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592章

调教大明-第592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皇帝,阴私狠辣果决明快不及其祖,大方放权信人不疑又不如乃父,贪婪无度倒是大明帝王中数一数二的,毕竟太祖成祖气象恢宏,英宗宪宗无甚亮点,但亦没有贪财之事,孝宗是垂拱而治的代表人物,武宗胡闹,纵观大明列祖列宗,象万历这样只喜欢黄白之物的,还真是少之又少。

想起这一点,只能叫人哭笑不得。

“迟早再说迟早的事,老夫子莫在这里生气,赶紧出去忙去吧。”

现在中军部运行已经十分规范,宋尧愈负责的是机密业务,军情特务两手抓,京城的事要用到军情司,当然得这老夫子亲自去主持才能放心。

赶走了老夫子,惟功自己又继续看简报。

他每日清晨时分起身,打一套拳,拉回弓,身上大汗淋漓之后再洗个澡,换上衣袍之后和家人一起吃早饭,逗逗几个孩儿,和两个夫人说笑一会儿,两个夫人又先后有了身孕,得知消息后不仅惟功高兴,就是全镇上下也是欢欣鼓舞。

辽阳的情形已经比当年辽镇还要强大百倍,李成梁的九个儿子分居高位,不愁没有继承人,辽阳和辽镇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没有辽镇的那些将门世家,比如祖承训虽然也是李成梁的家丁之一,但那只是进身之阶,其实本人还是宁远二百多年的将门出身,相同情形的将领还有不少,李家的控制力远远不及惟功对辽阳的掌控,两边相差太远,是以惟功的继承人多不多,是不是足够,这也是全镇上下十分关注的事情,就是惟功现在惟一的女儿,暗地里打主意想结亲的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众人都明白惟功的态度,现在儿女尚小,不欲早早结亲,是以没有人敢真的提出来,不过再过几年,估计挡也挡不住了。

对这等事,惟功倒也没有给儿女自己寻找未来伴侣的打算,稍微超出时代一点算是进步,超出时代太多就是妖异,就算以他的身份也未必能压服所有的人心,是以他的打算是儿女成年前后,自己挑一些合适的对象,不过叫儿女们自己相看一下,就这一点来说,当时的士大夫家庭也有这样做的,并不算太过出奇。

吃罢家庭早餐,就是他开始办公的时间。

到了西花厅,就是先看简报。

各司的简报都有,包括军政财务各方面都有,另外就是各营的简报,从近期的训练到营中大事,还有请示拉练或更新装备的报告,不一而足。

惟功看了之后,如果同意就是画行,接着各司会执行,有的需要各司协力的,中军部也会协调,各营需要领取装备的,可以用画行的文书到军需司领取物资,每日辰时一过,各司和各营就都会忙碌起来。

当然,具体的事务惟功管的并不多了,看简报和处理突发事件才是他的工作,平时的事情已经是中军部和各营自主的多,若是他大事小事一把抓,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人才,从天亮忙到天黑亦是忙不过来了。

辽阳实行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没有士绅和宗族的帮手,就算是朱元璋当年也靠的这两样,洪武年间有所谓的粮长,其实也就是地方士绅帮着官府做事,眼下辽阳的局面,朱元璋复生靠自己一个人也管不过来。

看完简报,今日之事自然有行程安排,第一件便是到四海银行总部参加一个仪式。

在惟功出门的时候,相关的任磊等人已经赶了过来。

“大人,黄永新真是好运道啊。”

看到惟功,任磊做了一个嫉妒的表情,摊手道:“吸收储金百万两奖励二千两,底下襄理和协理各千两到百两之间,这般厚赏下来,连我都想去当四海银行的经理了。”

