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383章

明末风暴-第383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以智曾经劝他,俞国振要的是能沉下去做实事的人,只要他沉下去好生调研,以他的才智哪有不出头的。但是周钟固执地认为,他满腹都是经世济用之学,足以为帝王之师,下去为一乡一村之长,乃是对他的羞辱。

于是在新襄呆了一年,却仍然没有机会。

见周钟不说话了,徐孚若便将话题转到了倭国身上:“听闻南海伯此次焰火晚会,是为了欢庆倭国女王到新襄……倭国如今藩镇割据得厉害,南海伯是否有意扶植其女王,讨伐不臣?”

“你觉得呢?”

“万万不可,倭患不远,不可令倭国强盛,否则必是我大明之患——若又出一建奴,南海伯便是李成梁了。”

新襄的评论中,一致认为建虏能有今天,实在是李成梁养虎贻患的结果。徐孚若也赞同这种观点,虽然在崇祯十二年被俞国振重创,连黄台吉都间接死了,可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建虏并没有消停,多尔衮与多铎轮番扰边,给大明还是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你说的对,但也不对,若是华夏强盛,何惧倭寇?”俞国振道:“一国之衰亡,从不是因为有外寇所至,而是因为有内忧。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即是此意。”

徐孚若大急,正待再说,旁边的周钟冷笑道:“南海伯在说笑呢,南海伯行事,杂用兵家与法家之术,岂会真让倭国强大起来。国之大事,非你我可言之。”

俞国振又看了周钟一眼,心中厌恶起来。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身居高位,对于这种耍小聪明的人物,用不着太过在意。众人到了车站,乘轨车直接到码头,而在码头上,早就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了。

至少有五万人,先后从新襄城中来到码头,因此新襄城里反倒空阔起来。在学堂后街,原本来来往往的人群现在都不见了,看上去极是寂寥。店铺商家也纷纷关门打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五条人影顺着街头,慢慢向着学堂围墙走来。

新襄人都知道,新襄研究所与学堂是在一起的,而有些人甚至还知道,在研究所中,有戒备森严的资料室。资料室里储藏着的,便是新襄众多领先于整个大明乃到世界的技术工艺资料。

“此次不可大意,咱们都要做好准备。”五条人影中的一个低声道:“别象上回他们在龙门船厂一样出了差池!”

“是!”身后四人低声应道。

第九卷五三四、火树银花照跳梁(二)

五人来到围墙边,两米五高的围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是一个搭手然后翻身,便轻易进入了围墙之内。

往常时学堂的戒备是甚为严格的,俞国振给学堂的安全级别是甲级,而他自己的安全守备还只是乙级——甲级就意味着每天二十四小时必须有人不间断巡视。加上学堂里学生众多往来频繁,所以想要潜到这里是极困难的。

不过今天办焰火晚会,一半人手都放了假去看,故此难免有疏忽之处。这五人潜入之后,小心翼翼地伏着树丛之中,大约等了五分钟之后,三个巡视的虎卫慢慢走了过来。

“听说今晚焰火有不少新品种,比起今年过年时还要好看呢。”

“是啊,不过是为了迎接倭国女王而办,我总觉得有些怪异,倭国女王可不值得咱们这样大张旗鼓。”

“你啊,看事情总是这么浅,哪里是为了迎倭国女王,乃是庆贺咱们新襄将东海与南海整个纳入,你不是学了地理课么,想想看,整个东海、整个南海!”

“法显城与郑和城尚未攻取,便是大员岛南面的荷兰人也没有赶走呢,现在庆祝,不免早了些吧。”

“再过三个月便过年,不现在庆祝就要和过年一起了。况且这一年多来,为了支持三面作战,咱们新襄百姓都是连轴转,休沐假都义务上工,几乎没有什么休息。大约也是想借机让大伙休息一下吧。”

“这倒也是,我如今积了十五天假了,待过年时便可以凑齐,那时我便请假去会安,见见几个老友。”

这三名虎卫的话倒是多,他们慢慢巡视过来,一边低声说话,潜伏在树林中的五人大气也不敢喘。只是静静等着。他们走过之后,这五人也没有动弹,而是继续潜伏。

又过了三十分钟,虎卫再次巡视过来,这次他们走后,为首的黑影笔了个手势:“时间都弄清楚了吧,我们必须在他们下次巡视回来之前找到那些东西!”

