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429章

山河血-第429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处,而现在,随着玉门油田的开采,那里已经发展成一座城市,一座西北的繁华城市。
    而对于安全燃料公司的总经理金开英来说,他清楚的知道濮阳油田的开采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意味着安燃公司拥有一座自己的油田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财富,更重要的是自身石油供应的安全。当然,他同样也知道,这座油田同样也意味着风险。
    “在战前,我们进口了二十万吨石油!”
    放下手中的电报,管明棠看着金开英说道,石油,没有什么比石油更重要的了。
    “可是现在,我们的石油储备只有十二万吨,如果不是玉门的石油运了过来,恐怕,我们只剩下几万吨石油。”
    “先生,如果濮阳油田与设想中的规模相近的话,那么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都不需要为石油的供应担心。”
    作为安全燃料的总经理,同样也是一名石油专家,金开英清楚的知道,邯彰对于石油的需求,在民间拥有7。5万辆汽车、拖拉机,而军队又拥有大量的汽车、战车,而北方公司投资的矿场,亦有上万辆卡车,这些车辆,每个月都需要数万吨燃料,而且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在未来,这里将消耗更多燃料,甚至可以说,也许几年后,仅只是一个玉门油田,远无法满足邯彰的需要,甚至无法满足军队的需要。
    “500万吨,三年后,如果濮阳油田可以达到这一产量的话,那么完全可以保证未来几年我们的石油安全。”
    对于500万吨的石油产量,管明棠并不怀疑,现在规划中的近五百个油井的位置,都是根据自己在另一个时空购买的“废井”经纬度选定的,在历史上,这些油井曾经使中原油田达至lj700万吨,并连续两年保持600万吨以上的产量,如果加上玉门油田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没有石油,军队的战车就很难开动,杰如,这座油田,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保证,请你向公司的职工转达我的祝贺……”
    没有石油……在话音落下时,管明棠的眉头猛的一皱,像是想什么一样,他猛的站起身,然后来回的踱着步子,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没有石油的国家,可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本同样也是,正是为了防范日本,公署才耗费大量的资金租用了整个油田的土地,借以“军用”的名义,秘密开采石油
    但德国,在二战时,不也是同样面临着石油困境吗?甚至其石油供应比日本更为恶劣,若非德国人早在战前便研发了合成燃料,希特勒绝不可能发动这场战争,在二战时,盟国正是通过对罗马尼亚油田以及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轰炸,使得德国陷入燃料不足的困境。
    石油不足制约了德国的军事行动,甚至制约了德国的军需生产,正是由于石油资源的匮乏,二战中德国战车最终因缺乏燃料而停止前进。霸权因油而始,也同样因油而终,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石油不但是用来驱动战争机器的手段,同样也是润滑工业机器的必须。
    “没有枪炮,最勇敢的士兵也无能为力,没有充足的弹药,枪炮也毫无用处,无论是枪炮还是弹药都没有多大用处,除非有汽油充足的车辆运送他们!”
    站起身,走到窗边,挺直腰板,管明棠看着远处的邯郸的街道,在这一刻,他终于找到了如何同德国展开合作了一一石油!如果德国能够获得石油的话,那么德国的战争机器将会更加润滑,甚至于他们的战争机器会更为的犀利。
    而如何让德国获得石油呢?中国向德国出口石油并不现实,对于德国而言,德国所需要的是相对安全的石油供给,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中时常出现的一道“伪命题”。
    “杰如,如果德国本土地发现了油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百八十九章 欧洲的希望
    1942年,德国人发动了夺取苏联高加索石油产区的战役,代号为“蓝色行动”。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蓝色行动”目的在夺取石油,却由于石油供应不足而失败。高加索作战过程中,“燃料匮乏是向山区进军的致命伤。那些装甲师有时等待新的供应,一停就是几天。这种致命伤使德军坐失良机。”会战后期,同样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燃料不足,使得它们解救被苏军围困的保罗斯军团的努力化为乌有。而事实上,那里距离包围圈的距离仅为30英里。
    作为贫油国家,德国进军速度越快,其战略纵深也变得越来越大,石油供应线自然也拉得更长,从而为敌国打击创造了更便利的空袭机会,同时他的石油消耗也就更大,最终,石油供给对于德国而战变成了一个恶循环,彻底击垮了德国,到战争后期时,因为没有燃料,德国的战斗机部队只能按兵不动,不能有效拦截英美轰炸机,而英美轰炸机对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轰炸,更是进一步恶化了石油的供应,油料的不足使德国飞行员训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每人每周分配的油料只够飞一个小时,致使飞行员的补充日益困难,到阿登反击战时,更是由于燃料的耗尽而以牺牲结束,最终,几近枯竭的石油供应使德国的战争机器完全陷入瘫痪,德国完全陷入了绝境,飞机和战车因为没有燃料在地面被摧毁,德国退回到骡马和人力的时代,最后他们输掉了那场战争。
    但是,如果德国获得足够的石油呢?
    “德国796万吨、法国359万吨、荷兰240万吨、奥地利286万吨、意大利267万吨,波兰70万吨、捷克……”
    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管明棠的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或许“如果二战德国拥有足够的石油……”在后世,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但在另一方面,的确,依靠其本土以及占领区的地下石油确实能够满足德国的需要,尽管这个数字不过是1965各国的石油产量,但却是在发现北海油田之前的,各国陆上石油产量,而这则意味着德国完全可以获得充足的石油供给,当然唯一的前提就是——如果这些油田进行大规模开采的话!
