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09章

风月天唐-第109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的隐情李渼也是经过多方打探,才知晓其中有着这一番凄美故事。李忱听得李渼如此一说便释然了,自然明了那幅焚毁画卷对陈浩的重要性。于是一怒之下将二公主李泷禁足在宫中思过,之后传召御医跟随雍王李渼,前往学士府探望陈浩以表慰问。
    本无大碍的陈浩,经过几日的调理之后便已大致恢复。待陈浩离京赴任这一天,长安城更是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群。这几日长安城内一直流传着陈浩‘护画冷斥俏公主,血雨梅花痴长风’的佳话,短短几日的功夫使得陈浩成了长安的风云人物。陈浩与送行的官员与好友一一道别之后,便准备启程离京。因为陈浩已然看出这人群之中,已然有了些许骚动。就在陈浩准备上马车启程之时几匹快马奔至而来,随后便有一辆华贵的马车随后跟来。继而却听为首的一位公公捏着嗓门道:“圣旨到!”一更。……by:89|10054159……》

第十二章 好狗挡道

    第十二章好狗挡道
    长长的队伍缓慢的行走在官道上,看着远去的长安城让陈浩不禁想起当初第一次离京的情景,只不过如今是物是人非罢了。此次好友方枫没有与之同行,须得处理完京中之事方可离京。而陈浩看了看跟随自己的这支队伍,竟然不由自主的笑了。
    当日城门口所下达的圣旨中不仅给他冠以巡察使的身份,又给予配置了这一支劲旅。想来来这是因为他给雍王李渼提供了治疗的方子,才使得李忱给予如此的恩厚。不过也好,有了这巡察使的身份在东都洛阳,乃至整个都畿道也可以畅通无阻。
    最让陈浩满意的不是这巡察使的官职,而是皇帝李忱给予配备的这支劲旅。因为这支乃是禁军,其首领乃是北司右神策都虞候高骈。陈浩曾经于第三次入京之时,在城门外的酒馆旁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
    待众军士原地休整之时,陈浩见高骈站立路口个高处举目张望,于是便下了马车走了过去。待陈浩将要行知近前,警敏的高骈赶忙行礼道:“大人!”
    “高将军不必多礼……”陈浩温和一笑双手托起高骈和善道。
    陈浩看着茫茫四野万物葱绿,随后轻声道:“高将军可还记得,你与陈某有一面之缘?”
    高骈闻听不禁一愣,继而略作思索片刻却依旧想不起来:“请恕末将眼拙,未曾觉得见过大人!”
    闻听此言陈浩却是深意一笑问:“高将军可还记得一年前于酒馆外‘空手摔马翻,蹄下救酒鬼’的轶事?”
    “额……大人……大人莫非就是那位白衣公子!?”高骈随着陈浩的提示慢慢的想起了当初之事,陡然觉得眼前的陈浩与当初白衣公子很是相似。
    随后见陈浩默不作声的点了点头,高骈更是惶恐的恭敬道:“当日末将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大人恕罪!”
    “高将军不必如此,当日若非将军恐会出了人命。如今你我二人再次相聚想来也是有缘,不如此刻对饮一壶如何?”陈浩摆了摆手示意高骈不必多礼,说着便丢给高骈一壶酒。在陈浩的要求下高骈也不便推诿,生**酒的他自然不会拒之。
    二人喝着酒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高骈虽然甚是拘谨但叙谈之间却是相当投机。最后陈浩见前方草丛之杂荒之中有一棵银杏幼树,于是便问身旁的高骈:“高将军你看那,以将军观之此银杏树将来可否成材?”
    高骈寻视看去见草丛杂荒之中的幼树,又观其周围这才郑重回道:“以末将观之,绝非成材之木?”
    “哦?为何?”陈浩饶有兴致的侧目问道。
    “大人请看,此地杂草丛生,且边侧皆是稗木无对比可言,树木正如人群一般,若无榜样与比较又岂会力争上游之欲?再则而言,那银杏幼树乃是身旁一老树分支,遮风挡雨之下却少了应有的经历,即便其数年后成树,也定会细若如材不堪重负……”
    陈浩边饮酒边听着高骈的讲述,对其分析表示认同的同时却反问高骈:“与陈某打个赌如何?”
    高骈闻听颇为一怔,思忖这有什么好打赌的,于是便笑道:“大人莫要取笑末将,方才不过是末将的妄人之谈又岂可作真……”
    “莫非高将军无胆量打赌?”陈浩眉头一挑继而戏虐的反问高骈。
    陈浩的这句调笑,却是让这个都虞候心中产生了一丝不悦。身为军人的他若是被人说成无胆量之人,岂不是贻笑大方,于是便沉声问道:“那全凭大人做主便是!”
    “那好!高将军莫要忘记今日你所说的这句话!”说着陈浩哈哈一笑便将饮完的酒壶一扔,转身回到马车中去。
