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470章

山河血-第470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邯彰军中,参谋部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机构,所有的一切作战方案都是出自于此,而各部主官只需要根据事无巨细的作战方案加以实施即可,而参谋部作为邯彰军的大脑,不仅体现于战前,即便是此时亦同样如此,这是鉴于邯彰军军官经验不足的原因,才会尽可能的增加参谋部的权限,甚至不惜削弱各师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各部队间的配合默契。
    而之所以如此大胆的“束缚”前线将领的手脚,却是得益于邯彰军跨越时代的通讯系统,早在几年前,北方电子就借鉴后世的技术开发了二四型100w波电台,装备到军师之间,二五型15w波电台,装备到师团之间,随后又开发二五型2w波电台,装备到团营之间;以及二六型型超短波超再生步谈机,装备到营连之间,而在去年战前更是借鉴步话机的技术,制造了二六式排用对讲机以及班用单边接收机,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战术电台系统。
    得益于完整的战术电台系统,参谋部可以了解到前线每一个步兵排的位置以及所处战况,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协调指挥各部队,避免了因师团级军官经验不足产量的影响,由优秀的参谋人员组成的高效的参谋部或许解决了许多问题。
    但和为战区司令长官,这次反攻的策划者和领导者,管明棠却无法安然入睡,内心的忧虑让他经常直到凌晨三四点钟都无法睡下,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为了这场反攻,他几乎压了自己的全部,甚至现在战区内的安全不得不依靠临时动员的民团,所有的,可以用于作战的军队,都已经派往了前线,或者作为预备队即将投入战场,而在山东,上百万游击队亦四面出击,全中国都可以感受到反攻的气氛,很快他们就能够呼吸到胜利的气息,为胜利而呐喊、而欢呼。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
    之后怎么办?
    凝视着天空的弦月,管明棠的眉头紧锁着,在内心深处,他自然渴望着收复山东、收复河北,收复东四省,而现在,“夏季攻势”虽说只是刚刚展开,但是就目前而言,不仅第三纵队能够成建立一条勾通连云港“走廊”,一纵、二纵同样也能够取得成功,直至收得整个山东。
    装备整体甚至思绪只处于一战水平的日军,很难抵抗来空地两方面的打击,赢得这场战役只是时间问题,但赢了之后呢?
    “未来的冬季反攻会不会迫使日本转向和谈,进而从中国撤军呢?”
    眉头紧锁,管明棠来回的在月光下踱着步,日本从中国撤军固然是好事,对中国而言,日本的撤军,不仅可以结束战争,而且还能够让中国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国家可以重新进行建设,以弥补战争的创伤。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日本撤军的话,会对二战的历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到那时,从中国撤出军队的日军,是会北进,还是南下呢?
    如果日本撤军那么必然有数十万日军得已从中国战场抽身,那时候这些日军无非只是投入两个战场,一个北进进攻苏联,二是南下侵略南洋群岛,但日本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他们是如历史上一般轰炸珍珠港,还是改变历史,配合德国人向苏联发起进攻呢?
    种种可能一时间在管明棠的脑海中反复浮现着,他的心底不断的思索着各种可能,以及这些可能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当然自然不可避免的想到自己。
    一但日本撤出中国,中央会不会整军呢?
    如果中央整军的话,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站在花园边,杨杰看到了在公园中踱着步的管明棠,在吸完一根烟后,他又点着一根,显然是一副心事忡忡之状,他在考虑什么事情?
    “哲勤!”
    朝着管明棠走过去,杨杰故意说道。
    “怎么,还是睡不着?”
    “嗯!”
    点点头,管明棠依是副眉头展之状。
    “睡不着啊!”
    深吸一口烟,管明棠看着身边的杨杰,这位被称为近中国的三个半参谋长中的一员,沉默了好一会才缓声说道。
    “耿光,如果……”
    沉吟片刻,管明棠问道。
    “如果我们成功的收复山东,且重创华北日军,会产生什么样的一系列结果?”
    “这……”
    面对管明棠的问题,杨杰的眉头猛然一锁,他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来到邯彰就任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长之后,他便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夏季攻势”上,根本就没有去细细寻思攻势成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发动夏季攻势的原因是为了化被动为主动,避免被动防御的局面,对于战役结果的预料一共分成上中下三等,下者收复山东省南部地区,中者控制半个山东,而两者都是为了阻断日军自北南下的道路,从而使中部成为战争后方。而上者则是收复整个山东,配合山西方面对河北日军泰山压顶之势,从而夺取华北战略主动权。
    待掌握华北的战略主动权后,战区将会不断采用局部小规模反攻的方式,迫使华北日军陷入进退不得的地部,从而减轻华中地区的压力,以配合中央的冬季反攻,而中央的计划是投入60个师从多个方面对华中地区实施反攻,而华中目前日军仅只有几个师团防守,这意味着……
    在想通一个个可能之后,杨杰看着管明棠神情中透露出一丝激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许明年,我们就有可能把日军从关内赶出去!”
    点点头,管明棠低声说道。
    “日本方面也不傻子,他们知道,对中国的战争,必须要速战速决,如果我们的反攻成功了,那么在不仅不能速战速决,反而有可能遭受空前损失的情况下,日本很有可能会从中国撤军!”
    “不可能!”
    断然吐出三个字,杨杰看着管明棠说道,
    “日本绝不可能从东四省撤军!”
    紧接着杨杰又强调道。
    “中央也绝不可能去承认满洲国,更不可能坐视日本控制下的的满洲国的存在,所以……”
    “所以,中央和日本方面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反问之余,管明棠的语气中充满了质疑之色,或许蒋介石不可能承认满洲国,但是,他未未尝又没有谈和之心,无论是按调查局掌握的情报,还是历史上的记录,武汉方面都是作着两手准备,一边打,一边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也分辨出不出来。
    但只要条件合适,武汉方面又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耿光,如果恢复到去年战前状态呢?”
