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423章

乱明-第423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淑让一行,受到了女王及最高总理大臣的热情款待。
    双方在极为友好的气氛中,探讨海上自由贸易之光辉前景。双方迅速达成一致,签订协议:
    首先,两国秉承海上自由贸易之理念,鼓励本国商人至对方境内进行贸易,对方商人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商人同等之待遇;鉴于两国相距遥远,双方决定在对方境内互设领事,以协调贸易、合作事宜。
    其次,两国共同维护航线安全,当一国船队遇到其他舰队袭击时,另外一国有义务进行支援。
    最后,两国决定,在木材加工、造船技术方面展开合作,瑞典允许大明在斯德哥尔摩成立钱庄,并允许钱庄开展票据业务。
    前两条,都是应有之意,达成一致,并不意外,关键是第三条。
    瑞典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受限于技术及人力,瑞典的造船业并不发达,每年向荷兰、英国及西班牙出售大量的木材。最高总理大臣做梦都想让瑞典拥有发达的造船业。
    当姜淑让一行抵达斯德哥尔摩之后,瑞典人迅速发现,大明的造船理念与欧洲大大不同,可取之处极多。采用软硬结合的帆、v型底、平衡舵、分段船身等等方面,大明远远领先于欧洲。
    若瑞典能掌握这些技术,必然在造船方面有独到之处,推动整个瑞典造船业的发展。
    而且,瑞典人还从帆船的制造工艺中发现,大明的木材处理也非常先进。
    因此,瑞典人希望大明能向瑞典派出工匠,帮助瑞典发展造船业。
    姜淑让不知荆州方面会对此采取何种态度,又不好直接拒绝,想来想去,向瑞典方面提出,大明人安土重迁,恐怕难以招募到足够的熟练工匠至瑞典,不如由瑞典方面直接派人至大明造船工坊进行合作交流。
    最高总理大臣大喜,立即拍板认可,决定派两百人随姜淑让一道返回大明。
    另外,对大明希望在瑞典设立钱庄,开展票据业务,最高总理大臣倒是相当开明。事实上,瑞典已经出现了纸币的雏形,而且即将由瑞典银行正式发行纸币,成为欧洲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票据比纸币管理更为严格,自然在瑞典人的接受范围之内。
    姜淑让在瑞典收获满满,与瑞典一支由四艘战舰、七艘大型商船组成的船队一道,再一次来到了伦敦。这支船队携带了海量的药材、琥珀、皮毛、木材、硫磺等物,将在伦敦卖出货物后,携带大量金银前往大明进行贸易。
    大明和瑞典,皆把合作当成划时代之事。不过,此事落在英法荷西葡眼中,都觉得大明和瑞典有点小题大做,闹得热热闹闹,却无什么实质性作用。毕竟,大明与瑞典相距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瑞典的实力也太弱小了。
    不过,英国上上下下,见姜淑让与瑞典打得火热,心里到底有点酸溜溜的。尤其是威德尔,为人做嫁衣的感觉异常强烈,到处上蹿下跳,期望大明与英国的交往更为火爆。
    姜淑让很好地把握住大英帝国各阶层的心态,就在他快要起程回国之前,英国人找到他,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无非是一些保证对方商人在本国境内的安全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唯一有点进展的是,协议规定,双方互设领事。
    就这样,姜淑让与瑞典船队一道,穿过多佛尔海峡,进入大西洋,开始了漫长的返程。
    当联合舰队行进至佛得角时,瑞典在几内亚湾内的殖民地当局传来消息:荷兰人被大明彻底逐出南洋,扬言拦截使团,进行报复。
    姜淑让及瑞典人极为紧张,就此在佛得角逗留,寻找解决办法。
    正当舰队彷徨无策时,又从瑞典殖民地当局传来消息,大明宣告,若荷兰胆敢袭击使团,大明舰队将实施报复,进攻荷属加尔各答,在西洋无差别攻击所有荷兰籍船只。
    姜淑让大为放心,与瑞典舰队再次起程,望着好望角海域直航。
    果然,联合舰队一路波澜不惊,安全地经过了好望角海域。
    瑞典人还未进入大明势力范围,就切身体会了一把大明的实力,不由得心头窃喜,齐声称赞最高总理大臣眼光长远。
    抵达索法拉后,姜淑让又听闻葡萄牙果阿当局禁止金票流通,敏锐的姜淑让担心葡萄牙与荆州因此燃起战火,遂不再停留,直接抵达马林迪,再由马林迪直航斯里兰卡,最终抵达淡马锡。
    淡马锡乃大明拓展西洋之基地,被当成国门经营,在这里,瑞典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明的实力。不用说他们从未见过的超大型棱堡,不用说棱堡上密密麻麻的重型火炮,也不用说如同城堡般的三层甲板战舰,单单只看到淡马锡繁荣的商贸、如麻的人群,就让瑞典人惊得目瞪口呆。
