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154章

明末风暴-第154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史参议觉得此计不成?”

“这个洪承畴未必能分心东向,朱大典也不会南下。”“史参议发文与他们,他们自然不会,张国维发文与他们,他们也不会,可若是朝廷呢?”

“只怕也会寻理由迁延不进。”说这话的时候,史可法脸当真再次感觉到火辣辣的痛。他们这些封疆大吏,面对流寇,一个个找各种借口不肯进发,倒是俞国振这个没有任何功名在身的百姓,带着自己家的家丁,奋战于抗贼第一线。

“史参议,咱们手中只有四千人,凭这四千人与贼人十余万相抗,其中精锐贼人不下三万守城的话,在下还有把握,但是攻城,在下实在是无能为力。”

俞国振这话,让史可法有些绝望了,他叹息了一声,却无法怪责俞国振。正如俞国振所言,以只有流寇十分之一的兵力,守城尚嫌不足,如何去攻庐州,而且是被史可法、吴大朴经营了近一年的坚城?

若是俞国振真是他史可法的手下,或许他会以大义相激,让他去做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举,但史可法明白,俞国振根本不会吃他这一套。

“如此就绝无妙策了么?”史可法绝望地道。

“倒也未必。”俞国振笑了:“就看史参议是不是真心为民了。”“俞公子,你此言何意,本官与你虽是道不同,却敬你为国不惜身,你休得小看本官!”

“如果你史参议当真一心为民,俞某有一计史参议觉得,对贼人来说,占据庐州城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四面大军围剿,使之不得脱身。”

“对,故此,贼人占据庐州,最大的用意还是一个将你史参议诱出无为。”

“什么?”史可法猛地站了起来。

“所必……”

章篪站在史可法的门口,初时还听得到书房中的声音,后来里面的声音低了,只是时不时传来史可法的长叹,很快,这长叹变成了惊呼,然后是长达半炷香的沉默。

章篪初时以为,两人在秘密商议应对如今时局之策,但紧接着,他便听到了屋子里的一声怒吼。

还有摔杯子的声音。

“哼!”章篪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一声冷哼,紧接着,原本站在他身边的齐牛一脚过去,将史可法书房的门踹飞,大步踏入其中。

这个时候,章篪向书房内望去,却看到俞国振嘴角微弯,目光冷淡,而史可法则全身发颤,似乎气得不成模样。

“怎么,史参议觉得,俞某的建议不妥?”

“俞国振,本官敬你三分,却不是由得你来嘲弄本官!庐州百姓,乃本官治下之民,你不去救,我去救就是!”史可法怒发冲冠,眼睛都有些发红,俞国振笑着摇头:“既然你史参议一心送死,我俞某是无为人,守护乡梓乃本份之事,去救庐州,却是敬谢不敏……送客了。”史可法闻言转身便走,可走了几步,猛然想到不对,指着俞国振道:“这是无为州衙,该走的是你!”

“咦,我还道你史参议心里只有庐州府,却不曾想,你也知道这里是无为州衙?”俞国振哈哈大笑:“那好,我走,我走!”

俞国振一边说一边便起身离开,竟然毫不停留,就这样走了门,而史可法的亲卫,想拦又不敢拦,齐牛虎视他们,沉重哼了一声,他们便恨不得缩到史可法身后去。

如今这无为城中,还有谁不知道齐牛厉害的!

看着俞国振带着齐牛,就这样扬长而去,章篪急得直跺脚,他这时也顾不得上下有别宾主之分,一把拉住史可法:“老爷,不可,不可让俞公子就这般走啊!”

正准备离开的俞国振也听到了这句话,脚步微微一缓,回头看了史可法一眼。

史可法的脸顿时涨得通红,也不知是气还是窘,他蛮横地道:“……修之,此事你休要再理会我就不信,离了他俞国振,这天下就没有英雄豪杰!”俞国振哈哈大笑出声,然后迈步而去,章篪急得直跺脚,要去追,却想到自己的身份,便是追上了俞国振,又能说什么?

