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219章

风月天唐-第219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浩见公输赞还在为方才打赌一事耿耿于怀,不禁无语地轻哼一笑,心道这公输赞还真是个有趣的人。不过这个时候最让陈浩感兴趣的,倒是铺子里的这位中年人。他不明白这平白无故,为何要订做一个暗藏机关的筷子。
    中年人一脸失望,神色落寞地扭头就走,边走边叹气:“老天爷啊,难道你真要放弃蓟州城的数万苍生?”
    陈浩一听这话,更是震惊的上前拦住此人,继而行了一礼问道:“这位先生此话着实有些夸大其词,一双小小的筷子如何就牵连蓟州数万苍生?”
    公输赞闻听也是疑惑不解,紧跟其后追问中年人:“您先别忙,把话说清楚再走不迟,不就一双筷子吗,和数万苍生有什么关系?”
    中年人掉过头,看了陈浩与公输赞二人一眼,最后甚是郑重地说:“此事说来话长,老板要是相信在下,就给在下做一副筷子,至于缘由还是无须多问的好。当然,若是老板不相信,就当在下从未踏进过这个门槛……”
    公输赞沉吟片刻之后,又仔细打量了这位中年男子,最后才作出决定,郑重道:“看您举止不像一般人,今日就信您一回,请先歇息片刻,我马上开工做这个活计!”
    本欲离开的陈浩此刻却又做回了原位,对于公输赞制作筷子他倒不是很期待,他期待的是这位中年人到底意欲何为。
    话说这时,公输赞准备好所用之物后便即刻动手,很快一双乌木筷子就做好了。待中年人接过筷子,放在水中一试,果然入水不浮,直立在水中。中年人非常满意,掏出钱来就要重谢。
    “客官不必如此,既然事关苍生,就该分文不取!况且小小淫巧之技何足道哉?”公输赞慌忙拦住,继而一脸郑重的将钱退给了中年男子。
    中年人点点头,甚是感激的冲着公输赞郑重一礼:“甚善!多谢了!”说着便二话不说,收拾起做好的乌木筷子就转身离开了店铺。
    公输赞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心中颇感欣慰,而陈浩却不合时宜的打断了他的美梦,只见陈浩来到柜台前,瞅着中年人远去的背影沉声道:“此事恐怕不简单!”
    “喂!我说这位陈公子,你方才不是说有要事在身吗,为何这个时候还不离去?我公输赞答应的事情,自然不会赖账!”公输赞此刻是怎么看陈浩都顺眼,今日因为一场赌局实在让他丢尽了面子。
    陈浩和善一笑,轻声道:“公输兄信誉在下自然信服,不过莫要怪在下不曾提醒你,方才你替那位客人铸造乌木双箸,可能会要了你的小命!”
    “什么!?”公输赞闻听此言霍然站了起来,双目圆瞪的盯着陈浩。见陈浩神色如常,公输赞神情又回缓了许多,最后甚不在意道:“哼!一双乌木筷子罢了,又岂能要了某家的小名,陈公子当真会开玩笑!”
    这时城内已经开始有了嘈杂之声,陈浩知道不可在此处久待,于是拱手道:“算了,与你多说也无甚益处,就此告辞!”说着便转身离去,留下惊疑不定的公输赞愣在原地。
    ……
    蓟州城外的郊野上,一并排支起了八口大锅,里面烧着滚滚的白米粥,一队队饥民你扶我,我扶你,在锅前排起了长队。这里是官府施粥赈灾的地点,蓟州官兵正迎接饥民大军的到来。
    不多时,城外济粥棚便很快聚集了大量的难民。每一口锅的前面都排着见不到尾的队伍,众多难民拖家带口神色萎靡。待粥一熬好,主持赈灾的蓟州司马孙焘,见时辰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向身边兵士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正在这时,从远处跑来一队骑兵,领先的是位顶盔贯甲的将军,只见这位将军虽身材瘦肖,但铁锅般的黑脸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风范。黑脸将军单手按剑驱马来到近前,低首扫了一眼粥棚沉声道:“孙司马且慢,本将军受钦差之命,特来验粥!”一更。……by:89|10054372……》