他们悄悄前行。很快就来到学堂资料馆,新襄各种实学资料。在这里都有保存。这五人留下二人望风。其余三人直接攀墙而上,身手极是敏捷,很快爬到了三楼阳台,然后开始取下玻璃,从窗子里钻了进去。

就在这时,“咚”的一声,远处传来了闷响。他们不约而同向南面望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红光。

那是焰火晚会开始的标志。紧接着。在码头那边广场上,姹紫嫣红。火树银花,即使隔着十里,他们也能看得到那片灿烂的云霞。

“倒是热闹,若是明天他们发觉少了东西,会不会更热闹?”一个黑影笑道。

“少说费话,快干活儿,这可是干系到咱们半辈子荣华富贵!”为首的道。

他们闯入资料室之后,先拉起窗帘,然后点着了一个灯笼。这个灯笼四周都用厚黑布蒙着,唯独留了一个口子,因此只有那个口子发出光来,照在一排排的书架之上。

“这么多书架,如何知道我们要找的东西在哪里?”一人嘀咕道。

三十余排的书架,每个书架上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纸张,看上去确实很吓人。不过好在每个书架上都贴有标签,他们一路行来一路寻找,却发现都是些“经史子集”之类的,众人顿时恼了:“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不是分明说这里放着的就是新襄的蒸汽机和火枪资料么,为何不见了,都是些酸丁们才看着的经书?”

“再找找,再找!”为首者压低声道。

虽然他强自镇定,实际上内心也是惶恐不安,他们潜伏入新襄的时间不短,一直得到的消息,研究所所有资料在学堂图书馆里有备份,而且从学堂图书馆的戒备来看,里面没有藏着机密资料才是怪事!

又找了一圈,他们看到的,仍然是各种经史子集,翻开其中几部看了,里面也果然没有任何实学的内容。

他们一群人潜伏已久,最近才被激活,目的就是这次实学资料,若是能拿到这些东西,回去之后荣华富贵再无阻碍,但若是拿不到,他们的身份又被曝露,便只有死路一条!

甚至还要连累家人。

想到这个后果,潜入内的三人面面相觑,然后一人道:“我们……是不是弄错了屋子,三楼像这样的一共有六大间,莫非是在其余大间里?”

“无论如何,总得去看看!”

为首者咬咬牙,空手而归,下次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机会了。他们不敢走前面的走廊,只能再次爬到窗外,贴着墙壁一点点向着另一间房间挪过去。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其余五间,也是一样,都是各种各样的典籍藏书,唯独没有他们所想要的蒸汽机与火枪制造方法的资料!

“怎么会这样?怎么都是这些还比不上一根羽毛的破烂货儿?”诸人在最后一间也没有找到目标,顿时愣住,有人惊叫起来:“到哪去了,那些资料到哪去了?”

“哦,已经藏进地下保险室了,资料贵重,怕发生火灾。”

有人沉声回答,三人心中一凛,回答的人声音来自外头!

他们顿时知道不妙,冲向了窗子,但再往下看,借着远处忽闪忽闪的光,在楼下至少有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虎卫,正在等着他们。而他们的那两个同伴,早就被按在了地上,脖子上也架了刀!

前门被推开了,田伯光笑吟吟走了进来:“抱歉,让诸位失望了……早就知道你们在,可官人一直都不把你们放在心上,跳梁小丑罢了,今天借着庆祝的机会,随手收拾就可以。你们是准备自尽,还是准备被流放到法显城去,你们可以选择。”

没有任何威胁,还给予了这些跳梁小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看起来倒是极大度,但实际上却将他们铤而走险的念头打消了:流放对于新襄百姓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在新襄除了死刑、苦役之外,便是流放。而且流放到法显城,总有回大明的机会,就算不回去,也有条生路。

“田……田旅正,当真只是流放?”有人颤声问道。

“竟然认得我,看来在新襄潜伏的时间不短,难怪官人说要引蛇出洞呢。”

