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49章

风月天唐-第149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过六旬的周邦彦对此也深感汗颜,面露愧疚之色道:“微臣未能替圣上分忧,实乃罪莫大焉!”
    “周老勿用自责,你又何罪之有?朕这文武百官倒是众多,能为朕解忧者也不过几人罢了!对于陈爱卿这水中绘丹青……”李忱说道最后脸上疑惑之色甚重。
    周邦彦见李忱未有怪罪。心下平复许多,随后感慨道:“微臣老了,陈大人画技已臻至化境。老臣弟子唐果曾在洛阳花会之时,见识过陈大人的夺天之笔。因此对于此题,老臣虽不知其中玄机,但对陈大人有十足信心!”
    李忱听了周邦彦的话,心中平静了不少,继而颔首点头面带微笑望向场中的陈浩。而此时的陈浩紧了紧身上的裘衣,搓了搓冰凉的手。最后手握绑有绳子的两支巨笔,缓缓的爬上垒塔。
    这时池塘边左右放着两缸墨水,陈浩坐于竹椅之上凝视下方的池塘。就在众人凝神之际,陈浩陡然出手,其中一只支毛笔如箭矢一般向缸中墨水蘸去。
    墨缸中溅起朵朵墨花洒落于地面,与银装铺地的白雪形成了映衬。就在众人惊愕之时,陈浩双膀一用力,继而长绳拖动毛笔,在池塘上空开始挥动起来。
    嘶!
    众人见陈浩陈浩竟然以绳借力,将毛笔在水面作画,不禁惊愕的说不出话来。尤其是渤海世子大虔晃,此刻霍然起身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幕。
    而此刻周邦彦在御台旁拍手称叹道:“此乃神迹!未曾想陈大人竟将公孙大娘这一绝技运用其中。妙哉妙哉!”
    此刻为之惊叹的李忱,见周邦彦颇有见识,于是迫不及待的询问:“周老快快道来!”
    “当年公孙大娘善舞,尤以舞剑誉满京城。而众人却不知,公孙大娘除了舞剑之外另一绝技,乃是舞技之中的‘天外飞仙’。所谓天外飞仙,乃是绕指柔成百炼钢,只要施展技能之人火候极致,便可达到如陈大人这般轻松自如!”周邦一脸惊叹的解说道。
    李忱闻听周邦彦如此解说更是心头惊喜非常,而一旁的雍王李渼却疑惑失口问:“然本王与陈大人相处甚久,从未察觉陈大人有懂武功的迹象!”
    对于李渼的疑惑,周邦彦一副料在其中的笑说:“雍王误解了,会这等技能者未必会武艺,正如公孙大娘而言,她善于舞剑莫非就会武艺?只不过身资曼妙手脚灵活罢了。诸如节庆街头诸多杂耍之人,看似灵活多变,实则不过花拳绣腿……”
    就在周邦彦与众人解说之时,陈浩已然在池水上作起画来。此刻让众人再次吃惊的是,墨水绘画于水面竟然丝毫不化。这一惊奇的现象,让观看的众人不禁目瞪口呆起来。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大虔晃万万没有想到,陈浩竟然真的做到了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大虔晃不可置信又失魂落魄的样子,维松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举目望向远处挥笔如风的陈浩,眼中神色却是相当的复杂。最后轻轻一叹自顾的饮酒解闷,因为他知道这一次他们输了……
