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590章

调教大明-第590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嘴。”孔学笑骂道:“我挨家递,个个解释一通,老爷我哪里有这么多时间!”

那执事挨了一骂,也知道自己多嘴,顿时笑着将那册子给收了去。

这么一通动静,四周府门前也有不少人看过来,看到最后,各家门政上的也有不少人笑出声来。

“你们别笑,老爷我现在没空,晚间还有不少本,叫人挨个送。”

孔学的扶乩诗集确实是附近各府一家一本,除非明确拒绝的……那是极少数,这个时代有钱人的享受也就是酒宴戏曲这一套,放浪形骸的能去教坊司,要么就是在家摆宴喝酒,叫戏班子上门唱戏,要么是玩杂耍,自己家还能斗斗蛐蛐,玩玩鸟,养养鱼,摆弄一下花木,长日漫漫,除了这些就是玩儿围棋,象棋,士大夫不好专门弄这些丧志的营生,除了看书就是摆弄古董,再下来就是三五好友聚集一起,扶乩起卦,问问前程。

这些事是乐事,孔学虽和张惟贤走的近,但毕竟不是锦衣卫中人,是以各家府邸,多半接纳此人往来,这会子孔学说的话,倒并非是由来无因。

一时说罢,孔学重新上车,马车车身一震,坐在车后高处的车夫挥动马鞭,两匹骏马咴咴嘶鸣,八蹄攒动,马车很轻快的驶离了街道,马蹄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了清脆的得得声响。

……

……

“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杜礼确实在书房之中,他调转在吏部员外的位子上已经好几年,但一直没有机会再上一层成为郎中。吏部郎中号称天下第一郎中,不论是文选司郎中还是考功司郎中都是位不高而权重,在这两个位子上,就算是大理寺卿这样的九卿之一在真正的权势上也是有所不如,更不必提那些普通的京堂四品和五品官员了。

可惜杜礼想补上去却不大可能,吏部一直被申时行和内阁大佬们把持着,吏部天官顶半个阁老,这个位子也不是寻常人能做的,朝中张党成员位子最高的就是石星,但石星的性格颇有缺陷,不是那种能带着大家齐心协力作党争的领袖人物,象东林党的核心赵南星,浙党的领袖沈一贯和赵志皋,还有楚党和齐党的核心人物,都是擅长党争和拉拢人心,搞权术交易的高手好手,石星最多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想在党争上做一番事业却是十分为难。

而且,严格来说,石星只是感于张惟功对他个人的恩遇,并且对辽阳的事业有一些认同,暗中做一些支持,并不算真正的张党核心成员。

真正的核心成员,甚至连吕绅都算不上,只有杜礼,李甲,胡三省这样的辽阳籍出身的官员,才算是真正的核心人物。

这样的核心成员,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但都没有位至高外,一则是入仕时间还都不长,二来是很明显的,上至皇帝下到申时行等阁老不停打压,张党有辽阳的财力和人脉支持,就是被压在中层之下,倒是在外的一批,张梦鲤位至总督,沈榜任巡抚,其余也有兵备道分巡道一类的要职,想来因为辽阳的帮助,地方为官比京官更显政绩,也不容易打压,毕竟朝廷也需要一些能做事的官员,而不仅仅是从党派划分。

第845章 入室

接了孔学的书子,杜礼开始还并没有太在意,打开一看,便是眉头一锁,接着便是展颜一笑,连呼有趣得很。

他立刻写了一封短简,交给下人,送到不远处的李甲家中。

相比杜礼,李甲渐渐展露出领袖人物的风采,吕绅升了工部尚书后,与石星一样,并不擅长党争,只是吕绅对辽阳的事更热衷,只要需要出手就一定出手,所以虽不是核心,却仍然得到张党上下的信任和倚重,只是遇到紧急的机密大事,吕绅一则不方便,二来并不算真正的核心中人,所以杜礼只邀了李甲前来,并没有请别的人。

李甲与杜礼所住的地方并不远,一封小简相召,转瞬即至。

因为是通交至好,彼此又是政治盟友,李甲布鞋道袍,装扮随意,也没有叫杜府下人通报,直接就进了房间。

到了房中,拿起孔学的书子一看,李甲也是呵呵一笑,摇头道:“这还真是一个妙人。”

“此事我想着便是发笑。”

李甲又笑了几声,接着笑容收敛,正色道:“你怎么看?”

