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307章

山河血-第307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
    同样的惊讶的眼神投在慈云桂的身上,阿塔纳索夫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学生。
    “你要知道,这非常困难”
    “是的,慈云桂同学,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知道……”
    “院长,我已经考入了理工学院,我希望在协助教授完成新式计算器的研制之后,可以以此为我的研究课题”
    面对教授和院长的质疑,慈云桂却展颜一笑,然后认真的说道,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这应该是一个很的意义的开始,在专员公署内,在管明棠从王守竞那里得知了一个二十岁的学生不仅“发明”了二进制,而且还主动要求承担研究可以计算大多数数学问题的“计算器”时,管明棠的心里只是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对于那个叫慈云桂的青年是否能获得成功,管明棠并不关心,他所关心的只是开始,一个良好的开始,比什么都重要。
    “专员,您觉得的他有可能取得成功吗?”
    相比于先生觉得这是个有意义的开始,王守竞却显得有些担心,
    “成功……”
    沉吟着,管明棠道出了自己的考虑。
    “成功固然重要,但是,现在至少是一个开始,有人主动开始这项工作,在委员会制定规划之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赞同的点点头,王守竞又继续道出了他担心的原因。
    “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开始,专员,对年青人的“闯劲”我们是应该鼓励,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他能够主持的,而且这种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在其取得一定成果前,委员会是不可能划拨经费给予支持,而他只是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的研究经费同样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觉得……”
    看着王守竞,对于相信“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的管明棠而言,心知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井然,你觉得他会因为资金问题半途而废?”
    眉头紧皱着,管明棠清楚的知道,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伟大的“发明”,正是因为资金问题,而中途夭折,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相比于科学顾问委员会掌握的专区科研经费,管明棠相信,或许这个机会会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但最终他还是会受到权威与政治的影响,那么什么样的机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又能避免受到权威与政治的影响呢?
    商业化
    想起后世美国科研体系的成功,管明棠只觉得的眼前一亮,连忙起身打开保险柜,然后从中取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全世界仅次一份,其中详细的列写着,公司自国内外聘请的各方面的人才,当然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公司的聘请名单是由管明棠亲自提供的,而这些人又是管明棠在后世查找资料选定的“目标”。
    在按照查找目录查找到商业类人才的名录后,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管明棠看着名册中的一个名字,脸上的笑意渐浓。
    “就是他了”
    指着一个名字,管明棠笑着拿起了电话。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欧某个小省有一位封建地主。科堡男爵,他住在山上的一座城堡里。环绕城堡的土地被许多佃农租种,他为他们的生活负责……”
    在北方商学院的校园内,几名学生围在那里讨论着教材上的案例,与哈佛商学院一样,北方商学院的所有课程都是由案例组成的,这些案例都是源于真实的商业情况。在每个案例中学生都要回答的问题是:你会怎样做?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无正确与错误之分。有很多案例中描述的主角采取的行动最后证明结果是灾难性的。
    因此唯一重要的就是学生如何看待那些问题,如何应对信息的匮乏和各种不确定性。而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即使财务或债券计价的细节被他们远远地抛到脑后,你仍然具有出众的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案例都是教员们写的,长度不一,有的几页纸,有的超过30页纸,通常首先是用一段戏剧性的描述介绍背景,然后分析需要讨论的公司,再就是几页附件、图表、照片以及用来说明问题额外需要的材料。
    或许北方商学院更多的时候是一所军事学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只专注于学员的军事课程,实际上同样注重其它学科教育,根据学校的规则军事科和辅科各占总学分的50%,如果辅科学分无法完成,是不可能毕业的,甚至还会被降级,而降纸在这所等级森严的军事学校中,更是学员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无论学员再疲惫,他们都会主动的抓紧时间,完成所有的课业。
    “其中有两个佃农伊凡和弗雷德里克,男爵让他们分别耕种两块不同的土地。他提供种子、肥料和耕牛,但是让他们从犁具制造者菲亚道尔那里租用犁具。一年后,他们带着不同的收成来见男爵,牛老了一岁,犁具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磨损……”
    在解答着这个案例的时候,白杰只挠头,他知道这是一个会计学案例,难处在于通过为两块土地列出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来帮助男爵解决问题。面对横征暴敛和簿记这两种方式,为什么封建男爵会选择后者,让他很是为难。
    再次思考了一下男爵问题。情况似乎没有那么复杂:收成、肥料、牛、遭受某种程度磨损的犁具,还有一位剥削别人的男爵。
    考虑片刻后白杰主动的说起了他的解法,大家都抬起了头。
    “伊凡做得更好。”
    而马富强则迅速解释了一下白杰的计算方式。
    “你忘记计算牛的折旧费用了。”
    路培礼这个第三分队的分队长说道。在他的提醒下,白杰于是再次进行了计算。
    “弗雷德里克。”
    过了一会又说道。
    “你把犁具的全部价值都算在销售成本,内了吗?”
    路培礼问道。这时候白杰便心想着,还是赶紧闭嘴吧。他对会计学的全部了解源自于在图书馆的自学,还有家中经商的言传身教。
    “男爵是股东还是权益出借方?”