    接着众人便看到陈浩右手不断的挥舞着,一副群山叠嶂渐渐地显现在众人眼前。而就在众人齐声高呼为之叫好之时,陈浩却是眉头不禁一动。
    因为他看到了之前所勾勒的部分有了融墨的迹象,于是当机立断将右手所持有的毛笔,投向另一个墨缸。于是双手舞动绘制群山,让众人乃至三国王子也不由为这等绝技乍然失色。
    “一直传闻陈大人丹青圣手旷古绝今,今日一见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失传已久的‘双龙出海’竟然真的出现于画坛,实乃我画坛之幸!”周邦彦此刻眼中尽是激动之色,对陈浩能有这两大画坛绝技而尊崇之至。
    此刻李泷美目流转的不离陈浩的身影,随后拽着李忱的衣袖撒娇:“父皇不如待此事过后,传召陈大人入宫为皇儿绘一副画像如何?”
    李忱看着俏皮的李泷,心中岂能不知这个二女儿的心思,轻轻地拍了拍李泷慈祥一笑:“好了,朕准奏便是……”
    就在众人惊叹之时,一副气势宏伟的画卷已然展现在众人面前。由于今日众人皆知,这第三题是在水中作画,为了能够清楚看到每一幕,因此众人特意的站在了高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视觉的冲击才让众人为之震撼。
    就在这时池水中群山慢慢变得浓郁起来,山上的苍松也渐渐的变得繁茂起来。不仅如此,画卷之上崇山峻岭溪流涛涛,仿若万里河山就在眼前,若仔细观瞧又仿若身临其境。随着微微冷风吹过,水面荡起涟漪更是使得画作灵动起来。
    此刻李忱领着众多群臣来到池塘边,观看这仿若逼真的画卷。不禁拍手称赞道:“神来一笔!好一幅万里江山图!妙妙妙!”
    然而就因为李忱这一句赞美之词,引得后世众人传颂一段佳话:圣手丹青铸江山,神来一笔定乾坤。
    坐在垒塔竹椅之上的陈浩,此刻可是汗流如注,双臂用力最为消耗体力。见李忱与众位大臣已然来至近前,于是便缓缓的从垒塔上下来,由高骈搀扶着向众人走来。
    陈浩正要向李忱行礼却被李忱双手托住,甚带感动之情道:“爱卿为大唐劳心劳力,不必多礼!”
    谢恩之后陈浩向渤海世子大虔晃走去,然此刻的大虔晃还在惊愕之中未有缓过神来。
    “世子以为如何?”陈浩虚拱一礼问向大虔晃。
    大虔晃此刻虽然心中甚是不悦,但是对陈浩也是相当的佩服,于是沉声道:“既然陈大人做到了‘遥望碧水绘群山’,本世子自然无话可说!”
    大虔晃的认输,顿时让校场围观的众多百姓欢呼起来。根据礼法,圣驾在此是不容百姓喧哗骚动的。然而李忱却未有诸多怪罪,因为此刻李忱的心情也同众人一样,只是掩饰地很好罢了。
    看着众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陈浩却失口自嘲道:“可惜下官只会笔墨之上做文章,纵使奇技再多又有何用?”陈浩站于台上高声自叹,而这声叹息却感染在场所有的大唐臣民,同时也让李忱顿时冷静了下来。陈浩的这番话不言而喻,是在痛恨自身只会舞文弄墨,不能将眼前的三国勇士一一制服。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堂堂大唐竟然未有武将能够力压番邦,又如何让番邦臣服。仅凭舞文弄墨就可以使得天下太平,仅凭舞文弄墨就可以使得万邦来朝?一更。……by:89|10054229……》

