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389章

调教大明-第389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的阵列,原本是蒙古人气势汹汹,受到一轮枪击,两轮炮击,北虏这边最少有过百人被打落下马,还有近百人受伤,无数马匹倒伏在地,人在地上翻滚,这当然严重影响了蒙古人的阵列。

相形之下,猎骑兵冲入的时候,阵列仍然保持几乎完好,在冲入的同时,每个人都是将自己手中的骑剑相准了目标,恶狠狠的递了过去。

只有少数蒙古甲骑在试图还击,但在整齐的骑阵面前,个人的武勇毫无意义,锋锐的骑剑如切豆腐一样,将试图反抗或是躲闪的北虏捅了个对穿,几乎很少有一合之敌。

身为主将,佟士禄在这种局面彻底得到控制,战争的胜利果实已经在手的时候,终于是忍不住冲了上去。

他却不是手持骑剑,身为本镇武力最强的武将之一,佟士禄使用的是一根沉重的狼牙棒,只有这种纯精铁打成的沉重兵器,才能使他的力气发挥出来。

左手盾,右手棒,他盯准的是一个身形如巨灵神一般,赤红色的圆脸上肌肉能鼓出来感觉的一个北虏壮汉,对方手中是一柄尖利锐锋的厚背顺刀,手中也一样有一面盾牌,在佟士禄如毒蛇一般眼神盯上此人之后,这个北虏壮汉也是盯住了他。

几乎是一样的霸道和果决,两个人瞬间就撞在了一起!

“轰!”

两面盾牌同一时间被举起,两人的兵器,也是同一时间斩向了对方!

马身错开,骑术精湛的两人都是最大角度的调整了战马的姿态,佟士禄是进攻的一方,马身斜斜向前,他的人利用腰力,左手盾牌向前,右手的狼牙棒恶狠狠地砸在对方的盾牌上。

硬木所制的盾牌蒙着多重牛皮,这种盾牌可以轻松地挡住弓箭和刀砍,但在沉重的狼牙棒打击下,一棒下去,立刻粉碎!

同一时间,对方的厚背大刀也砍穿了佟士禄的盾牌,在佟士禄一棒打中对方左手的同时,自己的左手也被刀锋所伤。

“狗日的!”

佟士禄大怒,没有去看伤处,伤处湿漉漉的,却不怎么痛,料想没有伤到骨头。

他一棒接一棒的打过去,沉重的狼牙棒被他挥舞的如同草木一般轻巧,对方失了盾牌,左支右绌,根本无法阻挡攻击,佟士禄先是砸中对方的肩膀,将这个铁塔般的汉子砸歪了半边,接着顺势再砸上,一棒砸中对方的脑袋,在中棒的时候,这个蒙古壮汉发出牛一样的吼叫声,整个头部被砸的稀烂,鲜血透过头骨向半空激射,接着便是颓然倒地,立刻就死挺了。

“好痛快!”

在佟士禄的四周,到处都是拿着骑剑戳刺劈砍的人群,蒙古的甲骑中不乏骑术高明,格斗技巧过人的精锐,但在猎骑兵们完好的阵列和锋锐的骑剑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整个北虏阵列,如同被一柄巨锤击打的生铁,不停的弯下去,再弯下去。

终于,在一个旗队的猎骑兵不停的射击下,炮组又向北虏密集处再次开火,在砰砰的炮火响起来之后,北虏大队崩溃了。

卜言兔就被裹挟着逃走了,他们的逃跑方向是东侧的农田,虽然有龙骑兵们迎面而来,但相比较那些穿着根本砍不透的重甲的重骑兵,龙骑兵那一列似乎是最容易突破的。

残余的人群三五十人或是十几人一群,根本谈不上什么队列了,整个阵列滚汤泼雪般的消融了,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如田野中窜逃的野兔一般四处逃窜着。

龙骑兵在接近战场之后也是再次整队,这一次却是整个局排成了四列阵形,待看到大股的骑兵想在自己面前冲刺逃走时,李达冷笑一声,大喊道:“前两列蹲下拒马,后两列瞄准射击!”