“很好啊。”杜礼以前的性子偏执急躁,经过几番调教,又为京官多年,沉稳有余不乏灵动,此时眼中波光闪烁,笑着道:“他找到我们头上,难道我们却将他拒之门外?”

“对喽。”李甲点点头,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我们俩立刻执笔奉书,将这消息送到辽阳,如何?”

杜礼知道城中有辽阳的暗桩情报点,杜礼和李甲这样的身份当然不可能直接充当情报人员,不过自己府中和李甲府中当然不乏这样的人手,最少他们也会是辽阳军情司的外围成员,到底是什么身份,对方不说,自己当然也不会追问。

当下点头道:“我府上的门政执事应该能办这样的事,事不宜迟,我想我们需立刻动手了。”

……

……

孔学前去拜访的是御史黄大成的府邸,说是府邸,只是一幢两进的院落,加起来连门房一共也不到十间房,门首残败,如果不是门环和门首是官员才有的特色建筑模式,恐怕也就是京师中产之家的居所。

这些年都察院监察御史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皇帝是对御史们深恶痛绝,内阁大佬们对言官也是采取打压的态度。

不象早年,不论严嵩还是徐阶,或是高拱,张居正,这些强势阁老在内阁又有政敌,甚至严嵩当政时除了徐阶外,还有晋党这样的强敌,各派之间经常明争暗斗,刀来剑往,打得甚是热闹。

朝争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弹劾当道大佬的奏本,这都是有讲究的。御史弹劾大臣是日常功课,超出日常范围之外的弹劾,深入的有料的弹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道的阁老,每人一年不受几十次弹劾就不算成功的阁老,真正的弹劾是来自政敌的暗杀,寻找契机,拿出猛料,以一击必杀之势狂轰猛击,徐阶的去位,其实就是和高拱发动自己麾下言官狂轰烂炸般的弹劾有关。

所以在嘉靖和隆庆年间是言官们的春天,各方势力都需要他们,自然也就要养着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派系,命令一至,立写奏折群起而攻,大明的政争表现形式,不外于此。

到万历年间,内阁却是对言官不停的打压,皇帝对言官十分的厌恶,最重要的就是内阁较为团结,不象嘉靖和隆庆年间鸡毛鸭血的互斗,这么一来,言官的地位直线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日子难过,不仅在朝廷的政治地位下降,生活水平自然也是降到不可再降。京官向来就比外官清苦,外官的灰色收入,也就是不为朝廷承认但大家都能拿的收入很是不少,包括火耗银子在内,贪或不贪,几年下来总有几千银子可拿,混的再惨,一年几百银子的收入总是有的。京官却只能死拿俸禄,最多就是印结银子,冰炭敬,这个收入是看各人的政治地位,手中权力的高低,部堂大佬,收入当然不菲,实权衙门的主管收入也并不低,最惨的就是御史,以前可以卖奏折来赚银子,现在就只能辛苦度日,苦苦熬着,甚至是“借京债”来度日,债主放银子给这些官员使,等这些御史放了地方官出外,或是升官调转职务之后,捞了银子来还债。

借债生活的滋味想来也不好受,所以但凡能挺下来的,也无非就是干挺苦熬着而已。

黄大成就是其中一个,孔学到时,黄府正在开饭,孔学帖子递进去,黄大成穿着一领半新不旧的细布道袍出迎,满脸惊异之色,看到孔学,黄大成一边令下人将帖子还给孔学的长随,一边拱了拱手,问道:“今日倒是什么风将老兄吹了来?”

他一个穷御史,背后也没有靠得住的大佬靠山,平时就是在“养望”,奏折写的倒是多,但换不成银子,甚至十份有九份是“留中”,这样的困境之下,哪有什么心情去扶乩起卦,偶然参加起几回,和孔学只是泛泛之交,更不必提将这样的京城红人请到自己家里来做客了。

“途经于此,最近成了一本诗集,想送与黄大人,大人可不要闭门不纳哟。”

孔学说的诙谐,一边说又是一边拿出本册子来,黄大成接过来一看,有几首诗还很是眼熟,应该是这一段时间孔学和各人扶乩集起来的小册子。

这样的诗集他并不太看重,不过人家好意送上门来,也是盛情难却,当下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笑着道:“老兄来的倒是巧,鄙宅正开了饭上来,请到书房一起用饭如何?”

