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56章

乱明-第356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说着,林纯鸿慢慢地向着帐外踱去,掀开帐门一看,却见外面大雾弥漫,数丈之内难以看清人影。
    林纯鸿默然半晌,见到雾气越来越浓,转头对陆世明叹道:“人算不如天算,好不容易让刘泽清和张拱薇动了起来,哪想到突如其来一场大雾!多铎十有**会趁着大雾逃之夭夭!”
    陆世明也懊恼万分,只得安慰道:“这几日天气良好,太阳出来后,辰时大雾必散,不如令探哨扩大活动范围,即便多铎跳出包围圈,也可以追袭其后撕咬一番!”
    林纯鸿点头表示赞同,遂令各部加强警戒,扩大侦骑的密度和活动范围。

第五百三十章 乱战
    ?多铎对荆州军大军合围一事,有所预计,但所知并不详。网最起码,他无法料到张拱薇和宋学朱也加入了合围的行列。
    所以,多铎虽遭败绩,但对摆脱骠骑军纠缠,率领残兵败将至德州与岳托大军汇合,还是充满了信心。
    待到丑时,多铎突然发现大雾弥漫,不由得大喜,慌忙下令大军拔营,向东偏北方向前进。
    多铎惟恐大军在浓雾中走散,吩咐每隔三丈,举一支火把,还亲自率领亲卫在后压阵,顺便收拢落后的骑士。
    大军跌跌撞撞缓慢前进,一直到了寅时正,才走了不到二十里距离。
    也不知道大军向导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还是故意如此,总之,巴克率领的先导部队骤然发现,他们的眼前居然出现了城墙。
    巴克不识地理,还以为按照这个方向前进,路上本该出现城墙。于是,巴克马上令人报告多铎。
    多铎接报后,大惊,按照舆图上所示,如果一直沿着西偏北的方向前进,一路之上根本不会出现城池。现在遇到的城池是何城?城内有没有驻兵?
    多铎背后惊出了冷汗,正待令哨探探明这是何处,忽然隆隆的战鼓声传来,紧接着,震天响的呐喊声传来,旋即,弩箭的破空声、惨呼声,金属的碰撞声接踵传来。
    多铎心里叫苦,千算万算,没想到居然撞上了敌军。
    敌军是何部,到底有多少人,多铎都无从知道。多铎虽只有二十五岁,但率兵作战的时间却长达十年以上,他从未像现在一样渴望撤退。
    不过,多铎知道,现在撤退,无异于宣称大军解散。先不用说与敌军接仗的情况下,能不能退得了,就拿大雾中撤退来说,慌乱中,几千大军非散掉不可,最终迷失方向,为荆州军一一歼灭。
    万般无奈之下,多铎只能等。一刻钟前,多铎还认为这场大雾来得及时,现在,多铎却无比讨厌这场大雾,恨不得马上天明,让太阳将这该死的大雾嗮得一干二净。
    巴克看到的城墙,是高唐的城墙。在向导的带领之下,多铎大军并未往东偏北方向行军,而是略微偏向了南边。
    且说宋学朱的三千余乡兵刚安歇下来,正待休息,忽然接报,城外居然出现了一股骑兵,数量不详。宋学朱大惊,立即令哨探抵近侦察,发现这股骑兵居然是蒙古兵。
    宋学朱无丝毫惧意,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出战事宜。
    刘泽清的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坚决反对道:“敌军不知多少人,妄自出战,恐怕会全军覆没。不如谨守城池,待大雾散尽,再做打算!”
    宋学朱慨然道:“大雾之中,鞑子骑兵动也不敢动,优势无从发挥,正适合迎战。”
    区区数语,如何能说服刘泽清,刘泽清还是不同意出战。
    宋学朱脸色铁青,好不容易按捺住一剑将刘泽清刺死的冲动,冷声道:“刘将军谨慎,还请谨守城池,本官亲率乡兵与鞑子决一死战!”
    言毕,不再理会刘泽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刘泽清的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
    “杀……杀……”
    乡兵们虽连着行军两日,一夜又未休息,但见到高唐的惨状后,心中正愤懑着,现在鞑子居然冲到了眼皮底下,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马上冲出去和鞑子撕咬一番。接到宋学朱的军令后,乡兵们个个悍不畏死,爆发出震天响的嘶吼声,奋不顾身地冲向了浓雾之中。
    即便他们训练不足,即便他们疲累万分,即便他们武器简陋,但是,他们没有丝毫惧意,鞑子杀了他们的同胞,侮辱了他们的姐妹,他们要报仇雪恨,即便见不到今天的太阳,他们也在所不惜!