若是张溥张天如在此就好了,他地位超然,或许能为两人居中调停,可自己这位史参议,当真不是好的幕主,自己看来,真是要考虑一下后路了。

章篪完全没有为史可法一起殉死的念头,虽然他也很佩服史可法的人品,但佩服是一回事,陪他去送死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四卷二一五、俊才多年少(一)

“史司法提兵向庐州来了?”早就传遍全军,对于俞国振的守城计策,老回回自觉就是换了他去,也很难应付,因此,“无为城”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座几乎不可能攻破的城。

而无为幼虎展示出来的纯熟的守城技艺,也让他们头痛,实在没有什么信心,在攻城对面对这位难缠的对手。他们进入江淮一带,可是为了避实就虚,而不是来打硬仗消耗自己实力的。

因此,史可法与俞国振分开来夺庐州府,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正是,在小胜之后,官兵便得意了,加之援军不断到来,咱们又在庐州,故此对于细作的盘查远没有以前紧密,我派出去的人,混进去了不少。”张献忠冷笑道:“史可法为四府分守,庐洲是他驻地,他若是不来,那便是失责,那无为幼虎最是桀傲,倒像是我辈中人,护着自己家乡就走了,怎么肯为他人的乌纱帽出死气力!难怪,难怪,我道这厮为何能击败可望,原来他根本不听史可法之令!”

“正是,若是听了那些狗官的,便不会如此难缠。”老回回拍了拍大腿:“这是天赐良机,黄虎,你说说,咱们该如何做吧。”

“史可法也不蠢,知道不经巢,县来庐州,走的是庐江,庐江之中尚有几百官兵,加上民壮,总有千人。”张献忠冷笑:“咱们自然要给他这个四府分守面子他要庐州,咱们就让出庐州,去庐江迎接他去!”

这又走出人意料之举,原本可以依托坚城庐洲坚守,史可法兵力不足,又不得不前来夺庐州想必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攻城。但张献忠却弃城不守,跑来攻庐江!

“黄虎,你又想做一票大的?”老回回目光一凝问道。

“自然,要做就做大的。”张献忠眼中凶芒闪动:“只是抓着一个史可法算得了什么,我要让整个江淮之地,再无阻我之兵,那时我寻地渡江,直逼应天府……当初倭寇仅凭数十人便敢横行于江浙,咱们现在有多少人当初有戚继光挡着倭寇,如今朝廷里还有谁能挡我们?”说到这,张献忠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一半,他霍然站起,一脚踢翻身前的案几:“拔营出发将史可法困在庐江!”

包文达仰首望了望天际隅沉沉的彤云,让他觉得压抑。

他在此时很羡慕石敬岩与赵英,这二人不必跟着他一起,跟着满脑子都是“正人”、“德操”、“道学”的史可法,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向着恐惧进军。

“包指挥,为何这般神情?”在包文达身边,一个瑕着甲的将常略带得意地问道。

此人也是一个指挥使,姓曾同样来自苏州,向来与包文达不睦,但他甚得张国维信任,因此在此前史可法分派差使时,他得了带大军随后而至的美差而包文达等则不得不跟着史可法轻身前进。

“献贼不是此前张可望那幼贼可比,我们只有四千人不足轻军冒进,怕命……”

“看来包指挥在巢,县败了一次,连胆都破了,哈哈哈哈。”那位曾指挥放肆地笑了起来:“若是曾某在巢,县,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事情,庐州也不会失守。包指挥,连这点胆子都没有,真不知你在无为县是如何立下的功劳,莫非是因人成事,在别人后面捡来的功劳?”

包文达从巢、县起便在史可法身边奋战,故此在史可法拟的功勋名册上,他的名字还比较靠,这让曾指挥极是嫉妒,此时就忍不住说了出来。

“在巢,县与无为,那可都是有俞公子相助,如今史参议与俞公子意见相左分道扬镳,只怕……”

“俞公子俞公子,包指挥,这一路上你至少提了几十次了吧,莫非离了那姓俞的,你连走路都不会了?”

“哼,牟旨挥,你此言何意?”

“倒没有别的意思,咱们堂堂朝廷命官,有品秩的武将,却听一个白衣小儿支使。包指挥,在苏州之时,你也是一条汉子,每谈及兵事,不总是贬我么,为何现在却这般草包?”

“你是说我包某草包,还是想借着说我包某指摘史参议?”

