而其实施关税加征地区亦为前俄领地,所以,就法理上而言,其做法是无法挑剔的……”
    王世杰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说,他一边观察着蒋介石的神色,他说的是实话,无论如何,北方军管区都不是中国领土,这意味着军管当局完全有权设立海关,加征关税。不过注意到蒋介石的神情似有不快,他连忙又补充道。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不能不有所对策。我的意思是,我们在态度上应该表示可以接受,毕竟,在法理上,其实施是站得住脚的,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现在,那里还不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但同时,我们应该得给他去一封信,要管长官也反省反省,毕竟,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有欠考虑,至少应该同中央沟通一下!”
    “是的,”
    张群在一旁说道:
    “今天行政院有个例会,在例会上,也就北方军管区的问题加以讨论,在北方军管区上,行政院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发挥更主动的作用,但也希望军管区当局,能够注意自己所代表的是中国政府。”
    董显光点头道:
    “我想明天《中央日报》的社论,不妨就谈这个题目,一方面有限度地接受他们设立海关,但同时告诉他们,北方军管区的成立是受命于中央……”
    众人的异口同声,让蒋介石的心里不禁一叹,他们之所以会“站在”北方的一边,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因为“海关”这一个小问题,激起不必要的麻烦,换句话来说,他们的“让步”是着眼于大局。
    王世杰接着说:
    “主席,我们应该对北方当局提出的要求正式提出答复。”
    此议众人一致赞成,便立即展开商讨,结果是向管明棠解释下列各点。
    “一、内外东北七省关税需由中国总税务司负责,不得另设海关;二、北方当局之成立系根据军事委员会及行政院批准成立,其代表立场为中央政府;,三、北方当局设立海关所征得关税,应用于促进本地教育、工商业发展以及难民救济安置;四、总税务司拟派出要员协助北方当局设关,……”
    接着便是拟稿了。陈布雷待众人恢复交谈后,方才有些忧虑的说道:
    “我的看法稍有不同,我以为北方当局这样做,恐怕还有更为长远的目标。”
    “更为长远的目标?”
    董显光有些不解的说道。
    “更为长远的目标,不正是把北方地区纳入为我国领土吗?管长官又怎么会转移目标呢?”
    陈布雷正欲发言,一想当着这么多人,倒也不便启口。陈布雷随蒋多年,好多话只能对蒋一个人说,因此朝蒋瞅一眼,俾同他取得默契,蒋介石会意,大声说道:
    “我以前讲过,哲勤爱国之心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他的身边,总难免有一些人,有一些人对中央是心存不满的,就是那些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离间了哲勤与中央之关系!”
    陈诚连忙安慰着蒋介石:
    “主席,是人难免有目光短浅之辈,他们不无体谅中央之心,亦不能体谅管长官之心,这也是极有可能,而在关税问题上,管长官想来,也是不意加重中央之负担,毕竟,总依靠中央拨款也不是长久之计,如其开征关税,想来未来可慢慢减轻中央负担,甚至将来亦可实现财政**,这样中央方才能把更多财力用于内政或用于援助南洋友邦。”
    心知不会再讨论出什么结果的,蒋介石摆出疲乏地样子摆摆手道:
    “好了,你们分头办事去吧!。”
    接着众人告退,蒋介石便问陈布雷:
    “你刚才说什么长远目标?”
    陈布雷连忙回答道:
    “主席,您是知道的,财政为诸政之源,无财政之**,亦无其它之**,多年来,华北地区是在北平方面影响之下施政,无论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甚至教育等等,无一不与中央截然不同,即便是现在其将华北交予中央,但华北省市县乡各级政权,却皆是由地方选举产生,即便是检察官、法官等官员任免,中央亦很难插手其中,表面上,——”
    “你说得简单点。”
    蒋介石的眉头一皱。
    “一句话,如果没有华北地方财政之**,又岂有今天华北地方行政之**,今天北方之关税,亦可视为管哲勤欲推行华北旧政之手腕!”
