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647章

山河血-第647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局百未有之大变动”之中,中国将如何抉择?
    对于几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问题。而最终这个问题却压到了蒋介石的身上。
    “中国应该如何?”
    又一次站起身来,蒋介石看着那份不知看过多少遍的世界地图,蒋介石整个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中国应当如何?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于某种程度上来说,蒋介石无疑是“中国政治的最大胜利者”,华北的“妥协”,使得他再一次成为当仁不让的名副其实的“元首”,正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几乎咬着假牙、痛下决心才放弃了趁机插手华北军政的心思。
    而他之所以愿意作出那种让步,正是基于一个原因——管明棠对未来的推测一一验证着,他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这个足以让他名留青史,在历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机会,如果一切都能够实现的话,他不仅仅只是“一任国家元首”,而是奠定了中国百年国运的国家元首。
    中国在他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而且收复了所有的失地,甚至开疆辟土,此时,甚至过去在他眼中,应该立即实现的“收回全部国家权益”,这本应让他骄傲、自豪的功绩,甚至不值一提了,那不过只是这场战争中的“芝麻”。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的胸中时时有股难言的冲动和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现在德国正在倚仗其强大的机械化兵团,将纵横驰骋在俄罗斯大地上,正在朝着莫斯科逼近。从远东,进攻苏俄的日军甚至可以直视海参崴。
    一路溃败的苏军能否守住莫斯科?能否抵挡日军的入侵?
    这都不是蒋介石现在考虑的问题,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所需要的就是抓紧时机,训练更多的精锐部队,然后在某一天,向日本宣战,收复东北三省、收东被俄罗斯窃占的外兴安岭,甚至……但是,现在苏联眼看着就要亡于德日两国的夹击了?
    如果苏联迅速灭亡于德日之手,那么,中国向东北发起进攻时,是否会导致德国从中亚向中国发起进攻呢?
    在军委会的办公室中,蒋介石的双眼盯视着墙上的大挂图,现在的他一面为管明棠如此宏大的战略构想所吸引,而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德日两国,尤其是德国的进攻速度而震惊,一面痛苦地思索着接踵而来的一个个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却不断的告诉他一个事实——如果苏联败的太快,那么所有的一切设想,都有可能化为泡影,但是如果苏联不败,那么,从那头北极熊的身上挖下那么一块肥肉,恐怕中国边境从此将陷入不安之中。
    8月的南京虽是骄阳似火,但不知是因为中央空调打出的冷气的原因,亦或是心理作用,此时蒋介石却是越想越感到浑身发凉,从心底里往外透着凉气。
    “总裁!”
    恰在这时,陈布雷走进了办公室中。
    正背手驻足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的蒋介石,听到身后的话声,慢慢转回身。这时他反倒是显得极为平静,目光在陈布雷的身上停足有半分钟。
    “彦及,你来了!”
    “总裁,”
    心情好时,蒋介石对谁都很客气,不过此时,他的心情却显得很是一般,甚至就连同坐都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起,这些许的异样,还是引起了陈布雷的注意。
    “不知总裁您注意到了吗?”
    心思一转,陈布雷还是决定先向总裁报告一个“好消息”。
    “嗯?”
    蒋介石疑惑的看了一眼陈布雷。
    “最近,英国、美国大使频频与国府要员接触,且新闻舆论界近期的报道,似乎多倾向英美……”
    陈布雷并没有提及“倾向苏俄”,因为他心知一但他提及,总裁必定会露出丝许嘲笑,而所指恰是那些所谓的“进步人士”。
    “这并不意外,现在英国、美国业已意识到我国之价值,他们频频与我要员接触,示好于我国,根本就是希望我国能够倒向英美,给日本以背击,已期改变当前局势,令局势对其有利!哼……”
    嘲弄似的冷笑从蒋介石的嗓间发出,或许是因为过去一年间,西南边境上的纠葛,使得他似乎已经看透了英美,尤其是英国的列强嘴脸。
    “几个月前,英国人还口口宣称**是**国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天,英国的大使却在使馆宴会上认同**是我国之领土,英国今日之示好,无非是因时局变化罢了,想让咱们中国人替他们卖命,所以,才会开口说那些好话、漂亮话,可,中国人的血就那么不值钱吗?几句好话,漂亮话,就能打发了?”
