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20章

山河血-第220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帮自己解决问题,倒不是如说,她是在用一个现实问题,诱使自己向她提供风险投资,甚至市场销路,因为两座工厂的大部分产品是销售给公司——公司向数万名工人提供服装,过去,这都是向天津的被服企业定购。
    “有点意思!”
    笑了笑,尽管知道300个女性就业岗位对新区而言,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管明棠在报告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之所以这么坐的原因非常简单,勇气!在这个时代,像这样富有勇气的女性极为少见。
    这时内线电话上的提示灯亮了起来,拿起电话,耳边便传来方芷云的声音。
    “老板,孙主任到了!”
    “请他进来!”
    早在两分钟前,孙郡就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外。在方芷云看来,这位公司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的模样和公司里的一些人都不太一样,他看上去倒更像一名学者。他的相貌显得很是儒雅,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一头梳理的非常整齐的黑发,双眼不大,但却显得很是精神。
    虽说在外表上,看起来他极为儒雅,但从他走出电梯时所迈的脚步的步速,方芷云还是敏锐的得出了一个结果,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正如同方芷云的观察一样,29岁时孙郡的确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北方公司和董事长能提供给他实现抱负的机会。至于他自己,他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地,在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当他走进房间时,管明棠已经把丁慧婕的报告放到了桌子上的筐子里去了,方芷云会根据报告上的指示,将报告转给合适的部门,从而完成他交待的工作,这些事情几乎不需要他操心。
    对着进入办公室的孙郡,管明棠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请坐!”
    之所以请孙郡过来,正是因为通过其在铁道部争取“kf…i国造机车”的项目,使得管明棠相信,他比孙平逸更适合那个岗位,机会向来只青睐付出者,在管明棠看来,眼前的孙郡更能充分体会到“重点项目”的意义。
    “谢谢,董事长!”
    坐在董事长的面前,孙郡知道,自己期待以久的机会来
    了!
    “长安,现在铁道部的专家正在对我们公司的设备进行考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具备生产机车的能力!”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随着公司在美国定购的大型设备,尤其是自己在另一个时空中以废铁的价格购进的数百部苏造旧式机床安装之后,现在公司完全具备制造机车的能力,至少在设备上具有这一能力。
    “这一点,恐怕需要应先生一行鉴定之后,才能得出答案!”
    虽然在南京、在公司,孙郡都是全力争取这一项目,可是,这时他的回答显得很是谨慎。
    点点头,对于这个答案,管明棠并不觉得的意外,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这个时代的“官方”技术代表,实际上,压根就没有接触到,从三天前应尚才一行来到新区,对新区的工厂加以考察,这支完全由铁道部的专家组成的考察团,便与公司保持着距离,甚至拒绝参加公司举行的欢迎宴会,原因非常简单——避免外界非议,做出公正的评判,这到是让管明棠非常好奇,要知道,原本公司可都是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少则数百元,多则千元的“行脚费”,这是同官方打交道的“潜规则”,可谁曾想,这一次却行不通了。
    “董事长,他们只是一群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所以,他们……”
    在孙郡的潜台词中,似乎是告诉董事长,这些人并不是官员,所以,不能把他们和官员混淆一团。
    “他们会做出公正的评判!”
    “好了,长安,我们不谈论这个问题了,我相信他们会从技术上作出对我们非常公正的评判,总之这件事,你办的非常不错!”
    话声一转,管明棠用听起来很是平淡的口气问道。
    “长安,如果,现在让你主持新区的项目建设的话,除去当前的重点项目之外,你会重点推进什么项目?”
    董事长的话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就像是擂鼓一般的让孙郡的内心猛然一阵激动,但他强自让自己冷静下来,先是沉默不语,在沉默良久之后,才深吸一口气回答道。
    “汽车!”
    在孙郡吐出这两个字时,管明棠蹙紧着眉头,但却保持着沉默。
    “董事长,就我所知,就在上个月,公司进口了多达四百辆汽车,其中三百辆为卡车,虽说这些汽车无一例外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二手汽车,价格相对廉价,但是,目前,公司的汽车保有量多达四千五百辆,其中85%为卡车,这些卡车皆用于新区建设,而在未来,随着新区的发展,汽车需求量会继续增加,比如新区扩建后的公共交通需要大量公共汽车、新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卡车、甚至企业间的物资配送、零件供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汽车,汽车维修厂、汽车配件厂,这两座工厂是新区建成的第一批工厂,在过去的近一年中,通过对数千辆汽车的维修以及零配件生产,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汽车维修与生产配件的经验,尽管并不完全具备生产汽车的条件,但是……”
    深吸一口气,见董事长依然蹙着眉头,孙郡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
    “既然公司可以借助美国的大萧条,于美国市场大量进口二手廉价汽车,那为什么不能考虑从美国购进一家破产的汽车制造厂呢?然后将其整体搬迁到新区,从而自行制造汽车呢?”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还来得急
    第320章还来得急
    “既然公司可以借助美国的大萧条,于美国市场大量进口二手廉价汽车,那为什么不能考虑从美国购进一家破产的汽车制造厂呢?然后将其整体搬迁到新区,从而自行制造汽车呢?”
    在孙郡的声音落下后,这间宽敞的办公室内,随即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寂静的办公室中,此时只能听到钟表的秒针走动声,在这种静寂之中,孙郡只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他紧张的甚至不敢直视董事长。
    汽车!
    在这种沉寂之中,孙郡后悔的都想咬自己的舌头,自己的脑袋让驴踢了,竟然想到这两个字,他甚至可以想到,接下来董事长会说什么,也许他会说。
    你压根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中国一年才需要多少辆汽车?生产汽车?开什么玩笑?