第八十章 仙游寺

    第八十章仙游寺
    由于陈浩勘破了三国所出的三题,也让大唐找回了应有的颜面。但是这番文武斗也只能算是胜负参半,因为即便陈浩勘破三题,但是武斗之上却是真实的输了。因此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只当做是元旦前的一场闹剧。
    然而这件事情可是让李忱喜忧参半,喜的是陈浩的出现挽回了大唐的颜面,忧的是陈浩的出现过于晚了。若是陈浩早一刻出现,轻松的勘破三题,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武斗,输进了大唐的颜面。
    每每想到这里李忱就倍感后悔,当初若是及早传召陈浩入京,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然而世间是没有后悔药的,李忱也只能自尝苦果。
    期间李忱将陈浩传召至宫中,询问第三题内的玄机。既然李忱有此一问,陈浩自然不敢有所隐瞒,于是便详述的将其中玄机一一道来。
    第三题若要完成须得诸多因素,才可以向众人展现水中绘画的盛景。当初校场的水池,之所以池水略清泛白并非是积雪的缘由,而是因为陈浩将大量的盐投入了水中。当盐与水达到一定比例之时,就会使得不能浮起的东西浮现水面。
    其后便是陈浩所使用的两缸墨水,这两缸墨水是经过调制的。陈浩在墨水中加入了大量的粘稠猪油,使得墨水遇冷能够迅速凝固。寒冷的冬天本就寒冷,又因为水池的水也是极度冰凉。因此当陈浩将墨水绘在水上之时,就会保持暂有的形态而不化。
    最后便是时间的问题,陈浩之所以将勘破第三题放于第二日,实则有三个缘由。首先就是匆忙回京未有丝毫准备,其次便是为了引蛇出洞,最后就是因为第二日是大寒。
    今年入冬较晚,当陈浩回京当日也恰好是大寒的前一天。因此陈浩需要等到大寒这一天,才可以将水中画卷完美的呈现于众人面前。
    因为墨遇水最终都会化开,所以即便有盐水的浮力与猪油的凝固,也不能长久的保持不变。所以陈浩需要等一个,天气寒冷的大寒之日。
    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陈浩自然能够游刃有余。不过期间也发生一个小意外。因为群山叠嶂山峦壮阔的江山图,费时费工不说而且篇幅较大,因此使得之前的墨水有些化开的迹象。
    不过幸好陈浩有双龙出海的绝技,双手同时绘画时间上就缩短了许多。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气势磅礴的万里江山图。
    ……
    李忱听着陈浩的讲述不住的点头,虽然他对陈浩所说的有些不甚明了,但是李忱明白这是陈浩的博学多才的缘由。对于陈浩多次解救大唐危机,李忱此刻真的有些相信民间的传言,陈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特来保大唐江山的。
    因此对于陈浩他要给予赏赐,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陈浩给予拒绝了。因为陈浩觉得自己还是蛰伏一点的好,以免遭来杀身之祸。
    陈浩一直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也是他为何在张淮深被重伤之后,却隐忍下来不与维松比斗的原因。历史如恒河沙数,多少年少俊杰,正是因为过于出众最后遭致夭折。
    虽然陈浩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每一次华丽出现的时候都是有些迫不得已。对于此次的三国来朝,陈浩本身就不想多管闲事。若是期间有人勘破,他也不必一路凶险的来到京城。
    并非他有意强出头,而是一种无形的引力在吸引着他。起初是东瀛献宝欲要夺得东海之滨十三州,这等有辱大唐威严的事情陈浩必须出头。
    其后便是被李忱刷了一道,任命黜置使巡查淮南道。历经凶险尚且不提,竟然在扬州众多江南士子围攻与他。最后被逼无奈之下才逼疯慕容盛,喝退了于浩。
    再后来深入太极门内的种种无奈之举,也并非陈浩所愿。到再后来的洛阳花会的国子监士子们,有意向他挑衅……
    然而对于挑衅者,陈浩自然不会放过,因此才一直走到了今天。
    ……
    距离长安不远处有一寺庙名为仙游,位置在周至县城南十余里的黑河畔,这里风景优美,且有龙潭穴、弄玉祠等名胜古迹。因为是当年文帝赐名,因此引得众多文人墨客皆来与于此。盛景之多自然有众多游客来此观光,因此仙游寺可谓是香火鼎盛。
    仙游寺的禅房内,陈浩与吐蕃王子维松相对而坐。此前还争锋相对的二人,此刻却坐在了一起饮茶。禅房内静怡无声,二人各自品茗不语。维松对于陈浩的沉默不语,似乎也很有耐性也未有催促之意。
    待日落西山之时,维松见呆在此处也无甚多意,于是便起身告辞:“时日已晚,既然陈大人无话可说,那本王告辞了!”
    今日一早维松便接到陈浩的口信,二人约在仙游寺有事相商。维松料定是关于代本的事情,于是便带着一个随从,一身唐装便出了万国会馆直奔仙游寺。对于陈浩此次邀他前来,维松已经在心中有了打算,绝对不能在陈浩面前示弱,否则定会受到陈浩的要挟。
    “王子殿下,您认为你还能走的了吗?”陈浩言语虽然平淡,但却有威胁之意。
    维松对此却是冷冷一笑:“若陈大人真想留住本王,本王又岂会至于此地?”
    陈浩双目微微合上,旋即又睁开轻声道:“既然你我各有所需,也不必多绕唇舌,王子请坐,你我二人慢慢聊!”
    对于今日的邀请维松陈浩很是无奈,他也知晓如此以来便在维松的面前处于下风。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明日便是三国王子离京之期。若不及早解决此事,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就白费了。
    “好!爽快!陈大人有话不妨直言!”见陈浩终于开门见山,维松也乐得轻松。
    陈浩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陈某便直言了,陈某需要王子留下一纸凭据,其内容便是王子赠与河西两万匹战马!不知王子以为如何?”维松初闻此言不禁一愣,随后却是合手大笑起来。待笑声渐止维松却面色一寒沉声道:“陈大人莫非是在白日做梦?当真将本王看做待宰的羔羊不成?”一更。……by:89|10054230……》

第八十一章 火烧眉毛顾眼前

    第八十一章火烧眉毛顾眼前
    维松对此事却不以为然:“陈大人此言真乃笑话,你唐廷皇帝若是敢扣留本王,三国必会举兵而来,届时你唐廷四面楚歌,最后还不是乖乖的放了本王?”
    听了维松的话陈浩不禁笑了:“王子殿下你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