第003章 砒霜的妙用

    第003章砒霜的妙用
    所谓验粥其实也简单,就是把一双木筷插进熬好的粥里,这筷子不能浮起,须得直立,如此一来就说明米多粥厚。要是浮起来则说明赈粥之人中饱私囊,正是所谓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说的就是赈粥一事。
    这时轻车都尉卢棠下令道:“来人,拿筷子!”
    孙焘神色如常的示意侍卫取来木筷,接着由他亲自把筷子呈于卢棠。卢棠蚕眉微蹙神色略有微动,随后下马亲自来到粥锅旁,看着稀疏的米粥卢棠不禁冷冷一笑,继而将筷子狠狠的插进粥里。待卢棠右手离开筷子,抬眼观瞧锅中筷子时,他不禁被眼前的情形惊住了。锅内的筷子不偏不倚直立水中,而且不浮不摇稳如苍松。
    “孙焘你!……”卢棠似乎没有料到这根筷子会直立水中,于是愤怒的指着孙焘不知该说些什么。
    司马孙焘不卑不亢躬身一礼回禀:“卢将军今日验粥是否过关?若是将军未有指教,那下官可要赈粥了!”
    “哼!本将军还有公务在身,告辞!”卢棠虚恭一礼,继而转身骑上马背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不料旁边一个围观者跳了出来,这人三十岁左右浓眉大眼,他一把揪住轻车都尉卢棠的马缰,道:“将军你上当了,他那双筷子是特制的,你换一双试试!”
    卢棠半信半疑,惊诧之余命手下兵卒另取过一双木筷,插进粥里一试,筷子立刻就浮了起来。卢棠见此,不禁心花怒放嘿嘿冷笑起来:“孙司马啊,本朝的律令想必你比本将军清楚,如今你罔顾法纪实乃罪不容赦。本将军这就回营书写表章递交钦差裴大人,你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卢棠率领士卒绝尘而去,孙焘却顿时愣在了当场。这时周围的饥民群情激愤,纷纷谩骂孙司马贪污了赈灾粮,是个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一时之间本来秩序井然的粥棚,混乱的差点酿成踩踏惨剧。
    “等一等!”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揭发孙司马的男子高声断喝道。可现在哪还有人听得进去,众人的谩骂之声早已经声音淹没。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公输木器铺的公输赞。就在公输赞焦急万分之际,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公输赞回头一瞧,不禁惊异呼出:“陈公子!”
    陈浩冲着公输赞似有深意的笑道:“怎么?你不是在找在下?”
    “额……呵呵!陈公子猜得不错,你的玉佩遗落在小铺之中,所以某家前来送还玉佩!”公输赞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方玉佩,毫无犹豫的将玉佩还于陈浩。
    白玉入手温润生凉,陈浩晃了晃手中的玉佩自顾自语:“此玉佩价值连城,或许你终其一生也无法购得半块玉佩,你何必归还于我?”
    “只因那是陈公子你的!”公输赞毫不犹豫的回应道。
    “可是它已经遗失了,若说是无主之物也无可厚非,你大可占为己有!”陈浩仍旧不死心,继续追问公输赞。
    公输赞似乎依旧不甚在意,讪笑道:“是公输赞的,我自会不予相让;不是公输赞的,我又何必占为己有?”
    “说得好!”陈浩之前就觉得公输赞这个人很有趣,没想到竟是这般另类。
    公输赞之所以会在此处,正是因为陈浩的这枚玉佩跟随而来。当陈浩离开木器铺后,公输赞在收拾茶碗之时,竟然发现桌上下面遗落一枚上等白玉。他的第一反应的失主就是陈浩,因为陈浩是今日第一位客人,而且也只有陈浩在桌前喝茶。
    他虽然知道这枚玉佩价值连城,但是他仍旧没有占为己有,而是追出了木器铺。由于之前见陈浩朝城外的方向而去,于是公输赞就朝着城外的方向寻找,以至于来到了城外的赈粥铺。
    公输赞本打算离开这里,却不料让他看到粥棚内的孙焘孙司马。像他这等平民一般很难见到州官,更别提蓟州的司马大人。而今日侥幸得见容颜却让公输赞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孙焘孙司马,不久前他就在他的木器铺里见过。
    而之后孙焘所使用的筷子,就是他公输赞特制的那双乌木筷子。此前定制筷子的锦衣中年人正是孙焘孙司马!这双特制的筷子插在水里都能直立,插在粥里自然就更不会浮了。之前公输赞听了孙焘的话,说什么为了蓟州数万生灵,让他还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没想到这所谓的好事,竟然是用来欺诈百姓的作弊工具!于是一时恼怒之下,便挺身而出向卢棠揭发了孙焘的舞弊罪行。
    陈浩环视纷乱的现场,继而淡淡地问公输赞:“这就是你想看到的吗?”
    “额……”公输赞不知陈浩此言所谓何意,他当然不想民情动乱,但是此刻纷乱之象已经并非他所能阻止。看着士兵殴打着难民,而难民又义无反顾的群涌而上,公输赞摇了摇头郑重道:“不想!”
    “你不该如此鲁莽揭发孙司马!”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若是等城中官兵救援到来,受难的仍旧是百姓。若要阻止这番暴动,就必须你出场!你须得这般行事……”陈浩没有理会公输赞的解释,而是直接予以打断道。此次由于是赈粥,所以州府没有派遣众多官兵,因此司马孙焘与官兵将粥棚围成一团,与众多流民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就在这时,公输赞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左手握弓,右手攥着八支绑着纸包的羽箭,随后高声喝道:“乡亲们听着,若是尔等还不停手,我就将这些绑着砒霜的箭射进这八口大锅之内!到那时尔等想要喝粥,只会是等死!”一更。……by:89|10054373……》