    大明实力之强,恐怕将欧洲全部联合起来,都不是对手。
    由大明本土、由南洋各处,香料、丝绸、茶叶、棉布、瓷器、工艺品汇集至淡马锡,这些全是暴利之物。瑞典人彻底疯狂了,仅仅只派了一艘最小的商船载着使者及两百名工匠前往广州,余者皆留在了淡马锡。
    瑞典人考虑到淡马锡以东,大明人异常活跃,垄断了各类市场及货物来源,因此,他们将目标瞄准了西洋。
    瑞典人的决定,显然是正确的。从抵达淡马锡开始,瑞典人依托着大明与瑞典之间密切合作的关系,在转口贸易上有着荷兰、葡萄牙、英国及法兰西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此后的十年内,通过转口贸易,瑞典人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陆陆续续从广州购买了将近十艘战舰,数十艘商船,实力逐步壮大起来。伴随着实力的壮大,瑞典人的心思活泛起来,开始筹划在印度本地治里建立据点。
    本地治里位于印度东部,紧靠着大明在印度建立的据点:马苏利帕特南。
    此举遭到了林纯鸿的反对,林纯鸿通过外联司告知瑞典:鉴于大明与瑞典良好的关系,瑞典在整个南洋、西洋的安全与利润皆能得到大明的保护,并且在大明控制的港口内享受与大明商人同等的待遇,与其花费金钱与时间在印度建立据点,不若将精力放在非洲西岸。
    若瑞典能在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及好望角海域建立据点,不仅离瑞典更近,获利更丰,而且还能维护双方贸易线路的安全,对大明和瑞典都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瑞典最高总理大臣深以为然,把注意力重新转向非洲西岸,开始拓展瑞典在非洲的势力范围。
    此后,大明与瑞典密切合作,在大明实力尚不能越过好望角海域进入大西洋、瑞典实力尚不能进入印度洋时,彼此将对方当成自己的保护者及代言人,借此获取影响力和谋取暴利。
    更为关键的是,当俄罗斯兴起后,与瑞典在波罗的海爆发了异常激烈的冲突,双方在遏制俄罗斯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关系几乎发展到战略同盟的程度。
    这些都是五六十年以后的事,暂且不提。。。

第六百二十四章 权宜之计(一)
    听闻姜淑让与瑞典签署了海上自由贸易协议,林纯鸿大喜,令张兆将瑞典使团带至上海,要亲自召见。。。
    原本,林纯鸿抛出海上自由贸易政策,仅仅只是为了挑拨英国与荷兰、葡萄牙的关系。若英国人识破了他的企图,就当他从未说过这话;若英国人真同意海上自由贸易,那当然求之不得。
    现在英国人不上当,瑞典人却一头猛扎进来。
    瑞典国力虽不强,但大明完全可以借瑞典在欧洲获取一个支点。有了支点,可玩的花样就多了。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更让林纯鸿惊喜的是,瑞典人允许大明人在斯德哥尔摩开设钱庄,并允许钱庄开展票据业务。
    钱庄已设,华夏币在瑞典乃至欧洲的流通只是时间问题,华夏币十有**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货币。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瑞典的地理位置过偏,想通过瑞典辐射整个欧洲,还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相比较与瑞典的合作,林纯鸿更为关注欧洲的局势。
    “……欧洲之混乱,超出我们的想象。目前欧洲主要势力有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英国及荷兰,矛盾重重,互相勾心斗角,远非大明的混乱可比。陆地上,正在进行三十年战争,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为一方,对抗瑞典、英国、法国及荷兰……”
    这有点出乎林纯鸿的意料。林纯鸿还以为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败北后,就一蹶不振了,没想到西班牙的实力依然这么强,居然能独抗欧洲的新教势力。看来,对西班牙的战略得重新评估。
    “说到海上的混乱,则不得不提荷兰。直到现在,西班牙仍然没有承认荷兰的**,不过荷兰凭着事实上**的地位,繆力发展造船、航运业,海上舰队极为强大。荷兰与英国矛盾重重,一旦英国陷入内乱,荷兰必然会抢占英国战略收缩所产生的空白,实力必然强大到英国所不能容忍的地步。属下估计,不出十年,英荷之间将爆发战争!”
