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74章

乱明-第374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要依靠的对象,自然是浴血奋战的将士。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比强大的武力更能保证荆州的安全,因此,铸就军魂,让军队绝对忠于荆州,就成了林纯鸿的首要目标。因此,他费尽心机地推行勋田制、让军人享受崇高的地位,不仅激励了将士奋勇作战,而且还让所有的将士与荆州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这次,林纯鸿下令雄威军团威胁京师,所有将士没有一人反对,便是成效显著的明证。
    第二要依靠的对象,便是荆州崛起所造就的新贵。如周望、郭铭彦、张兆、郑天成等,皆属此类。这帮人刚开始无不是穷困潦倒,与林纯鸿一同创业,打出一片天地。也就是说,他们伴随着荆州的壮大而成为叱咤一方的人物,前途和命运与荆州天然不可分离,当然是依靠的对象。
    第三类要依靠的对象,当属接受实学思想,务于实务的官僚士绅。如张道涵、朱之瑜、马世奇、杨一仁等人,皆属此类。这类人规模最为庞大,甚至连荆州境内的五六万教书先生,以及规模庞大的技术工匠,也可以归为此类。要让这类人对荆州忠心耿耿,不仅要让他们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还得让他们享受崇高的政治地位,最关键的是,还得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
    也就是说,这类人最难伺候,也是与大明朝廷互相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上,荆州的软实力体现在认同荆州理念的士绅是否越来越多。
    杨嗣昌将黄道周赶到湖广,就有与荆州争夺开明士绅的打算,这点,荆州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甚至需要以雷霆手段反击。
    唐文介的思路显然还比较混乱,并未想得这么深远。

第五百五十五章 春雨行动
    至于扶持谁,实质上与依靠谁结合在一起。扶持一类人,最终目的只能是让这类人成长至足以依靠。否则,尽扶持一帮白眼狼,有何意义?
    荆州本土的工坊主自然需要扶持,对荆州亲近的海商、工坊主,也在扶持之列。林纯鸿熟知,这帮最初的资本家,将要创造出何等惊人的生产力,拥有何等的发展前景。而且,从整个大汉民族的未来着想,也应该尽快让这帮资本家登上历史舞台。
    林纯鸿着力在荆州理顺金融体系,舒畅流通渠道,创建规范的商业环境,所为的,自然是扶持这帮还显稚嫩的资本家。这帮资本家崛起于荆州,或者荆州外围,也只能依靠荆州方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荆州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足以成为可以依靠的力量。
    而且,这帮资本家还有往新贵转化的趋势。如,黄渤就成为荆州的新贵之一,洪齐云、张德胜、罗永浩,通过组建大西洋商号,也跻身新贵之列。吕宋岛的陈氏家族、姜老大,也成为新贵,就连外围的贾思宜、郑梦帆,由于其对荆州忠心耿耿,多得荆州照拂,也有向新贵转化的趋势。
    不过,这帮资本家实力还非常弱小,不足以对荆州、对大明的局势造成大的影响。
    目前,最大的一股势力,依然是官僚士绅,就是江南、山西的豪商,也以士绅的面目出现,因此,推广荆州理念,拉拢更多的开明士绅,就成了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就是说,杨嗣昌这一招,看似无关紧要,却在动摇荆州的根基,绝不能容忍。
    林纯鸿道:“杨嗣昌出招了,我们当然得应招,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道周在荆州兴风作浪,惑乱人心。我看,与其见招拆招,还不如主动出击。”
    朱之瑜道:“主动比被动好。不过,目前除了报纸,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方式。报纸除了在江南,别的地方也没有。”
    林纯鸿笑道:“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面对面的交锋,两拨人马,唇枪舌战,不引爆士林才怪。所以,本督认为,当前应该派遣得力人手至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常熟、虎丘与士子公开辩难。本督估计,这可能算得上士林中最值得称道的盛事,足以载入史册。”
    一句足以载入史册,让张道涵、朱之瑜和唐文介砰然心动,尤其是朱之瑜,更是兴起了率领人马与大明士子公开论辩的念头。
    不过,朱之瑜早已不是年轻气盛的士子,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后,说道:“不管怎么说,荆州这边擅自开府建衙,理亏在先,辩难时,恐怕难以取胜。”
    林纯鸿大笑道:“既然是主动出击,主动权则在于我!这次辩难,侧重于实学,侧重于治国理念,由我们定论题。”
    朱之瑜和张道涵笑道:“那还有什么担心的,必胜无疑嘛!事实摆在那里,除非别人睁眼说瞎话。”
    林纯鸿道:“除了事实外,咱们还有一个法宝!”