第004章 蓟州疑云

    第004章蓟州疑云
    其实那羽箭上绑的并不是砒霜,而是用纸包裹的土灰罢了,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药店都快关闭了哪里买得到砒霜?这只不过是陈浩为了应急,又一次采用了忽悠人的伎俩。
    陈浩唯恐久则生变,于是主动站了出来扬声道:“即便司马大人施粥捣鬼死有余辜,但众位乡亲想过没有,他若是死了,咱们去哪里找回被他贪污的赈灾粮?如今最重要的是,让他把粮食交出来!”这话一说,灾民们纷纷点头,都把目光投向了孙焘孙司马。
    孙焘在众人一通丢石子扔棍棒后,早已狼狈不堪,额头已经见了红,官袍也已经撕裂了几个口子。所谓做官做到他这个份上也实为不易。此刻孙焘顿了顿,才无奈的说:“粮食本官有,但是不在蓟州城,请众位乡亲给本官三日时间,三日后不但有粮,而且一定让大家吃上白米饭。今天大家先喝粥,填填肚子……”这话说的可谓冠冕堂皇,但是大家谁也不信,这明显的是缓兵之计。
    陈浩见灾民激愤欲起,于是又接着劝慰众人道:“司马孙大人已经犯下大罪难辞其咎,问罪在即,纵使他有意潜逃又能跑到哪里去?再说他一家老小都在城里,逃得了和尚逃得了庙吗?所以啊,他只有将功折罪一条路!”
    陈浩用较为平实的话语劝慰众人,希望能够平息这场暴动。众人一听这话在理,灾民们慢慢平息了愤怒,最后在陈浩与公输赞的劝慰下,又重新在锅前排起了长队。
    待一切又归于如常,公输赞取出粥锅里的乌木筷子打算离开这里。这时司马大人孙焘却一把将其拉到僻静处,苦笑着说:“公输先生,你可把本官害苦了!”
    公输赞却撇了撇嘴冷冷一笑,却并未与之搭话。不过公输赞心中却鄙夷孙焘,心道你这种发国难财的,还不是咎由自取?
    “公输兄弟,此事其实怨不得司马大人!”就在公输赞准备抽身离去时,陈浩从一旁走了过来。
    如今公输赞对陈浩心中有了一丝敬佩,他知道若不是陈浩,恐怕这里早已经造成血案了,因此对于陈浩的话,公输赞还是能够听下去的。
    孙焘见陈浩替他说话,神情不禁微微一怔,继而甚是感激的行了一礼道:“此次多谢二位出手相助,否则本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二位相劝使得百姓免受伤亡,实乃功德无量,请受孙某人一拜!”孙焘说着就要施礼一拜。
    “别!草民可受不起孙大人大礼!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公输赞赶忙躲开,继而冷嘲热讽的揶揄道。
    公输赞此言一出,不但孙焘面色通红,就连陈浩也神色有些怪怪的。这公输赞可是一竿子打落一船人,为官者虽然不乏有贪赃枉法之辈,但也有清廉如水为民请命的好官。
    司马大人孙焘叹了口气,接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来,面带忧虑之色道:“二位看看这个,就知道真相了……”
    小布袋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公输仔细一瞧竟然是混有大量沙石的白米。孙司马苦笑道:“实不相瞒,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就是这种东西,本官赈灾熬粥,先要去除沙石,这一筛去沙石粮食剩下还不到一半。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粮食如此稀少只够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