第848章 总部

黄永新是从四海商行的一个大分行调到辽阳的,银行的事情是最近这一年来辽阳最得要的业务,是以调来的人才全部都是各商行里的人尖子,有点儿象当年从顺字行调出大量人才充实辽阳各司的感觉,这一次成立银行,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顺字行的保险行,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业务,为了表示出对四海银行的重视,惟功除了确定这个银行只能是官办官股之后,又多次背书,并且调入了最好的人才参与创立和管理,好在四海银行到目前为止也确实让人十分满意,银行和铸币局一直在良性互动和配合,目前来说,辽阳控制的地域已经较少有人使用散碎银两,除了极偏的没有进入屯堡体系内的山村居民还有少量的使用碎银或是物物交易外,多半辽阳境内的已经使用面值不等的银币,金币更是为人所喜,已经流传到京师和南京一带,不少富裕人家都喜欢换一些精致漂亮的辽阳金币用作收藏,这样无形中对辽阳的黄金储备有不小的压力,不过金币兑换银币价值虚高,已经远远高于民间传统的一比十的兑换比,既然惟功已经决定使用银本位,金币又有大量的利益,倒也没有必要执着于银行里一定有足量的储金。

在辽阳境内也发现了好几个大型易开采的金矿……这也是必然之事,采金有专门的人员和队伍在不停的进行,勘探工作甚至在上次对北虏大战时都没有停止过,东北这里有不少金矿是惟功早就知道的,虽然不能登莱的招远金矿相比,但多发现几个矿脉之后,一年也有足够的收益了。

铜矿,铁矿,银矿,都被大量的开采着。

有了铜矿,辽阳自铸的铜币也开始流通起来,虽然绝对数量并不太多,但银辅币的充足缓解的铜币不足的压力,最少从现在看来,辽阳银行开设之后,市面上主货物和辅币数量十分充实,无形之中缓解了商品流通时的交易压力,除了方便百姓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宗的商品交易时的银行担保功能了。

货币自江南分行储入,开具储单,直接便是可以在辽阳取出钱来,而货物又有顺字行负责流通,如果有损失,还有顺字行的保险行负责包赔。

银行开设之后,有司做过一些调查,辽阳和京师在内的北方,还有南京在内的南方的货物流通和交易都增长了三成左右,预计在未来几年之内,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

以前都是有根脚的大商人才敢涉足的南北贸易,在有银行和顺字行之后,小本经营的买卖人也有了保障,对真正的大规模的商业流通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改变。

这样的事,朝廷除了少数人关注了一下,当然关注点也就是自己家族是不是也有利益在其中外,根本没有人关注这件革命性的大事,就算是万历本人,恐怕关注的也就是惟功又要大发其财,而不是这个银行业务的本身,其真正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对辽阳本地和与之相关的商人们来说,银行的出现,毫无疑问是开天辟地的变革,银行的经理和襄理们获得的高薪酬劳和奖励,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任磊的抱怨,无非就是一个应景的玩笑罢了。

惟功笑笑,翻身上马,对任磊道:“过手已经超过千万白银,吸纳的储金不过百万,银行还是任重道远啊。”

因为大明别处官员甚至是朝廷中枢的“信誉”,银行哪怕是有惟功和四海行顺字行的背书,真正敢签下定存协议,在为期最少半年一年到三五年不等的储户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太多,当时的钱庄也不多,遍布天下的是放印子钱的高利贷和换碎银的炉房银号,长期把自己的银子储在别人的地方,在现在的大明绝对是新鲜事务,在开初的时候,人们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并不足奇。

这和商人在江南存银,辽阳取出不同,这是生意买卖,短期行为,储户把银子一放几年,这种信任在一个农业立国,商业行为从来没有规范的国度推行开来有多么困难,可想而知。

……

……

“见过大人。”

大街正中,一座巍峨的建筑之前,数百人翘首等待,看到惟功过来,众人齐涮涮叉手为礼,躬下身去。

原本的府前街被改名为平虏大街,宽六十步,长三里许,是辽阳城市的核心地带,原本有过副总兵衙门,兵备、分巡和定辽五卫衙门多数都设在此,所谓的府前街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整条街上,原本到处都是下马石,拦马桩,遍布牌坊和申明亭等官府建筑,寻常百姓很难在此通行,惟功主政辽阳,市政重新规划建设了很多,但在府前街一事上,是刘士忠和张维新两人到辽阳就任之后,才可以放开手脚行事。