田伯光笑着挥手,周围虎卫上前,将这三人都制住。当三个人都被控制住的时候,南边天际,恰好一个巨大的焰火升空,照得半边天都是雪亮。田伯光看着那边,咂了一下嘴:“可惜了,可惜了,今日码头广场上定然美女如云,没有见着我在,她们一定很遗憾。”

如田伯光说的那样,码头广场,确实美女如云。

任何一个朝代,女人的钱总是最好赚的,新襄也是如此。根据新襄市政署下面新设的统筹司的统计,过去的半年中,新襄女子贡献出去的普通消费额,占据了整个新襄消费额的四成——而女子人口比例却只有三成。各种新式的衣裳,让新襄的女子姹紫嫣红,而充足的营养、适当的化妆品,也让她们没有此地南方女子的瘦黑,而是丰盈白皙。

看到如云的裙袂,俞国振就觉得心情愉快,而站在他身边的兴子,则是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兴子在倭国算得上是一位美女,她身上流淌着人称倭国战国第一美女织田市(信长之妹)的血统,她对自己的外貌也是极自信。但今天,她不免有些沮丧了。

不仅俞国振身边的三位夫人都是难得一见的美貌女子,就是站在台外广场上翘首望天的新襄女子中,美丽动人者也绝对不少。而且与身材较矮的她相比,这些华人女子,大多身材较高,一双长腿隐在长裙之下,让她心生羡慕。

“现在的这个焰火,名为火树银花。”俞国振说道。

兴子悄悄抬起眼,向着他望了一眼,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俞国振,果然,这位明国的南海伯,象阿部中秋形容的那样英俊。大约是察觉到她在偷窥,俞国振又侧过脸来,向她微微一笑,兴子顿时觉得心中怦怦直跳,仿佛有鹿在撞,慌忙收回目光。

方子仪神情平静,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幕。

她为俞国振育有两子一女,俞国振将新襄的抚恤赈济事宜委托给她,她知道这既是俞国振对她的信任,也是她地位极为稳固的标志。而且方子仪是大家闺秀,知道怎么做才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最为有利,因此有的时候,她就会装没看到。

但她身边的子柠却不干了,眼睛瞪得溜圆,狠狠地剜着兴子。

子柠是与方以智等人一起来的新襄,这么多年了,当初娇憨的小女孩儿,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方家原是准备为她觅一门好亲事,但都被她自己拒绝了,逼得急了,她就寻着方子仪求援。如今方子仪在方家的地位不同,而且她与子柠毕竟是亲姊妹,因此事情就拖了下来。

这一点点小问题,落入了柳如是眼中,她吃吃笑了起来,小莲莫明其妙地转过头,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焰火真漂亮。”柳如是掩饰道。

“是啊,真漂亮。”周围一片附和,就是俞国振的几个能走能说的子女,也奶声奶气地叫起了“漂亮”。

就在这时,俞国振看到了高二柱悄无声地走入隐影处,似乎在和谁在说话。

第九卷五三五、火树银花照跳梁(三)

阿部中秋一直在观察着俞国振,他也注意到兴子女王与俞国振目光相对的事情,还注意到俞国振略带温柔的笑。他并不知,这是俞国振对一位远离家乡不得不成为政治筹码的少女的同情,却当成俞国振真的对兴子很满意,他心里便稍稍有些宽慰。

若是俞国振能对兴子女王好些,他心中也不会因为自己将女王送来而负担太重。

不过,很快俞国振便稍退了几步,然后向着一边走去。别人的目光都被焰火吸引,而阿部中秋注意力则一直在俞国振身上,因此才看到这个。

他有些惊讶,但想到俞国振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或许有什么急事发生,便没有往心里去。

但俞国振这次离开的时间稍有些长,足足有半个小时,然后才再度出现在看台之上。

到这个时候,兴子女王也发现了,她毕竟年轻,就有些惶惶不安,倒是方子仪走了两步,来到她身边,牵起了她的手:“女王殿下从倭国过来,还有些不适应吧?”

旁边通汉语的女官将方子仪的话译成了倭语,兴子想要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夫人和南海伯照顾得很周道,我觉得新襄,比我的家乡要好。”

这种话也就是听听,方子仪抿嘴一笑:“女王殿下今后要在新襄长住,华语还是早些学为好,我安排婉容姐姐教授女王华语,女王觉得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