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587章

调教大明-第587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拱辰等人摇头跟上去,不过也有两个驸马都尉与外戚走在一起,看来也是打听有什么发财的好门路了。

京城居,大不易,就算是勋贵外戚世家,想要散漫使银子也是为难的很,听说有来钱的机会,自然也都是精神一振,绝不会轻易的放过。

万历在殿中正是头疼的紧。

原本风平浪静的生活看来是回不去了,自张居正离世之后,万历一手主持了对这个前首辅的大清算,抄家,将张家几个儿子流放,给世人看看,他对自己的前老师和秉国功臣是怎样的态度,清算之后,大权到手,但他做的并不顺利,从张四维到申时行,治理国家的才干来说实在比不过张居正,而申时行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如张居正那样顶回万历母子的要求,顶回李太后的乱政命令,顶回万历取银的手诏,一个只敢柔媚奉上的首辅,一个渐渐懒怠的天子,国事如何,不问可知。好在老底子深厚,万历还能躲在宫中,不理那些烦心的政务,每日看杂戏,听小曲,夏天游西苑,冬天在海子边上看小太监们溜冰,看看闲书,喝喝小酒,世间只要有的享受,自然也没有皇帝享受不到的,这般的生活原是多么的惬意,外朝的事多半是申时行等人去办,万历连批红都懒怠去做,由司礼代劳,甚至有些要紧的事司礼不好代劳的,呈给万历,只要不是军国大事,万历连瞧都懒得去瞧,一桩政务,比如某侍郎的任命,原本应该转瞬就办好的事情,一拖就可能是三个月或是半年之后,甚至在万历中期之后会一直漫无日期的拖下去,某侍郎从上任履新到自己自行离任,中间没有正式任命,离职后没有说法,就这么毫无声息的来,毫无动静的走,官印自领自留,真正是中国有史以来做皇帝和做官的最高境界了。

只可惜最近因为皇长子和皇三子出阁讲书之事,万历被牵扯深入其中,这事儿还非他自己解决不可,别的人想帮忙亦帮不上,比如眼前这事,面对气的面容扭曲的郑贵妃,万历没来由的就是一阵阵的心虚。

眼前这女儿,十五岁入宫,现下还不到十年,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搁后世可能是大学才毕业不久的女孩儿,在这宫里却已经替万历生了好几个皇子皇女了,而且长时间处于后宫,地位一直扶摇而上,脸上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那种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气质,当初挑她入宫时,因为皇后长相普通平常,选皇后是以德行家世为主,一定要小门小户,品性过人才得入选,而嫔妃就不大讲究家世和德性,更要紧的就是才貌十分出众才行。

就象当今皇太后李氏,当初被选入裕王府时只是选侍,并不是正妃,是以是商人家族出身,只是容颜秀丽,是以进入王府后颇得当年裕王的宠爱,没过多久就怀了万历,顺利生下了当今皇帝。

郑妃亦是如此,挑进来时就因为天姿国色受到宠爱,几年下来,和万历虽不如当年成化和万贵妃那般生死相依的深厚情感,但亦是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几乎如民间普通的夫妻那样相处,她在诸多妃嫔中生下的皇子皇女最多就是明证,也就是她怀孕之时,别的妃嫔才有机会受到宠幸和生下皇子,不过郑氏一旦复原,就没有别的嫔妃什么事了。

万历和她的感情也是越来越深厚,渐渐的从妃到贵妃,再到皇贵妃,地位也只在皇后之下,如果不是万历曾经很见王皇后的情,而且也知道废后绝不会得到李太后的赞同,而且外朝文官也不会有赞同者,很难说皇后是不是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如今郑妃气急败坏,纤指几乎要指到万历的脸上,当今皇帝也只能连连苦笑,却是根本难以摆出皇帝的威严来,将其斥退。

“喜妹那般逼迫,吾亦是十分无奈……到底常洛确实是嫡皇长子……”

“常洛木讷寡言,根本不象天子的样子,哪有皇上你半分聪慧的影子?常洵就不同了,举一反三,聪明伶俐,皇上啊,常洛这样不说话的,看着老实,其实心里最阴狠不过,常洵当皇太子将来当皇帝,兄弟都无事,常洛在位,我和常洵母子都不要想活命了。”

“怎会如此……”万历苦笑道:“还反了他了,祖宗法度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没有?”郑氏冷笑道:“当初世宗皇帝是怎么对张太后的?”