    “这……”
    管明棠的假设令杨杰沉默了下来,在沉默良久之后才语气略显沉重的说道。
    “如果日本以恢复到去年的战前状态作为条件,鉴于我们两国并没有宣战,这个条件对许多人极具诱惑,尤其是中央政府中……”
    沉默着,杨杰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这时他的心底却浮现出一种异样的悲意,如果就这么停战的话,那么上百万人军人的牺牲,还有什么价值呢?
    “如果日本表明这种态度,英美德等国也会通过种种渠道希望政府接受,到那时……”
    “到那时,一切就顺水成舟了!”
    又一次管明棠抬头仰望着天空的明月,默默的说道。
    “可是,如果停战的话,我如何能够兑现我许下的诺言呢?我曾答应过所有人,我们会打到东京,会……”
    但是单靠中国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而自己对日本的所有的计划,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日军如历史上一样轰炸珍珠港,进而导致日美战争,美国的海军最终会对日本海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届时相对弱小的中国海军才有可能“摘桃子”,可是,如果日本从关内撤军的话,美国还有可能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并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吗?
    如果没有了太平洋战争的话……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报仇雪恨?打到日本本土呢?
    难道自己要去阻止这一切吗?
    去阻止中日两国间的和谈或者停战吗?
    

第二百四十八章 莫斯科的变化
    克里姆林宫。
    原参政院大楼二楼,斯大林办公室。
    有着“苏联各族人民慈父”之称的斯大林此时手拿烟斗,在厚厚的高加索地毯上踱步,他双眉微锁,细长的眼睑微合,盯着脚下的华丽的地毯思考着什么,他不时地把烟斗送到又浓又密且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须下面,不见他抽,只轻轻碰一下嘴唇又拿了下来,熟悉斯大林的人都知道,这正是他陷入紧张的思考,面对棘手问题反复斟酌时所特有的神态。
    先前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翻看着派往中国的军事顾问团汇报国内的密电,密文中详细记录着目前中国的形势。
    一想到中国形势,斯大林不禁思绪万千起来。
    原本中国看起来几乎不可能抵挡日本的入侵,即便是抵抗了日本的入侵,也会耗尽中国的力量,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甚至也是主动提出向中国的“正义事业”提供援助的根本出发点,但是战争的结果越超人意料,从去年直到现在,战争的天平一点点的朝着中国一方倾斜着,而在这种倾斜中,苏联则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对华政策。
    在邯彰保卫战前,苏联承诺提供的军火贷款仅能勉强维持防御,而在保卫战之后,意识到中国有可能击退日本时,苏联提供了巨额的贷款,在上海失守后,苏联的援助亦随之减少,而对东京的轰炸,再到现在第六战区的“夏季攻势”,使得中国已经显示了他们的力量,他们是能够击败日本人的,无论有没有苏联的援助,击败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正是斯大林感觉到问题棘手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这个和平只是前后两次世界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它实际上是下一次世界战争的准备时期。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所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列强完成了一次对世界的重新瓜分。这次瓜分是和当时的实力对比相适应的。但是现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很快发生了变化,它们在战后形成的均势被打破,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再次提上日程。
    在欧洲,德国已经再度崛起,东山再起的德国将在希特勒的率领下,很快就会回到争夺世界霸权的行列,三个月前,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无疑是吹响了德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号角。而在亚洲,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的东北,成立了受其控制傀儡政权,而在苏联的退缩下,日本开始全面入侵中国,试图将中国变成其进攻苏联后勤基本,但他们轻视了中国的力量,尤其是中国人抵抗的意志。原本,中日两国爆发战争,正是斯大林所希望的,甚至日本对中国的入侵也是苏联的远东政策一手策划、实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日本深陷中国的战争泥潭。
    但是现在,中国却显露出击败日本的潜力,
    也正因如此,斯大林才会陷入现在的紧张于倍感棘手之中。
    去年邯彰保卫战之后,在他的主导下,苏联调整了对华战略,以全面支援换取中国击败日本的可能,而甘新铁路也将为苏联的下一步的对华战略铺平道路。但在另一方面,斯大林又希望两国陷入战场上的僵持,因此才会在上海战役失败后,削减了对华援助。
    而这种反复无常,正是基于对华战略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依据中国表现出的力量,但是现在,最为棘手的事情发生了中国不仅表现出了超乎意料的力量,他们不仅将收复山东,而且在年末,还将利用苏联援助的武器,收复上海、浙江等地,中日两国的形势很有可能恢复到战前的态势。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苏联应该如何决择呢?
    在这种思索中,办公室内只能偶尔听到几声咳嗽声和吸烟斗时巴哒嘴唇的声音。在远东难以决择的时候,现在欧洲的局势并不乐观,现在捷克苏台德区危机愈演愈烈,德**队已经在德、捷边境集结,而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英法很有可能会采取绥靖政策,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中出卖捷克,对于英法两国而言,他们更愿意将希特勒这股祸水东引,最好让法西斯和苏维埃这两大“恶人”拼个你死我活,进而从中渔利。
    欧洲的局势紧张如此,而远东……,又一次,斯大林的脑海中继续思索着先前的问题,对于欧洲,他有足够的自信,自信通过外交渠道能够解决德国的问题,从而让德国将视线西移,但是远东,远东的日本人呢?
    就在这时,门推开了,走进来的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与其它人不同,李维诺夫是斯大林的“老朋友”,早在斯大林于高加索通过抢劫银行以获得革命经费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