    可是对于汽车,孙郡却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曾经,他之所以对张学良充满好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曾计划将奉天兵工厂改建成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无论那时张学良的内心想法如何,但在孙郡看来,那种远见却是其它人所不具备的。
    “既然已经如此,死了就死了吧!”
    一咬牙,深吸一口气孙郡又继续说道。
    “董事长,或许您并不知道,相比于其它强国,我国目前,最为落后的是交通,而交通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我国工农业的落后,其落后并不仅仅体现过短的铁路里程,也不体现于落后的道路系统,而是畜牧业,准确的来说,是现代马业的落后,我国马布匹体高矮、挽力弱,外国重挽马挽力可达四五百公斤,而我国马匹仅只有一两百公斤,而无论是育马或改良马种,又需数十年之功,以日本为例,前后历时四十余年,方才有今天的东洋大马!而以当今技术发展来看,马匹注定将为各种汽车所取代,不可能再耗数十年费巨资育马,因此,为发展我国交通,必须发展汽车制造业!”
    从畜牧业的落后说到发展汽车工业的必须的孙郡,这会反倒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整个人反而轻松了许多。
    “而在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并不仅仅只是汽车那么简单,汽车只是汽车工业的一个终端产品而已,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业的发展,以及有色金属材料的发展,同时,其燃料需求还可以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其车轮可带动橡胶业,车窗可带动玻璃业,而这只是上游原料产业,而在中游制造环境,又带来机械制造业以及机床业的发展,在下游则可带动交通业的变革,总之,相比于其它工业,汽车制造业就像是一列机车,可以牵引带动一个完整个的产业链条……”
    倚靠在软椅上,管明棠一动也不动,清俊的面容上那原本的凝重,此时慢慢的露出了微笑,嘴角微微上翘着,此时,看着孙长安,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选择人,单就是从他所选择的这个重点项目的出发点,就可以看出来。
    “长安,那你应该知道,那些汽车制造厂,即便是规模再小,年产量都在一两万辆,甚至三四万辆的规模,如果我们购进一家破产的汽车制造厂,他的产能会不会太大,会不会导致产能的浪费,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吧!你觉得的呢?”
    虽然心下非常赞同孙长安的建议,但管明棠在露出微笑的同时,依然出口反驳着,以等待孙郡的进一步解释。
    “董事长,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想要赢得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仅仅只看眼前!”
    尽管董事长语气中带着反对之意,但面上的笑容,还是让孙郡放下心来,对于董事长此时的反驳,在他看来,根本就是在引出自己的观点罢了。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假如我们等到中国一年需要三万辆汽车的时候,方才投资汽车制造业,待汽车厂投产之时,那时,市场的需求也许达到了五六万辆,甚至更多,而且在从目前的几千辆发展到几万辆的市场时,大量的外国汽车垄断着我国汽车市场,到那时,市场的竞争远甚于现在,一个品牌的培育需要时间,我们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去建设工厂、用三年的时间去建立自己的品牌,六年之后,当这个市场成熟的时候,我们至少已经在声誉上不逊于外国品牌……
    前瞻性!
    在办公室内响彻着孙郡的话语时,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时空中,那个东洋邻居故事,50年代,几乎就在日本刚刚从二战的废墟中缓过一口气来,刚刚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的时候,日本人便提出了“国民车”的概念,并具此开始发展鼓励企业生产老百性使用的微型汽车,而后世左右世界汽车业的日本汽车正是由此开端,而当时日本人能买起汽车吗?95%的日本人都买不起汽车,而在此之前呢?早在46年,在日本尚处于战后的经济衰败中的时候,其战后的汽车制造即开始起步,生产的正是二战时为日军生产的简易卡车以满足日本国内市场的需求,以避免日本汽车制造业被“美国淘汰汽车”所“占领”,可以说,正是这种前瞻性,奠定了日本汽车的基础。
    前瞻性,的确,无论是企业或者国家的发展,发展的制定者都必须充满前瞻性,如此才能赢得未来。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汽车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如果说一战之前是火车的时代,那么作为后来者的管明棠清楚的知道,二战实际上是汽车的时代,汽车的作用和重要性与二战,甚至不亚于众所周知的坦克,如果没有汽车提供的步兵摩托化,坦克甚至不可能成为二战的主角,同样,没有成熟的汽车工业就不可能拥有成熟的坦克工业,二战时坦克技术最落后的日本、意大利,恰好正是六大列强中汽车工业最为落后的国家。
    也正因如此,管明棠一直在考虑是否建立汽车制造厂,正如孙郡先前所述,建立汽车制造厂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工厂,而是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者说就像福特式或者底特律式生产线,实际上是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构成,或许,从美国购进一座破产的工厂,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长安,你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购进美国破产汽车厂的?”
    对此管明棠心下倒是觉得有些好奇,能想到美国破产汽车厂,这孙长安的脑袋里,看来想法不少啊。
    “董事长,您是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随着董事长的变化,心里的那棵石头总算是落下来的孙长安不由长松了口气。
    “那都听听吧!”
    “假话是,我有那个眼光!”
    松下一口气的孙长安禁不住开起了玩笑来。
    “美国汽车制造业起步于欧战时期,于20年代获得大发展,现在其汽车厂所使用设备大都为二十年代最先进的设备,以其设备折旧来看,现在低价购进破产汽车厂的设备,其费效比远胜过新建汽车厂,当然,这是假话!”
    面上带着微笑,孙长安又把话往回说来。
    “真话是,现在公司的设备,十部设备之中,有至少一半是进口的旧设备,有德国货、有美国货,这些设备都有翻新的痕迹,但其性能却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