七十二人组成的前两列的第一列立刻蹲下,将枪尖斜指半空,后排则平举,密集的刺刀阵使得蒙古人的战马在第一时间选择退缩或绕道……没有哪一种逆天的战马会在刺刀从林竖起来的时候可以冲阵而入,方阵的刺刀在骑兵面前就是无敌的存在,这种超前的玩意立刻收到奇效,大队的北虏士兵被战马带的乱跑,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任由后两排的龙骑兵从容瞄准,一个个被打落下马。

卜言兔在大队的护卫簇拥下,失魂落魄的从龙骑兵扼守的地方绕道跑了过去,虽然龙骑兵强悍而凶狠,枪阵在前几乎无敌,但毕竟才一百五十来人,五百多骑兵虽然不断被打死,还是有不少绕道跑了。

卜言兔就是其中一员,在一个龙骑兵举枪向他瞄准的时候,他吓了一跳,几乎下意识的就把脖子一缩,整个人趴在马上。

身上一个大部族的高位头人,这种反应叫他在事后感觉很丢脸,但在当时,却是理所应当的反应。

在成功逃走之后,看到身边被战马和人群来来回回踩踏的十分泥泞的土地,不少蒙古甲骑放声大哭,流下屈辱的泪水。

“王师讨贼之威,想不到竟是如此的,如此的……壮烈!”梅国桢先夸了一句,接着又向佟士禄正色道:“将军指挥亦是足矣称能,今日之事,予将奏明当今,以鄣将军之威能矣。”

梅国桢在战事结束后骑马上了战场,他的绿呢四人抬的轿子远远跟在后头。巡按的护卫,家人,长随,还有轿班,一个个都是傻愣愣地在战场上观看着四周的情形,在看到镇兵老兵督促着新兵用匕首刺刀割首级时,这些人倒是有一多半都看吐了。

这种血腥的场面,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梅国桢自幼喜欢骑射,其实骑射原本就是春秋上古汉人的六艺之一,骑可以为当时的驾车之术,任何一个成年的士自己不会驾车当然是不可能的,驾车就是驭马,而射术也是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先秦之时,不仅中国时不时的与戎狄交战,自己各国也是战争不停,自然环境肯定也十分恶劣,野兽伏于草莽之中,没有纯粹的所谓儒生儒臣,没有不能搏杀的读书人。

梅国侦算是一个异类,自小学骑能射,被人称为文武双全,其实这个评价在士大夫之中不算是好评,算是一种讥评,梅国桢有时候潜意识里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武事在士大夫眼中就是一群莽夫挥刀砍来确去,只要足兵足饷,辅以大义,这打仗有什么难的啊……当然梅国桢没有这么浅薄,但也绝对不会真心从内心深处尊重普通的士兵和中下层的军官。可能惟功这种勋臣出身又做出实绩的高级武官可以与他坐而论道,让他党附,但就内心而言,一个饱读诗书,在明朝这样尊重读书人鄙视武人的大环境下,想叫梅国桢真心觉得武人的成就很难获得,恐怕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事实摆在眼前,虽然不致于呕吐,胸腹之间也一直在翻腾,观看了战事整个过程的梅国桢终于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了,想起昔日的同年好友和在京中的同僚,梅国桢心中生起一种无力之感。

怪不得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是那么多的精品,当时的边塞充斥着到边境效力的文人,不身临其境,好诗岂易得哉?

就现在大明的那群酸腐文人,干戈之事,能知几分?而大言炎炎,讨论兵事时都是口若悬河,梅国桢严重怀疑,大明那一万多京官拉到这里,能直起腰来的又有几人?

“大人过奖了!”听到梅国桢的夸赞,佟士禄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但也就是如此了,面对巡按,佟士禄并没有什么过份的奴颜婢膝的神情,而是神色淡然自若,十分镇定。

能叫一个真正的进士和巡按这样夸赞,在普通的明军将领就是实在难得之极的荣耀,也是往上派的一种保障。

不要说佟士禄这个千总级的前副营官,大明的巡按在省内巡行时,总兵,副将,亦是要亦步亦趋的跟随侍卫。

也就是辽镇和蓟镇这一类特别的九边重镇,武将还保有一点自尊,换了地方军镇,听说巡按来了,总兵跪在路边跪接,高举手本报名请见,巡按坐在轿子里瞟一眼,说两句客套话,就算十分给总兵官面子了。

至于和千总说话,加以夸赞……这千总祖上显了十分灵,祖坟出了什么妖异之事,居然会有这等奇遇?

第558章 秀才

“龙骑兵负责安抚百姓,派一小队人将他们送到辽阳安顿,本军要继续前行,没空留下来保护他们。”

佟士禄没有和梅国桢聊太久,战场上还有不少事情要扫尾,需要他来统筹安排。

救下来的百姓有三四千人,七成多是沈阳中卫附近的军户,三成不到是民户,其中还有一些生员秀才和几家官绅家族,在被救下来之后,这些官绅和生员又恢复了傲气,他们一起要求官兵将他们送到沈阳城中。

“汝等保境安民乃分内之事,如何就送不得?”