    不吐出一些真东西,话说的再好听,也不过只是空头支票,这是几天前,在管明棠宣布辞职后,两人在电话中,管明棠的原话,早在他辞职的那天起,他就已经算到了今天这一切!不,更准确的来说,是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算了今天的这一切,只是……
    “总裁,还是您看的清楚!”
    陈布雷连忙轻拍了一个马屁。
    “现在,不知多少人被英国人的**药迷的不知所以呢!”
    “不是不知所以!”
    冷哼一声,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扬,然后开口说道。
    “而是英国人的几句奉诚话,让他们都妄自尊大起来了,当真以为中国是个强国了!”
    对于中国的实力,蒋介石有着清楚的意识,或许他去年可以在广州湾甚至西南边界问题上做文章,以为中央“挣些面子”,但在另一方面,他却清楚的知道,中国的现在至多不过只是一个看似强壮的儿童,而现在趟入这池浑水中的却是一个个强健的壮丁,而中国想在这池浑水中获得回报,恐怕也就只有浑水摸鱼了。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切,他们似乎都被“假相”所迷惑,毕竟久为弱国之要员他们太渴望强大了。
    “总裁,还有一件事,就是这两日孙副院长等人经常与苏联大使接触……”
    陈布雷的汇报让蒋介石的眉头微跳,他口中的孙副院长是指行政院副院长孙科,在南京他是典型的亲苏派首脑,于是蒋介石便转过身来询问道。
    “彦及,如果所料不差的话……”
    沉吟片刻,蒋介石将视线投向远处,然后默默的说道。
    “苏联方面是准备与我国全面调整关系了!”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蒋介石忍不住轻叹一口气,现在的南京,各国人物轮流登场,英国的、美国、日本、德国,而现在又多了一个苏联,看来南京要上演五国“英雄”汇了,而越是如此,则越发显现出中国的重要性。
    但在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各国看重的时候,作为中国的元首,蒋介石整个人却变得没有底气起来。
    “委员长,您说的极是,孙副院长今天傍晚来找到我,他告诉我,苏联方面希望莫托洛夫外长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南京,当然,这访问是秘密……”
    陈布雷的话让蒋介石的脸色微微一变,莫托洛夫访问中国……沉默着,蒋介石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踱步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暮色,视线北投。
    “如果哲勤在这,他会怎么选择?”

第五十章 新的开始
    “几乎全世界都以为,中国即将爆发内战,曾令人赞叹的建设速度亦将为之打断,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自劾引去,以一个之进退向世界明示——中国是一信统一的国家,挽救中国再陷分裂或内战的危机,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以一人之进退,给中国地方派系树立了先声,而替国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自此之后,中国再无地方将领携军以自重。如果非要说中国之变革始于何时,那么历史必须记住一个时间、一个姓名……”
    《百年中国》
    在民30年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军阀在占尽优势时,选择自劾引去,以避免内战的爆发。没有人会怀疑管明棠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毕竟,华北军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机械军团,而且还拥有数百万可动员部队,而且在经济上,华北亦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广播讲话的结束,自劾引去的管明棠乘火车离开了作为华北军政中枢的北平,返回邯彰,似乎从这一时刻起,他便远离了军政事务,正如他在火车站中发表的讲话一般——自此之后,身为普通国民一员,将重投实业之中,寻求个人财富时不忘国家实业建设……
    在所有外界人的眼中,都相信管明棠是住在北方新区城市中心的那座别墅里,一些描绘北方公司的新闻报道或者小说中都曾描写过这个住宅。
    但是实际上呢?
