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44章

山河血-第244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这是完全小学,再比如这所学校可以让村里……噢!不对,是社里,是合作社社员的孩子在这里接受五年的完全小学教育,因为这是合作社办的学校。
    “我一定能把赵庄合作社办好!”
    看着那所意味着赵庄的孩子们的命运将发生改变的完全小学,此时赵钱勤显得十分激动,想到这所学校将同合作社“荣辱与共”他在心底暗自发誓道。
    这时学校的教员也在井边打水,洗脸、刷牙,而正压着水的王学梁则看着赵钱勤问道。
    “赵校长,你当真决定组织社员种棉花?”
    校长,这是赵钱勤的另一个职务,他既是赵庄合作社的社长,同样也是学校的校长,同时他还是赵庄民团队的队长o
    “嗯!种子我都从县上合作社运来了!”
    在赵钱勤点头应声时,另一位老师,于培林指着远处田间那些已经发芽的棉田说道。
    “赵校长,你也是庄户人家出身,也知道的,从古自今就没有棉花在这个季节种的,要种也……”
    可不是嘛,种棉花就少种了一季粮食,尤其是对于种冬小麦的更是如此,棉花四月下地十月收,无论是小麦还是棉花,都是农民拿来换钱的,可向来只能两选一,可谁曾想,这赵钱勤刚一成立这个合作社,便鼓动着社员停种玉米、高梁,这样的农家主粮,改种棉花,而且还是在麦子还没收的地里种棉花,这一地那有两种的说道。
    “再说,这麦子没收,就在垄间种起了棉花,这不是……”
    原本想说瞎胡闹的王学梁却看到赵钱勤眯起一双小眼睛,嘿嘿笑着说道:
    “你们没去农技研究所,他们那有几万亩田,都是这么种的,今天我还从县合作社请来了技术员,而且种的棉花也是农技所培育的夏棉种。”
    拿着牙刷在嘴里捣弄着,吐了嘴里白沫后,赵钱勤又说道:
    “下午学生两点半放学后,让他们一起到田里头学学?”
    乡村学校上午8点半开始,下午两点半放学,这是学校的规矩,按照专区教育处的规定,学生在中午在学校吃饭,那顿被命名为“爱心营养餐”午饭的开支都是由邯彰商界捐款提供,不过现在因为资金问题,仅限于位于城市中的中学实施,而合作社学校推行“爱心营养餐”则是教育处对合作社的一种支持,而这笔捐款更多是来自己公司的“指定捐款……”
    o
    用温热的井水洗着脸,于培林一抬头看着赵钱勤说道:
    “你可得想清楚,若是这棉花没种好,到了棉收的时候收不着棉花,到那时,这赵庄89户人家,可就……”
    猛的用凉水洗一把脸,赵钱勤在凉水中让自己冷静下来o
    “我知道……”
    他之所以能说服89户社员,不单是因为他拿出的1000块钱作押金,更重要的是良种,现在眼瞧着夏收在即,当初那些加入专区合作社的农户,心不甘情不愿的种起的麦子,长势极好,单就看那麦田、麦穗,这些庄户便差不多能估出产量来,自然的随着眼红,而为了说服社员种夏棉种,他拍着胸脯保证,到秋种时,一定能拿着小麦良种。
    小麦良种,这是“诱惑”村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小麦良种”有限的这一小道消息于社会上流行的同时,赵庄合作社却宣称“入社社员可以得到足够的良种……”,这么做也纯属无奈之举,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加入合作社,但所有人都希望今天能够拿到“良种”。
    “可,先生……”
    提及先生,赵钱勤的视线朝着邯郸的方向看去,这棉花种植是专员交待的任务之一。
    “先生在看着这里,我相信先生,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当赵钱勤提及先生时,远在上百公里外的邯郸城内,那栋用城隍庙改建的专员公署内,同样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来,这里的争论声,实际从来都没有停止。
    “推广良种,则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今年秋种,专区将全面推广小麦良种,小麦因其市场广泛,价格较其它杂粮高,因此农民将其视为商品经济作物,大都将小麦作为出售,变钱作物,很少吃甚至不吃,而以小米、高梁、玉米之类的杂粮为主,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则是因为小麦产量最低,以专区和相应的农业机构调查,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小麦、高梁、玉米、大麦、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35斤、144斤、143f于、161斤、143f于和284个小麦为副产量最低,而根据今年农技所的推算,在农业合作社的13万户社员所种植的新型良种小麦中,因新式堆肥的使用以及灌溉的保障,他们所种植良种小麦亩产量超过400个而这意味着,其家庭收入将增加数倍,这将造成一种什么情况呢?”