    说完,林纯鸿从书架上摸出一本书,道:“荆州士子,多习《思辩学》这本书,论思路清晰、严密,无人能及……哈哈……”
    所谓的思辩学,即翻译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这本著作一经引进,就在荆州风靡一时,广大士子不仅习思辩学,而且,还展开研究,多有所得。
    林纯鸿手指唐文介,道:“此次主动出击,统帅非你莫属。至于代号……就叫春雨行动吧,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地改变整个士林务虚的风气,把士子从穷经皓首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实务!”
    “论题怎么选,人员如何选择、组织,论辩采取何种策略,你先拟定方案。本督这里先提个建议,若能选一些非常实用,看起来又稀奇古怪的小物事进行展示,论辩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唐文介兴奋得脸色潮红,拱手接令道:“属下敢不尽心竭力?”
    ……
    商议已定,唐文介离开了星拱楼,而张道涵和朱之瑜却留了下来。见两人欲说还休的样子,林纯鸿问道:“两位还有何事?”
    张道涵上前奏道:“武昌府总管马世奇回荆州公干,欲面见都督。”
    林纯鸿笑道:“马世奇想见本督,自己递牌子不就得了,还须劳动两位大驾?”
    张道涵低头颔首,面无表情地说道:“杨一仁、包哲东上京履职,业已超过一年,是否让两人回荆州述职?”
    林纯鸿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看来,张道涵和朱之瑜这几日念念不忘星拱楼调查权一事,以至于将马世奇等人唤回,共同施压于他。
    林纯鸿的语气颇为生硬:“杨一仁、包哲东不得召回,令马世奇马上返回武昌!”
    张道涵和朱之瑜万万想不到,林纯鸿的态度如此强硬,心里如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沉重万分。
    张道涵硬着头皮说道:“刚才都督提到依靠谁、扶持谁、打击谁,要不停地壮大所能依靠的士绅阶层。天下士绅,苦于锦衣卫、东厂久矣。都督一意孤行,将开明士绅不停地往外推,属下认为,春雨行动还不如取消。”
    张道涵的话说得非常重,甚至提到林纯鸿想在荆州搞特务政治,林纯鸿不由得勃然大怒,霍地站起身来,怒道:“本督要是想搞锦衣卫、东厂,汝等早已被拖下去打屁股了!”
    说完,不再理会二人,拂袖离开了会议室。
    三人不欢而散。
    紧接着,马世奇的牌子递了进来,林纯鸿不耐烦地挥手道:“不见!”
    如此三次,最终张杰夫转告马世奇的话:“都督忘却当初匡扶天下之志乎?”
    林纯鸿方才令马世奇进来。
    马世奇见过礼后,根本不提星拱楼调查权一事,而是絮絮叨叨地讲起了过往之事:“初至枝江,属下颇为自傲,视都督为土豪劣绅,总以为,朝廷大义之下,都督会翻然悔过,踏上正规。”
    马世奇直言林纯鸿为土豪劣绅,把林纯鸿逗得笑起来:“可不是土豪?现在也是大明最大的土豪。”
    马世奇也笑道:“在枝江的几年,属下闲来无事,不停地观察都督。发现都督旗下,精诚团结、锐气十足,尤其让属下好奇的是,朱幕使享誉天下,文章、学问、风骨皆为士子所推崇,如何就投入都督旗下呢?”
    林纯鸿道:“就你所言,荆州为何能精诚团结、奋发图强?”
    马世奇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理念!当初都督兵不过五千,财不过万,并为高知府所迫,若非都督与众不同的理念,属下如何会被吸引,转而为都督效力?虎牙之对,知情人虽不多,当时属下倒有耳闻,也正是虎牙之对,让属下看到了都督匡扶天下之志。”
    “不过,仅仅有匡扶天下之志显然不够,天下人,大多胸怀大志,但大多也是夸夸其谈之辈。真正让属下下定决心的,而是都督对荆州的管理架构。”
    林纯鸿从未想到吸引马世奇的反而是最为世人诟病的开府建衙,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什么架构?”
