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375章

明末风暴-第375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艘没有风就能行驶的船,而且火炮射程还这么远,阁下,这是上帝赐给我们荷兰的礼物!有了它,在巴达维亚我们可以制造更多的这样的船,而且更大,我们甚至可以用这种船来征服欧洲,让英国法国和该死的西班牙都俯首称臣!”

尤纽斯又在大声叫嚷,他对于传教和侵占利益同样热衷,他可以想见,如果在捕获这船的过程中他在场,今后他在教会中将有什么样的地位!

所以,他竭力鼓动迪门,生怕迪门因为忌惮而放弃这个机会。

迪门当然不会放弃,那艘船上火炮射程再远,也只是一艘,而且是一艘中等吨位船,上面的水手数量不会超过两百。

他们这次来,虽然没有千吨级别的战列舰,可是五六百吨级别的足有十五艘,特别是郑家还仿造了两艘与华清号相当的八百吨巨舰,再加上护卫舰与武装商船,总数加起来有一百余艘。船上的士兵,郑芝龙一方的数量到现在迪门还没有算清,但他自己一方的数量他心中有数,包括来自巴达维亚的一千五百正规军援军、来自大员的一千五百正规军,还有尤纽斯找来的大员岛土著部队足有五千!

两家联军加起来,总数应该在两万以上。虽然知道虎卫击败了西班牙,战斗力不容小视,但是门迪这个时候,仍然很有着欧洲人特有的固执与傲慢,依然认为,如果不是众寡相差太过悬殊,欧洲人对上亚洲的土著会有优势。

这种傲慢与自大,也是浸透在白人的骨子里的,根本不可能改变,即使过了几百年,仍然如此。

“调整航向,目标西!”李燕在开了两炮之后,对舵手下令:“航速,保持十二,不要把对方甩脱了!”

“这是钓鱼了,这些小子平时就只有钓鱼当消遣,如今是看他们钓鱼水平的时候了!”

听得身边的教导官胡铨这话,李燕笑了笑,没有接口。

他们先是向西,看上去是被逼得不得不逃。四十里的路程,就在这一追一逃间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之中,联合舰队的问题出现了,便是各船的速度并不相等,不全速航行时看不出来,但全速航行之后,快的可以跟上飞隼号,慢的却渐渐被拉开。

“李燕,你看,似乎是个机会,只有两艘船离我们比较近!”胡铨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但他性子稍弱,缺乏决断,因此拉着李燕的胳膊道:“能不能打一下试试?”

“自然能,男人如果不能,会被嘲笑的!”李燕哈哈一笑,然后下令减速。

追得最快的,是两艘快速帆船,它们的吨位最多就八十吨左右,飞隼号几乎比它们两艘合起还要大。在发觉飞隼号速度慢下来之后,这两艘船的船长顿时狂喜,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是飞隼号想要干掉他们,才会主动减速,而将之当成对方船出了故障。

毕竟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联合舰队,就算现在拉开了距离,实际上也就是相隔两三里,十多分钟,就能赶到。

“观察结果,对方使用的应该是八磅炮,射程大约只有我们的一半,所以可以放心接近!”

对于虎卫水军来说,观察敌情中的很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方火炮的口径,来估算对方的有效射程。因此,在确认对方这两艘快船上使用的是快速短炮之后,他们将速度降得更慢,让对方越发接近,双方的距离,甚至只有不足四百米。

对方开始开炮了,但准头实在不敢恭维,差得非常远。李燕皱了一下眉,经欧洲这群海盗的实力,按理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才对。

旋即,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们是想活捉我们,也是,若是换了我,看到这样一艘不要帆的船,也会想着活捉!”李燕喜道:“这样好,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

“你是船长,如何作战,都由你决定。”胡铨道。

第九卷五二三、鸭鹅岂奈隼高飞(三)

已经是下午了,海面倒是风平浪静,但俞国振的心中却是焦躁不安。

“还没有看到飞隼号吗?”他问道。

“还没有。”

今天其实是飞隼号首次出海试航的日子,按照它的航速,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返回了,可是直到现在,都超时一个小时,飞隼号还没有回来。