    高骈看着陈浩远去的背影,不禁无语的摇了摇头,他实在摸不清这位陈大人到底跟自己打什么哑谜。见天色将晚于是便骑上马背,领着队伍向洛阳而去。
    队伍行至汝南县,忽见一只黄狗挡住了队伍的去路。却见这支骨瘦如材的黄狗连蹿带跳,随后窜到护车的军士旁拼命咬着靴子。起初军士认为乡野疯狗欲要咬他,于是便愤恨的一脚将其甩开。然而黄狗却依旧不屈不挠的跑到军士旁,只咬靴子不伤人。
    这一下可惹恼周围的军士,眼看着天色将晚铅云密布似有雨水,而这条黄狗却无缘无故的纠缠不休。于是便拔出长刀欲要一刀斩下狗头了却烦忧,却不想这黄狗看似瘦小却甚是灵活,军士几番折腾却未曾如愿。那黄狗似乎也是急红了眼,只见双眼赤红像是咬人的样子。
    汪汪汪!
    一连三声的怒吼伴着那吱呀咧嘴的表情,使得周围军士也是为之一愣。然而众军士毕竟是军人出身,岂会惧怕一只瘦小的野狗。于是欲要用陌刀砍向狗头,黄狗见四周的军士均向他合围而来,躲窜之余仍旧不忘发出几声汪汪声,只是这旺旺声较之方才却显得悲鸣怀伤。
    就在军士将要把黄狗斩于刀下之时,却听见车中传来声音:“住手!”
    众军士见陈浩发话自然不敢有违,于是便各自退在了一旁,接着陈浩便从马车中走了出来。陈浩之所以特意的出来制止军士,是因为他听到方才那几声悲鸣的犬吠声。
    高骈此刻由前面折身回来,见陈浩已然下了马车于是便问道:“一只野狗罢了大人何须劳神,若大人不愿杀生,让军士将其放生便是……”
    在高骈看来眼前的这位陈大人定是见不惯杀生,一个文官并且如此年轻见不惯血腥也实属正常,因此才会有此一说。只是高骈不知道的是,他眼前的这位陈大人杀起人来,却是个毫不心软的主儿。
    陈浩讪笑了两声并未理会高骈,而是来到黄狗近前蹲下身子注视黄狗。却让陈浩惊奇的发现这条黄狗,眼角处竟然留下了泪水。陈浩心中一动继而向黄狗招了招手,而黄狗也深通人性的摇着尾巴探着头来到陈浩近前。
    接着便是咬着陈浩的靴子不放松,似要拖曳着陈浩离开这里。陈浩此刻却似想到了什么,于是便对着黄狗说:“狗儿,你若是有含冤之事,只管大吠三声,也不须你多吠,也不许你少吠……”
    陈浩的话应刚落那黄狗便将四条腿一趴,仿佛跪着的样子,两只眼直直的瞧着陈浩,竟然真的汪汪地大叫三声。这一下可把众人惊愕的下巴快要掉了下来,就连高骈也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陈浩与这条黄狗。仿佛一切犹如天方夜谭,然而却又真实的出现在眼前。此刻众人均屏住呼吸,睁着双眼要仔细观看着这惊奇的一幕。
    陈浩见黄狗果真如他所说吠了三声丝毫不差,他便知道这条黄狗极通人性。于是便对高骈道:“还请高将军在军中选一腿脚灵快之人,本官此刻急用!”
    高骈听闻此言自然不敢有所怠慢,于是急忙唤来一人垂立一旁听候调遣。陈浩见此人脸上有疤痕,然骨骼精干且双腿极长,便知是一个善走之人。于是便对此人道:“你跟着这条狗去,它走到哪里,有什么情形可疑之事,可见机而作。或者那个狗把哪个人咬住,你就把他锁来见我!你可明白?”
    刀疤军士点头称是,这才对黄狗说:“黄狗,前方带路……”
    黄狗深通人情于是立刻站了起来摆了摆尾巴,跑到刀疤军士身边闻了闻这才飞快的窜了出去,刀疤军士见状便是疾步如飞的跟了上去。之后陈浩便传令因附近没有驿站,便在近处找一客栈先暂歇一宿明日再启程赶路。
    陈浩众人在附近的客栈洗漱过后便已然下起了雨,不多时刀疤军士带着黄狗赶回了客栈。进得客栈便禀告陈浩道:“小的奉大人之命,跟随黄狗出了官道,便在汝南县不远的城北处瞧见有一块高梁地,当中有一座新坟,那黄狗用爪刨了半天却也未刨出什么来。小的见天色已晚又是雷雨而来,于是便不顾这黄狗狂吠将其带来见大人,途中并未遇到可疑之人,请大人明断……”
    陈浩略作沉思之后,便对刀疤军士说:“待明日你去到那北关以外,访问那一段地是哪一村的?把那村中的地方传来。”
    刀疤军士正要领命下去,却见客栈的掌柜的却插了一句话道:“这位大人恕老朽直言,方才这位军爷所说之地,老朽却是知晓其中一二……”
    “哦?老丈竟然知晓,那还请老丈指点迷津才是!”陈浩惊讶之余,之后便是喜上眉梢的行礼问道。
    掌柜的见陈浩如此谦谦有礼,于是说起话来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这汝南县的方圆各处却是说了个遍。陈浩虽然知晓其他的信息对于此案并无实用,然而又不想扫了掌柜的兴致,于是只能不厌其烦的听了下去。结果掌柜的这一通说道,愣是说到三更时分才将此事说个明白。原来城北的高粱地,地主姓孟名志欢,乃是汝南县的一个秀才。其父曾经也有些许功名,故此也算留有余荫。而那新坟所埋之人便是孟志欢的家仆之妻。一更。……by:89|10054160……》