孔学却没有往上房去,一头往吃饭的东厢里撞,嘴里笑道:“头一回到贵府来,应当拜见一下嫂夫人才是……”

黄大成家里的情形他是知道的,有一个正室夫人,一儿一女,并无妾侍,一般三十来岁的官员,子嗣不是太多又不是特别惧内的话,总是可以收一两房侍妾,因为结发妻子每日忙于家务,并且年纪渐渐增长,理应在身边添几个十七八岁正当年的女孩子,鱼水之欢是一方面,年岁渐长,需要青春妙龄的少女来解解心头郁闷,得一点青春感悟,似乎能在少女身上,找一点失去的青春感觉,是以中年男子,犹爱妙龄少女,甚至“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事情,亦不少见。

不过黄大成没有纳妾,京官清苦困窘,实在不是不想,是无能为力。

没有侍妾,也就不怕失礼,孔学一头撞了进去,里头果然有一个妇人带着两个总角年纪的小孩子在吃饭,看到孔学进来,妇人有些吃惊,到底也没有失了礼数,站起福了一福,抿嘴笑道:“这位老爷尊颜陌生得紧,想来很少上门,今日若不嫌粗茶淡饭,请在这里用了饭再走。”

寥寥数语,倒是与孔学的情报相符,黄氏夫人书香门第出身,是个大家闺秀。

“见过嫂夫人,在下孔学,只是一个江湖山人,性喜交游,蒙黄大人不弃,还算半个朋友,今日冒昧来此,未曾备得礼物,实在是失礼之至,待下回再来过府拜访时,一定要将今日过失弥补了才是。”

孔学的对答也是流利有礼,黄夫人听说他只是一个跑江湖的时,妙目中露出惊奇之色,但看孔学说话彬彬有礼,甚有条理,她也知道京城官场喜欢扶乩起卦的不少,料想眼前这人但是,不过看其说话风采,倒也不是一个俗人,当下不管对方身份,含笑应了。

黄大成此时在一边笑道:“其实孔老兄带了一本雅集过来,也算是备了礼物。倒是我们,餐饭简陋不能待客,实在是太失礼了。”

黄大成确实有些难堪,眼前桌上不过一碟炒鸡蛋,一碟炒萝卜,一碗炖小鸡,那是给儿女们补充营养的,自己夫妻俩不过吃点萝卜干为主,客人来了,眼前寥寥三碟小菜,如何待客?

自己府里只有一个看门和洒扫的老头子,一个跟着出门的小厮,一个帮佣的小丫鬟,三个下人也是白饭加萝卜干,孔学跟进来的倒是有好几个跟班下人,光是人家的下人,都是身材高大,衣着光鲜的豪奴模样,光是人家的奴仆,就已经招待不起。

“大人这华居地处南城,在下就知道境况并不如意,如果黄大人当孔某是朋友,酒食之事,当然包在孔某身上。”

孔学豪爽的名气倒也是早有流传,这么一说,黄大成虽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笑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时两人出得厢房,到黄大成的书房坐下,书房也是较为简陋,不过好歹因为经常有官员前来,布置的还有些象样,一会儿丫鬟进来,沏了两杯茶放在两人面前,孔学早就吩咐下人拿五两银子从附近的酒楼叫一桌上等席面过来……二两银子下八珍席,五两银子就是中八珍席面绰绰有余,黄大成久未食肉味,听着孔学吩咐,一时竟有十分感激的感觉。

两人闲话一会,酒楼派了几个伙计带着食盒过来,孔学吩咐人将一多半菜肴送到厢房去,只留下几盘下酒的炒菜,他与黄大成就在书房边饮边谈。

第846章 束手

“老兄今日前来,应该不是光送一本雅集这么简单?”

黄大成虽然因为自己的官员身份始终有一点矜持的感觉,不过他也知道眼前这位不仅是普通的江湖山人那么简单,公侯府邸也可随意出入,自己不过就是个御史,若是嘉靖,隆庆年间还算有些地位,现在眼看要万历二十年,今上对御史的态度人尽知之,平时有交往的也就是一群御史,自己又有什么可值得眼前这位这般交往拉拢的地方?

“黄大人,在下也是明人不说暗话了。”孔学知道和这些人打交道,有时直言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自己肚子里虽有几两墨水,却根本不能和眼前这二甲进士相比,与其再继续绕圈下去,叫人不耐,不如直言托出,完了眼前这事再说。

有了决断,说话也是明快果决,边饮边说,一刻钟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