“史参议文官,向来不习军务,放手任那俞国振施为,那是史参议器量非凡。但你包文达跟在史参议身边,未能替史参议分忧解难,至使史参议要受那黄口孺子之闲气……啧啧,换作是我,早就找块豆腐撞死了。”“曾指挥既然如此,何不向史参议请缨,独领一军为前锋,去收复庐州,本将在后方,等着曾指挥的好消息。”包文达哼道。

他二人小声争吵,周围的将官也都听到,见两人渐要翻脸,都纷纷来劝。

话说到这里,两人便是不欢而散。包文达心知对方嫉妒自己,他也懒得再与之争执,而是来找史可法。

“史参议,贼势众,官军兵力不足,当谨慎小心,须得多派侦骑斥侯。”见到史可法,他直截了当地道:“若不小心,巢、县被敌突袭之事,只怕又会重演。”

“包指挥且放心,本官已经派出侦骑了,而且此地距离舒城已经是不远,贼人不可能绕过舒,城来袭我。”史可法自信地道。

包文达却是苦笑,当初在巢、县,史可法也是这般自信,觉得贼人不可能绕过庐州攻巢,县,结果是被事实狠狠抽了一记耳光。看起来这位史参议并未吸取教训,只可惜这四千多的官兵,看来唯有自己更小心些才行了。

“史参说……”

话才说到这里,突然间,众人背后一阵喧哗,包文达心中突的一跳,回头望去,只见官兵后营已经乱成一团,不少人都开始溃散了。

“何事喧哗,何事?”那位曾指挥大怒,这后军原是他带来的士兵,因此他拨马回返。

但并没有回头多久,便听得那些溃散的官兵都大叫起来:“贼人来了,流贼来了!”

一边喊着,官兵一边就四处散开,像是没头苍蝇一般乱窜。

史可法暴怒,他骑在马上,根本没有看到流寇的身影,只是在背后似乎有几骑飞快追来,看上去也不是流寇打扮。他连连喝斥,周围的将官也纷纷回头,用鞭子狠狠抽打那些乱糟糟的士兵,好一会儿才稳住阵脚。

这个时候,疾奔而来的那几骑也已经到了近前,包文达早领了人迎上去,不一会儿,便将那几骑接过来。

史可法一眼认出,为首衣冠不整者,正是庐江县令吴光龙!

就在大半日前,史可法统军才从庐江县中出来,县令吴光龙还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史可法还拿吴大朴勉励他,可仅仅大半日,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吴光龙,不仅一身官袍都没了,而且五官都挪了位,那模样,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

“吴令,这是……你这是……”

“史参议,不好了,不好了……贼人,贼人攻庐江,其势极大,下官虽是奋力支撑,却是……却是守不悄啊!”

吴光龙哭得鼻涕眼泪都一起流了下来,他心中是真正地担忧,因为史可法走时再三交待他要谨慎,可是因为得了史可法夸赞,他治下某位豪族监生邀他宴饮,就在他酒酣耳热之际,听说贼人入了城,他只穿便服夺了匹马,只带着这几位亲信逃出庐江!

他心中到现在还不时白,贼人是如何绕过史可法的军队,柢达庐江城下的!

这个消息让史可法的呼吸几乎停顿了一下,但他旋即瞪起了双眼:“入舒城,快,咱们赶紧入舒城!”

史可法再收复庐州之心切,也知道事情不妙,贼人突然出现在他身后的庐江,实在让他觉得匪夷可思。现在唯一之计,就走进入离他甚近的舒,城,或许在舒、城,他可以模仿俞国振守无为之举。

他的命令才下,众将与官兵拔腿就开始跑,那位方才还傲气冲天的曾指挥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

他们所在之地,离舒城尚有十余里,跑了里许,史可法才想起来,又将那吴光龙唤来询问:“贼人占了庐江后,是否来追了?”

“贼人大军,就跟在罪员身后,相距不过数里,不过罪员骑马跑得快,流贼渐追渐远,也不知是否还在后边。”

“贼人是何时开始攻庐江的?”想到俞国振曾经和他说过的一些话,史可法极为郁闷地又问道。

这个问题,顿时让吴光龙的冷汗冒了出来。这一路上,他只顾着逃命,想着史可法有几千官兵护卫,因此顺着官道便追了上来,还没有仔细琢磨,如何寻个说辞,为自己脱罪。

“是川……是午时正开始攻城的。”他不敢抹汗,怯怯地将贼人攻城的时间提拼了近一个时辰工便是牛时开始攻城,到他逃离庐江,时间也不过是一个时辰,一座县城,城中有几千民壮,竟然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守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