街道被拓宽了,原本的卫所衙门被迁走,都司衙门不在这里,倒省了不少事,现在的都司衙门除了一个名称外已经成了中军部的分部,军令司和军情司都在这里办公,算是中军部对军事业务的管理中心,分守和分巡衙门前的下马石和栅栏被搬走,申明亭也被拆除,两个衙门除了大堂还在以外,别的东西剩下的也不多,因为军政民政都被辽阳总兵衙门直管了,原本应该管辽阳军政事务,包括兵备马政盐池铁矿等各种事务的兵备衙门被彻底架空,刘士忠做得更多的就是敷衍朝廷,将不少违制之事粉饰一下上报,平时和雒于仁等人经常出现在辽阳大学堂,相比军政事务,现在他们这几个对辽阳的儒学大兴更加有兴趣的多,甚至张维新还当了客座教授,专门讲“易”,也算是一桩趣闻。

街道拓宽之后,这里已经成为辽阳每高档次的商行及酒楼所在的地方,人烟倒不如何稠密,不过商行都是多半将总部设在于此,辽阳各司有独立办公场所的也在此设立办公机构,另外商会和各种行会也多在此设立总部,整个大街走一圈,估计要在辽阳办的事情就能办成大半了。

四海行和顺字行的总部亦是在此,四海银行的总部则是一幢高大的建筑,外表古色古香,由大型石块构成楼底,不过楼宇高达九层,在后世看来是普通的楼房,在此时却是楼高入云,高楼盖成之时,连徐渭等大师级的人物都被惊动了,每日都有不少人跑到此地观看这难得的高楼,因为要显示实力,大楼外层皆是用巨石,大门虽然只是五开间,但开间高阔,普通人站在门前,四周全是几人抱的石柱,油然而生的就是一种自身的渺小感,另外便是感受到这银行总部的浩大与深厚的实力。

这也是泰西那边银行业兴起时的故技,门面阔大,楼宇巍峨,地库坚实,给储户一种毫无遮掩的故意营造出来的安全感。

也只有这般行事,才能吸引到大量的储户将银钱储在银行之中。

“诸位多礼了。”

惟功很轻松的从骏马上翻越下来,身手当然是十分矫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偶然才会注意到他的年龄……尚不足三十。

由于是万历九年之后就抵达辽阳,迄今已经快十年整的时间,很多二十来岁的青年感觉自己是少年时就已经在总兵官的统治之下,不料自己长大成人,总兵官仍然是青年人的模样,这也叫很多人有一种由衷的感慨。

不过这种念头也是转瞬即逝,在惟功的强力统治之下,只关注总兵官年纪是一种纯粹的无聊行为,这个时候再死硬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辽阳总兵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论是治政还是军事上的才干都无人能及,反对者无非就是抱残守缺,但在辽阳发展的种种现实面前,往往言论一出来,就是被嘲讽讥笑,惟功故意留着的一些旧时代的人们在辽阳已经越来越没有了市场。

“黄永新你做的好。”

简短的仪式过后,几十人捧着铺着红布的托盘,惟功象征性的将一个托盘举起,笑吟吟的放到了银行经理黄永新的面前,金币和银钱在红布上熠熠生辉闪闪发亮,这都是将作司铸币局的出品,工艺越来越进步,铸成的金币和银币也越发小巧精致,随着大量金银币的流通开来,现在辽阳已经见不到银锭在流通使用,这一次是银行总部落成,顺道表彰银行的管理层取得的成就,用来当成奖品的当然就是辽阳金银币了。

“多谢总兵官。”黄永新这个经理在最前,躬下身去,接过托盘,四周顿时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黄永新当然也是顺字行出身,在大同一代当了多年的大掌柜,和北虏加上真真假假的杆子土匪斗了多年,和马家将门搞关系,对付下头的土匪恶霸,近十年功夫历练的十分沉稳,此番任职银行,也是不负惟功所托,诸多事情做的井井有条。

第849章 买直

“什么?”黄大成大惊失色,对着李甲道:“叫我去上疏请立皇太子?”

“对喽。”

李甲面容笃定,没有丝毫惊慌,看他如此镇定模样,慌乱中的黄大成也是镇定下来,想了一想,终是皱眉不解。

哪怕是在他自己的书房之中,黄大成也是左右顾盼,唯恐被人偷听了去。

皇帝已经有言在先,绝不准任何人请早立皇太子,连黄大成奏请皇长子出阁讲书一事都惹出轩然大波,京城各方大势力角力,黄大成这样的低品文官在漩涡之中很难有自保之力,稍有不慎,丢官是小事,丢命才是大事。

皇帝震怒之下,很可能要对他进行廷杖的!

“老兄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