    自古齐鲁多豪杰,他们都是豪杰,都是英雄!
    “杀……”
    宋学朱颇知兵法,虽知乡兵之间几无配合,还是下了严令,五人抱团作战,不得离开一丈的距离。这条命令显然针对浓雾作战而定,效果奇佳。
    只见一个个五人战团不计生死,混乱地冲向蒙古骑兵。蒙古骑兵浓雾之中无法配合,更无法发动冲锋,只得小步往来奔跑,收割眼前的人命。
    纵然鞑子战技出众,又居高临下,但哪里是五个人的对手?接战一瞬间,就有无数的蒙古骑兵被刺下马来,死于非命。
    乱战,彻彻底底的乱战,双方没有任何阵列可言,均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各自寻找对手,互相捉对厮杀。
    喊杀声,惨呼声不绝于耳,听在刘泽清耳中,分外刺耳,他的脸色不由得变得苍白。
    这些声音停在多铎耳中,多铎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时间才刚划过卯时正,距离盼望已久的太阳还有足足一个时辰。这半个时辰中,甚至还有乡兵杀到了多铎眼前,虽被轻松解决,但多铎终于知晓,他所面对的并不是荆州军,而是一群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或放下货担不久的市民,并无多少战斗力。
    多铎觉得,不能让乱战再这样继续下去,必须采取断然举措,结束这场闹剧。想来想去,唯有袭击高唐县,让这帮毫无战斗力的老百姓彻底崩溃,方是上策。
    于是,多铎亲率女真本部,在哨探的指引下,找到了高唐城墙的缺口:宋学朱根本还未来得及整修损坏的城墙。
    多铎一声令下,千余骑兵齐声呐喊,冲入了高唐县城之中。
    骑兵初一入城,便即四处放火,可怜的高唐刚被大火烧过,又来了一次大火。火势越来越猛,将浓雾驱得一干二净。多铎骤然发现,小小的高唐县内,居然挤着无数的明军!
    多铎大声叫苦,只得令骑兵与城内的明军展开了生死搏杀。
    刘泽清也被多铎的大军吓了一跳,他苦心积虑地躲避战斗,但战斗却以他最不愿意的方式不期而至。刘泽清避无可避,与鞑子骑兵厮杀成一团。
    大火越来越猛,并四处蔓延,刘泽清与多铎均无法在城中立足,战场一步步转移,一直转到了城外,双方依然混战在一起,无法脱离接触。
    刘泽清和多铎皆苦不堪言,唯有城外的宋学朱见高唐城内冒起了大火,还传来剧烈的厮杀声,他的嘴角现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乱战一直持续至辰时,绝大部分乡兵业已倒毙,但剩余的乡兵依然拖着沉重的步伐,拼命举起发软的手臂,一刀一枪地向着鞑子招呼。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光和热辐照在大地上,浓雾越来越薄。
    多铎在高唐三里之外竖起了帅旗,鸣金收兵。
    多铎的号令兵几乎将铜锣敲碎,结果仅仅只有千余骑前来汇合。眼见得刘泽清大部及剩余乡兵兀自缠斗不休,多铎不敢久留,望着高唐东北逃窜而去。
    斯役,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宋学朱的乡兵仅余五百余人,而刘泽清的七千多人马最终只剩下三千多,足足有六七千英雄躺在了高唐附近,永远闭上了眼睛。
    战罢,宋学朱凝视着遍布十多里的尸山血海,脸色苍白,一个摇摆,栽倒在地……
    且说荆州军侦骑四出,虽行动缓慢,但还是将多铎出现在高唐,并与宋学朱和刘泽清大战的消息传至林纯鸿耳中。
    林纯鸿立即令霹雳军团第一军向高唐靠近,并传令骠骑军靠近高唐,伺机歼灭多铎部。
    盛坤山一直令人盯着多铎,多铎一动,他就下令骠骑军跟随。只是,浓雾之中盯随行军殊为不易,没多久,多铎部不知去向,跟丢了。
    盛坤山无奈之下,只好四处撒布侦骑。最终,盛坤山得知多铎与宋学朱刘泽清大战的消息比林纯鸿还早,他立即率兵往高唐急进。
    说是急进,相比较平日而言,还是慢若乌龟。待盛坤山赶到高唐时,正好看见了宋学朱栽倒在地的一幕。
    盛坤山得知多铎往东北方向逃窜后,立即下令追袭。
    且说多铎率领残部疯狂往东北方向逃窜时,正好被第一军的哨探发现。林纯鸿见第一军的步兵来不及堵截,遂下令集合所有哨探,追袭多铎。
    多铎残部士气全无,疲累万分,伤员众多,见屁股后面有骑兵追袭,多铎只得不停地留下伤员阻截。
    待到骠骑军一部追袭上来,多铎连回头的勇气都没有,只顾埋头往德州方向狂奔。
    一路之上,不停地有骑士掉队,被骠骑军射杀。有的战马跑着跑着,一头栽倒在地,将背上的骑士摔死,多铎的部众越来越少,最终,跑到平原县遇到岳托的接应大军时,多铎仅余百余骑跟随。
    多铎大部最终全军覆没,巴克丧身于高唐城下,多尔济下落不明。
    直到此时,岳托方才明白,至始至终,林纯鸿从未将目标瞄准他的大军,而是瞄准着他的牵制部队。
    岳托后悔万分,当初,若是坚持派罗洛浑牵制骠骑军,何至于损失如此巨大?这已经不是壮士断腕,而是壮士断腿了!