    姜淑让在欧洲没有白呆,居然看出英荷之间会爆发战争,林纯鸿不停地点头,问道:“就你看来,英荷之间谁会胜?”
    姜淑让脱口而出道:“当然是荷兰。”
    “哦?”姜淑让如此笃定,倒让林纯鸿吃了一惊,说道:“说说理由。”
    姜淑让道:“荷兰舰队实力强过英国,更为关键的是,英国国王查理与议会之间矛盾重重,内耗之下,英国哪有半分取胜的可能?”
    林纯鸿笑道:“本督更看好英国!”
    姜淑让惊问道:“为何?”
    林纯鸿指着舆图说道:“无他,地缘决定的。刚才你说过了,荷兰舰队虽强过英国,但实力相差不大。荷兰位于北海边上,英国封锁荷兰容易,即便不封锁,只需要袭击经过北海和多佛尔海峡的荷兰商船,就会让荷兰一筹莫展。”
    “反观英国,英国是岛国,直面大西洋,荷兰要想封锁英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督判断,英荷之战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最终的胜利者,会属于英国。”
    姜淑让叹服,目光瞟到大明时,忽然灵光一闪,问道:“这么说来,若日本列岛与台湾岛控于他人之手,也会成为大明的梦魇?”
    林纯鸿悚然一惊,默然良久,方摇头道:“不可能,大明的人口、疆域非荷兰所能比,日本和台湾,几乎是蛮荒之地,如何困得住大明?”
    姜淑让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来,为了以防万一,日本和台湾绝不能控于他人之手。”
    林纯鸿点头表示认可,心里却暗叹了一口气:后世的中国,就是因为受困于日本列岛、台湾岛和马六甲海峡的阻隔,以至于在海上迟迟打不开局面。
    姜淑让接着说道:“除了英荷矛盾外,西班牙、葡萄牙矛盾也非常突出。当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引发了英西大战,西班牙大败,将大西洋霸权拱手相让。现在,葡萄牙很可能因为**一事,与西班牙再次爆发战争。”
    “这次前往欧洲,西班牙、荷兰皆拒绝我们进入境内。至于葡萄牙,属于民间热情,官方冷淡。据属下观察,葡萄牙没落之势已经非常明显,我们应该趁着葡萄牙脱离西班牙**一事,将葡萄牙逐出印度及东非,把西洋变成大明的内湖。”
    林纯鸿点头道:“本督正有此意,葡萄牙果阿当局禁止金票流通,可不就是机会?”
    “属下认为,若真要撬动欧洲的局势,单单提出海上自由贸易,力度不够。把葡萄牙逐出印度及东非,葡萄牙本已衰弱,此举对欧洲影响也不大。若是能将荷兰人逐出印度及东非,甚至控制好望角海域,必然引起欧洲的连锁反应。”
    姜淑让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说话时一点犹豫都没有。
    林纯鸿问道:“为何将荷兰逐出西洋,会撬动欧洲的局势?”
    “据属下观察,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皆一丘之貉,骨子里都渗透着贪婪,他们受限于国内资源短缺,必然向外扩张。若我们真正掌握了好望角海域,再部署强大的舰队,荷兰人必然不敢轻易越过好望角海域。荷兰目前的海上舰队最为强大,在无法越过好望角海域的情况下,必然在西非、美洲加强与英国、西班牙、法兰西的争夺。欧洲的局势将变得更为紧张和复杂。”
    林纯鸿不由得对姜淑让刮目相看,看来,将近两年的欧洲之旅,已经让姜淑让把视野扩展至全世界了。
    不过,考虑到统和大明的步骤进行至关键阶段,林纯鸿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撬动欧洲局势的目的,无非引诱荷兰趁着英国内乱挑起战争,事实上,不用我们刻意做这些事,欧洲这帮豺狼也会互相斗个你死我活。再说,要将葡萄牙和荷兰逐出西洋,谈何容易!一旦我们咄咄逼人,必然致使葡荷联合,我们的压力会非常大,因此,近期还是得采取打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