与缺乏武装只靠蒸汽机带来的速度的黄鹘号不同,飞隼号上装备有新襄最新式的火炮,它的意义可以说不逊于黄鹘号,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特别是舰船上还有渔政局精锐的海军与研究院负责调试机器的工匠,对于新襄来说,损失就比较大了。

俞国振还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飞隼号落入别的势力手中,比如说郑家。郑家最近不停窥视新襄,他自然一清二楚。

飞隼号最大的秘密就是蒸汽机,而蒸汽机的原理实在很简单,工艺上也没有什么困难之处,说得不客气些,只要有铸青铜钟的能力,就可以铸成蒸汽机了,差别就是功率大小。若是飞隼号真落入到郑家手中,郑家再埋头专研一两年,即使仿制出来的比不上新襄自己造的,但也是一个大麻烦。

而郑家又与荷兰人勾结,若是他们把这个秘密再交给荷兰人,以欧洲如今的工艺科学水准,足以让欧洲的工业革命提前五十到一百年。这是俞国振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华夏还没有做好准备。

但俞国振也知道,随着他实力的扩张。治下人口增加,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迟早有一天,蒸汽机的秘密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提前人类的历史进程。他只是希望,这一天能稍晚一些,最后再能晚个五到十年。他有了充足的准备,治下有千万人口,那个时候。伴随蒸汽机一起传到世界的,就还会有华夏民族的利益!

到了下午三时许,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烟尘。除了烟尘之外,还有隆隆的炮声!

俞国振心中一凛:出事了!

此时龙门岛的防备,大约是常驻的警备部队,共约是五百人左右。很长时间以来,新襄都没有再受到什么威胁,因此强化防御的工事做了不少,但派驻的部队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随俞国振来的随从虎卫约是一百人。

这是龙门岛的岸防部队,在海港里还有新襄守御舰队。荀世禄乃是守御舰队的司令,一般情形下。他与舰队是驻在昌化,但今日有些不同,飞隼号的意义重大,因此他也来到了龙门,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艘战列舰与四艘护卫舰。再加上原本泊在龙门港的舰队,俞国振手中立刻可以调动的舰队数量,也有二十二艘。

“立刻组织疏散,将所有的船匠、研究员送回新襄。”俞国振在判断出发生意外之后,立刻下令道:“东西可以不带,人一定要保住。相关资料能带走就带走!”

华悠之跟在他身边,立刻找人前去传令,想了想,他不放心,向俞国振道:“官人,我还是去看一下,虽然平时总有应急预演,可是事到临头,难免会有些意外,我去盯着比较好。”

他跟在俞国振身边也有近一年了,知道俞国振的性格,不怕他们说错话,就怕他们浮起来不做实事。他们愿意主动去做实事,俞国振只有高兴的份,绝对不会说什么。

至于俞国振的安全,有齐牛在身边,还有谁能伤得了俞国振!

“去吧,细致一些。”俞国振道。

华悠之匆匆跑了出去,路上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一一点头,脚下却不敢停。他琢磨着,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院的那些人,因此首先便跑到研究院。路上几着几个虎卫,他担心自己人手不够,还特意将这几人叫到。

命令已经传达到了,研究院在龙门岛上的人都已经开始撤离,华悠之看到撤离得有些慌张,心中明白,研究院的人在新襄算是比较特殊的,可以说是唯一一处不被以军律要求的地方。用俞国振的话来说,就是研究院的那帮子宝贝,都是靠着灵机一动来寻求突破的,除了要强迫他们锻炼身体好让他们活得更长些外,其余的条条框框限制,都意味着绑缚他们。

也正是因此,各种应急预案研究院的人也有拟定,只不过真正演习却不多,甚至还比不上新襄的各级学堂。如今新襄学堂已经不仅仅一所了,随着第一批第二批学生的毕业,在初等学堂之上,又建立了高等学堂,但是高等学堂中就基本上要靠自学,好在初等学堂里最重要地就是培养了这些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高等学堂的教材,不断地揣摩、试验,应证俞国振在教材中提出的一个个“假设”,不仅让新襄的学术水准提高得很快,而且还夯实了基础。学校中的应急预案有许多,每周还有一次应急演练,对于多台风的新襄来说,这种应急演练在很多时候都能救人性命。

“还有谁没出来?”他问道。

研究院的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惊呼道:“宋先生没有出来!”