    面带着微笑,管明棠把玩着手中的钢笔,看着面前当初就专区农业合作社的那种强制入社而颇有微词的钱天鹤,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专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合作社成立时,在农村大多数地主、富农都加以抵触,而各乡为完成任务,通过地主迫使大量贫农以及雇农加入合作社,所以,今年的良种高产,将直接导致农村贫困家庭受益,这……”
    目光微诧,钱天鹤看着专员时,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去年针对这一情况说的那句“不用担心,明年有他们后悔的时候!”这一切都在专员的“算计”之中,就像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似的。
    “十二县中,贫农户均占有土地最多的县是u。45亩,最少的是7。58亩,人均最高为2。3亩,人均最少为l。74亩,而雇农中,户均最多为3。18亩,最少为l。9亩,人均最高为l。8l亩,最少为o。59亩……”
    在提及这些数字时,管明棠并没有去翻看资料,关于这份历时半年做出的农村情况调查报告,已经翻看了无数次,其中的数字早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同样也印在钱天鹤的脑海中,毕竟作为“三农委员会”主席,这个调查正是由他主持的。
    “而就今年小麦产量而言,占专区农村人口50%的贫农家庭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社员家庭其小产量将首次超过人均土地在3。7—5。5亩的中农家庭,甚至其中有些家庭因劳力多、租用土地地多,而接近富农家庭,仅小麦一项收入,其家庭收入便达到260元至300无,而占人口比重为l。5%的雇农家庭亦超过中农家庭……”
    在道出这一数字时,管明棠的心底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小麦良种的推广不仅改变了邹平试验县以及现在山东三十余县农民的生活,而且专区的农民的生活也将在今年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意味着“稳定农村”的设想将因小麦良种的推广而变为现实,可是在另一方面,管明棠却依然有他的顾虑。
    “专员,虽说小麦良种今年推广会使专区所有百姓受益,但是并没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在心里默算着占据农村贫农家庭因小麦产量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的数额,钱天鹤便开口解释道,作为专区三农委员会主席,他自然知道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什么地方。
    “小麦良种的推广带来的增产效应,只是将农村60%左右的入不敷出的家庭比例降至1%,当然这还要到明年全面推广之后,并没有改变农民生活困难的现实,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钱天鹤口中的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的问题,但他同样知道,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即便是现在专区制定的“三七五减租”中的那种“全年产量”也不过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十二县的乡绅协商制定出了一个“产量”,从而以这一“相对往年产量较高……”的“核定产量”为准,方才使得减租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当然顺利推行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原因,在邯彰专区的地方士绅鲜少有人能通至南京,甚至在两省政府要员之中亦鲜有专区籍贯,从民初至今,河北是北洋的根据地,而北洋政府先是被张作霖那个东北胡子击翻在地,直接导致北洋政府后期华北各地地方势力为奉军据战,而后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河北、河南、山东更是为中央与西北系、晋系争夺,各派争抢之中更是导致其所剩无已的地方势力几乎被“客军”扫荡一空。
    在国民政府后,河北与河南两省更是沦为客军之地,客军轮驻,师团长掌握地方,在两省地方势力因环境的抑制与混乱,而渐渐沦为弱势,甚至导致其本省人员不愿进入政府,从而避免某方失利进而殃及池鱼,使得两省不可能像它省一样,地方势力掌控着省内局势,从而影响“新政的实施”,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邯彰专区的农业新政的实施。
    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地方士绅曾试图抵制,但地方的抵制却未对专员公署形成压力,两省政府尽管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固然对专员公署所行颇有微词,但因为与南京方面的要员几乎没有任何利益影响,南京甚至乐意专员在邯彰推行“农政试验”从而检验“减租”的效果。
    正是这一系列政治上的有利因素导致了专员顺利实施“农业新政”但是也仅只限于此,虽说明知道农村的问题实际上土地是根源,但是钱天鹤却知道,一但专员试图触及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南京方面的一些要员作出激烈的反应,到那时,南京方面的压力不是专员可以承受的,甚至可能导致专区一系列农业新政的流产。
    虽说心知专员不可能触及这一问题,但是钱天鹤还是希望在专员的心底埋下这棵种子,从而为将来推行“新的农业新政”打下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政治条件并不成熟,我这边根本就顶不住南京的压力!”
    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管明棠靠着椅背,先是闭着眼睛沉默后,而后盯视着钱天鹤说道。
    “有些问题,我们固然有想要去解决的心思,但是现实的环境,却迫使我们不得不谨慎从事,在推行任何变革的时候,推动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每一场变革都有利益受损者,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有些事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摇着头,管明棠坐直身体,向钱天鹤微微一笑,而后语气轻松的说道。
    “所以,我们才要在其它地方寻求希望!”
    (第二更,求月票!求鼓励!)

第二百六十二章 希望所在
    “夏种棉、秋种粮,养鸡为换油和盐,这是农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在,农民生活可谓是极为困苦,而在短期内受限于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农业改良无法触及农业的根本,也就是土地的再分配,而欲改变农民的生活困苦的现实……”
    提到土地的再分配时,管明棠的语气多少总透着一些无奈,在当前的这个政治环境中,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任何土地再分配政策,否则很有可能导致自己的下台,因此只能寻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农业改良,从而改变大部分人的生活。这是当前唯一可行的选择,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按照去年的调查,在农村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来衡量,以邯郸县为例,农民生活一年至少不能低于250元,但去年该县农民的年收人大多低于此数,一般农户全家的收入在200元左右,除好年成外,不易超过250元。而在整个专区,年收入在250元以下者占60%以上。根据我们的调查,平均每家农作物、副产品以及副业收入才195元。”
    看着专员,默默的道出这几个数字时,李直民的语气在略显沉重的同时,又换一种相对轻松的口吻说道。
    “不过若是良种推广的话,应该可以让最差的雇农家庭亦达到维持最低限底生活标准,中农家庭略有剩余,从而……”
    “可那总归只是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标准,”
    在专员公署内,放下手中的钢笔,管明棠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钱天鹤,同时他的脑海中反复浮现着过去几个月间,接触过的那些衣衫破烂、面呈现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状的农民
    “那种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是以牺牲家庭基本消费为代价的,我们要改变农村,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而且农民收入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农业工作就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
    看着钱天鹤,管明棠终于把话题回到了两人争论时的问题上——夏季棉!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希望放在夏季棉上!”
    那些夏种棉的棉种是管明棠从后世定购的“中棉所27”棉种,在管明棠看来这一夏棉种与小麦良种一样直接关系到农村改良的成败。
    “而过去种植的本地土棉以及美棉,生育期却高达200天左右,这意味着种植一季棉花,就影响了一季粮食,这也是邹平等地限制不能解决温饱家庭种植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