    尽管那座别墅位于城市的中心,虽说别墅内外也可以说极为豪华,可是他实际上已经多年不住在里面了。
    在返回邯彰之后,依如过去一样,管明棠的办公室在北方大厦十六楼。最近一段时间里,管明棠总会是从上午十点一直在这栋大厦里呆到晚上七八点钟,一天的工作才会结束,到中午的时候,他会和其它的普通职员一样,直接到楼下的餐厅吃午饭。到晚上八点钟前后他就会离开办公室,乘车返回位于郊外的“家里”。
    几辆黑色汽车从北方大厦的地下停车场驶出。其中有一辆“中华a1”防弹轿车就是管明的坐车。汽车出了市区,顺着实业路开到1号公路的时候,忽然转向左面的一条平行的林荫道疾弛。
    早在民二十五年,他喜欢常住的房子是北方新区近郊的那座位于山谷间的庄园之中,相比于城市,庄园周围的山景可谓是极为美丽。
    而在公路的路边,偶尔的会停着几辆警车,那是新区“保安处”的巡逻车,每到这个钟点,公司保安处都会加强在这一带的巡逻,民二十九年,一直处于封闭之中的新区在真正意义上对外开放了——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进入这座“私有城市”,不再像过去一般,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只不过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是,任何人进入这里,仍然需要进行登记,以确定是短期造访或者长期居住。
    而这样的“开放”,骤然增加了“保安处”的工作压力,现在这座拥有145万人口的城市,拥有一万名“市政保安员”,而各企业亦有数千名安保人员,即便是学校之中亦有校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座城市或许就是“警察城市”,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或驾驶汽车的警察,即便是通往远郊的1号公路同样也不例外。
    这些黑色汽车开足马力飞也似地在满是林荫的1号公路上疾驰着,接着向左拐弯,转上另一条公路,然后又转入了另一条通山里的道路,汽车沿着山路走了十几分钟后,开到庄园的大门前。汽车刚一驶近,门就打开了,不用耽搁一点工夫汽车就开进里面去了。
    这里靠近既靠近北方新区,同样也靠近邯郸新城市,而且远离市区的喧嚣,占领着整个山谷的庄园几乎完全和茂密的森林融合在一起,在前往北平之前,管明棠几乎每天早晚和夜里都在这里渡过。
    象往常一样,回到家中之后,陪了一会家人之后,管明棠便走进书房之中,坐在办公桌后开始处理各种事务,或许,对于外界而言,现在他已经是普通的“国民”,似乎远离了“军国磊事”,但实际上呢?
    即便是他身处公司新区,看似远离了北平,但他仍然会在这里遥控着华北的军政事物,正如最初蒋介石的复电中所述“望弟能以在野之身襄助华北军政事务,既维护国家统一,又稳定华北军心民心,亦为华北军民之愿。”。
    依如过去,在窗对庄园湖泊的那间书房中,直到近凌晨的时候,亮着灯依然还没地熄灭。
    而穿着一双凉拖的管明棠,踩在软橡木地板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走到世界地图旁,叼起了指间的雪茄烟,在点着雪茄烟后,默默的吸了一口,便盯着那张世界地图。
    在那张地图上,清楚的显示着目前的世界格局,而此时,他所关注的重点却是苏联战场的态势,从战场态势上看,现在苏俄欧洲战线的局势,似乎比另一个时空中的同期局势更为恶化,而在远东战场,苏军的形势同样也不乐观,远东红旗方面军现在于各战线上毕处于劣势,根本就是处处被动,尽管在那里有那位“远东沙皇”支撑着局面,但是……
    “两个月,最多两个月!”
    缓声吐出这句话,管明棠回头看着坐在办公室中的李直民,尽管自己离开了北平,但作为自己的秘书长,李直民依然陪同着自己,而现在,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直民几乎就等同于自己的私人代表。
    “仲民,最多两个月,日军就能拿下海参崴,到那时,那位“远东沙皇”估计只能被迫西方撤了,万一……”
    先生的欲言又止,李直民又未尝不知道先生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