“沈阳亦是你辽阳镇张总兵的辖区,今日辽镇在此镇守,你们就姗姗来迟,难道还自以为有功吗?”

“我等可以上书通政司,你们不要替你们大人招惹是非。”

很快的,这些生员就闹起来,官绅们当然也是巴不得到沈阳去。

虽然辽阳是后方,但在这些人的记忆之中去年辽阳总兵都被人擒了,辽阳外诸堡被破,辽阳被围,差点被北虏攻下来。沈阳四周虽然有敌骑,看似危险,但李成梁这个镇辽二十年的大帅就在城中,只要能进沈阳,就可以垫高枕头放心睡觉了。

两相权衡,当然还是进沈阳最保险,一听说眼前的辽阳镇军不负担,这些生员和官绅立刻就是炸了营。

龙骑兵们负责安抚民众,普通的军户,甚至是千户以下的卫所军官的家族都是老老实实的听安排……军户逃亡由来已非一日,辽阳屯堡在这些军户眼里已经是传说中的天堂般的所在,在平时他们还都想办法跑到辽阳去,现在有这么一个正大光明的机会摆在眼前,又哪里需要人说,自然而然的就在龙骑兵的指示下,摆开队列,往辽阳方向去了。

“莫慌莫乱,我们辽阳已经准备了安置住处,医药免费救治你们的伤者病者,还有粥棚,两稀一干尽管你们造,到那边一切都不用操心。”

李达骑着一匹不知道从哪儿跑过来的杂马,从南到北来回地跑,不停的宣慰辽阳镇总兵府的晓谕,叫这些迁过去的军户安心。

这是一次在全辽争夺军心民心的大秀,李成梁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是定海神针,确实这人这些年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惟功和镇总部认为也是时候适当的揭一些李成梁和李家的画皮下来了……李家和家丁式的封建将领眼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田庄和军户农奴,然后是军功,城池不失,不出乱子,这是底线,百姓被残害,在辽镇这样军镇压住了文官的地方,除非是大量的百姓被掠走残害,否则的话,谁能在意?

这几十年来,零零星星被掠走的百姓肯定不在少数,但几乎没有人上报,也无人关心这些人的死活。

被掠走的只是冰冷的数字而已,甚至有的时候连数字也算不上,几个村庄的百姓被掠走了,边境上的小事,不论是地方官镇和巡抚文官,或是朝中的史官都是不感兴趣,地方没有兴趣上报,中枢也没有理由记录,这些活生生的人在这些大人物的眼中,实在是连蚊虫都算不上的……

听到士绅生员们的吵闹后,民户们也有些犹豫。

辽阳的改制使得辽阳当地的民户被远远抛在军户之后,尽管如此,民户肯定还是不愿加入军户其中。

军户制度,实在是太过凄惨,一旦成为军户的一员,自己终生不得而出也就算了,子子孙孙,全为军户,哪怕正军死了,余丁也要跟上,一家子死绝了,这个名额要从宗族里补上,反正名册上有多少人,就得维持多少人。

别的地方,还有勾军清军一说,逃光了就勾了,辽东这里,除非逃到登莱或天津沿海,否则逃无可逃,你一家子逃了,还有宗族留着,总不能一家子全逃了?

不是没有活路的军户,谁愿走逃往女真地界生活这条路?

哪怕中了举,中了进士,身份仍然是军户,只有做到大学士这一级别,才能奏请将家族改为民户,军户,匠户,乐户,灶户,真是一个比一个悲催。

此时若不是北虏尸体在侧,刚刚众人还被押解之中,这些民户对投往辽阳,仍然是不大可能之事。

就算辽阳军屯办的再好,民户仍然在观望之中,更何况这些生活在沈阳附近的民户。

“各位,”李达终于有空来理这些官绅和生员,看着他们的模样,心里就是一阵阵的恶心,当下只冷然道:“我军奉命来击贼,各位想回沈阳请自便,想留此亦自便,吵闹也自便,但只不要乱我战阵队列,一切随意,有乱者,依军法从事。”

“难不成你们还敢如何?”

一个青年秀才盛气道:“我等是秀才,秀才你懂么?”

“我懂。”李达淡淡道:“刚刚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北虏,不知道他们懂不懂?”

“你混蛋!”那秀才指着李达跳脚大骂起来。

“老子自打落草便只有老子骂人的份,还未有别人骂过老子,饶是上头千户大人也客客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