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654章

晚唐-第654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耶律释鲁在众将的狂热欢呼声中轻抖缰绳,纵马前行,众将纷纷跟上。

在他们的身后,数万名凶悍的北方胡人汇成一道浩浩荡荡的洪流,奔驰向前,不可阻挡。

阴山,一座山脉隔绝华夷,历来都是汉胡天然界线。虽然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也曾威镇塞外,但阴山以北之地,向来难以真正的受中原王朝控制。更多的时候,中原王朝将连续控制线收缩到阴山更南面的大同一线,修筑长城守边,长城外、阴山内,更多的是做为军事缓冲地带。汉家强盛,则这一地带由汉人控制,中原纷乱,则这一地区多为胡人控制。

多年以来,这一线地区,一直都是由沙陀人代李唐朝廷管理诸胡族。多年余威,沙陀人在这一地区,威信甚至远超朝廷。

张自勉挥军入代北,引兵入朔州,以李嗣源守云州北面,在云州只留下一万秦军和一万辅兵驻守。

云州,大同,这里已经是刚刚设立的秦藩山西省的省城。大同是整个河东最大的盆地区,四面崇山峻岭环绕,连结河北,出入塞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汉初之时,高祖刘邦与匈奴大战,结果轻敌追击,却被匈奴大军围困于这里的白登山。近数十年来,这块边塞之地,却也是几经变幻主人。早年,李国昌因功封云州,后来李克用任云中守捉守,并在此起兵反唐。第一次反唐失败后,这块地盘最后由原来同属于沙陀三部落的萨葛米海万接管,可没过多久,李克用再反唐,米海万等出兵雁门,却又反被李嗣源反攻大败,大同因此落入李嗣源之手。

不管是朝廷还是李国昌、李克用、李嗣源三代和米海万,他们占据大同之后,莫不对大同屡加修缮,到如今大同城高三丈余,宽可容四马并行,箭楼角楼马面墙台林立,堪称边塞雄城。

这一日,探马乘着暮色飞骑而至,带来了李嗣源三万沙陀军长城外大败的坏消息。

驻守云州的秦军大将白马银枪高思继闻讯之后大吃一惊,连忙向南面朔州的征西元帅张自勉急报,又派人急入河北向正王驾正在军都关的秦王李璟禀报。同时,高思继点燃烽火,备战迎敌!

正在军都关的李璟闻讯后大吃一惊,连忙急招在军都关的班子商议对策。

军都关行营内,燕京中枢的各部衙主要官员们此时几乎都在这里。李璟原先移驾军都关,本是做以防万一的准备。却没有想到,还真的会到这一个地步。

李璟端坐在主位,将近三十的年纪,举手投足间带着优雅从容的气度,越发的显得成熟大气。不过,此时李璟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明亮的烛火下,李璟眉头紧皱,目光中充满担忧。

他伸手轻轻按压着太阳穴,有些苦恼的叹着气。真是最担心什么,他就会来什么。李嗣源的三万沙陀战士和五万辅兵,在长城外大败,这个消息委实太过震憾了。随着李嗣源败讯传回,一个更加严峻的局面摆在眼前,南下的胡人不是乌合之众的八万人,而是有备而来以契丹精锐为主的各族联军二十万众。李嗣源大败,代北的北面门户已经洞开,云州之地不过一万秦军战兵加一万辅兵,他们如何抵挡二十万胡人南下?万一云州挡不住南下的二十万胡人,那么此时正在朔州的张自勉的那三万人马,将有可能被包了饺子!

第846章 孤注一掷

“公孙,你先通报军情。”李璟打起精神。

相貌妖娆的公孙兰今天脸上没有半点笑容,躬身沉重禀报道:“殿下,诸位,据云州的飞鹰传书急报,数万胡人于本月初六围攻李嗣源所部镇守牛皮关,双方大战,李嗣源大败胡人,斩首五千余众,胡人大败,李嗣源趁势追击,一路追击至塞外白水泺,六月十一,其部在白水泺遭到埋伏在此的数万契丹军伏击,沙陀军大败,李嗣源出塞的三万沙陀军加上三万辅兵几乎全军覆没,阵亡至少超过三万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现在契丹于越耶律释鲁正率十几万胡人向南移动,直指青坡道牛皮关。其麾下大将耶律撒剌的率偏师出白道,绕道振武进攻云州西北部,已经攻克静边军城和武周城。胡人兵锋甚锐,难以抵挡。”

这番话一出,行营议事厅中诸人立即骚动起来。

崔芸卿问:“先前监察厅不是探明南下的胡人只有八万,而且战兵不过一万,余皆老弱,只是想趁火打劫吗?怎么李嗣源六万人马,却一下子几乎尽没?胡人究竟有多少人马南下?”

