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35章

调教大明-第35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岁的年纪,再怎么被灭绝人性的儒家经典教育着,皇帝毕竟还是个小孩子。

过了象房,就是里草栏场了。

这里是皇城东边,往南是天街和各衙门所在,往北则是御马监和司礼监等内监司衙门,往西北就是万岁山,后世的景山公园,地方极大,司礼和御马监加上象房等地,一共加起来才和里草栏场相差不多……养马牧马的地方,当然是要取其大了。

明廷规矩,皇帝的御马是由内监和勋臣分别贡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贡马进入栏场,然后由专业的驯马人负责将御马调教好,合格之后,才会成为皇帝的御骑,供皇帝在宫中和皇城之中,骑乘使用。

除了皇帝自己骑用之外,这些御马还负责拉动御车,摆队时的仪马也是栏场的这些马匹充任,皇帝也是隔一段时间,对自己喜欢的文武大臣赐马。

整个栏场,占地方圆数里,房舍极少,多半是一片一片的用木桩隔离起来的马场。

此时正是暮春初夏时节,牧草长的很长,放眼看去,一片青翠碧绿,隔的老远,就是有浓郁的土地和草青混合的味道飘了过来,虽然还夹杂着一些马粪味道,但对处于深宫,每天对着红墙黄瓦,御花园那几颗花树都不能天天见的万历皇帝来说,眼前的情形,已经是天上才有的异景了。

大步下了肩舆之后,站在栏场边缘,小皇帝很陶醉的深呼几口气,感觉着泥土的芬芳,一脸陶醉。

随行的太监和禁卫都已经散开,将整个栏场都围了起来。

栏场守备太监是御马监下的监丞,此时也是赶紧前来迎接圣驾,叩头迎礼不提。

“不必多礼,朕是来放松的,你们都这么如临大宾,有什么意思呢。”

对着自己家奴,近卫,皇帝还是很愿意展现自己轻松的一面,笑呵呵的,毫无君王的架子。

比起在文华殿和讲官们讨论经典,听内阁奏报各部寺奏上的奏折,皇帝的脸色就要严肃很多,每次奏事都是最少数十件,听着那些国计民生,从刑狱到驿传,再到兵粮钱谷诸事,都是成人都觉得十分枯燥的东西,对万历的精神实在也是一种摧残。

看他现在的模样,怕是恨不得在草场上狂奔一下才过瘾。

当然,没有人背的起这个责任……几个小内使从御马监的人手中将皇帝已经骑熟了的几匹马都牵了过来,拉扯到万历的眼前。

“嗯,瑶光、玉笼聪,赤霞、玄光……”

对这些马匹,万历也是真心喜爱,有纯色的白色和黑马、红马、黄马,也有虽是杂色,但色泽光润如琉璃的杂色马,有身子白,腿部纯黑,也有上身黑而马腿白的乌云盖雪……这些马儿都是精心挑出来的,马身高大,毛发色泽发亮,比起禁军们骑的寻常马匹,这些马随便一匹,都是价值千金。

天子的御骑,毕竟是不能和寻常的马儿相比。

“今日骑玄光吧。”

万历对名叫玄光的大黑马情有独钟,这马肩高怕是有一米八,比起平均在一米五以下的蒙古马来,简直就是异类中的异类。这样的马,原本该是脾气暴躁不易驾驭的千里马,但再暴的马儿到了皇家马场也得把脾气扭过来……扭不过来的肯定已经进了厨房的锅灶里头去了。

马身高大,脾气温驯,能满足皇帝逞能的小小心理……谁都看得出来,只是谁也不会说破罢了。

“臣请皇上小心。”

陪皇帝骑马是惟功的正份差事,在万历由人凳子慢慢拱到马身上后,他才骑上自己的坐骑,他的马比皇帝的要矮小一些儿,正好是把惟功的个头也拉低了不少……反正万历在瞥了一眼并骑的惟功之后,心情明显又愉快多了。

“张惟功,速速跟上!”

在里草栏场骑马,比在逼仄的御花园又爽气的多了,天气清朗而不炎热,春风袭来是一阵阵的和暖,这样的日子里谁都会高兴几分,况且是猴子出笼一样的万历。

都上马之后,万历两腿一夹,已经窜出去老远。

看到万历这般模样,惟功呵呵一笑,轻轻摇了摇头,故意又落下半个马身。

“莫要装!”万历回头道:“朕已经学了几个月,未必就真的不如你!”

“好吧,皇上一会输了莫要怪臣才是!”