第十三章 凶案疑云

    第十三章凶案疑云
    就这样一夜无话,待天明晌午时分汝南县县令万宝山,便带领一帮官吏在客栈外等候。留守大人路经汝南县,身为县令的万宝山又岂能不知,于是昨日便带领一帮官吏在县城外等候陈浩。却不想候到傍晚却不见留守大人的身影,其后衙役来报这才知晓留守大人暂歇客栈。
    于是万宝山不敢怠慢,一大早便带着一队人马前来迎接留守大人陈浩。陈浩见县令万宝山不请自来,思忖倒是省了他不少事儿。
    客栈中陈浩问万宝山:“万县令,据闻你几日前破了一桩命案,不知可有此事?”
    万宝山一听不禁一愣,心道这位留守大人怎会问及此事,虽心生疑惑但却不敢怠慢,于是郑重的回应道:“回大人,确有此事,不知大人是如何得知?”
    回应了陈浩的话后,万宝山心中不住的盘算着,这位留守大人又是如何得知本县几日前的命案的。他第一个想到就是孟志欢家中的家仆孟获,因为死者是孟获的妻子。若是这位陈大人一个不高兴,直接将他这顶乌纱摘了可就玩大了。如今陈浩的事迹已然不是什么秘密,当年巡按淮南之时随口就可以罢黜几州刺史,他一个小小汝南县县令又算的了什么。
    对于万宝山的询问陈浩没有回应,而是又问道:“万县令对于此案,莫非不觉有何可疑之处?”
    见陈浩如此说万宝山心中一凛,于是急忙回禀道:“请恕下官愚钝,此案卷宗现存于县衙,不如大人先移驾县衙,下官也好向大人详述此案……”
    “嗯,也好,不过既然新坟即在近处,今日本官便先行验尸查证一番,你可派人知会其家属一声,也免得本官过于唐突。”陈浩略作沉思之后简单的吩咐几句,随后便出了客栈向高粱地而去。
    万宝山一脸沉重的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跟了上去。一行人到了北门外高梁地坟前,陈浩吩咐众人挖坟验尸。
    待众衙役将坟刨开,把棺木抬出来打开之后,陈浩正要上前探验,却被万宝山劝住:“大人,此事仵作早已将验例记录在案,大人回县衙便可细解详情。再者而言,如今已过十日之久,想必尸身已然腐臭恐有不便,故此大人何必亲力亲为?”
    “区区尸身有何惧之?”陈浩轻轻一笑,便不顾万县令劝住来到棺材旁。陈浩抬眼观去见那女子肤色已然变色,身上也显现些许浮肿,但却观其面目便知生前是个美人。也幸亏此案是发生在冬季,才使得尸身虽有些腐臭与浮肿却依旧保全其原型。
    此时由衙役领着的孟获也来到了这里,陈浩将孟获唤到棺材旁沉声问道:“棺中所躺可是你妻?”
    “回大人的话,棺中所躺之人正是内子甄氏!”孟获见眼前这位年轻官员问话,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于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陈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仔细观察了棺木之中的尸身,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