    岳托的钢牙几乎咬碎,下令大军与豪格部汇合,试图趁林纯鸿大军聚集高唐,尽快渡过运河。
    

第五百三十一章 屠杀
    林纯鸿在近卫营的簇拥下,抵达高唐,也深深地被惨烈的战场震撼了!
    这哪里是战场,分明是最为凄惨的修罗场。一望无际的荒野之中,到处都是残肢断腿,到处都是黑褐色的鲜血,地面上除了骑弓,几乎难以寻觅长枪大刀的踪迹,全部插在尸体的各个部位上。
    尸体的姿势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尸体脸部扭曲,身体卷曲,显然在临死之前遭受了剧烈的疼痛;有的尸体和鞑子尸体交缠在一起,显然在临死之前经历的生死搏斗;还有的尸体,嘴巴居然死咬着鞑子的脖子,怎么掰都掰不开……
    血性!大汉民族的血性!
    林纯鸿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默然半晌,猛地回过头来,对身后的宋学朱说道:“本督求宋大人一件事!”
    宋学朱晕倒后,旋即被左右救醒,此时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面色苍白地随着林纯鸿亦步亦趋,听到林纯鸿的话后,愣了愣,道:“林都督请说!”
    “战死者,皆是忠贞义士,皆是大明好男儿,还请宋大人找到每一位勇士的家属,送回骨灰,抚恤四十个大圆!这些钱,我来出!”
    一旁的刘泽清对惨烈的战场并没有什么感觉,他只是懊恼麾下损兵折将五六成,对宋学朱和林纯鸿颇为怨恨。听了林纯鸿的话后,刘泽清心里暗骂道:“娘的,又跑到山东来收买人心!”
    宋学朱拱手道:“林都督宅心仁厚,本官佩服。这些都是本官的分内之事,还请都督放心。只是林都督出这份钱……”
    林纯鸿挥手打断宋学朱的话头:“无妨!宋大人以朝廷的名誉也好、以山东布政使司的名誉也好,就是以宋大人的名誉送,本督都无意见……总不能凉了勇士们的心!”
    听到“不能凉了勇士们的心”,刘泽清忽然心里一动,感慨万千。
    是啊,本朝立国之初,太祖爷对功臣下了狠手,一番屠戮,所余下的乃凤毛麟角。到了仁宣年间,文治大盛,武将地位越来越低,经常被文臣欺负,以至于死者得不到抚恤,勇者得不到奖励,英勇的将领郁郁不得志,甚至死于刀笔吏的笔下。
    勇士们的心凉了,当兵吃粮的,除了那些走投无路的,还有谁愿意投身其中?更别谈什么荣耀感、什么自豪感了。
    大明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见到鞑子从眼皮底下过,也不敢出战,这些虽不是全部原因,至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刘泽清不无所感,轻轻地念道:“不能凉了勇士们的心!”
    林纯鸿耳音甚好,显然听见了刘泽清的话,转头慨然道:“勇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求的,无非是家人安康,不要受鞑子和贼寇的欺负。我们不能让勇士们流血又流泪,总得让他们的家属过上好日子!”
    言毕,林纯鸿向宋学朱和刘泽清辞别,道:“日前,多尔衮纠集数万大军,试图填塞运河,大战业已爆发,本督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宋学朱和刘泽清听闻又有大战,不免吃了一惊。宋学忠急问道:“战况如何?兵力可曾够?”
    林纯鸿道:“两位不必忧心,荆州军能应付。如果本督所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