惟功被这么一说,只好轻轻驱骑,又是与万历齐头并进。

在偌大的草场上,只有蓝天白云,绿草芬芳,两个少年人此时尽可能的抛下了身份地位的巨大差距,在草场上尽情驰骋着。

足足半了十几圈,过了两刻钟功夫,马匹仍旧跑的四平八稳,万历却是有些倦了。

骑马是一门学问,不是后世的人想当然的那般容易法。在跑马场上,有人牵着溜上两圈,很多人已经感觉颇为刺激了,若是自己放手乘骑,风险性也是加倍,若是马失前蹄,或是突然发狂,足有致命的危险。

这也是大明皇帝虽然代代都学乘骑,却始终都是半吊子的主要原因,毕竟汉文明在除去开国的时间之后,都是希望皇帝是个省事的守城之君,至于武勇,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就行了。

但皇帝也不是木偶,总希望有点儿放松的时间,从武宗的反叛到万历,心路历程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崇祯呢,后人的想象他总是在深宫中伏案处理奏折,但其实崇祯也是对骑射颇有兴趣,而且真的可以做到马上乘骑和使用骑弓……

眼前万历这样的跑法,人得不停地使用腿力和腰力来保持平衡,并且控制马匹跑的方向,对体力的消耗还是很大的,若不是马匹受过格为严格的训练,凭万历那稚嫩的骑法和不到位的动作,马儿也早就发狂了……

“皇上歇息一会儿吧。”

身为伴骑,惟功十分尽责,发觉皇帝不对,便连忙赶了上去,笑道:“皇上不累,臣却有点儿顶不住了呢。”

“好吧。”万历在这一瞬间颇有挫败感,拼命跑了这么多圈,人家赶上来却是行若无力,明显是在让着自己,就算是君皇,这面子也丢大了。

当即慢慢松开缰绳,控马缓步回到场边,自有小内使们迎上来,搭着人梯,将皇帝弄下马来。

万历坐在小马扎上,大口地喝着内使送上来的温茶,他额角已经见汗了,适才这么放开来跑也是以前没有的事,对他的体力消耗极大。

见惟功过来,行若无事的模样,万历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张惟功,你是不是刚刚还留力了?”

“臣不敢欺瞒皇上。”惟功笑道:“臣是行有余力。”

“哼。”万历冷哼一声,脸上的阴霾却减轻了很多。半晌过后,才又道:“罢了,谁叫你是正经的武臣呢。”

惟功忙笑道:“皇上英明天纵……臣原本就是靠这个吃饭,皇上赐臣的俸禄就是因为臣是武臣,不然的话,臣只好去要饭了。”

“哈哈,你这惫懒小子!”

万历放颜一笑,终是将心中小小芥蒂都给放下来了。他确实有超于常人的自尊心,事事都想比别人强,而惟功又和普通的武臣和太监不一样,似乎从未真正的臣服自己……其实就是没有在大内行走的那种奴性,这一点不同,叫万历又对惟功十分看重,但又时不时的找点别扭……这戏码,两人也是演过多少回了。

好在有一点,万历知道惟功从来不欺瞒自己,大约是年纪小,尚且没有城府的缘故,皇帝在这一点上,有十分欣慰的感觉。

但这一次,事情似乎没完,万历又歇息了一会儿,突然对惟功笑道:“惟功,你在英国公府诸兄弟中,排行第五是不是?”

“是,臣父张元芳,府军前卫都指挥,御前带刀官……”

“得了,又不是叫你背履历。”万历似笑非笑,又接着道:“你的身世,吾早就知道了呢。”

君臣说话,开心时或是闲话家常时,皇帝也不是时时都“朕”来“朕”去的,那样太累了,大明的皇帝,称俺的都有,万历每常也会自称“吾”,偶然也会自称“我”,一切均是依心情而定。

此时他看向惟功,见惟功面无表情,便又接着道:“近日吾看到你那长兄张惟贤也加了散骑常侍,亦禀明了母后和张先生,要入宫来为亲从官常伴吾左右……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啊?”

第051章 赐金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悄悄使了个眼色。

众太监和护卫都退后了一些,只有一些乾清宫太监十分亲近,仍然拿着铜拂尘,并没有离开太远。

惟功对此事倒是真的刚刚听说,隐隐也吃了一惊,当下思绪混乱,只是下意识地答道:“一切当然是皇上做主,臣毫无看法。”

“是么?”万历饶有兴味的看着惟功,又道:“可是你常伴吾左右,天长日久,将来吾一定会向着你的。现在你兄长来了,他又是嫡长,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在吾身边行走,吾待他自然也会有不同,你真的不反对?”