    “司法**。”
    林纯鸿大笑道:“马总管初至枝江,荆州万事草创,机构混乱。就是到了现在,也难说做到了司法**,马总管从何处看出这点的?”
    马世奇道:“不是荆州真正做到了司法**,而是都督处处透露出的司法**的理念吸引了属下。都督将军法、监察、巡回庭的权力皆集中于监察府,就连周都督也接受监察府的调查和询问,让属下看到了都督坚持的原则。”
    马世奇居然也是个坚持司法**的理想主义者,林纯鸿不由得暗自称奇,大赞道:“万事皆有尺度,则天下井然有序。”
    马世奇点头道:“荆州这边,真要做到司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期间很可能还有反复。属下认为,都督擅自赋予二夫人调查权,也是一种反复。今日赋予调查权,往后,都督会不会弄出如诏狱一般的玩意?”
    终于说到正题了。
    林纯鸿见马世奇明确地提出了司法**的概念,心下甚喜,一点也不介意马世奇的指责,反问道:“照你这么说,本督应该甘于对荆州两眼一抹黑?”
    马世奇慨然道:“凡事皆有法。都督若想知晓资金往来事宜,可责成安防司、监察府调查,何须自组一套,浪费人力物力呢?再说,属下听闻,都督最近筹谋春雨行动,以纳天下有识之士进入彀中,若都督顺应人心,中止星拱楼调查资金往来一事,可作为春雨行动的一部分。”
    林纯鸿心中暗笑不止,觉得此事该适可而止,略微沉吟片刻后,问道:“若将星拱楼调查资金往来的人马,直接转入监察府或者安防司,由崔玉负责组建管理,如何?”
    马世奇愕然,惊道:“妇人当官,这个……这个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赌
    且说马世奇被林纯鸿的奇思妙想惊得目瞪口呆,出于本能,他几乎想跳起来反对,但是转念一想,好不容易让林纯鸿放弃星拱楼的调查权,若反对,很可能前功尽弃。
    马世奇辞别林纯鸿后,立即找到张道涵和朱之瑜,说出了林纯鸿的意见。
    张道涵看着林纯鸿长大,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林纯鸿,马世奇的话刚一说完,他就猛拍额头,恍然大悟道:“我说都督怎么突然转了性,原来是为了妇人!”
    说完,又觉得话说的不清不楚,补充道:“为了让妇人走出家门,都督可是煞费苦心啊!”
    马世奇道:“荆州的妇人,实质上早已走出家门,尤其是棉纺工坊中,女工占绝大多数。诸如掌握财计,遥控贩夫走卒者,不可胜数。都督想更进一步,直接让妇人做官……”
    说着,说着,马世奇突然顿了顿,说道:“去年时,都督提出,成立专门的女子学堂,让女孩子也上学。当时由于反对的人过多,都督遂未再提。哪想到,都督隐忍至今,直接提出了让妇人做官!看来这次是下了狠心了,一定要推动女孩子入学,推动妇人做官。”
    朱之瑜叹了口气,道:“都督这么做,何曾想过面临的压力?杨嗣昌在朝居心叵测,东林党在江南也蠢蠢欲动,只待抓住荆州的漏洞,就大肆宣扬,都督这么做,岂不是把把柄递到他们手中?”
    张道涵皱眉思索良久,苦着脸说道:“我看,我们这次没办法反对了。相比较锦衣卫、东厂的苗头,区区女子做官、上学,算得了什么?都督这次以星拱楼的调查权来换取女子做官,态度摆的非常明朗,就是说,都督不惜独断专行,也要推动女子做官一事。”
    朱之瑜懊恼地拍了拍额头:“看来,我们不得不赞同了……”
    张道涵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
    四月的辽东半岛,温度迅速回升,广阔的黑土地,早已化冻,在充足的光照之下,草长莺飞,生机盎然。
    由于经历了长期的拉锯战,上面的居民,不是被金吾军掳掠至旅顺,就是被皇太极内迁至北边,辽东半岛几乎看不到人烟。这给野生小动物创造了上佳的生活环境,所谓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在这里真正地变成了现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