提起这事,万历顿时词穷,一时竟无话可答。

世宗是外藩亲王入京继承武宗皇帝的帝位,武宗是世宗皇帝的堂兄,玩得太过荒唐,虽然极爱女色,却一直没有生下皇子,自己一死,孝宗就只他这个独子,根本没有亲兄弟或是亲侄儿继位,没奈何下群臣和孝宗皇帝的皇后,也就是皇太后张氏挑了世宗嘉靖皇帝入京继位,结果世宗十分厉害,继位不久就为大礼仪之事……也就是追赠自己生父,孝宗皇帝的弟弟为皇帝而与群臣闹的不可开交,一次廷杖数百文官,最终文官们没坳过皇帝,被世宗皇帝慑服,承认了这一桩事。

张太后在这样的事里肯定是支持外朝群臣的,嘉靖掌握权力之后,先拿张太后的两个弟弟开刀,将孝宗和武宗朝显赫一时的张家抄家,两人逮问,后来张太后亲自布衣荆叉的去求情,世宗才网开一面,留了张氏兄弟的性命下来。此后在宫中用度和诸多事上,张太后都受到苛待,甚至宫中上下落井下石,享了几十年荣华富贵的老太后虽然不是自杀死的,不过肯定也不是善终。

这件事,在宫中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毕竟大明也是号称以孝治天下,天子逼死婶娘终究不是光彩事,也就是郑氏敢这么指着皇帝的鼻子说出来,偏万历还就吃这一套,除了不停苦笑却是毫无办法可言。

第841章 纠缠

“上次我好意亲手做了几道菜,说是与长哥儿搞好关系,结果食盒送去,常洛连一筷子也没有敢碰,哪有这般道理?”

万历苦笑道:“你的菜他不敢吃亦未必有错……”

“什么?”郑氏横眉立目的道:“你是说臣妾真能做这样的事?”

“这……倒不是。”

郑氏的性格嚣张跋扈是有的,目中无人也是有的,不善为人处世也是有的,不过驭下还算宽厚,也能省时度势,并不是一味蛮干的性子,是那种被宠坏了娇坏了的女子的性格,不过说真的下毒杀害朱常洛,以万历对自己这个宠妃的了解,一则没这心,二来也没这个手段。

别的不说,郑氏是不是能有办这样事的心腹也颇值得怀疑,就算有,以万历对郑氏和她身边人的了解,是不是能弄到真能毒死人的毒药也很难说。

宫中不比民间,什么砒霜一类的毒药十分犯忌,管理十分严格,上头有李太后和周太后还有王皇后,身边李德嫔王恭妃,郑氏还远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想悄没声的弄毒药将长哥儿毒死,就算有心也没这力。

眼下的宫廷之中,到底不是成化年间万贵妃能一手掌控,甚至连续毒死宪宗皇帝好几个儿子的地步,郑氏和万氏,论心思狠毒手腕强硬,那是差的远了。

“常洛这孩子,心思是重了点。”万历想到此,也不觉抱怨起长子来。

“哼,心思重?他才多大懂什么?还不是背后有人在捣鬼!”

这背后有人,郑氏倒不是说的王皇后,她再不讲理,当娘的护儿子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个“有人”当然是指的李太后。

可能是李太后自己已经修佛,修心养性有年,对郑氏这样的能专宠的狐媚子打心里就不喜欢,反而王皇后贤良淑德,性格温婉中又有坚毅的一面,颇为对太后的心思,当年废立的事早就过眼云烟,这几年太后和皇后相处的十分和谐,万历愣是不敢有什么想法,也是因为知道,不要说自己想做,就是光“想一想”,恐怕就得到母后跟前下跪了。

现在他当然不会因为酒后打几个小内侍就被太后弄过去罚跪,但这般大事,太后真的介入,皇帝的脸上也不好看,弄到决裂,更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万历绝不会给自己惹这般的大麻烦出来。

“说来说去,”郑氏苦恼道:“你就是没担当!还说和我想做寻常夫妻,寻常夫妻就是这般做法的吗?”

“寻常夫妻也不能废长立幼啊……”

“胡说!”郑氏怒道:“民间之事臣妾懂得多还是皇上懂得多?寻常人家疼爱幼子多分田产的大有人在,什么长房二房,究竟还是看真心疼哪一房!”

万历垂头道:“吾毕竟不是寻常人……”

“不管,反正话是你说的!”