他见惟功沉默不语,便又接着道:“你放心,吾现在对你那长兄并不熟知,只要你现在说反对他入宫,吾就不要他进来了。”

万历总以为惟功会随着自己的话来表态,谁料惟功却是缓缓起身,拜伏于地,沉声道:“皇上的话,臣以为不可。”

“怎么?”皇帝这一次真的吃惊了。

他当然是在试探惟功,张惟贤入宫的事,还不止是英国公府一家,从惟功的事情上勋戚们又看到了常伴帝侧的好处,原本就是一项传统,皇帝这么年纪,在永乐到正统年间早就成立幼军,由勋贵子弟领军,常伴左右充为护卫了。

现在着手也不晚,除了英国公的嫡孙张惟贤入宫之外,尚有成国公朱希忠之子朱鼎臣,襄城伯嫡长子李成功等少年勋贵。

这些都是公侯伯的嫡长子,入宫侍卫动作不小,太后首肯之后,文官那边颇有不少反对的,但因为惟功表现尚佳,张居正对他印象不坏,看起来这件事能成定局。

大量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勋贵嫡子入宫,张惟功肯定就不如现在这样一家独秀了。

最少在别人看来是这样。

这般大事,万历也不能自主,其实他对惟功相处的感觉很好,对增加亲从官并没有什么想法,此时说出来,只是想逗逗眼前这小子……惟功的沉稳有时候也是叫小皇帝感觉很郁闷的一件事情。

可惟功的反应和万历的想象却是大相径庭了,由不得他不吃惊。

皇帝吃惊道:“可那张惟贤父子却是不止一次同你为难了吧……”

对天子来说,任何人都不配拥有隐私。当年皇明太祖用锦衣卫刺探大臣阴私,连人家半夜玩叶子戏玩到几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成祖之后,锦衣卫和东厂和西厂,内厂,先后出现,现在虽然只剩下锦衣卫和东厂,但天子的耳目也是足够用了。

大到大臣的动向和政治观点,小到北京街头的流氓斗殴和菜价,锦衣卫每天都要写成奏报,送到宫中,由东厂呈上给皇帝御览……堂堂英国公府,事关袭爵的大件事,府中的那几次冲突,东厂和锦衣卫怎么可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不奏报呢。

惟功苦笑道:“臣是山村野人,刚到京师不服王化,有一些小误会也是难免的。”

万历瞟他一眼,道:“你倒是大方。”

惟功沉着脸道:“祖父毕竟是祖父,兄弟也毕竟是兄弟。臣记得刚面圣时,说过兄友弟恭的话,臣仍然不改矢志如初。”

“好吧,如你所说便是。”

万历心中也不知道是何滋味,当初问及惟功时,在此事上惟功对答的十分巧妙。原本只以为是嘴上功夫,现在看来,这小子确实是心口如一了。

君臣二人重复又上马骑行,不过这一次速度就缓慢许多,有点儿信马由缰的意思。

直又骑了半个时辰,万历才依依不舍的下马来,复上肩舆,大队人马重新折返乾清宫去。

在宫门处,万历在肩舆上拍了拍惟功的肩膀,道:“小惟功,你很不错,放心吧,吾以后还是喜欢叫你陪着骑马。”

惟功哭笑不得,不过也感念着皇帝难得的如平常人一样的友情表示,躬身一礼,答道:“臣多谢圣恩。”

待他起身时,皇帝已经去的远了。

皇帝回乾清宫,算算时辰也是近午时了,太阳高照,隐隐带出几分炎热的感觉出来,毕竟已经是近初夏时节,惟功差事完了,安步当车,从乾清门前的广场出后右门,打算再出中右门,西角门,再出左掖门出宫。

近午时分,宫中已经很少见到官员,只有一排排的大汉将军,在各处廊檐下头肃然而立……这确实是苦差和闲差,当值时不能动弹分毫,倒是那些小内使在宫中各处穿梭着,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模样。

刚刚看到中右门时,在惟功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也是有人叫道:“张千户留步,请留步。”

惟功急忙回头去看,却见一个穿着青袍的小内使匆忙跑上来,额角已经跑的见汗,看到惟功,便是急声道:“张千户留步,太后召见!”

“太后?”惟功吓了一跳,想了一想,又问道:“是哪位太后?”

“当然是慈圣太后,仁圣太后不管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