    “因此,即便他日,北方各地并入中国,中央对其影响亦如今天对华北一般,影响极为有限,”
    陈布雷咽一口唾沫:
    “老实说,管长官的手腕确实高人一筹,让他人根本无从反对……”
    陈布雷的话让蒋介石眉头猛的一皱,他知道陈布雷说的是实话,现在,华北表面上为中央所控,但中央除去获得税权外,又获得了什么?即便是华北之税,中央亦未获得一分,全是左手进右手出,右手直接交给了北方军管局,由其用于“当地战后重建”。
    换句话来说,中央除去得到一个名义,什么都没得到,而管明棠呢?依然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名声,全中国都看到其为大义放弃个人权力的高尚之举,可实际上,他得到了更多。
    两人倏地陷入沉思,久久不作一声。半晌,蒋介石才开口问,
    “那么,你看该怎么办?”
    “我看,”
    陈布雷不安地直搓手掌。
    “王部长的正式答复是必要的,语气要不亢不卑,不过,不过——”
    蒋介石连忙问:“不过什么?”
    陈布雷道:“说出来,恐怕先生见怪。”
    “你怎么这么说!”
    “是,先生,”
    陈布雷叹道:
    “我认为,应该加快部队退役步骤,尽可能的让步于北方就地退役,从而加重北方之负担。”
    
   

第1252章 加快
    大街小巷的梧桐树展着新绿,筛着碎金,赏心悦目,经过多年的恢复,重建后的南京街道两侧的无球法桐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那条条林荫道,总算给这座火炉的市民们一丝清凉。
    晴朗的天空下,国民政府的国防部也显得有气度,这栋青灰高为10层的国防部大楼的楼门虽不甚高大,却威严、肃穆。同时,这座新晋刚刚成立的,只待他日与军事委员会合并的机构未来的每一个决定亦吸引着世界其它国家的目光,毕竟,作为世界三强之一,作为唯一掌握原子弹的国家,即便是最不甘愿者,亦需要倾听中国的声音,而当这栋大楼内的将军们脚步急促时,世界亦将为之颤抖。
    身穿白色夏便服的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潇洒又不失气派地站在宴会厅门首,向鱼贯而入的国府军政要员颔首致意。虽说现在国防部还在组建之中,但此时的白崇禧无疑正是得意之时。
    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翁文灏,一见到白崇禧,便连忙恭喜道。
    “听闻海军舰队于南洋举行演习成果超然,实要是可喜可贺!”
    财政部部长王云五则于一旁边笑说道。
    “健生兄,今天喝的是庆功酒吧?”
    白崇禧细长的眼眉微微地弯着,全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但是心底却根本就笑不出声来,接收日舰后,海军便迅速膨胀起来,以至于海军根本就未做好如此急剧膨胀的准备,与华北当局准备了数千名海军军官不同,为了维持战力,海军甚至不得不留用上千名日本海军军官,实在是……
    但在外人面前,他却只能欣然接受对方的祝贺,在众人的祝贺中,作为国民政府主席以及军事委员长的蒋介石是最后一个来到,在其来到后,宴会开始了。
    白崇禧起身:“请主席训示。”
    蒋介石摆摆手说道:
    “我是来赴宴的。健生,你想讲什么就讲吧。”
    白崇禧环顾四座,很得意的样子。
    “主席,根据民33整编方案,我中央部队业已完成十五个装甲师、十五个机械化师以及四十五个步兵师之整编,目前,我军战斗力较之过去提升约两倍以上……”
    在白崇禧的讲话中,宴会厅响起畅怀的笑声,对于国人而言,他们一直都相信军力是实力的象征,现在海军实力空前强大,且陆军亦因数十亿美元援助而一跃实现现代化,这无疑加强了中央的“话语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如此。
    “诸位,目前的国际局势虽说因停战条约之达成,局势趋于缓和,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于日内瓦签订为“停战条约”而非“和平条约”,于国际法而言,英美与德意仍处于战争状态,这意味着未来世界仍有陷于战火之威胁,而鉴于这一形势,自日本投降后,主席决定以美援之装备,进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