    二战时,为了满足德国对燃料的需求,德国耗费上百亿马克修建立了上百座全成燃料工厂,如果他们的本土石油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德国便可以将兴建合成燃料工厂的资金、产能用于军事装备的生产,东线可以得到更多的战车、更多的飞机,当然,他们还可以得到充足的石油。
    加上罗马尼亚每年超过两千万吨的石油供完全可以解决德国石油匮乏的问题,从而彻底的滋润德国的战争机器,使得德国的战争机器更为高效的运转起来,到那时,德国便能更进一步的重创——苏联!
    甚至就是德国占领下的乌克兰每年亦可以提供超过300万吨石油,到那时,东线的德军完全不需要从本土获得石油,他们可以在乌克兰当地获得足够的燃料,而且不需要担心盟国的轰炸,而充足且就近的燃料供给,又能够缓解德军的后勤压力,德军可以腾出运输吨位用于运输其它战争物资系列的连锁反应,无疑是良好的,尽管它可能会带来另一个后果——欧洲战争的延长,但欧洲……距离中国的太远了,而苏联,苏联对于中国的威胁又实在太大了一些。
    “没错,就是这样……”
    点燃指尖的香烟,吸口烟,得意的靠在椅背上,管明棠惬意的吐出一个烟圈,手指轻点着桌面上的资料,这些资料是在后世收集的西欧油田的资料,这些资料中即有西欧各国的石油地质图,又有油井经纬资料,相比于中国,西欧的油井经纬度却是公开的,只要愿意都可以从各公司的公开资料中获得。
    但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如何开采西欧的石油?”
    沉思片刻,管明棠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清泉,我是管明棠!”
    大海渐渐的在身后隐退,“拿破仑号”邮轮乘风破浪,在港湾内掀起阵阵泛着白沫的浪花!夕阳下,被红霞笼罩下的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此时,阿尔贝托巴利奥就站在“拿破仑号”的船艏甲板上,看着距离越来越近的港口,他只觉得自己已经热血沸腾了。欧洲,这片辽阔的大地,有着无限诱惑的事业将成为他纵横的疆场,他将会在这里开创不世的功业,他将创造出他人难以想象的业绩。
    对于二十岁的阿尔贝托巴利奥来说,从表面上看起来,他和欧洲人并没有任何区别,置身于船艏甲板,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市,徐徐的海风让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过去自己的经历,六年前,他不过只是那不勒斯街头的一个贫苦的流浪孤儿,然后一个东方人收养了他,或者说带走了他,后来,他去了东方,到了中国,和一些朋友一样,随后他们便在一座学校之中,一同生活,一同学习,那所学校慢慢的把他们培育成了特工。
    在过去的几年间,在内心深处,他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尽管肤色相貌不同,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也和其它的同学一样,为日本人的暴行而愤怒,他甚至希望和其它人一样,加入军队到前线去,但现在,他却来到了另一个战场,或许,这个战场更为重要,他在这里能否取得成功甚至有可能决定的未来中国的命运。
    有着整个国家作为自己强大的后盾,阿尔贝托巴利奥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获得成功,在未来的几年中,他将会成为欧洲的“石油大王”而这正是家里给他布置的任务。
    “我一定会取得的成功的!”
    喃喃自语道,此时阿尔贝托巴利奥的内心激动不已经,他相信用不了几年,在欧洲,所有人都会知道“欧罗巴石油公司”的名声,同样也会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能阻挡他即将要众事的这场的伟大事业,没有人能够……
    夜,已经悄悄降临,不知是因为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还是因为阿尔贝托巴利奥有着激动的心情,他坚毅的脸庞上浮现灼热的酡红,他的双手紧紧的按握着舷边扶栏,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到那时,透过你,我们可以影响到欧洲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石油,不过只是一个工具,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对欧洲国家施加影响,而此时,局里所选择的国家是——意大利!
    这个在欧洲即不算强,亦不算落后的国家!而他的事业将从这里启航。
    在轮船进港后,提着简单的行李,穿着一身廉价的西装,阿尔贝托巴利奥随着其它的乘客下了船,在码头出口,他看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的牌子,举牌子的人是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一定就是公司的律师。
    为了加快“项目”进展,早在他从中国“返回”意大利之前,家里即着手安排一切,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立公司、获得勘探开采权,而他甚至是取道苏联、波兰、德国、法国返回意大利。
    “你一定是阿尔贝托巴利奥先生吧!”
    阿佐贝内托看着手中的牌子。
    “欢迎你回到意大利!”
    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刚刚从中国回到意大利,在他返回意大利的途中,他一直处理着其委托的事物——为其注册公司并获得本土的勘探开采许可证。
    “这是北部波河平原的勘探许可证!”
    阿佐的面上带着得意之色,尽管现在整个意大利只p这一家国营石油公司,但是他还是成功的为“欧罗巴石油公司”获得了石油勘探开采许可证。
    “在意大利,只要你愿意贿赂一些官员,总能够……”
    “贝内托先生,我不希望知道细节!”
    看着面前的律师,接过许可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已经收购了所需要的土地。
    “巴利奥先生,我可以问题你一个问题吗?”
    在过去的半个月间,阿佐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在本土开采石油,意大利本土,几乎不可能存在石油,在达去的几十年间,不知多少人,曾因此倾家荡产,现在,若是谁不在意大利寻找石油,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个疯子,就像眼前的这个年青人一样。
    “我的伯父在去世后,将一些些资产交给我……”
    看着面前的律师,阿佐贝内托说道。
    “或许,在意大利找到石油的希望并不大,但是,我觉得的,也正因如此,才更有希望,尽管地质学家告诉我,我的前景并不是毫无希望。但谁知道呢?如果,在意大利发现石油的话,那么,他必定带来无尽的财富,”
    财富,对于巴里奥而言,或许,只有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财富才能够让人相信他的动机。
    “这就像是赌博一样,多年前,美国人曾说,在中国不可能开采出石油,但是,中国人依然开采出了石油,我想意大利也许和中国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是贫油国家,但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