    乔逸鹏开口问道,在商业课程上,他似乎永远都不在意,因为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商业天赋”,所以他便成了房间里最不着急的人。
    在随后的一个小时里,白杰一直在笔记本上面潦草地演算,这些数字像乱码一样在脑海中搅来搅去。
    “20磅肥料与两蒲式耳的小麦等值,一头牛值40蒲式耳小麦,有10年的利用价值,工作1年。伊凡仍然欠菲亚道尔,因为还有犁具……”
    数字变来变去。起初伊凡更出色,每英亩土地比弗雷德里克收获的小麦多三分之二蒲式耳。然后弗雷德里克又以六分之五蒲式耳胜出。
    在北方商学院的校园内,乔治’多里奥特这位学院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聘请来的终身教授向,提着包走在路边,当他在经过路边时,看到那几名学生坐在那里讨论着他编写的那个案例时,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些学生并没有因为繁重的军事训练以及军事科目理论学习,而忘记商学院的本份商业,他们在充分的利用每一分钟,以让自己通过考试,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这些学生真的很不错”
    感叹之余,乔治’多里奥特的视线偶尔会投向那些穿着军装的学生,相比于哈佛商学院里的散漫,这里显然看不到一丝散漫的迹象,相比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他们更具责任感,从他们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学员就准备着承担责任,面对挑战,在压力下决策,并追求为他们确立的目标ˉ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追示。
    而这必将有助于他们的未来取得成功。
    

第一十五章 风险投资
    “也许有一天,这会成为一所与哈佛商学院不相上下的商学院!”
    想到这里的学生与哈佛的学生的不同之处,乔治·多里奥特的唇角微微一扬,他相信这些青年人走出这所学校的时候,他们也许在商业理论知识上稍逊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性格也许会更为坚强,而且更善于承担责任,他们可以承受超乎想象的压力。
    而更为重要的是,与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们“孤军奋战”不同,他们却是“团体作战”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集体,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这所军事商学灌输给他们的,而恰恰就是北方商学院与哈佛商学院的不同之外。
    “他们谁更优秀呢?”
    望着那些中国学生,想到在美国时所带过的学生,乔治·多里奥特的心底不由的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也许,他们会更优点一点,因为他们面对的压力是美国同行无法想象的!”
    在初来中国的时候,乔治·多里奥特很难将这所军事化的且需要学习大量军事知识的商学院与商学院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他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甚至曾考虑过是否应该回美国,回哈佛,因为这所学校与他想象的中商学院完全不同。
    “去建立一所与哈佛相媲美的商学院!”这是“猎头”游说他的言语,他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理想,放弃了哈佛商学院而来到这里之后,他却发现这座“亚洲第流的商学院……”更像一所军校,而不是一所商学院,而按照商学院的投资方——北方公司的说法,“希望公司的领导层具有军人坚毅的性格,从而适应残酷的商战。”。
    初时他很难理解公司的做法,可是在了解到了中国商人所面临的残酷的商业环境之后,他相信公司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想到这里乔治·多里奥特教授的脑海中浮现出,他曾与这所学校的校长——管明棠的那番谈话,而管明棠则用一句话涵盖了他的目的。
    “经营一个公司,尤其是新办一个企业,与一场战斗并无二致。炸弹在四周纷纷爆炸,市场和竞争在一刻不停地变化。面对激烈的商业冲突,你不得不保持镇静,而这却是普通的商业学校不能给予的,在哈佛,他们只需要学习就行了,但是在北方商学院,他们还必须在种种重压下取得成绩。学员必须面对让人心惊胆战的大量功课、运动和军事活动。校方知道,在理论上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学业任务,他们已研究过这个问题。然而在实践上,学员学会了排定优先次序一什么得先做,什么可以稍稍放一下。不仅如此,他们渐渐明白,在混乱之中,他们唯一能控制的是他们自己。在火烧眉毛的时候,不用追问怎么去做,只管去做就行了。”
    也许,几年后,全世界都会惊讶于北方公司拥有的这支战斗力十足的团队!
    心下如此感叹着,走到停车场的乔治·多里奥特,便启动了他的汽车——一辆黑色的金鹿轿车,作为学院教授他享有购车优先权,和其它人一样,当他第一次驾驶上这辆造型别致大胆的金鹿汽车之后,便喜欢上了这辆汽车,喜欢它的造型,同样喜欢他的那些“科技感”十足的设备一冷气机、车载收音机。
    “如果不是大萧条,这汽车一定会风靡整个美国。”
    自言自语时,乔治·多里奥特启动了汽车,汽车的启动非常平衡,发动机的声音听起来给人一种的异常欣快感。
    “也许,我应该去美国推销这种汽车!”
    在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乔治·多里奥特却又觉得这个念头有些滑稽,收敛起心神他便直接驾驶着汽车驶出了学校,朝着新区外的邯郸城驶去,就在一个小时前,他接到了来自专员公署的电话,专员,嗯,应该说校长想要见他。
    “乔治!”
    面对乔治·多里奥特,管明棠笑看着面前的这个法裔美国人说道。
    “我有一个问题,爱迪生是如何成功发明电灯的?”
    脸上带着笑容,管明棠盯视着乔治·多里奥特,他是少有的几十位自己在后世筛选的教授,而之所以关注他并且聘请他的原因非常简单,在这个大型工业企业所向披靡的时代,他似乎比这个时代那些精英人士更懂得培育初创企业对提升经济活力的价值。而且其创办了开创了美国科技创新那扇大门的风险投资公司,可以说是风险投资的成功导致了美国在二战后几十年的科技领先地位,给美国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润滑剂。
    而现在,在管明棠意识制约公司或者说中国科技创新的不足之后,自然想到他。
    “嗯……”
    沉默中,乔治·多里奥特在心中思索着校长的问题,是爱迪生的坚持吗?当然不是,校长提出这个问题肯定有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者说被外界忽视的原因。
    金融!
    沉思片刻,乔治的眼前突然一亮,这的确是一个被忽视的关键因素。
    “校长,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他的试验室每周支出高达800美元,但爱迪生却无须为此担忧,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