研究院里的宋先生只有一位,就是宋应星,老先生自打到了新襄之后,可谓老树逢春,身体状态反倒比当初当教谕这样小官要强得多。他一直从事实学研究,可谓远离政治,而且他内心中,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感情,也故意不参与众多的高层决策。

但俞国振却从来没有轻视他,对他甚至是尊敬有加,他也不负众望,终于弄出了蒸汽船这个项目。

“宋先生带了人来,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了。”有人又道。

华悠之微微愣了一下,能被宋应星带到这里来的,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也应该是研究院的研究员吧。

新襄研究院下如今有十余个研究所,在第二届学堂毕业生出来后,其中又有近半人加入到了研究院中。再加上各个工坊自己的研究所,研究员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余人。若不是同一个部门的,相互之间不认识,极为正常。

让那些撤出的研究员赶紧走之后,他留下两个虎卫维持秩序,避免有闲杂人乘乱混入研究院偷盗里面的重要资料,然后自己带人进了门。

这里并不是正式研究院,而是由船坊改造成的。里面比较黑,从光亮的外边进到这里,华悠之微微眯了一下眼,然后就看到让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宋应星在一座蒸汽机前,光着个膀子,像个农夫一般,而身边的几个人则哈哈大笑。他们仿佛对外界发生的事情根本毫无知觉,华悠之三步并成两步跑到宋应星身边:“宋先生,莫非没有人通知你撤离?”

“通知了,不过我这试验到了最关键之时,没空。”宋应星啧了两声:“这下好了,咱们可以装更大功率的蒸汽机了,便是铁甲船,也应该带得动了!”

“是,是,就知道宋老你能行!”

“你们……”华悠之心中大急:“宋老,岛上可能要打仗,你们还是先撤吧!”

宋应星这才回头来看他,有些不满地横了他一眼:“担心什么,南海伯在这岛上,谁能打到此处来?”

这话语之中,透露出他对俞国振强烈的信心,让华悠之愣了愣。

“宋先生,出于谨慎,咱们还是先撤,虽然不虞敌人打上岛来,可是水面作战,火炮为先,若是有一两颗炮弹落到此处就不好了。”

跟在俞国振身边,华悠之算是经过不少事情,也知道如何与这些研究得疯魔了的学者打交道。宋应星也不为难他,便与那几名研究员一起,将火先熄了,众人正准备出来,突然间便听到大门前响起了呼喊声!

“你们在这里先等着,我前去看看。”华悠之心中一凛,先让跟他的那名虎卫护住宋应星,然后快步跑了过去。

却见着自己带来的两个虎卫,一个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另一个则手执短剑,正与三个人进行着搏斗。呼喊声正是那个尚未倒下的虎卫发出的!

华悠之毫不犹豫拾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脑便向其中一个人击去,他是从后方偷袭,那人身手却是极敏捷,一个回身,不但闪过了他的棍子,甚至向他就冲了过来!

华悠之不是真正的虎卫出身,但也受过训练,而且被挑出来充当俞国振的幕僚,在很多时候,都要起到保护俞国振的作用,因此也苦练了一段时间。但和眼前这人相比,他还是差了许多,只是两下子功夫,便被对方踢倒在地。

好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了呼喝声,那三个人见情形不妙,一个个斜窜出去,迅速消失,也不知钻到了哪儿。

这个消息传到俞国振身边的时候,他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龙门岛乃是新襄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竟然也给人混了入内,而且华悠之从那三人的衣裳判断,他们很有可能就是龙门岛上的船匠!

“看来有心人还真不少啊。”俞国振冷嗖嗖地说道:“先不急,慢慢查,先将来的人应付掉再说,郑家和荷兰人联手来袭,他们倒是抓着了一个好机会!”

此时在他的望远镜视线内,已经可以看到敌方的舰队,那几乎占据了海洋一隅的帆面,证明来袭的可不是一支偏师!

第九卷五二四、鸭鹅岂奈隼高飞(四)

飞隼号并没有靠港,事实上此刻港口的船正在纷纷升帆,准备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