万历此时想死的心亦是有了,摊手苦笑道:“这件事实在是难,除了此事,你要替常洵挑什么封地,给多少田产,财产,随你说。”

“给一座金山也无用!”郑氏眼圈也红了,她其实确实心里疼怜自己孩儿,朱常洵一直在她身边长大,不象其余两个儿子,一个生下来就死了,另一个也是病恹恹的,很难说能不能长大成人,至于两个女儿,大明的公主不能和唐朝的公主相比,甚至宋人的公主也不如,出嫁之后要恪守妇道,几乎没有任何出头露面的机会,一旦出嫁,连皇宫也很难得回来几次了。而常洵一旦封王出外,之国以后,没有任何机会返回京师,也就是说,这个儿子只要长大成人,封王就藩,自此就是天人两隔,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就以当今李太后来说,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人,犹在皇帝之上,特别是万历早年时,冯保和张居正为太后羽翼,宫中府中俱是太后为尊,就这样的身份,也没有办法更改祖制,使得亲藩能够进京朝会,使得母子还能有相见之期。

“太后为什么潜心向佛?还不是想潞王想的?”郑氏盯着万历,恨声道:“皇儿一旦之国,自此天人两隔,不论是我过寿还是得病离世,这儿子均不得在身边左右,给他一座金山又如何,他能在我和你身前尽孝么?这一层来说,还真不如生在读书人家里,富贵荣华也有,也不必受这么多的拘束!”

这一层来说,宋明两朝的君王都有羡慕读书世家的说法,确实也有其道理在。朱常洵长大之国以后,不仅不能回京,父母生老病死也与他无关,而且也不能出城,封国在哪个城池,自他入城那日之后就是死后被送到城外安葬,不仅不能出城,同城的亲郡王也不得随意见面,其实是连王府亦不大能出,实质上就是一个高等囚徒。

地方政务,亲王照例不能过问,只有朔、望和冬至,春节等固定的日子和大节庆时,地方官员会朝见亲王,在亲王带领下朝拜京师天子,算是地方亲王的一种政治责任。

除此之外,地方官员还可以约束亲郡王,出现不法之事,一个巡抚就能封闭王府,一个知府就能进府查抄了。

郑氏对这些都知之甚详,一想到乖巧伶俐的儿子成年后要遭遇这些,便是心如刀绞。其实李太后当日也是这般心思,当母亲的想到儿子之国以后的遭遇,恐怕没有不动容的。

亲王说是皇帝之下最尊贵的显爵,不过困于王府,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不象普通人家,好歹能走动个亲戚,读书人更是能游山玩水,乐在其中,王府的亲王,说难听点,也就是养了头肥猪在里头。

明朝的宗室制度,实在是中国有封建以来最差的一个,没有更差了。

万历当年赶走自己弟弟,潞王之国出京时李太后和潞王都哭的不成体统,但万历却是高兴的差点叫宫人放烟花焰火来看……他实在是太高兴,但现在想到自己儿子也要之国,万历却也是忍不住于心不忍,甚至忧愁起来。

其实人君也有父子之情,因为和郑氏的关系一直是伉俪情深,历史上的万历对着实疼爱福王,一直拖到这儿子成年很久,父子仍然是一天两见面,天家再无情,父子至亲朝夕相处也有情了,倒是他对长子朱常洛一直不甚欢喜,太子不仅拖了多年才讲学,讲了几天就停课,然后一直没有人管,太子在东宫也过的十分艰难,这会子他倒是完全没有父子之情了。

“唉,祖制难违啊。”

“什么祖制,不是有个祖宗还废了皇后?也没见大臣闹个不休,废了皇后立了我,皇儿不就是嫡长子了?”

“这事情可一不可再……”

“那皇上的意思就是看着吾儿流放于外不管了?”

郑氏张牙舞爪,差点就要扑上来抓万历个满脸花。

她说的还是成化年间的事,当时的皇后姓吴,年轻气盛,万贵妃不尊敬皇后,皇后居然教训了她,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万氏一哭诉,宪宗皇帝便下了决心废后……这事情在明朝历史上也是很逆天的,万贵妃可谓后世大明宫中嫔妃的楷模人物,可惜万历没有自己老祖宗的那种决心,这事情想也不敢想。

看着状若疯魔的郑氏,万历鬼迷心窍的道:“你也不要急,吾看常洵白白壮壮,常洛面黄肌瘦,未必就是永年之像,这个常洛要是有什么,常洵不就是长子了么……”

这话说出来,万历也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