公孙兰低头,沉声道:“对于此事,我先代表监察厅向秦王请罪,此次情报有误,失职之罪不可免。是我们监察厅低估了契丹人的实力和决心,事先没有探出,契丹此次处心积虑,有备而来。他们先前做了许多隐秘工作,因此导致未能查明南下胡人兵力以及动向。我在此,正式向秦王引咎辞职,听候秦王发落处置。”

李璟看了一眼公孙兰。心中也有些生气。一直以来,监察厅各局职责分明,各有任务,表现的让李璟很是满意。可是这次,监察厅却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们竟然连契丹十来万人马的动向都没有发觉,致使这些不但李嗣源兵败,而且也使得张自勉的军团陷入危险境地。更加让李璟生气的是,参谋院与政事堂正是依据监察厅的情报,才最终做出了冒险出兵代北的决策。

现在,南下而来的是二十万胡人。而非八万乌合之众,这个巨大的误差,让秦军整个决策出现了致命的危险。现在,李璟亲手把五万人马送进了敌人的陷阱之中,并且使得燕京与河北前所未有的空虚。整个热河、河北、北平、山西四行省,全部驻军只有五万人了。

一旦这支二十万人的胡人兵团突破了代北一线。那么新设立的山西行省就有可能沦陷,就连燕山北面的热河行省也有可能丢失。万一河北的成德镇和魏博镇也趁机出兵,连整个河北的局势都会因此动荡。中枢河北之地危急,必然也会因此涉及到东北的大战局。

牵一发而动全身,监察厅这次犯下的错误,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如何做出补救,改变眼下糟糕局面的时候。他勉强维持着镇定,道:“监察厅严重失职,罪在不赦。不过眼下并非追究责任之时,暂且先记下你们的责任,许你们戴罪立功。公孙,你还是把现在掌握到的情报再说一说,希望这次你的情报没有错。”

“是!”公孙兰起身,转身走到厅中沙盘前。

“事发之后,监察厅全力发动。各局通力合作。现在已经打探出一些情报,现在汇总禀报给秦王与诸位。据我们最近打探的消息,这次南下的胡人,并非八万,而是二十万。以契丹新拜总领军国事务的于越耶律释鲁为南征元帅。以耶律撒剌的为副帅,以耶律罨古只为先锋,联合汇集了阴山内外的霫、奚、鞑靼、突厥、回鹘等诸多部落一共二十万人马。其中契丹精锐骑兵两万,辅兵四万,另外各族战士两万,辅兵四万,外加随同南下的各族奴隶和老弱协从还有八万。”

听到这支二十万的南下胡军,其中居然有轻骑四万,辅兵八万骑,在场的诸人更是再次变色。就算不算那八万的协从军,光是这四万战兵,八万辅兵部队,就足以让人惊心了。难怪李嗣源这样的人物,也会一战而败。

不过李璟还是有些疑惑,李嗣源非一般的将领,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的追敌中伏,几乎几军尽没呢?

“李嗣源被人背叛了!”公孙兰给了李璟答案。李嗣源从朔州退入云州后,手下的兵马聚集起来还有三万,另外他还有一支辅军部队,临时又加征了一批青壮入军,最后他镇守青坡道时,手下就还有三万战兵,五万辅兵。李嗣源上次在雁门被部下哗变围攻后,对手下这支兵马进行了整顿,诸多有嫌疑的军官都被调离,严加监视。甚至对各部重新整编,派出自己的横部都心腹军官们前往各部任监军,监视各营军官。

他这一系列的措施,效果开始不错,纠出了不少忠于李克用的将领。

不过,最后的事实证明,李克用在军中的影响力要远超李嗣源的想象。许多中上层的军官被李嗣源监视,可还有大量的中低层的军官一直效忠李克用。他们得到了李克用的授意,隐而不发,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李嗣源与胡人交战的时候,当胡人前来攻关时,李嗣源迎战,大败胡人。然后其部下开始出现大量士兵不从军令收兵,而是猛追穷打的现象。李嗣源被迫率兵跟随追击,结果越追越远,部队却一直回不收回。直到部队被一路带进了契丹人的伏击圈,几乎尽没。

李璟此时才算是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克用如此淡定的还呆在河中了,他的这一招确实很厉害。李嗣源也许带兵打仗很厉害,但他与李克用比起来,缺少的却是在沙陀军中的威望。李克用可以一呼百应,可李嗣源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加上李克用和契丹人勾结,他们隐藏了一支真正的大军。让李璟和李嗣源都错估了战场形势,结果导致了这场大败。

若是李嗣源知道胡人有二十万,哪怕那些忠于李克用的军官们阵前再怎么蛊惑士兵们追击,李嗣源也是绝不会轻易的离开牛皮关的。

“李嗣源现在在哪?”李璟揉着太阳穴问。

“李嗣源兵败白水泺之后,就不知所踪。据我们的推测,李嗣源现在手上应当还有一万左右人马,这些应当是都忠于他的部下。不过他们没能返回牛皮关,耶律释鲁早已经在返回的路上设伏,李嗣源要么就是已经被伏全军阵亡,要么就是已经转向逃往它处。不过据我推测。以李嗣源的本事,不太可能这么快就被歼灭了,因此,很有可能,李嗣源此时正在长城之外,阴山以南的这个范围中躲避着胡人的追击。”

敬翔等人也都认同公孙兰的这个推测。李嗣源应当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败亡了。但是,李嗣源短时间也是回不来了,现在胡人已经越过了长城,进入了云州城的外围。

“云州外围有牛皮关、云中守捉、白登山三处屏障,另外在西面还有静边军和武周城,在东面有清塞军和天成军。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云州西面的静边军城和武周城。都已经被耶律撒剌的率一支兵马攻破,而东面的静边军和天成军,也估计难保。耶律释鲁的战略布局很清晰,那就是兵分三路,中军直攻云州,左右两路兵马攻占云州外围四城,最后三面包围云州,攻破它。然后把朔州的张自勉兵团包围吃掉,拿下朔州之后,汇集雁门的沙陀军。反攻蔚州,再一路北上打到山前四州,最后的目标依然是军都关和燕京。”

盖寓捏着胡子突然道:“契丹人这是围魏救赵啊,他们在东北大战之际,抽调出这样一支大军南下。绝不可能是为了跑来帮助李克用清理门户。他们也绝不会在这样的大决战前期,跑来中原打草谷。契丹人这是打算围魏救赵,逼迫我们从契丹草原,或者渤海战场抽调兵马回援河北。”

“东北战场至关重要,眼下大战在即,已经拉开冯战序幕,我们绝不能从东北抽调兵马回来。”敬翔道。

李璟也是点头,虽然说秦军在东北战场投入了四个军团共三十五万人马,可相对于北方戎狄联军来说,并没有多少优势,双方在几千里的战线上,聚集百万大军的战役,绝不可能还有兵力供抽调南下。北方的战场,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时调回军队,很有可能就会引起其它部队吃紧,甚至全线崩溃这样的灾难后果。

契丹人正是希望李璟调兵回援,那样他们在东北这个大战场上就能多一份优势。

李璟不能这样做!

“从山东抽调兵马北上如何?”李良提议,“从江淮抽调兵马入山东,从山东抽调兵马入河北,然后从河北抽调兵马入代北增援作战。”

“不行,这得调动多少兵马?况且,江淮和山东既要防淮南高骈,又得防河南黄巢军,还得防河北魏博、成德镇。本身兵马就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如何还能再抽调。”李振反对,涉及好几个省区的军事调动,这个动作太大。这个时候,北方大战,南方越发要稳。若是调动一起,引的高骈、黄巢、河北藩镇也开始异动,那才是大麻烦。

“胡虏势大,我军眼下无法抽调出更多兵马与之争夺代北。依某愚见,不若且先让张自勉将军乘贼子还未包围之前,先行退入蔚州,集中兵马,拒城而守,跟胡虏打防御战。关键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退至军都关。总之,关键的还是保住东北战局,只要东北战局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到时再挥兵夺回代北山前即可。不与贼争一时之长短,着眼于远处!”

李振的这个提议充满了保守,但也稳重。战线拉的太长,让秦军这根弦崩的过于紧张,风险就会增加许多。

秦藩还是有许多敌人的,沙陀、成德、魏博、黄巢、高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